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荡口古镇的作文(精选10篇)

描写荡口古镇的作文(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描写荡口古镇的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了无锡旅游,来到了美丽的无锡荡口古镇。傍晚,无锡荡口古镇的晚霞格外诱人,吸引着我们向前走去。

进入景区,我兴冲冲地直奔小吃街,身为吃货的我,当然要大饱口福了!忽然,一串串长长的旋风土豆映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赶紧帮我买了一串番茄味的,可是美食做得太慢了,于是我就留妈妈在原地等候。我又走向前面的臭豆腐店,又买了一碗臭豆腐,贪心的我放了很多辣酱,狼吞虎咽地吃着。这时,妈妈举着一串长长的旋风土豆向我走来,只见土豆一片连着一片,像滑滑梯一样,番茄酱也像跳伞运动员笔直地往下降。我急忙撕下一片试了下,嗯!味道真是好极了!一路上我还品尝了美味的豆腐花,章鱼小丸子,糖花糕……特色的美食真是令我流连忘返。

逛完小吃街,穿过小桥来到购物街。这时的古镇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被霓虹灯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古镇美不胜收。购物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多得都数不清了,看得我眼花缭乱!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家陶瓷店,一只只用陶瓷制作的小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十分可爱。雪白的身体圆滚滚的,嘴巴微微扬起,好像在欢迎游客们的到来……

夜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上了车。车子慢慢启动,我隔窗望着荡口,默默地说:“荡口,我还会再来的!”

第二篇

春天来了,我们一家人到荡口古镇去游玩。沿着青灰色的石板路,我们走进了古镇。

古镇里河道纵横,河水清澈见底,一群群窜条鱼顽皮地游来游去。小桥流水人家,来到古镇,怎么能不坐船呢?我们坐在晃晃悠悠的小船上,老伯伯轻轻地摇着橹,水面上荡起一道道波纹,吓得窜条鱼四处逃窜。对面摇过来一只船,船上还有人在唱锡剧哪!“推呀拉又转又转,磨儿转得圆又圆,一人推磨像牛车水,两人牵磨像扯蓬船……”咿咿呀呀的,真好听。沿河两岸是热闹的小巷,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竹篮、竹筐、竹篾、酒酿、米酒……小巷里,店铺里,到处是人,熙熙攘攘。

上了岸,我们来到了华氏义庄。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诒谷堂里的四个义庄的模型,这四个义庄分别叫芬义庄、永义庄、春义庄和襄义庄。爸爸说,“‘诒谷堂’的‘诒’是赠送的意思。”我明白了,诒谷堂就是赠送谷物给穷人的地方。我们再往里走,有一间屋子里摆放着整整齐齐的书桌和椅子。我觉得,这里的人很善良,很大方,而且很看重读书,就像梅园以前的主人荣德生一样为老百姓做好事。怪不得这里人才辈出,有画画幽默有趣的华君武爷爷,还有发明铜活字的华燧老爷爷……

我们走着走着,听到了吆喝声,原来是卖银鱼锅贴的。妈妈见我垂涎三尺,就给我买了一份尝尝鲜。银鱼锅贴上桌了,六只锅贴静静躺在长方形的盘子上,有的像弯弯的月牙,有的像金黄的小船,还有的像饱满的香蕉。我用竹筷夹起一只,只见锅贴底部炸得焦黄,轻轻咬开一条缝,汁水就流了出来。我赶紧咬上一大口,肉又细又嫩,太好吃了。剩下的小半个锅贴里藏着一条银鱼,白白的,像小白龙一样卧在鲜肉上。我用舌头轻轻一勾,小银鱼跳到嘴里,味道细腻鲜滑,美味极了。我觉得在无锡的美食中,最独具匠心的莫过于银鱼锅贴了。

夕阳西下,我们也该回家了。再见,荡口古镇!我轻轻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是,荡口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清明上河图,永远沉淀在我的记忆中。

第三篇

游荡口古镇

寒假生活丰富多彩,当然少不了旅游生活。荡口就是我们游览的第一站,今天我就带大家来体验一下无锡的旧事风情。

新年,荡口古镇也充满了年味,写着“荡口”二字的大招牌上缀满了红灯笼,挂满了彩灯。新年新气象,虽然这里全都是古老的建筑物,但还是被装饰得焕然一新。走进去古老的建筑物呈现在我的眼前——高高低低的平房,大红木门,黑瓦屋顶,墙上布满了令人厌恶的霉斑,地上的青砖坑坑洼洼。妈妈说,她小时候住的就是这种房子,走的就是这种路。

