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100字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100字

《一个原子的旅行》是一本由[美]约翰·巴尼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一):用艺术的形式科普碳原子的前世今生 读《一个原子的旅行》

用艺术的形式科普碳原子的前世今生 读《一个原子的旅行》 卡尔说:“如果你想从零开始做苹果派,你就得先创造宇宙。” 这是美国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他依据意大利化学家普莫里的著名《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个元素“碳”的故事改编。 或许作者向我们表达的更多内容可以让我们通过元素背后的故事来了解。因为意大利的这位化学家还是知名作家,同时他也曾是一名囚犯,是某集中营的幸存者。 或者当你了解到这些背景之后,重读这部作品,少量的文字,大量的手绘图片,黑色灰的色调来理解一个原子,或许也是理解一个生命的旅程。 作者用碳元素,铅笔来绘画,看起来是一本科普读物,因为会有元素的组成,文字也依然是科普的角色。 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通过碳原子这个特殊的元素,来探视生命的起源与结束,一方面有着浓描淡写的味道,一方面,也会引人深思。 好的文学作品或许就是这样,从文字的读取中,只能读到科普的知识,但是从大量手绘的图片中,读到的更多是震撼。 如果喜欢艺术的朋友,或许能在这本书中读到的内容更多,特别是在黑白灰调子的映衬下,更是能体会一种元素给生命的启发。 一半艺术,一半科学,这或许也是生命的一个完整 的集合体。像是人的生命一样,要有生命的过程,也要有丰盈的精神世界,或许才是完整 的。 不管是怎样活着,在怎样的环境下,从生至灭,从有至无,都是一个渐生幻灭 的过程。 有时候看着这样的作品,更愿意在作者画的画中去读取生命的力量。 科普读物做成这样的境界,改编者也真的是角度新奇,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人生的角度本来就多得很,而我们常被限制。 而实际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就是微小的一切组成的,宇宙也都是一切从零开始的。或许,在我们这短短的一生里,要去懂得我们来,就要坦然的来。 当然,真的要消失的时候,也能够坦然的接纳,而不是更多得去抗争,或许这一生能够活得更加通透和坦然吧。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二):碳原子循环的生命之舞

碳,很特别的元素,它是唯一一个元素,可以不用消耗太多和自己结合形成稳定的长链子分子——地球上的生命就是需要这些长链。因此,碳是生命的基本元素。——普里莫·莱维《元素周期表》

20世纪意大利化学家、国宝级作家普里莫·莱维(1919-1987)于1975年出版的《元素周期表》,莱维结合自身人生经历,将文学与科学进行糅合,进而阐释二十一种化学元素的特性。2016年英国广播公司出于教育公众的目的,将其改编成两集广播剧。

普里莫·莱维

美国艺术家约翰·巴尼特是一个自学成才的终身科学爱好者。本书是其根据莱维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后一章以“碳”引申出对生命的看法的故事改编而成。

莱维在他的书里以超历史的视角还原了一枚碳原子在天地万物和人体之间的传递和循环,碳原子对每一个人都有意义,但对于莱维来说,碳原子是感受生命存在和自我疗愈的根本,具有特殊存在的意义:“在我这条命不值一文时,碳这生命元素引发了我第一个文学之梦,我日夜梦着它。”

大多数人都知道:碳(Carbon)是一种很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不易反应、极低的对人体的毒性,甚至可以以石墨或活性炭的形式安全地摄取,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IVA族。

人类日常生活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它是生物上、化学上、商业上重要的分子。而目前在地球上发现的众多天然存在中最坚硬的物质金刚石,也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同素异形体。

在这本碳原子的漫游旅行记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日常接触到最多的碳是以气体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它是大气中少量但极其重要的组分。

其实碳原子史前就已被发现,炭黑和煤是人类最早使用碳的形式。如今碳既以游离元素存在(金刚石、石墨等),又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主要为钙、镁以及其他电正性元素的碳酸盐)。

碳变为生命体,是生命的奇迹之舞。

约翰·巴尼特用老式的机械铅笔里的石墨笔芯,在纸上一笔一画勾勒出本书关于碳原子的前世今生的图画。书里最后一幅他拿着两支笔作画,所穿的衣袖是条纹的,想必应该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致敬第174517号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普里莫·莱维吧,令我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本书的特殊意义之所在!

人类是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生物,而碳原子是人类接触到和利用得最早的元素之一。碳原子让我们不再在虚无之境中挣扎,它让我们人类更好地感受到存在的意义与存在本身!

《一个原子的旅行》读后感(三):生命之链——无处不在的、充满诗意的碳原子

有一种静逸的美,摒除了嘈杂的色彩,只由黑&白构成,精简而深邃。化学界中也有一种元素,像黑白照片一样广袤而深沉——它就是碳元素。

碳元素或许没有金银铜铁汞那么耀眼,也没有钾钙钠镁铝那么活泼,它用它的沉稳建立起牢固的结构,成为值得其它元素的依托。人体的每一条肌肉纤维、每一克脂肪、血糖,每一根骨头以及每一段基因,都是由碳原子搭建的框架。

意大利犹太裔化学家,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普里莫.莱维( Primo Levi )是这样描绘碳原子的:

碳无处不在。当你用手擦拭铅笔的黑灰时,可曾意识到它也存在于你的手内。你体内的某个碳原子也可能曾经存活于远古的始祖鸟的彩翼。

对事物的理解上升到原子的高度,就会明白物质不会真正地被创造或毁灭,它只是变换成另一种形式,不断地被回收或重构。就像17世纪的诗人约翰.多恩( John Donne )所写的:

科特·施塔格在《诗意的原子》一书里用文字赋予了碳原子的诗意:“当微风轻拂过脸颊,你可以亲切地感受到含碳化合物的撞击。伴随着你的每一次呼吸,都会有无数的碳原子插着一对球形的氧原子翅膀飞进你的肺里。”

约翰·巴尼特则用手绘的艺术形式致敬了普里莫.莱维和他的《元素周期表》里最后一个元素——碳。

中信出版集团2022年9月份出版的《一个原子的旅行》从碳原子的产生到碳酸钙形成的岩石,再到通过燃烧变成气体的二氧化碳,一幅幅黑白色系的手绘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其中,进而感叹于生命的永恒。

你知道葡萄酒里有碳元素吗?

你知道黎巴嫩的雪松上,碳原子在帮助针叶生长吗?

你知道添加的红茶的蜂蜜里,单糖的碳原子正独自穿过肠壁,随着血液一路前行吗?

你知道我们手握铅笔写的这些文字和标点,也都有碳元素的陪伴吗?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碳元素的故事呢?

一个原子的旅行

暂无评分

[美]约翰·巴尼特 / 2022 / 中信出版集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