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锦集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锦集

《我一直一直爱你》是一本由[美]伊夫·邦廷 / [美]戴安娜·德格罗特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4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1-1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一):育儿必读绘本:爱要勇敢说出来!

衰老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儿,毕竟时间的流逝是不可追溯的。人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却可以在时间洪流中留住一些快乐。伊夫·邦廷的生命教育绘本《我一直一直爱你》便是一本让读者感悟时间、体会生命意义的书。

外婆因为摔伤住进了养老院,蒂米和父母一起去探望外婆,但年仅7岁的蒂米并不喜欢这种环境与氛围。他担心衰老与摔伤会让外婆不在如从前那般,于是他表现得有些拘谨,但是他见到了坐在轮椅上的外婆后,亲情与血脉的微妙联系让他突然之间成长起来了。当他细心的发现,妈妈见到外婆时假装一切正常却在走廊外偷偷哭泣,而外婆也在假装很开心却在他们离开后就开始抹眼泪,虽然名为“阳光之家”的老人院干净、整洁、舒适,但这并不能治愈“家人”的内心。

于是他学会了勇敢的表达家人之间的爱意,原本他觉得爸爸给他的那个写着“爱”的气球让他难为情,可是现在他觉得爱就是用勇敢的说出来让对方知道。而他也打破了外婆与妈妈之间的微妙处境,直接让爱传递到每个人的心底,也让故事充满了爱的温情。而正是这种亲情的羁绊,让蒂米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可以说,伊夫·邦廷的绘本,不仅仅是在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表达爱意,更是在捅破成年人之间的隔膜,让每个人去直面自己的情感,并让每个人去勇敢表达爱意。也许会难为情,也许会不安,但家人在,只要勇于说是心底的想法,那就可以一家人一起去面对,毕竟,“爱可是世上最美好的字眼啊。”

想到每逢年节中国就有返乡大迁徙,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在与时间赛跑、表达对“家”的爱意思念之情。但是这种表达方式远不如直接说出口来的直接,趁着现在,何不让自己或是孩子们,去通一通电话,告知家里人你的满腔爱意。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二):我一直一直爱你

孩子们必须了解生活中的困境,并且学会抉择,因为“这就是人生”——伊夫.邦廷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三):生命的衰老:健康的情感表达胜过最好的安排

作者|荣荣

大多数绘本在“爱”的主题里会选用父母与孩子,友谊之间情感解读,也有人会选用祖孙情的角度,但很少有人从家庭变故中描绘三代亲情隐秘的变化。

但生活就是这样,当一件事发生,疾病、孤独、离别、衰老、无奈等等千变万化的综合情绪混杂其中,扰乱了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内心,尤其是孩子的心境是敏感而细腻的。

越是感情深厚的家庭,遇到问题和变故时,就越是两难。因为爱的顾及,每个人都吞吐进自己的苦楚,假装让事情变得简单而积极。但这样,是否就有利于解决问题呢?

伊夫·邦廷的这本《我一直一直很爱你》的故事走向超出了读者的预期。外婆意外摔伤,需要全天专业护理,这一天,一家三口去“阳光之家”看望外婆,外婆精心的装扮和愉悦的笑容,让家人心里得到慰藉。

外婆坐在轮椅里带着家人转了转“阳光之家”,跟随男孩蒂米的视角,我们看到“阳光之家”设施齐全,饭菜可口,每位坐在轮椅里的老人被照顾的很好。

因为现代双职家庭的需求,现在越来越多家庭将高龄父母送到赡养院之类的机构——“阳光之家”。“阳光之家”是社会组织机构健全的标志,但最佳的选择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我们都忽视了内心深处情感的需要,我们都隐藏了开明不公的坦诚去表明爱的需要。

孩子很难理解外婆与妈妈之间微妙的情感波动,生活现实背后的生离死别对孩子来说是残忍的话题,但是作为父母,生命教育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课,该如实的把现实问题和情感表达一起分享给家人,也许“爱”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险阻,只需要相互坦诚的沟通,才能找到爱的最佳方式。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四):爱是世界上最好的字眼啊

《我一直一直爱你》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家庭如何克服生命的衰老、亲人的分离带给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如何试着直面自己的真实情感的故事。

