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儿童品格的由来》的读后感大全

《儿童品格的由来》的读后感大全

《儿童品格的由来》是一本由【美】戴维•谢弗(David R. Shaffer)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6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儿童品格的由来》读后感(一):从孩童时代看情感依恋

“依恋”是每个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这与进化过程中的人类形态有关。恋理论是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在1968年提出的,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表示人们会形成依恋模式的社会关系,一切都基于和父母或者抚养者的相处经历以及他们对于其需求的回应程度。

《儿童品格的由来》一书中讲到,婴儿一般在一岁以内会对亲人形成情感联结。这种依恋是互惠的关系,婴儿的依恋对象(父母和其他亲密的陪伴者)也会对婴儿产生依恋。随着父母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与婴儿的社交信号符合并形成同步活动,父母与婴儿形成的最初的情感联结会增强。这种细腻的互动给父母和婴儿带来快乐,有助于形成强烈的互惠依赖。

依赖形成的四个阶段:

第一,非社交性阶段(asocialphasc,0-6周)。6周前的婴儿是非社交性的。多种社交性制激或非社交性刺放都能引起他们的愉快反应,很少引起的这一阶段结束时,婴儿开始显示出对微笑面孔这类社交性刺微的相场

第二,未分化的依恋阶段(phase of indiscriminate attachments,6周到6~7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显然喜欢有人陪伴,但在某种程度上是未分化的:他们对人的微笑多于对似乎有生命的东西,比如会说话的木偶(Ellsworth,Muir,&Hains,1993),而且,在成人把他们放下时他们就会烦躁。虽然3~6个月的婴儿只会朝着熟人大笑,而且当熟人照料时能很快平静下来,但是任何人(包括陌生人)关注他们,他们都会高兴。

第三,特定的依恋阶段(phase of specific attachment,约7~9个月)。在7~9个月时,婴儿开始只在与一个特定的人分离时才会抗议,这个人通常是妈妈。此时婴儿会爬,他们会跟在妈妈后面,靠近她,妈妈回来时他们会热情地欢迎。谢弗和埃莫森认为,这一时期的婴儿已经形成了最早的真正的依恋。

四,多重依恋阶段(phase of multiple attachment)。在谢弗和埃莫森研究中,大约一半婴儿在形成最初依恋之后的几个星期内,开始对其他人产生依恋,包括爸爸、哥哥姐姐、祖父母或固定的保姆。到18个月时,只有很的婴幼儿会只依恋一个人,一些婴幼儿可能对5个或更多的人产生依恋。

研究证明,婴儿的每个依恋对象的用是不同的,婴儿最喜欢什么人,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在烦躁不安和受到吓时,大多数婴儿都喜欢妈妈陪伴。但是他们大多喜欢爸爸和他们一起玩,许是因为爸爸和孩子待在一起的大部分时间是“游戏时间”。“对几个人形成依恋并意味着对不同人的感情有深浅之分,一个婴儿的依恋能力不像一块必须要分的蛋糕。爱,即使在婴儿身上,也是没有界限的。”

精神分析理论和习性学理论都认为,婴儿从安全依恋中获得的温情、信任和安全感将为日后健康的心理发展打下基础。 儿童早期的依恋特征可能在未来很多年里都会对他们产生直接或同接的影响。其中一个原因是,随者时间的推移,依恋关系通常趋于稳定。在中产阶级样本中,大多数儿童在小学阶段的亲子依恋类型和他们婴儿期的亲子依恋类型相同。事实上,相当多生活在稳定家庭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继续表现出他们在婴儿期形成的亲子依恋类型;随着年龄增长,很多发展良好的中产阶级青少年和父母形成了更为安全的关系。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幼小的时候一直活在周遭的责备和无视中,不管是幼年松子只有扮演小丑才能博得父亲的笑还是叶藏在学校扮演“小丑”来博得同学的“亲近”和“友谊”,这些都是因为他们在本该获得爱的时期没有得到对等的关注。内心本该需要填满的地方空洞了一大块。所以才在长大之后对周遭本能的不信任,疯狂的爱疯狂的寻找爱都是不信任的表现。松子对这个世界和对周围人的依恋在一一背叛中化为泡影。因此,她的一生都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也因此注定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当然,过去拥有的安全依恋并不必然保证以后的生活总能有积极的调适;早期的不安全依恋也不一定预示今后的生活结局必然不好。但是我们还是不应该低估早期安全依恋的适应意义。那些在婴儿期心理机能发挥良好,但在幼儿期因遭遇一种或多种生活压力致使心理机能发挥很差童,如果他们早期形成的是安全依恋而非不安依恋,那么到了小学阶段,他们会更容易恢复,表现出良好的社交技能和自信。这说明虽然不能绝对保证这些儿童会得到适应性的结果,但是早期安全依恋经历是情感力量的一个重要源泉,它使儿童或青少年面对压力和逆境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和适应。

