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安迪·沃霍尔的公路旅行》读后感1000字

《安迪·沃霍尔的公路旅行》读后感1000字

《安迪·沃霍尔的公路旅行》是一本由[美]黛博拉•戴维斯著作,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安迪·沃霍尔的公路旅行》读后感(一):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得到听书

围绕着1963年这场从纽约到洛杉矶的公路之旅,我们看到这一年如何成为沃霍尔的人生分水岭,让他从一个徘徊在文艺界边缘的商业插画家,变成了万众瞩目的先锋艺术家。同时我们也看到,沃霍尔之所以能抓住这个“时代的风口”青云直上,绝对不只是因为运气好。相反,他对自己和这个时代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和评估,抓住了商业和艺术相结合的契机,对自身做了全方位的包装并坚决贯彻了有些残酷的自我改造计划。同时,沃霍尔对名流圈和文化媒体的借重,也帮助他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出人头地,短短几年就获得了同辈艺术家所无法想象的金钱、名声和地位。

有点令人感慨的是,安迪·沃霍尔在这场公路旅行中所看到的那种仿若仙境的消费主义文化景观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在这次旅行之后不久,美国全速推进高速公路建设,66号公路这样的旧公路逐渐被高速公路取代。公路两边的城镇后来变成了一座座“鬼城”,建筑破败不堪,美国人也不再光顾。1965年,《高速公路美化法案》颁布,从此公路两旁那些曾经令沃霍尔目眩神迷的巨大广告牌也消失不见了。在沃霍尔眼中,这些广告牌代表了新艺术的形式,但在保守人士看来它们是对自然风貌的破坏,也是人类文明堕落的象征。短短几年的时光,曾经席卷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波普艺术景观逐渐从他们的生活世界中消失,最终成为博物馆的展品和私人买家的收藏。这种曾经离普通人最近的波普艺术很快离他们远去,就像1960年代初曾经让人无比乐观的经济繁荣一样,转瞬即逝。不过,安迪·沃霍尔的名声和地位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和时代变迁而消失,相反,直到今天,他的画作、电影和“金句”还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依然被称为“现代艺术之神”“美国毕加索”。

波普艺术(Pop Art)里面的“波普”(Pop)这个词,并非源于美国本土文化,而是来自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当时有艺术评论家用这个词来描述在伦敦出现的全新艺术氛围,这是一种调皮、日常、流行的消费主义艺术,它不像传统艺术那么高高在上,而是可以批量生产、可以随意消耗、适合年轻人、诙谐风趣,甚至有些恶搞。按照沃霍尔的说法,波普艺术家用传统画家不屑一顾的方式,画出了人们瞬间就可辨认的当代事物,包括漫画、名人、浴帘、冰箱、可口可乐瓶、野餐桌,等等。沃霍尔眼中的波普艺术,就是站在普通人一边,描绘生活中的各种商品和物品,歌颂日常生活和商业社会,与高雅艰深的精英趣味和抽象派艺术大唱反调。

美国的20世纪60年代,确实是很多人眼中的美好年代:经济持续繁荣,财富飞速积累,生活物品更加丰富也带来了更多便利,当时的整个社会都充斥着一股自信、乐观的氛围,消费主义和名流文化在纽约和洛杉矶这样的大城市大行其道。但与此同时,1960年代的美国也暗藏着巨大的变革和危机,经济过热导致了经济泡沫和全社会的过度消费,发展的不平衡则导致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再加上美国人过于乐观的享乐主义心态,所有这些都为1960年代末期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剧变埋下了隐患。就在安迪·沃霍尔进行公路旅行的这一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身亡。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世界,同时也打破了美国人的美梦,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心态。同样是从这一年开始,超级大国之间的太空竞赛不断升级,女权主义和民权运动风起云涌,文化领域内新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开始藐视权威和规则,渴望打破传统的秩序,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挑战一切既有的思想、审美和生活方式。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波普艺术、摇滚乐与地下电影一起兴盛起来。

正是这“激荡的60年代”开启了沃霍尔在文艺界登顶封神的时代。

《安迪·沃霍尔的公路旅行》读后感(二):关于66号公路及其他

安迪1963年进行的这次加州之旅,彼时正值美国战后的黄金年代,当时安迪35岁(搁我们正好中年危机快抑郁了),而作为一个业已成功的商业插画家,他的黄金年代才刚刚开始。

安迪一生只活了50多岁,身后作品却多达5万件,就算生下来就开始创作,也达到了一年1000件,平均一天3件?(这是书里写错了还是印刷件也算上了呢?P280)。之前我以为艺术家不爱财,爱财做不了艺术家。安迪可以说成功拥抱、诠释并消费了商业社会,从这个角度看他也是个天才。