走了一半我的肚子响起了午餐铃,我们买了臭豆腐和旋风土豆:臭豆腐虽然奇臭无比,但吃起来非常香;旋风土豆是番茄味的,用一个土豆做成,从头到尾旋转不断,不断的土豆成了她们之间关系的纽带,六条红色的番茄酱就像六件迷人的礼服穿在土豆的身上。在这时,我看到旁边有人吹糖人,便跑过去当观众。

表演开始了,只见那个叔叔拿起一团糖,把它拉得长长的,然后把糖放在背后表演“背后吹糖人”,他深吸一口气往糖里吹,只见那一团糖奇迹般地开始膨胀,他边吹边在糖上飞快地捏起来,行走如云,不一会儿,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猪就大功告成了,小猪长着一颗可爱的小脑袋,两只小巧玲珑的耳朵挂在两边,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巴精致可爱,四肢健壮有力,一条细长的尾巴翘得高高的,整个是栩栩如生,小猪猪喷香诱人让我垂涎三尺。

接着我还吃了小馄饨,小笼包,豆腐花,风景看完了也就吃饱了。

半天的游览结束了。我们心满意足又依依不舍地乘坐汽车回到了温馨的家园。

第四篇

荡口风情

荡口古镇,是华夏历史的写照。走在古镇中,仿佛置身于人流如潮的古巷,抚摸着历史的卷轴。

古镇中商铺甚多。有些小铺别出心裁,以战旗为牌匾,气势非凡,侧耳倾听,人们的耳边仿佛传来了战马嘶鸣与兵刃相撞的声响。而其它,则使用了一块块古朴的木牌,如此细腻温情,颇有小家碧玉的风范。店中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既有精致典雅的玉簪,又有时尚靓丽的服装;既有威风凛凛的长弓,又有潮流新颖的玩具;既有秀气端庄的圆扇,又有各式各样的脂霜……这是古时与现代的激情交融,擦出点点令人心动的火花。

古镇风情,自然少不了小桥流水的点缀。试想,心情烦闷时,乘上一叶小舟,在碧波中自由漂荡,望着那逐渐远离的桥洞,是否会因为那片片绿藓而啧啧称奇呢?试想,每到细雨飘飞时,手持一柄纸伞,缓步石桥,望着桥下那一圈圈柔和的涟漪,是否会陶醉其中而久久伫立不动呢?试想,同家人一道游玩,手扶年迈的爷爷奶奶,在桥上说说笑笑,疲倦了,凝视远处红花绿树,是否会感觉生活处处是美好,而失笑出声呢?嗅着流水那别具一格的清凉气味,享受这令人心旷神怡的舒畅吧!

荡口古镇,小桥流水独树一帜,而那户户人家,会让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停留片刻。

在古镇的背后,隐藏着另一片天地。这里听不见嘈杂吵闹,只有人们谈笑风生。白墙黑瓦,倒也有几分古典的韵味。而墙后,也许是一桌人边嗑瓜子,边聊天;也许是老夫妻俩安静坐着,回忆往事;也许是精神倍佳的老人悠然打着太极……这般宁静和谐的情景,如同时光的影像一般缓缓放映,令人的嘴角挂上一抹微笑。

当你沉淀在现代的快节奏中,不必皱眉,只有这时,你才会想起荡口古镇,想起古风韵味,想起历史变更,想起古人的智慧,想起祖先的辛劳……

第五篇

寒假生活最为丰富,贴春联、拜年、看新春晚会、抢红包……我最喜欢的就是一家去无锡荡口游玩。

荡口是无锡的一个古镇。一到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荡口”,十二生肖护在两侧,仿佛是小镇的门神。到处挂着红彤彤的灯笼,充满着浓浓的新春景象。

走进古镇,穿过长廊,是一座座古老的明清建筑,白墙黑瓦,砖石木雕,仿佛回到了古代。我们沿着街巷,踩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两旁是各色各样的精美小商铺。有的店主吹着陶笛,优美的笛声飞进游客的耳朵;有的拿着东西叫卖,吆喝,吸引着小朋友的目光;还有的小伙伴追着铁环跑,小路上到处是银铃般的笑声。

我们漫步在古镇的小街上,隐隐传来一阵阵香味。梅花香吗?好像要更浓一些。五谷香吗?好像又要更醇一些。寻着香味,我们拐了个弯,还是一些古镇商铺。不远处,“噼里啪啦”的声音传来。原来,正是古镇的小吃一条街。有卖臭豆腐的,有辣辣的狼牙土豆,香喷喷的梅花糕,美味的鸡爪,把我馋的直流口水。看看这个想吃,那个也想吃。妈妈受不了我和妹妹的乞求,不得不掏钱满足我们两个小馋猫。瞧,妹妹左手拿着土豆串,右手托着梅花糕,正左一口右一口地大吃着。我也吸溜着奶茶,就着臭豆腐,不顾形象的吃起来。

