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皇帝的鼻烟盒》的读后感大全

《皇帝的鼻烟盒》的读后感大全

《皇帝的鼻烟盒》是一本由[美] 约翰·迪克森·卡尔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皇帝的鼻烟盒》读后感(一):不要看标题如同不要在意书名

铁粉推荐理由: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很明显的杀人动机,可以写成这样,这就是牛批。

普粉推荐理由:古典推理小说的大放异彩在于,所有的现场,所有的人物内心,所有的对手戏都告诉你,然后和你开始比赛看谁先找到凶手,还要说出理由来。结果往往是读者惨败,同时也是俘获读者一颗崇拜之心的开始。

路人不屑理由:这。。。这还敢妄称“三大家”,都什么呀。一开始作者已经很明显的告诉了一切难道还不能够知道凶手吗?而且,中间穿插的弱智三角恋爱,额不,四角恋爱,不就是一颗颗烟雾弹嘛,还有个什么妈妈,舅舅,姐姐,仆人,都是干扰视线呀。不要在意他们,肝主角就对了。

以上就是看完这本书的不同的感受,有一点要肯定,很流畅,很丝滑,没有一点卡顿、抽帧的出现。

千万不要用后来欧美、日本许多作案手法来框架这本书,那肯定会失望。重点在于,要品卡尔渗透在每一句话上的细节,可以说,要精确到每个字,甚至是每个标点符号。

而且,这本书,和卡尔的“密室之王”的头衔没啥关系,街演式的凶杀现场,一个没有个人感觉很睿智,激进的破案高手,也没有华丽的做派和外观的世外高人,但是,可以很舒服的让你一步步走进那段“解谜时刻”。

外研社的其他几本卡尔的作品,依旧期待。

《皇帝的鼻烟盒》读后感(二):经典的作品历久弥新,推理还是要逻辑与公平

虽然最近几年看了很多推理作品,有天马行空的宏大诡计,有匪夷所思的奇妙设定,让读者体会到推理小说无限的新可能。但是那些诞生于上个时代经典的推理作品,完全不逊色于现今五花八门的各种作品,这些作品无论何时读来仍旧酣畅淋漓,它们散发的魅力历久弥新。

这次真的非常感谢外研社和新星,再版了诸多卡尔的经典作品,让读者能够再次体会“密室之王”带来的精彩。而外研社目前已经出版了四部作品,就这几部作品来看,无论是在装帧设计和翻译上都相当用心,较之前的版本有了质的飞跃。

下面的内容我尽量避免泄底,但字里行间可能会给有经验的读者一些暗示,还是建议未看完本书的读者绕行。

这本《皇帝的鼻烟盒》并不是“密室之王”卡尔最经典的密室作品,相反的是,案发现场非常开放,开放到甚至被人目击到了犯罪过程(但事实确实如此吗),案件的侦探也是出场频率不高的犯罪心理学家肯霍斯医生,印象中在我之前阅读的卡尔作品中这位侦探并没有出现过。因此,这部作品无论如何都不算是卡尔的典型作品或者系列作品,但这部作品毫无疑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杰作!

像卡尔和奎因这样大师的推理作品,我觉得最可贵的就是逻辑和公平,就逻辑来说,卡尔在这部作品中的发挥完全可以和以逻辑见长的奎因相媲美,虽然作为抓手的点不多也很小,但是整个逻辑链完整且很容易让人接受。而就公平来说,在揭开真相之前,虽然没有挑战读者环节,但是用于破案的线索确实已经完完整整的体现在前面的情节中了,抓住几个细节就能直指真相,可自己就是抓不住呢。

整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并不多,其中有的人物是可以直接排除嫌疑的,因此最后要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还是挺难的,但卡尔还是做到了,至少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凶手,最后的反转相当精彩,当然卡尔在故事中设置的误导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实真相揭晓后想想,通过一点就能判断出凶手,但阅读时就是想不到。

总之,这本书又让我体会到了最纯粹的推理的快感,另外,外研社近期还有再版的《瘟疫庄谋杀案》和第一次出版的《四种错误凶器》要上,也是相当期待了!