故事是以小主人公蒂米的口吻来叙述的。

外婆因为摔伤而无法照顾自己,住进了一个叫做“阳光之家”的养老院。蒂米和父母去探望外婆。蒂米从来没见过那样的外婆。所以,他心里非常害怕。爸爸妈妈看出了蒂米的想法,向他保证外婆还是以前那个外婆,没有变化。

到了“阳光之家”,她发现妈妈在用一种他从没听过的声音说话,这种声音充满了活力和快乐。他觉得这是妈妈在“阳光之家”才会用的声音。而外婆也用充满了活力和快乐的声音说着话。

看起来,这里一切都很好,外婆穿着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戴着我圣诞节时我送给她的耳坠。看起来周围很干净,饭菜也很好,还可以玩各种好玩的游戏。

到了要分别的时候了。蒂米有些哽咽,转过头不让外婆看见。最终他们还是离开了。妈妈一出门就泪流满面。蒂米这才知道,原来妈妈不是不难过,而是不想让外婆看到。

妈妈突然想起忘了给外婆一张蒂米的照片,于是蒂米飞奔回去,发现刚刚还十分愉快的外婆也在痛哭。外婆说,“很抱歉,蒂米,我并不想让你看到我这个样子。”

外婆让他不要告诉爸爸妈妈。蒂米终于开始了解以前不了解的事,他告诉外婆,妈妈也在哭。他们俩都是为了彼此更好受,所以都假装没事。

蒂米决定让大家敞开心扉,于是又跑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大声的告诉他们,外婆需要他们。再次团聚的一家人抱成一团,彼此倾诉着对对方的思念。

“阳光之家”里的气味、装饰、老人,孩子的心理…..伊夫·邦廷用细腻的笔触捕捉每一个细节。语言简洁平淡,却在故事里埋下层层伏笔,铺陈出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变化,让人一点一点为之感动,为之泪流。

“我抬头看着那个气球,思索着为什么上面的字之前会令我感到难为情。它可是世上最美好的字眼啊。”

故事就在这句简短利落的对话中戛然而止,叫人在心中回味无穷,给人希望和温暖。这是最典型的邦廷式叙述,真实地捕捉到了孩子和大人心里的每一个细节,文字简洁却蕴含深情,看似平淡却蕴含无限张力。

生命的衰老、亲人的分离其实离孩子并不遥远。彼此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也是一种爱。这种爱,给我们抵挡人生严寒的力量。

《我一直一直爱你》读后感(五):爱是永远的牵绊

美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伊夫·邦廷在晚年创作了《我一直一直爱你》一书,书的扉页题辞是“献给外婆”。大约是她在晚年越发能理解衰老这一话题,并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因此创作了这部以生命的衰老为主题的作品。

伊夫•邦廷的作品往往采用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和表达方式,深受大小读者的喜爱,本书也是以孩子的视角展开。

故事的开始告诉读者,小男孩蒂米的外婆摔跤后无法走路,于是在五个星期前住进了护理机构“阳光之家”,蒂米和父母在这天去探望她。

不知为何,蒂米对“阳光之家”本能地感到抗拒和排斥。他们见到了外婆后,妈妈和外婆都努力显得充满活力和快乐,但离开后,妈妈就泪流满面。接着,蒂米为了送照片无意撞见外婆也在痛哭,原来大家都在掩饰情绪,怕对方担忧。

单纯的蒂米揭破了这一切,一家人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倾诉了对彼此的思念。

这是个很简单的故事,书中一个写着“爱”的气球是个提示,而主旨便是书中所说,爱要说出来。伊夫•邦廷的笔触非常平实,没有刻意营造的氛围,只是书写着平凡人物的日常生活,书中对护理机构的描写栩栩如生,从色彩、气味等角度刻画,使人身临其境。

书中插画应该是水彩画,在完美表现文字的同时拓展了故事内容,如在探视部分,让我们看到一个典型的美国护理机构的场景,长长的走廊里,护工、坐着轮椅的形形色色的老人的身影倒映在擦得锃亮的地板上,画中人物的动作、表情也很好地贴合了文字内容。

生命的衰老不可逆转,也不可避免,而令人恐惧的更多是彼此分离。爱虽然不能战胜分离,但却能化解悲伤。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