走过两边的商铺,在路的另一边,出现了一条小河,小河曲折蜿蜒,伴着古镇的房屋,给古镇流入了一道清流。河水清澈见底,一点儿也不浑浊,在阳关的映照下,湖水波光粼粼。河面上有几只鸬鹚,主人挥一挥手中的鱼,它们就“嗖”的一声飞到船上,眼巴巴地等着主人喂食;渔船旁边还有一条雕刻精美的小船,船头插着两个五颜六色的风车,船尾布满了鲜艳的花,船上有两位身穿戏服的大妈大爷,声情并茂地唱着戏曲。小船随着河水,缓慢地向前,也把歌声带向了远方,飘到古镇的每个角落。这时候,最忙的就数游客们了,他们时不时地拿出手机,调整最佳角度,“咔嚓”“咔嚓”,记录下美好的一刻。

吃饱了,逛够了。脚却不听使唤了,于是,我们坐着小船歇歇脚。踏上船,船摇摇晃晃,仿佛一只摇篮摇来摇去。开船了,只见船夫,一只手抓着绳子,另一只手抓着船桨,他先往前,整个人往前倾,船就往右晃;他再往后,整个人往后仰,船就往左晃,就这样,左一晃,右一晃,我们惬意地坐上了摇摇船。

两岸的店铺、游人,都在我们的摇晃中往后移动着,吆喝声,嬉闹声混成一片。就好像是放电影似的,我的眼前闪过各种景色,我的耳边掠过各种声音。渐渐地,我陶醉在这景致中,仿佛自己成了古镇人,坐着小船,穿越到明清时候的荡口……

第六篇

1、坐在乌篷船里,我们或是相互讲讲笑话,或是听听乌篷船那亲切的摇橹声,你听,多有节奏呀“啪哒,啪哒……”或是吃着各自手里香喷喷的扯白糖,好不乐哉。

2、镇政府驻地青树坪,自古为驿站要塞,距县城永丰镇公里,早在清咸丰年间,这里已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十分活跃。年建镇,历史悠久,后虽几经行政区域和机构变更,但青树坪镇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故有“历史名镇”之称。

3、阴霾聚集在古镇的天空,细雨从檐上翘角聚多而滴,它们跌落下来,打在地面的小坑洼里,溅起一小点水花,碎了散了又聚了。于是不多时,檐上的天和檐下的地都被笼罩了起来,一片迷茫的白,似乎笼络了整个世界。

4、一进镇,便闻到了一股江南风味。跨过卧龙桥,信步在北栅街,河埠头,三两妇女拿着木槌捶打着衣服。岸上,煤炉冒出的缕缕白烟缭绕上升。远处,蜿蜒的青山隐约可见,一斜夕阳从山头洒下来,颇有“幽巷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5、我们边走过瞧,不知不觉又来到一家百货店门前。进去一看,里边的货物真是古色古香呀,看,用丝绸织的伞,用竹子做的小人儿,用木头雕成的茶具。令人爱不释手,真想把客观存在们统统都给买回家去,可惜兜里没有那么多的钱。

6、瓦房是清的,土灰色的墙。一片有一片整齐有序的瓦片在木头架子井井有序的排列着,既不单调又不乏味。一种简单明了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美:是一种特色美,木梁横七竖八地摆列着,接头处的一个个惟妙惟俏的龙头,寓意一个人像龙一样飞翔。木架上,刻上了精美的图案,令人赏心悦目。什么龙飞凤舞山清水秀……听着名字都使人舒心。

7、石板是清的,各式各样的石板被自然的拼放在了一起。高高低低的石板把路又一次引向了一个新的拐角。石板颜色也很多,青色的,纯洁无暇,青中带黑的,还有青,带一些清新的翠绿。

8、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公里。它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悠悠古韵,被誉为中国最具魅力小镇之一

9、那些柔柔地漾着暗香绵长寂寞的青石板巷,旧色斑驳陆离的砖墙,缝隙中瑟缩了几根细细的野草,撑了油纸伞在烟云雨色迷蒙中踽踽独行的纤丽女子。

10、漫步南浔老街,脚边不远便河水。既是水乡,便一定有风了。丝丝细风掠过水面,便让河水泛起鱼尾纹,甚是有趣。

11、老石板,带着茶马古道的气氛,而茶马互市依旧盛行,走过转角楼,在一条溪流边的水景长廊上,我听见音乐主题餐厅的歌台上,一个吉他少年弹唱着苍凉的声音,在这安静的黄昏,那样深情,需要用眼泪去沉浸。