外封

内封

《皇帝的鼻烟盒》读后感(三):细微之处见真章——浅析卡尔的非典型之作

摘要:《皇帝的鼻烟盒》,被人称作是卡尔的“非典型之作”。相当一部分读者对本作评价颇高。在S.T.乔希所著的《约翰·狄克森·卡尔研究》中,也对其好评有加。笔者同样对本作大有好感,其大道至简的逻辑,细致的伏笔铺设,递进有序的节奏,精湛的误导技巧都深合笔者的口味。时值再版,笔者意欲作一二浅析。考虑到笔者才疏学浅,如有失言之处,还望诸位海涵。

关键词:约翰·迪克森·卡尔;非典型;浅析

外研社版本

在笔者之前所写的卡尔综述之中,曾提及江户川乱步老师所提出的卡尔三要素——不可能犯罪、恐怖神秘的风格、幽默。之后,芦边拓与二阶堂黎人在对谈中提出第二、三两点表里互存,应归为一点,而第三点则是松田道弘老师所认为的“故事叙述技巧”。

单从上述几点来看,则可见本作《皇帝的鼻烟盒》确实是一本非典型的卡尔作品。在本作中,卡尔抛弃了堪称招牌的不可能犯罪,转而以一桩被目击了的谋杀案开始。至于恐怖、神秘、幽默等等的故事风格,同样不见其踪。故事情节不再复杂迂回,而是以简洁快速的节奏以及吊人胃口的断章迅速衔接每一章节的内容。就连故事展开的视角,也是卡尔笔下甚为少见的女性主角。

可以说,从各个方面来说,这都是一部“非卡尔”元素丰富的作品。话虽如此,从登场人物风风火火的行事、戏剧化的展开收尾以及案件真相的构成来看,仍然有着卡尔特有的笔触。之于如何论述,还且要从其中最“非卡尔”的部分进行详述。

换言之,笔者接下来要对本作的某一部分稍作“解剖”——

即为,案件的展开模式。

最为经典的案件展开模式,无非就是登场人物目击尸体的那一瞬间——案件,便正是在读者面前如一出大戏般拉开了帷幕。(当然,这只针对那些以谋杀为主的推理。现下推理小说发展多元,其中模式一二多有可供分析的精华之处,这里仅需理解笔者的论述意图即可。)

可以说,“目击尸体”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标志性的剧情节点。各个作者对其的处理都有属于自己的章法。

日本评论家巽昌章在其评论《カー·空間·奇談》中指出,卡尔对这一方面,或者说其笔下角色“窥探”到案件的处理,偏向于塑造一种奇谈性质的氛围。在这一模式下,卡尔笔下的案件展开多有异质的恐怖或者传奇色彩。在朝与影、光与暗,人物心理与现实景物的虚实相交之间,尸体倏地登场,案件犹如异物一般闯入了原本的日常之中,将现实与幻想划出一条分野。于是,哥特式的浪漫蔓延开来,恐怖与神秘的喜剧就此闯入高潮。

就像是魔术表演一般,观众(读者与登场人物们)处于暗处,明亮的灯光下是一个魔术师展现着一个神奇的脱离逻辑的奇妙世界。而这一切都被人们以“视线”、“目击”确认,最后再由侦探解开这一系列不可能之下掩藏的真实,以推理攻破超自然的迷雾,建立理性的壁垒。

评论中,还对比了同为三大家的奎因和阿加莎在此方面的处理不同。奎因笔下的案件呈现,同样是以尸体展开,但却是一种明亮的环境。在众目睽睽之下,尸体就像是在舞台剧的舞台之上一般,意外而高调大方地出现。这在其“国名系列”之中有着鲜明的呈现,而在后期作品之中也时而有见(具体参考笔者目前已有的几篇拆书。)之于,阿加莎笔下的目击,则更偏向市井化、八卦化。既不张扬,也不夸张。她不会刻意去强调案件的不可能性,而是更多予以生活化的处理。

从此处便可看出,为何会有读者将此作与阿婆的作品相对比。因为卡尔在此作中的案件展开确实颇类阿婆的风格。不再像是传奇故事开场般的描述,也不是仿若恐怖故事一般的不可能展开,仅仅是一个离婚女子的重新生活与一场机缘巧合下的凶案目击。没有极力渲染异样诡谲的氛围,更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展开。

但,如果考量这一作品的大体流程,其实仍是卡尔喜欢的案件逆转风格。一个普通人被指出有谋杀嫌疑,而我们的侦探则费尽心力、剥丝抽茧还原真相证明了其清白。这一走向仍是有着相当的卡尔痕迹的。更遑论这其中还有其惯用的断章手法以及一见钟情式的纯爱浪漫。