《儿童品格的由来》读后感(二):如何成就你或者我,你要的答案这里都有……

为什么要读《儿童品格的由来》?

你要的答案

作为一个未婚未育没有教育压力且并不是很喜欢“小孩子”这种生物的我,从一开始我也在寻找的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可能是为了不断掉我阅读的习惯和这一期活动的参与。 然后,随着群里小伙伴的讨论以及生活中太多个妈妈们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交流,让我觉得“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很重要”。我开始试着从另一个方面去寻找阅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又或者是我对心理学“接纳和热爱”的程度有多高。 事实证明,我不可以只看我想看的,我需要广泛涉猎,这对于我的理解和思维也是一种挑战,同样的对于“教育”也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 因为现在我所有的教育观念都会完败于一句“等你结婚生孩子了,你就懂了!” 〔1〕父母和孩子是如何互相成就的? 社会化最基本的目标之一,就是敦促儿童追求重要的目标,努力实现这些目标,并为成功感到自豪。 比如,当父母在夸赞孩子“你真棒!”的时候,孩子就会不满足于现在的成就,向着更好的目标去努力;同样的孩子的成就也会影响父母,一个被称赞的父母,也会想要做的更好,莽着劲成为“别人家的父母。”,这是外在标准带来的竞争。 我们因为对自己能力的提升,对于阅读的爱好,所以坚持打卡、坚持每天的阅读和思考〔内在取向〕;也会因为别的朋友的赞赏而努力做好每一天的笔记〔外在取向〕。 毕竟, 一个人对成就需求的度越高,就会愿意投入更多的努力。 〔2〕你看得到的身边的教育是什么样子? 我们经历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时代,直到今天也算是在社会摸爬滚打了几个年头。 总觉得,教育的意义和社会的价值好像越来越不在一个体系之中,而成绩永远都排在不可替代的第一位。从前,体育课会被数学老师占据,现在体育课的时候变多了,好像全面发展这件事真的发展起来了。但是,辅导班、培训班、兴趣班但凡能够+分的存在都成为孩子的必修课。坚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有谁问过一句:“你喜欢吗?”“有”。但是答案重要吗?“重要吗?” 我帮一个一年级小姑娘的画过一个手抄报作业,我负责勾勒出简单的布局,之后由她描边、填色和内容。画纸的上半部分本来是空白的,可是在颜色涂完之后,她把空白的地方画满了“五角星”,不留一丝缝隙的那种。 我不知道从心理学的角度该如何去解读,但我真的能感觉到“她想要的……太多了。”而且,小姑娘很要强。我们经常感叹,那样一个小小的身躯每周都满满的行程,不光校内的、校外的作业,还有钢琴、舞蹈、声乐、主持、绘画…… 感觉,真的好累啊!至少我做不到。 因为生活中这些,我突然有一种莫名的责任感,毕竟也看了这么多书是不是也该为祖国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任重道远)。 这是我接受并且愿意读下去这本书的心路历程,其实也不是为了什么,只是希望在评判一件事情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客观和理性,也希望儿童教育永远可以双赢甚至多赢! 〔3〕什么是职场? 人之所以“变成人”,其实就是“社会化”,即儿童习得其他社会成员认为重要且恰当的观念、行为和价值观的过程。 当我们在讨论“00后开始整治职场”时,可曾想过当初的自己。初入茅庐,我们说过的豪言壮志“不加班、不摸鱼、不圆滑、不世故……”,可当新的认知出现时,开始慢慢〔同化〕原有的认知,我们也开始变成了职场中的老人,当更年轻的人出现,我们也变成了他们眼中那些“世故、圆滑、摸鱼”的人。当然,我们也曾彷徨、也曾无助、也曾失措,新的职场环境和旧的职场认知产生偏差,对与错、是与非已经变得模糊,认知开始〔失衡〕。也许我们会一直在〔失衡〕中徘徊,也许我们就慢慢改变,认知也开始改变,这些不一样的经验改变了现有的图式,也是为了更好的理解〔顺应〕发展。 同化是失去自我,而顺应是在保持自我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我们在同化和顺应的失衡中不断选择,最终总回有一个答案。 〔4〕刻板印象带来了什么?(以性别举例) 麦考比和杰克林认为:许多(可能是大多数)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文化神话”;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认知图式,人们用它来解释男性和女性的行为,且经常发生扭曲。 事实证明,毫无根据的或不准确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男孩和女孩都有重要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男孩通常喜欢汽车、恐龙等玩具,而女孩则喜欢娃娃,这体现了儿童性别类型化哪些方面的发展?——性别类型化行为中的性别差异。 我们从小就被〔神话文化〕影响产生〔刻板印象〕,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开始接触社会,慢慢地小朋友开始玩耍,会发现喜欢相同玩具的更容易在一起玩耍,收到身体激素分泌的影响(生理因素),男孩更好动会喜欢在一起玩(当然也有好动的女孩),女孩更文静会选择一起玩。当然他们也可以一起玩,这时候男女分工就出现了(最直接的是受到家庭中男女分工的影响)。当他们开始学习,到了更大的环境,社会环境开始影响男孩女孩的行为,这时候一个喜欢洋娃娃的男孩可能就会被男孩、女孩“排斥”,一个喜欢汽车的小女孩可能会被女孩排斥,但可能会跟着男孩一起玩,这是社会带来的〔性别隔离〕,也是因为男孩在社会中更受“欢迎”,所以,女孩比男孩有更大的余地去参与一些跨性别的环境(假小子比娘娘腔更容易被接受)。 我们的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标签化,也有越来越多问题被提及和发现,无论是“性别歧视”、“刻板印象”、“原生家庭”…… 这些问题都会在这里有所涉及,也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 ——世界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 ——我们彼此相像又如此不同。

