绿林网

登山物语经典读后感有感

登山物语经典读后感有感

《登山物语》是一本由郭净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登山物语》读后感(一):登山物语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是很喜欢登山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位于杭州的北高峰。我曾多次爬到山峰顶上,虽然这座山并不算特别高,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非常舒服。 最近我读了《登山物语》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就是对于人们曾经攀爬高山的历史记录,能够从这些真实的故事中让我们看到攀登者的伟大。

不管是梅里雪山,还是珠穆朗玛峰,人们都想通过攀登高山这种行为来挑战一下自己,来了解它们,当然很可能还有其他更加深刻的价值。 有人说,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使你总往高处爬,它使你总有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 敢于真正去攀登高山的人,常常会让我有一种敬佩之情,因为他们有勇气去挑战,他们是真正的勇士。 不过攀登高山,也是一件有危险的事情。即便些攀登队员都做好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括在人员选择上也尽量实现了多学科的协作,但是大自然的能量是无法准确预料的。 在攀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人们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准备,自己的能力去应付一部分意外,但某些意外可能已经超出了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这就会导致生命的逝去。 在这本书中提到:雪崩就像一个推土机掀起的波浪,层层向前运动,它不必抵达远处的小蚂蚁,最前端翻起的土石,就足以将那小生命埋葬了。 我们始终应该敬畏自然,也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的去尝试,挑战。当我们越了解自然,越靠近自然,也就越能在大地上生活的更好。

《登山物语》读后感(二):登山 物语

登山这种事情,我是不敢想的。需要足够的体力和毅力,才能坚持下去。而对于登山来说,他们对登山的热爱和执着,甚至可以放弃生命。

距离现在31年了。1991年1月,在云南、西藏交界的卡瓦格博雪山,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国与日本的“梅里山难”,是目前人类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难。

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因当日参与登顶计划的十七名成员 ,全员殒命冰峰,山难真相至今无解。 这些现象很令人心痛,这些勇敢的登山者就此消失在了1991年的冬天。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很震撼人心的故事。

作者通过走访调查,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案例。这本书可以与《梅里雪山》共读,更好的去了解,领悟。

山难的发生,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因为一些天气原因等等,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悲剧。世界上著名的珠穆朗玛峰,明明大家都知道,它很高,爬上去很艰险,但还是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不畏艰难,怀着自己内心对爬山的热爱和对山峰的敬畏之心,一步步爬上去。即使,每年都会有人殒命在山峰上,但还是有人会继续朝着山顶前行。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大自然总是美好,又残酷的。人类一直以来从未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挑战。爬山,探险,等,这些爱好者有可能消失在世界上,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登山物语》读后感(三):那年的记忆不会随时间消逝而被抹去

那年的记忆不会随时间消逝而被抹去

怀着敬畏之心看完这本书,《登山物语》是今年的新版,对没有看过《梅里雪山: 寻找17位友人》和《雪山之书》的我来说足够震撼,雪山的神圣,多少人向往,却也是危险的,而在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如何看待生命,探寻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带来更多的思考。

1991年1月的云南西藏交界的卡瓦格博雪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梅里山难”,这是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第一大山难是1990年7月的发生的因地震引发雪崩,造成43名登山者遇难的列宁峰山难。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写的那样,“期望通过对一场山难的研究,能够探寻人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之间冲突和沟通的秘密,追问自由旅行的意义和它带来的后果。并借此努力,去撞击阻碍人们相互理解的顽石;以尊重事实的叙述,告慰那些被雪山收留的生命。”

每个登山者登山的出发点可能不同,当吴京、张译主演的《攀登者》播出的时候,很少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我特意去影院看了这部片子,我们热泪盈眶,这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那种一穷二白时期,没有先进的设备,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雪崩、登山队员不得不丢下摄像机,就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这次登山不被国际社会认可。而从1960年到1975年,我国的攀登者们遭到了质疑和屈辱。他们再次出征,向世界之巅进发,电影中的惊现场面给人印象深刻,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面对极端条件下,气象专家多次建议停止攀登,我们能够看到,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使命!

当然本书《登山物语》所描述的并没有那么场面宏大,意义非凡,我想普通人的事迹更值得去关注,这是跨越30年的追忆,是对那次山难的纪念。17人中有日本人,有中国人。

作者在注解中写到“梅里雪山”是一个因登山活动影响以及大众媒介误导而形成的错误称谓,这座雪山藏名叫“卡瓦格博”。而在当地人的眼中,是神圣的,是受人崇拜的。

虽然这场山难已经过去多年,仍然没能找到确切的原因,而作者郭净在书中给出了大量详尽的资料,来看可能的原因分析。

书中包括作者大量走访的记录,包括幸存者,以及遇难者家属,尤其当地民众,工作量大,通过书中的记录,看到不同地区文化的人们的认知,让联系更紧密了,从全书章节可以看出,每个部分侧重点不同,从登山者说到山民对山难的记忆,这些资料都无比珍贵,让我们了解登山的背景和过程,从多重视角来讨论,也许才能更全面的把握自然与人,人与人的关系。

我很想表达一下,内容质量这么高的书,加印时能不能把字号调大一些。

《登山物语》读后感(四):人类究竟要如何与这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

提到登山,提到因为登山可能要面临的种种风险,我总是会想到很难攀爬的珠穆朗玛峰,毕竟单就海拔高这一条就会让很多染产生不适的高原反应,更别提一些自然原因以及个人体质原因。而在本书中则讲述了关于1991年1月的“梅里山难”,这次的山难发生在云南、西藏交界的卡瓦格博雪山,即便这座山峰并不是那么难以攀登,但是这次山难却成为了人类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因为当日参与登山计划的十七名成员全部殒命冰峰。