12、来到安昌古镇,放眼望去,仿佛又回到了从前。你瞧,那用石板铺的路,用石板铺的桥,用石板砌成的柱子。假如再让游人穿上古时的服装,简直是分不出是现代还是过去。

13、旧市古街,被誉为“福建第一街”。古街全长600余米,宽6-8米,街中心全以青石板铺筑,从北到南,随形就势形成“九曲十三弯”,宛如一条腾空欲飞的青龙。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

14、灰砖砌就的矮墙,墙脊上爬满的丝瓜秧,丝瓜秧上盛开的黄花,花蕊中盘桓的蜜蜂,还有那墙壁上挂着的斗笠黄玉米红辣椒,和在如此背景衬托下的罗圈椅,椅子上端坐的闭目养神的老翁,老翁身边躺卧的看家的黄狗,远处的小桥流水,鳞次栉比的白墙灰瓦的河房……江南水乡古镇的元素囊括在一起。

15、古镇百年,翻天覆地。由一条石板街变成三条大街。十来条小街小巷。

16、古老的小镇,连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也是如此古色古香,火红色的高跟鞋与青褐色的石板相互碰撞,发出的“咚咚”声,听起来却如钢琴奏出精灵般的音符,它们笑着,跑着,美得好似城墙上舞蹈的阳光,跳着华丽的华尔兹。

17、穿过几条斑驳的巷,到了老四方街,四四方方的空旷,只有纳西老人坐在石阶上,用古井无波的眼神,打量着过往的光影,让太阳照耀着一把老骨头,感到很享受,很祥和安宁。

18、斑驳的墙面,留下一年又一年的印记,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檐角向上轻轻翘起,似乎是一个绝美的笑容。褪色后的红砖青瓦也倍显沧桑。

第七篇

假期,我们一家人随团旅游,放松身心。穿行在古镇,路过一家很有特色的银饰店。店内摆放着项圈、手镯、发簪等饰物,雕工细腻,古朴雅致。妈妈的目光越过琳琅满目的饰品,落到了缠枝莲图案的苗银手镯上。

跟卖银饰的女人讨价还价,最终以68元成交。妈妈将镯子戴在手腕上,掏出一张百元钞付账。女人伸手在腰包里摸索一番,讪笑着对我们说:“找不开钱,我去换一下。”女人踏着青石板路,朝巷子里走去。

我们守在原地等候,几分钟过去了,不见女人的踪影。

导游在一旁催促:“快点跟上,不要掉队。”同行的朋友提醒说:“她或许想到你等不及,故意拖延时间。你再拿她一个镯子不就结了嘛。”妈妈无奈地笑着轻轻摇了摇头。

我们跟随团队踏过双桥,沿着水巷向前走去。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喊:“小妹,等一等。”我转过身,看到了她——银饰店的女人。

她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双手掐腰,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说:“跑了几家店铺才换开,回来就不见你了。这是找你的32元,数一数吧。”

“我以为……”妈妈的话话刚出口,不好意思地笑了。她爽快地接话道:“哪能呢,不能坏了这里的声誉。”

我被一种感动包围着,心里漾起淡淡的欢喜,不仅为32元钱的回归,更为那一份善良与诚信。

她的言行如一滴水,折射出这个古镇的品质。相信多年后的某个黄昏,我还会想起这里诗意的风景。

第八篇

水磨古镇,一座灾后重建的镇,没有更多的古镇遗留文化,依照羌族文化记载的新型城镇。 古镇被四周的大山包围着,大山里雨雾蒙蒙,羌族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真是名副其实,常被雨水冲刷的古镇建筑明亮而艳丽,远远就可以看到那些红白相间的色块分割,线条清晰,路边的花柱更是点缀着这座古城的色彩,五颜六色,晴朗的天空灰,让人产生错觉这是一个百花盛开的艳阳天。 我们一家人一步步向古镇里走去,进入古镇,青瓦白墙闪烁着太阳的光辉,恬静而素雅;这才知道,水磨镇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区,它代表了我们各族人民水乳交融的感情。 哇!眼前这个庞然大物是什么?“羌碉”,它雄伟气派,蕴含了羌族千年历史的文化建筑,凝结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千百年来,羌族先辈为了避免战争,世代迁徙,碉楼成了他们防御的建筑。 很快我们来到了白塔,这座白塔不算高大,它位于禅寿老街与水磨羌城的交汇处---和谐广场;白塔藏语译为“曲登噶布”,亦称“吉祥的白塔”,塔身形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它还代表了藏族人民和羌族人民的虔诚祈愿。 接着我们来到了禅寿老街,街头人头攒动,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路边的藏族阿姐正在打着香酥的奶茶迎接远方的来客。老街两旁分布着很多景点,如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等等。 文化是古镇的灵魂,人们喜爱古镇,是被它五彩缤纷的文化所吸引。羌笛广场,羊皮鼓广场,字库广场,一个个文化的符号,将多元的民族风情交汇。