《儿童品格的由来》读后感(三):《儿童品格的由来》:家庭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

有些爸爸可能会抱怨孩子的脾气怎么会这样暴躁?或者有些妈妈会惊讶: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甚至现在更多的女性趋于晚婚晚育,答案无外乎压力大,无法更好地养育孩子等...... 家庭是一个孩子最初接触到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如何,它将会如何影响一个孩子,一对夫妻,亲子关系等等...... 《儿童品格的由来》是一本全面的关于教育、心理、家庭等多方面研究的书,作者是戴维•谢弗,他的35年都在研究教授心理学课程。

《儿童品格的由来》

作者用比较轻松的语句解释着枯燥乏味的定义,带给读者简单易懂的便利,读完更能充分的理解家庭、孩子以及个人,不同的系统、分工。 家庭里是谁影响着谁? 家庭是一个孩子最早进入社会化的场所。什么是社会化呢?简易的理解社会化就是:儿童接收长辈所认为重要的和适当的认知、动机、行为、价值观的过程。 换句话说,是长辈在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教导儿童,儿童并接受领悟吸收的过程,这也是规范一个儿童行为和控制其冲动的方式。 那为什么说,家庭是一个孩子最早进入社会化的场所呢?孩子在上幼儿园、小学之前,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是最久的,所以家庭对孩子的社会化教育要远早于其他社会机构。 一个一家三口的家庭系统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家里新添丁,如果婴儿开心的咯咯笑,妈妈肯定会惊喜溢于言表,也会用开心的笑容回应孩子;如果婴儿第一次开口叫妈妈,母亲也会很兴奋地回应:“哎,妈妈在呢!” 这就是婴儿与母亲的双向互惠影响,也是直接影响。 那么在婴儿叫妈妈之后,爸爸也会紧随其后加入其中,让婴儿叫“爸爸”。这时就是一个完整的“父-母-婴”家庭系统。 父亲很高兴听到婴儿叫他爸爸,他的喜悦也影响着妈妈和宝宝,这时爸爸属于第三方影响。 如果夫妻双方的关系甜蜜和谐,宝宝也会更有安全和依恋感,夫妻双方共同孕育孩子,双方共同协作,孩子的发展,不论哪方面都是最理想的。 身边的众多例子就能很好的证明:家庭离异的孩子,其父亲或母亲在养育孩子时,耐心往往不足,甚至是把不如意的情绪都带给孩子,这会时孩子会极度的缺失安全感。 再或是,夫妻双方关系不协和,经常争吵,在教育方面也是分歧频发,孩子可能会出现叛逆或认知缺失。 不论哪种情况,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父母的言行,关系,都在深深的影响着一个孩子的发展。 动态的家庭系统 家庭是一个运动着的,不断变化的系统。例如:孩子会长大,会接收来自其他社会机构的东西,其自主性的发展;夫妻离异;家人逝去等等变化。 这些变化都会给一个家庭系统带来不小的影响。家庭系统的框架也是随着家庭成员的变化而改变。 现在的男女结婚年龄普遍下降,尤其女性更加的晚婚晚育。