以下补充一些背景信息。

1.Route 66

nps.gov

美国六十六号公路(Route 66),被美国人称作“母亲之路”。呈对角线的66号公路,从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一路横穿到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圣塔莫妮卡,全长 2448英里(约3939公里),通车时期为 1926年11月11日——1985年6月27日。

66号公路最后从United States Highway System“美国公路系统”中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州际高速系统)。此路在伊利诺伊州,新墨西哥州以及亚利桑那州中的路段被定为National Scenic Byway (国家景观旁道),取名Historic Route 66(历史遗产66号公路)。(百度百科)

2.ford falcon(福特猎鹰)

随着6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发展,流行的汽车款式是大块头的宽敞型轿车,福特猎鹰是首款经济型的紧凑轿车(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之选)。

wiki

3.公路之旅

Reddit

上边这张是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1960年代的样子,应该很像书中描写的公路两边繁荣的零售商业景象,一派生机勃勃。现在某些公路进入中小城镇的时候,也大致有此番风采。波普艺术让我想起另一位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也是20年代生人,跟安迪是同时代的人),其《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也提到美国商业发展、波普艺术等社会潮流对建筑的影响(从而引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略)。

————————————————————————————————————————————

以后还想到什么再补充吧。。。

《安迪·沃霍尔的公路旅行》读后感(三):很多人心底的一个想法:我什么时候才能出名呢?

出名要趁早。

小朋友们非常赞同。之前新华网做过一个职业调查,54%的95后的理想职业是“网红”,接下来还有声优、化妆师和coser等等。

真是青春凶猛,老阿姨吓退半步。

好在这本书给人安慰。一翻目录就看见一句特别有趣的话,仿佛都能听见那个脸色苍白,顶着一头乱发的Andy Warhol的仰天长叹:哦,我何时才能出名,会是什么时候呢?

大师都这样,我们也就不怕俗气了。

这本书的作者非常有心,收集了很多资料,以著名的穿越美国旅程为中心点,写了非常非常多的细节。这对我们而言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看看Andy Warhol是如何成为Andy Warhol的,或者更进一步——那些金光闪闪的名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如何开始发光的。

那就开始寻找答案。

做什么事都不难,难的是不是这块料。

这个道理是我离开学校以后才领悟到的。什么意思?坐在书桌前学习的难度值是8,如果这个孩子本来就是好动的,那对TA而言,这件事的难度就变成了12;如果非常讨厌化学,学习的内容又是配平方程式,那难度可能飙升到20。相对的,如果本来就坐得住且热爱手头在做的事情的,这件事的难度可能只有2。

出名也是一样,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相匹配的特质。

有一点很少被人提到的,就是那些出名的人,很多在成长过程中都被人看见了。比如做演员的从小到大被人夸是个美人胚子,或是互联网大佬在学校里就是风云人物。觉得自己天赋异禀,但从来没人附议,那就再想想吧……

再退一步说,最终让人走向成功的事情,一大半在幼年就成为了兴趣。前几天在码一篇Ralph Lauren先生的文,他就是小时候任由别人玩泥巴,自己一个人缝衣服的。

我想到高中的时候有个同桌,我地理不好,她语文不好。有天下午我们俩就聊天兼羡慕对方,发现我小时候的乐趣是从书架里翻书看,她则是被爸妈塞了一个地球仪玩。于是就释然了,原来早就是伏笔啊。所以回想一下你从小最爱干的事情,以及夸你的人都怎么说,也许就能挖出一座黄金屋。

Andy Warhol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两点。他的哥哥们都甘于做工来供这个爱画画的“天才弟弟”完成艺术学校的学业;刚毕业的时候,混艺术圈的Emile de Antonio就曾问Andy Warhol,“你为什么还没有成为一个大画家?你比我认识的所有人都有思想”。这还不够。“某件事情做得好”和出名还不一样,想要做到后者,不仅专业上要突出,更重要的是有一种“出名型人格”。

简而言之,本人非常渴望名利。

很多文艺青年都太别扭了,一边喊着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呸,一边还是关心如何大金链子小手表,零配货拿下爱马仕。在这一点上,Andy Warhol就做得很好,人家起码不装。画廊老板问他最爱什么,他马上就说“钱”。

高档餐厅、私人别墅、豪华剧院、定制套装,这些东西Andy Warhol全都喜欢。混圈子?没有问题,他超能交朋友的,从画廊经理人、博物馆策展人,到明星经纪人甚至明星本人,Andy Warhol都非常乐意去认识。