不过,光从此处尚不可指出本作的非典型。

还要从案件真相构筑来说。

在线索、推理方面,卡尔和奎因都可以被冠以同一描述——“他笔下的侦探会从一根火柴开始推理”。但事实是,同一句话套用在这两人身上是绝对不同的含义。

奎因笔下的线索虽然确实细小,但却同样显得十分“明朗”。甚至于,奎因会自己强调线索本身。想必,如有读过奎因作品的友邻也深有体会。其既有如《法国粉末之谜》那样直接列出全部线索的操作,也有像《半途之屋》这种让侦探指着火柴要人们思考的桥段。从此处可言之,奎因笔下的线索设置多为“本身的细”,在具体的呈现上往往确有突出。

而卡尔则不同,他笔下线索的“细”,在于具体呈现上的细致,并会辅以相当的误导手法。恰如他的观点,线索应当公平地呈现给读者,但是如何呈现则是作者的事情。读者相当有可能会忽略作品中那些一笔带过的重要线索。但这一出众的功力时常被其复杂的plot掩盖,致使很多读者没有意识到这点。而在本作中,笔者相当确信,因其简洁的故事情节,会有不少读者能在最后案件复盘时发觉卡尔笔下线索分布之散、多与细。几乎前面所提及的每一笔情节,每一句看似无心之言之处,都是名为“真相”的拼图碎片。

同时,卡尔的案件真相突出一种“复杂感”。以笔者朋友的话来说,叫“布局”或者“事多”。详以论述的话,就以S.T.乔希的观点——如以寻常不可能犯罪的解法是不可能解开卡尔笔下的不可能犯罪的——为例加以分析,卡尔的案件真相时常绝非出自凶手一人之手,其混乱的情况,诸多的不可能谜题涉及到了其中多个登场人物,甚至于受害者本身都是案件的参与者。多名角色依据不同目的,或有意或无意地行动,制定诡计,便会形成一种诡计的叠加,从而致使案件的不可能与情节的复杂。

而在本作中,同样是有多名角色参与进了案件之中,同样是巧合与诡计的叠加,卡尔设计的诡计却十分直白简约,锁凶的逻辑点也堪称大道至简。但是在其强悍的误导使读者的目光被瞥向别处。而且,从最后的复盘来看,这次的设计相较其他作品则更为直白,攻破的重点则在于证词部分。甚至,卡尔还专门设计了从人设角度出发的推理。(在笔者某位朋友的眼中,这也算是极为阿婆的设计。)

其实,本作的侦探形象也与卡尔笔下几部系列之作的主角大不相同。

一个最简单明了的点,这次侦探不是一个暴躁的满口粗话的胖子,也不是一个喜欢放走犯人的胖子,更不是一个专情于怪奇案件的胖子。好吧,就像登场人物中那个暴躁的警官(这倒很卡尔)所言,他像是一个理性的思考机器。

哦,当然,笔者认为“此思考机器非彼思考机器”,也不是什么致敬。

当然,除此以外,其他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不少。恰如S.T.乔希所说,这部作品中的人设确实可以让人记住。笔者认为确实如此,这作中的人物都有极为显眼的特色,足以让读者记住他们。但以笔者浅薄的观点来看,这些依旧是犹如戏剧之上登场的舞台角色。若论内核,其实仍然是卡尔所写的“一批人物”。

不过,更为讨喜这点是真的。

日本的卡尔迷羊毛亭在对本作的读后感评论中,将其称作是“杰作”,亦指出这不像是卡尔所写的。如从笔者刚刚的分析来看,可以确实如此,卡尔在本作之中确实证明了自己不止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创作出令人惊叹的神作,亦能在风格大为不同情况下,继续为读者们贡献出质量优异的佳作。

或许恰如其评论最后所说那般——カー独特の“味”が不足しているのがファンとしては難といえば難ですが、裏を返せばカーの(意外な)幅の広さがうかがえる作品ともいえるでしょう。

以上。

参考文献:

[1] S.T.Joshi.《John Dickson Carr:A Critical Study》[M].Popular Press.1990.26页.

[2]巽昌章.《カー·空間·奇談》.[J].《Critica》第七卷.2012.

[3]芦边拓X二阶堂黎人.《地上最大のカー问答》.[J].《名侦探的肖像》.1999.

[4]江户川乱步.《カー問答》.[J]. 《黒い塔の恐怖》.1980.

[5]黄金の羊毛亭. 约翰·迪克森·卡尔 (biglobe.ne.jp)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