个人认为和社会对职业人士越来越大的压力有关,很多女性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抚养孩子。 也确实如此,经济会对比孩子的教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优裕的教养可以提供给孩子更多的优越环境和教育。 而现在因为离婚率的提高,更多的再婚家庭,重组家庭,存在于当今社会中,更多的孩子也包括其中,这样的形式对儿童的影响则更复杂,同时也更应该多加关注。 教养应该注意什么呢? 在孩子的第二年时,对社会化有了反应,在这时父母就要对其萌发的自主性采取有必要的正向引导和自我控制,注意:切不可压抑孩子的好奇心、主动性和自豪感。 在父母教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维度:一是接纳、回应;二是要求、控制。 怎么来看这两种呢? 接纳、回应: 在孩子跟父母分享所学或分享一个奇思妙想时,父母呈现的是一种鼓励、赞美的态度,犯错误时也会批评,但父母不会吝啬自己的关心和赞美,而且会经常和孩子进行交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很是融洽。(正) 反之,没有回应的父母对于孩子的认可度也不高,可能还会进行批评、贬低、或者忽视,交流也自然而然地变少。 要求、控制:父母控制了孩子的表达欲望,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父母会时刻监督,这样的孩子几乎没有自由,还会感觉到压抑感。(负) 反之,要求和控制低的父母,给孩子的空间、自由会更多,孩子也会自主性变强,发掘自己的爱好等等。 良好的教养关系是孩子与父母交流有回应,拥有适当的自由和孩子自主性的发掘爱好。 教养方式又分为以下四种: 专制型教养方式 这种教养方式对应的是专制型的父母,他们期望孩子就只听他们的话,对于孩子自己本身的意见想法,并不为所动,只需要把他们的话当做圣旨就可以了。 权威型教养方式 这种就是所谓的,我给你自由,但也是在条条框框中寻找自由。这种类型的父母以理智、民主的方式来管孩子,与第一种不同的是,这个类型的父母,他们赏识、并尊重孩子的想法。 放任型教养方式 这种用俗语讲就是任由其发展,管但不严格,可以用比较放纵来形容。 忽视型教养方式 这种是一种极端宽松,不闻不问的方式,要么是不断的拒绝孩子,要么就是父母压力大,没有精力去管孩子,就让他随波逐流,变成怎样的人也不闻不问,毫不关心。 在这四种教养方式中,权威型教养方式出来的孩子,发展是最好的,为什么呢? 权威型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既给了孩子自由,又给了孩子及时的回应和自主性的探索,让孩子可以更好地发展。 这是本书其中小小的一部分,书中还详细的描述了更多的关于儿童、家庭、心理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话请继续走进《儿童品格的由来》这本书吧。

《儿童品格的由来》读后感(四):教育专家千千万,读一本书顶一半

“你到底烦不烦,以后别给我发这种东西了,发了我也不看!”

几个月前,在我又给我妈转发了一条抖音上的育儿视频后,我收到了她发来的一连串愤怒的语音。

“什么都听专家的,今天要这样,明天要那样。你去找专家给你带孩子吧!”