第九篇

假期里,爸妈和朋友们一起自驾游贵州。从赤水市前往贵阳市的路上,大家被丙安古镇的介绍所吸引,临时决定要去那里。结果,游古镇十分有意思。

丙安古镇距赤水市区不太远,大约一小时就到了。大家停好车,先远观了一下古镇。隔着滔滔奔流的赤水河,我们看见一个古老的村子建于对面岩石之上,它背倚青山,三面环水。村民们的房子都是一些令我感到十分新奇的木质悬空吊脚楼。我们走过一道古老的石桥,爬上陡峭的石梯,透过一个大大的拱形石门,看到一条窄窄的青石板小路通往远处。不一会,我们来到了一栋木板房子前面,门上的牌子上写着:“丙安古镇红一军团纪念馆”。我不太明白红一军团的意思,于是妈妈给我做了解释,原来它是一支红军部队的编号。

纪念馆墙上有这段历史的介绍,我仔细地阅读完后,知道了古镇的红色故事。1935年1月,当红军四渡赤水时,红一军团第二师和师团部曾在丙安扎营,指挥开展了著名的赤水黄陂洞、复兴场之战,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取得了胜利,也揭开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序幕。同时,在这里也留下了许多红军将士悲壮惨烈,英勇顽强的感人事迹。因此,国家批准丙安古镇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也成为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

看完介绍,我又向爸爸提出了问题:“贵州有那么多的古镇,为什么红军要选择丙安成为驻扎的地方呢?”爸爸思考了一会儿,说:“丙安地处赤水河下游的赤水县城,历来为川南入黔古道上的重要场镇,旧时为赤水河航运最繁荣的水陆码头,也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

红军故事使丙安古镇有了红色记忆,使我们在感叹它的古老纯朴之外,更多了一份敬意!

第十篇

新年年即将临近,每天早上我都会翻着日历数离新年还有多少日子。一天、两天、三天、四……新年新计划,老妈说要带我去我的老家——安昌旅游一番,体验一下江南人家是怎样过新年的。

市区到安昌的路很远,所以我们很早就出发啦。当太阳像一个红脸的醉汉从天那边慢慢爬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坐上了前往安昌的车。一路上,到处都是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还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安昌古镇到啦!”司机打开车门。我一骨碌爬出汽车,一阵新年的气息扑鼻而来。河这边,热气腾腾的,每一户人家都张灯结彩,沿河的柱子上有用绳子穿好的腊肠,有用细细的竹条撑起的酱鸭,也有洁白如雪的扯白糖。“笃、笃、笃……”还有一些人正在用木锤打年糕,有些人扯着扯白糖,好不热闹呀!有些人,一手提着腊肠,另一提着酱鸭,脸上露出了收获的喜悦。

我走上石桥,踮起脚尖,伸着脖子睁大眼睛眺望着河的尽头。突然,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出现在我的眼前。领头的船上站着一对身着红装的新人“那是干什么呀?”我疑惑不解的问妈妈,“哦,那是迎亲船队呀!”妈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绝!”只见一只只小船井然有序地行驶着,缓缓地从桥洞下驶过,锣鼓声不绝于耳。

送走了迎亲队伍,我和妈妈到了河对岸,那儿又是一副新的景致:一条条青石小弄穿梭在粉墙黛瓦的老房子之间,只要你钻进这小弄里,便会看见一副热闹的情景:每户人家门前都挂着红灯笼,门上贴着对联,孩子们在小弄里玩游戏,你追我赶。说不定你还会听见有“月腊肠、扯白糖”的吆喝在耳边响着

最美的是桥,它在碧波荡漾的河地衬托下,更显得美轮美奂,安昌古镇是著名的桥乡,其中以最著名的是名为福禄、万安、如意这三座桥,古镇人家嫁女儿时,都要走全三桥。还有河边那沿河而筑的长街,一路铺陈的廊棚,传统特色的店铺作房,古老凝重的台门,逼仄幽深的小弄,三五相间的河埠,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真可谓:“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落日余晖洒落在老街旁的河水中,沿河人家的窗前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在家家的欢笑声中,安昌古镇又沉浸在夜幕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