梅里是一座非常特殊的山峰,虽然海拔较低,但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它反复无常的风暴冰雪,遗忘可以在季风季节前后攀登的日子,在梅里只能选择在冬天攀登。在这一次的攀登过程中,可能是因为身体没有习惯,一些队员总是会感觉特别冷,寒冷也会导致一些电器失效。反复无常的天气变化也让登山队一再推迟登顶的计划,在每次的监测过程中也发现了几次小型的雪崩,大家没有太在意这些天气变化。有时候雪崩虽小,确是未来更大灾难的预警,很可惜,人们总是会忽略这样的预警。

在雪山之上,雪崩前来总是悄无声息,书中曾这样描写到“雪崩就像一个挖土机掀起的波浪,层层向前推进,它不比抵达远处的小蚂蚁,最前端翻起的土石,就足以将那小生命掩埋了”。通过对于攀登过程的学习,我更加了解这个看似平常的大自然蕴含了太多的危险,此次的“梅里山难”除了留在大本营的人得以幸免以外,无一生还。可是即便登山是这样一件危险的事情,还是经常有人义务反顾去做,有时候不仅仅是因为爱好,也是希望能够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努力一番,好似这样甚或就有了意义。

大多数的登山者最终都会让自己的生活重归平淡,不仅仅是因为年纪到了,可能也是因为在攀登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日常的生活虽然不像登山时候一样,需要时刻小心周围的环境,一面陷入困境,但是我们也需要在生活中多加小心,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比雪山更加友善。登山过程中体会到的,关于山的庄严以及自然的残酷,总是能够让我们在平淡日常中也位置动容,相比较于高山,我们总归是过于渺小了。

《登山物语》读后感(五):在混乱的时代远游

三十年以前,在云南、西藏交界的卡瓦格博雪山,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国与日本的“梅里山难”,导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十七名队员殒命冰峰。时隔三十年后,我们策划出版一套纪念文丛,本书是其中的一部。

正当笔者撰稿之际,新冠疫情暴发,仿佛一场雪崩迅速扫荡全球,数十万生灵转瞬消逝。

相比较而言,1991 年 1 月 3 日那场小灾难,和眼前这场大灾难不可同日而语,但它们都发出了同一个疑问:人类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应该如何相处?

新冠危机还带来了另一个出乎意料的后果:曾经日臻繁荣的自由旅行时代,似乎戛然而止,多少航线被切断,多少游客被困在海岛、游轮、山区和航站楼;即使人在旅途,其踪迹也无可遁形。我们一度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逐渐开拓视野,冲破地域阻隔,相互连通的伟大进程。可一个小小病毒掀起的波澜,仿佛就要把互联网的今天,打回到互不联网的过去。曾几何时,大航海时代开启的探险之旅,曾演化为二十一世纪朝发夕至的旅游。但如今,地域之间、族群之间围墙高筑,战火蔓延,远行之路再次变得危机重重,自由通行的重启尚难以预期。

在这个充满疑惑和不确定性的时刻,我想通过对一场山难的研究,来探寻人与自然、文化与文化之间冲突和沟通的秘密,追问自由旅行的意义和它带来的后果。并借此努力,去撞击阻碍人们相互理解的顽石;以尊重事实的叙述,告慰那些被雪山收留的生命。怀着这样的愿望,我将此前《雪山之书》中梅里山难的故事摘出来加以改写,纠正了原作的诸多错谬,增加了大量资料,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有了更加深入的分析。

前些天在知网搜寻文献,忽然见到一个醒目的标题:“混乱时代的远游”。作者和耀华以简洁的文字,讲述了徐霞客在风雨飘摇的明朝末年,横跨千里国土,前往丽江旅行的故事。这让人回想起 2003 年,就在非典肆虐、伊拉克战火纷飞的时候,我亲眼见证了十余万朝圣者外转卡瓦格博的场景。黑夜里,当绵延数里的篝火在澜沧江畔燃起时,没有人怀疑,格萨尔艺人和荷马吟唱的历史正在眼前上演。回首东西方古老的史诗,不都是梦想者面对惊涛骇浪的世道,以远行的方式所做的回应吗?混乱的 2020 年和 2021 年,似乎要逼迫我们去重新审视三十年前的那场悲剧,唯有如此,新的时代才可能到来。

记得马骅说过:在未老之前远去。而笔者已老,十年前的转山路,也已面目全非。唯一的心愿,便是按照德钦一位老人的叮嘱,将自己在新村、桑耶寺和卡瓦格博牛场的足迹一一收回。期待到了七十岁,能从容自在地从往日的脚印上空飞过。

本书的写作,得到原中日联合登山队段建新、小林尚礼的启迪和指教,以及王建华烈士的妻子翁彩琼、儿子王衎给予的帮助,在此深表感激!还要特别感谢德钦县原县委副书记王德强,明永村村长(村委会主任,以下统称村长)大扎西一家和明永、雨崩、西当、荣中、布村、九龙顶、红坡等村村民,原卡瓦格博文化社扎西尼玛、此里卓玛、斯朗伦布、钟华、肖马、马彩花,云南省社科院何耀华研究员、西饶桑波(章忠云)、和建华,云南省民委格桑顿珠、马泽,原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栗田靖之、牛田一成、中村真,日本梅里家族,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横山廣子、伊藤悟,云南林科院马建忠,还有黄菊、乌尼尔、彩云指南、谢春波、申佳、崔静雯、周晴和许多年轻朋友的帮助和鼓励。还要特别感谢审阅本书文稿,并纠正其中错误的宋明蔚老师。乐府文化的涂涂和编辑范亚男对本书的出版贡献尤多,在此特表诚挚的谢意!

郭净

2020 年 12 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