一瞬间我有点恍惚,猛然想起曾几何时我似乎也给对她说过类似的话。那时候面对我妈各种养生专家的长篇大论,我也曾经不满的对她说:“网上说的不一定就是真的,哪有那么多专家教授,你这是被洗脑了!”

现在轮到我被啪啪打脸了。也让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会如此的不理性,到底怎样才是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无知者,只有盲从

其实想来,我对育儿的焦虑和我妈对健康的焦虑一样,关心则乱。自己心里没谱,听哪个专家的话都觉得有道理,什么方法都愿意去试一试。

但我们面临的困境也是一样的,因为我们的不了解,根本无从判断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身体只有一个,乱吃偏方危害健康。

孩子只有一个,更容不得我们试错。

因为无知所以焦虑,因为焦虑才会紧紧抓住那些不知对错,不成体系的育儿方法当做救命稻草。

之后的几个月,我静下心来开始从书中寻找答案。用认真学习一门学科的态度去了解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各种相关学科,终于摆脱了焦虑,也从中受益良多。

二、大部头有大智慧

书读的多了,慢慢的就学会了取舍。

有的书名抓人,却干货不多。有的书东拼西凑,不成体系。有的书观念落后,误人子弟。有的书只讲大道理,不切合实际。

每天和娃斗智斗勇已经耗费了我们太多的时间精力,好不容易挤出来的阅读时间,我当然希望效率最高,收获最大。

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选书大法”。

1、干货要多,而且理论要有相关的试验研究支持,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作者要专业,有一定的教育学或心理学背景。

3、浏览目录,涉及的内容符合我的需要。

4、发行时间较长,经受过大量读者的检验。

按照以上标准,我发现那些看似枯燥的“大部头”书籍,恰恰是学习教育方法的捷径。

比如在学习儿童性格发展的时候,这本《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最开始选择这本书是因为阅读过作者戴维•谢弗(David R. Shaffer)写的《发展心理学》,信服于他美国佐治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的专业背景。事实证明《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这本书,秉承了戴维•谢弗一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试验基础,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我看的是最新出版的第六版,增加了很多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够不断再版也证明了这本书得到了大量读者的认可。

三、取其精华,争取效率最大化

大部头的专业书籍之所以让人望而生畏,一是厚厚一本放在那儿,让人感觉压力很大。二是因为专业,所以内容过于详实,有时读起来感觉收获不多。我也曾经一度因为思维固化,只知道埋头苦读,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

如今我发现,这种大部头的书籍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的读者,其实可以作为一本“育儿字典”放在手边。对照目录寻找自己需要的部分认真阅读,其余过多的概念可以留待有时间时再走马观花的浏览一遍即可。

在阅读《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这本书时,我着重读了“婴儿怎样形成依恋”、“学会调节情绪”、“母亲就业、日托与早期情绪发展”、“早期窗口:电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等内容。这些是我目前最需要的知识,解决了我开始投入工作需要和孩子分别的焦虑情绪,也让我从对孩子事无巨细的关注中解脱出来,明白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的建立与宝宝的亲密关系。孩子一段时间的亲密或者疏离都是自然的过渡期,做到不同阶段的高效陪伴就能满足孩子健康成长的需求。

读一本教育相关的专业书籍,就能涵盖很多网红育儿专家的所谓干货。也能让我们练就火眼金睛,对各种贩卖焦虑的教育机构免疫。《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就是一本儿童发展领域的好书,也希望家长们能静下心来,学习更专业的育儿知识,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儿童品格的由来》读后感(五):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发展

在一堆绘本里,孩子们会更喜欢把那些又大又厚的、尤其是知识介绍性的绘本拿下来一遍又一遍地翻看。幼年的阅读经验是否也影响到了我们成年之后的阅读选择呢,恐怕是的。成年之后面对的知识面更加广阔,要想简单地判断一本心理学的书籍是否专业可靠,似乎也只好看它是不是又大又厚。