总之他一点都不避讳肤浅,相反,还很愿意娱乐至死。

如果他还活着,一定很乐意去Met Gala和奥斯卡颁奖礼;如果他是中国人,一定想办法坐在芭莎晚宴的最前排。我觉得年轻人对大师要打破滤镜。哪怕是在《让子弹飞》里铿锵有力说出“我就要站着把钱挣了”的姜文,为了宣传《邪不压正》都上了创造101的总决赛给人颁奖了。

这不是俗气,这是烟火气,整个世界就是充满人间烟火的。喜欢脚不沾地,独善其身的人就难得到世俗的好处,爱社交也爱纸醉金迷的人,才能站到名利场的顶端。并不是说人人都要这样,只是做不到的不用抱怨,想得到的也没什么好被酸的。

如何跟别人不一样?

与其努力地从自己身上找不同,还不如动手来打造人设。如今的造星套路,Andy Warhol早就参透了。刚到纽约的他发现大家都穿得很华丽,然而如此随大流是没有前途的,所以他决定把自己搞成一个有气质的流浪汉。不穿西装,穿皱巴巴的裤子和破旧的鞋子,连画架都换成了一个棕色的购物袋——放在今天就是Balenciaga的包包啊!说起来还是反消费主义呢。

很快圈内就把他叫做“邋遢Andy”,装画的带子则叫做“Andy的纸袋”。

名字都打响了,出名就很容易了。有钱后的Andy Warhol置办了不少好衣服,但依然要搞出点不一样的,最狠的就是把鸟屎涂在鞋子上,和故意把衣服弄成旧的。就要这种“看起来很贵但老子毫不在意”的感觉。

当然啦,只靠外形上的不同,是翻不出什么大浪的。任何艺术大师的成就都不是偶然。前几天我看见一篇写蒙特里安的文章,同样是艺术系的学生来临摹,才发现人家从勾边到上色都很有讲究,也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更不用说创造者永远比模仿者要伟大,能第一个想到和去做的,总是最厉害的。

Andy Warhol的印刷画也是他的首创。他把照片放大,然后用胶水贴在丝绸上,再用滚轴用墨水涂在上面,这样就能获得大致相同却每次略有区别,且很好换颜色的系列画作。

当时最流行的艺术,就是以蒙德里安为代表的抽象派表现主义,无论是主题还是结构都还是挺有距离感的,绝对不会让你认出来是个啥。Andy Warhol的作品完全不一样,就是野蛮生长,大俗大雅。“连一个水管工都能一眼看出来的流派”,展示一切了不起的日常事物,以反映整个社会。

在东岸成为波普艺术大神后,Andy Warhol就开始着手完成自己的另一个梦想:拍电影。在这件事上他依然很出格,两部片子,一部叫做《睡》,就是找个人睡了8小时;另一部叫做《吻》,拍了3分钟近距离的亲嘴。《吻》也是Andy Warhol对于当时电影审查的一种反叛。《海斯法典》规定,禁止“过度纵欲的接吻”,任何吻都不能超过30秒。希区柯克的做法是每隔30秒就停下,休息一下再继续;Andy Warhol不在乎,要求演员们一直吻下去。当然,这部电影也只能停留在地下了。

即使如此,大胆的行为还是给他带来了极高的关注度。重要的是Andy Warhol不止是个画家或摄影师了,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个跨界艺术家。

Andy Warhol从洛杉矶回来以后,就更知道如何安排名气了。

比如他在纽约搞的“工厂”可以视作一个大Pop-up闪店,为新展策划的派对也相当成功。整个场地所见之处都贴满了银色的锡箔纸,连马桶坐垫都是银色的,如果当时有朋友圈或小红书的话,绝对是所谓的“网红打卡圣地”。

从好莱坞的旅程中受到了启发,Andy Warhol还搞起了矩阵孵化,签了一堆合同演员拍戏以外,旗下还有地下丝绒乐队。他不但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一个商业上的天才,非常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并且靠着人脉延续这种影响力。当然这也可能是我作为一个活在当下的俗人,所读到的故事。

好在书里的角度还很多。对艺术有研究的人,可能读出一个长长的美国现代艺术史;热爱旅行的人,可以和作者一样,重新研究Andy Warhol那一场横跨美国的伟大旅行:66号公路、好莱坞、沿途所见的土酷时尚当地人,以及最终目眩神迷的好莱坞。

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是Andy Warhol最后得出的结论。似乎还满给人安慰的,但重点在于,你能做的事情,未必是你需要做的事情,出名就是一件需要认真策划和反复质问内心的事。至于每个人需要做什么?这大概是人生最难的终极问题了。如果一时找不到答案,旅行可能是个好主意。

原文指路公众号【pinkgal】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