《儿童品格的由来:社会性与人格发展》是一本又大又厚的书,除了在体量上显得专业外,名字也相当专业。专业的心理学书籍取名都给人一种朴实之感,然而却又很准确地概括了书中要谈的主题。这本书原名其实是现在的副标题,说明它主要向读者介绍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研究领域的全貌。现在这个正标题应是出版公司所加,这个新加的名字也更加准确直接地告诉对于发展心理学不了解的读者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要研究一个人的品格从何而来,只能从他的过去发现。这本书正是从儿童入手,来讲述对于儿童品格之形成的种种理论和因素等。全书14章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讲述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与新旧理论;第二部分则聚焦于儿童的具体表现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第一部分的展开和详细讨论;第三部分谈论了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四种要素,并且通过总结再次点明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核心主题与过程。

之所以叫做“儿童品格的由来”是因为整本书从一开始就从儿童入手,设想了一个普适父母机的思想实验,这台极为先进的机器可以满足生活在其中的人从出生到成熟的所有生理需求。它最突出的设计是,在孩子满18岁以前,除了彼此互相接触之外,不与其他任何人接触。从这样的思想实验出发,致力于研究社会性与人格发展的人们开始发出种种追问,进行种种理论的设想及现实的观察。在之后的章节中,将逐一地介绍各种对于在此提出疑问的解答理论。

可以说,整本书正是围绕着儿童品格的形成来写成。因此这本书也常常被用来当作育儿手册使用(尽管这手册也太大了些)。而那些想要对自己这个谜团进行探究的读者,也可以通过这本书来反溯自我形成的门径。作者也一再地写到,尽管这是一本教材,目的也是为了准确地概括这门学科的理论与研究,但也应该对那些身处社会重要岗位的工作者提供帮助。也许我们从现实中已经看到人性之中的恐怖,但恐怕远比不上专业研究者所见,结果却是普通人悲观,研究者乐观。本书作者戴维·谢弗希望读者可以运用这些知识,“更深入地观察你自己,观察你周围的人,使你和他人的生活朝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果我们要在生活中进行实践,那么了解、明白一定的研究方法是必要的,这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去质疑大众媒体中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伪心理学大行其道的时候,我们有必要问一问这些结论是以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得到的,它所收集到的资料信度与效度如何。

除此之外,读者有必要了解经典理论,不只是因为新近理论立足于经典理论,也许更重要的是,了解经典理论能使我们轻易地辨别那些大众传媒上耸人听闻的理论到底哪些是新瓶装了已淘汰的旧理论。而已淘汰的旧理论则要通过新近理论的对比与学习才能够看得更清楚。由经典跨入新近理论,读者可以发现,在经典理论时期,理论具有被某位思想家或研究者统一的特征,比如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华生的行为主义以及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等;而新近理论则是由众人贡献而来,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讨论的面逐渐由内在扩展到外在,由家庭扩展到全社会和文化,由基因扩展到整个生态。

这样采取科学的方式研究的结果便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到,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不再是经典理论中所言的人的发展是少数因素影响的。科学的方式决定了一条好的理论要具有可证伪性,尽管对未来可以做出明确预测,但未来又无时不处于变动之中,且又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因此一条好的理论要有启发性。从白板说到儿童受生物本能的驱动,再到皮亚杰的主动探索论,再到新理论认识到我们的发展同时是生理的、认知的、社会性和情绪的存在,无不体现出这样的特点。

这条路走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近似生命进化研究中新近的约束闭合体系的理论,在这个体系中,生命互相约束互相做功,同时产生新的生态位,为新的生命做好准备。人是自身发展的积极贡献者,儿童的成长并非仅仅由基因、环境、家庭、社会等等影响,儿童的也创造着Ta身处的这个环境,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主动的人与变化的环境之间持续着交互作用,彼此互惠。尽管这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但不再是机械论的眼光,不再是绝对可预测可计算的,而是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即充满了无限的希望的过程与未来。

从此我们可以抛掉那些企图将某些性格的养成单纯地归因的畅销心理学书籍了,也要去掉那些传统的类似“道德对称论”那样的关于什么都可以遗传的坏想法以及善恶、天性与教养等方面的二分法了。整体是一个复杂的构造,且这个构造在持续创造新的生态位,世界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人的发展是既连续又非连续的,具有强大的可塑型,而不是能够被谁定好了角色抛到世界上来的。

儿童品格的由来

10.0

【美】戴维•谢弗(David R. Shaffer) / 2021 / 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