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奢侈品史》读后感1000字

《奢侈品史》读后感1000字

《奢侈品史》是一本由[澳]彼得·麦克尼尔 / [意]乔治·列洛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页数:2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奢侈品史》读后感(一):品味奢侈

文/舒念

谈到奢侈品你会想起什么?Gucci、LV、Burberry?还是Rolls-Royce、Bentley、Ferrari?说到底,奢侈品最重要的属性似乎就是消费品,而同时又带上了一个固定的商标,不管你是否明白其工艺与价值,似乎带上这个名字就让商品具备了奢侈品的价值。但是奢侈品真的只有这样简单甚至平庸的定位吗?奢侈品是经过怎样的历程树立了如今的地位?这本《奢侈品史》就是打开新的阅读奢侈品的大门。

如今我们对奢侈品的第一印象其实是狭隘化了的,奢侈品的诞生与历史有着相当的关系。自古财富都是掌握在小部分人的手中,对于宫廷贵族而言,在外表上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于是奢侈品的概念诞生,我们赋予那些珍惜的物品以价值,并用这些东西填充自己的生活,以展示出自己卓然不同的地位,奢侈品的历史也成为了财富的历史。

从希腊罗马时期开始,这样的物品就出现在贵族的生活中,一直延续到中世纪,这样的追求甚至逐渐传递到一般的富贵阶层,文艺复兴带来的文化的重建,也改变了人们对古董的认识,也带出了全新的时尚。由于当时的欧洲诸多国家都存在着奢靡的生活做派,这一时期的皇室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奢侈品史》中特别提到了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路易十四等人的宫廷生活,尤其代表了奢侈品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地位,可以说,奢侈品一定程度已经和身份画上等号。

而随着世界史的演变,来自异域的奇珍也成为了新的奢侈品,奢侈品交易永远是跨国交易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促进了文化的融合,也引来了新的争议,其中产生的经济矛盾甚至成为了战争的源头。我们曾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但一切都是奢侈品带来的贪欲导致了全球化的加速,也导致了战争与贫富差距的诞生。

对于不同时期的人们,奢侈品明显具有不同的含义,可以能是珠宝,也可能是豪宅,而到近代,甚至可以是一件衣服或是一双鞋。当原本的消耗品也有机会成为奢侈品,那么价值的概念又产生了全新的变化。这时的奢侈品究竟是一种品位的象征,还是纯粹的财富象征?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财富,但是我们可以明显在其中看出奢侈品之间的品味差异,于是出现了上流社会,也出现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现象。

可可香奈儿作为奢侈品史上的代表人物,她曾说:“奢华的反义词并非贫穷,因为在穷人家里也能品尝到一锅美味的蔬菜炖牛肉。奢华的反义词并非简朴,因为就算是随处可见的谷仓也有它自己的美。奢华往往简朴,粗俗才是和它完全相反的概念。”

在一定程度上,奢华应该是一种感受,奢侈品就是带来这种感受的物品,但盲目消费的背后是否能带来真正恰当的感受呢?也许只有实践才会改变我们的认识,但奢侈品代表的绝不仅仅是金钱,《奢侈品史》不啻为一场小小的认知革命,也一定程度会改变我们的消费观。

《奢侈品史》读后感(二):什么是奢侈品?历数奢侈品的发展史,来重新发掘奢侈品的价值

对于奢侈品,人们往往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奢侈品华丽精美,代表着时尚潮流,能够提升自身的气质和地位;也有的人认为,奢侈品代表着无节制的使用以及浪费,是非必要的生活用品。

虽然两种说法,看似各有各的道理。 不过若是追溯奢侈品的历史,可以知道人们对奢侈品有着诸多的误解。在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史教授彼得.麦克尼尔和华威大学全球史与文化教授乔治.列洛联合创作的书籍——《奢侈品史》中,就通过梳理奢侈品的发展历程,让读者可以深度了解奢侈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什么是奢侈品?顾名思义,大概指的是那些超出人们生存需求范围之外的,具有独特、稀缺、珍贵等鲜明特色的的商品。与此同时,能够被称作奢侈品的商品也并非一成不变。因为,每个时代的奢侈品不仅仅是文化相对主义影响的结果,还会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限制。

很多人以为奢侈品是随着现代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而出现的新事物。其实不然,奢侈品最早出现在史前时期,诞生于法国拉斯科岩洞著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壁画就是最早的奢侈品之一。不过,这也证明了奢侈品本身是具有装饰性的。

一开始,奢侈品的消费者主要是处于特权阶层的精英人士,他们收藏大量的浮雕、半身器、瓷器等古董,并建设美丽的私人庄园或者宏伟的宫殿,来享受奢华的生活。后来,这些藏品和建筑,又成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让更多人得以见证来自过去的艺术杰作。

在中世纪,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和路易十四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宫殿,则变成了各种高端奢侈品的展示舞台。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东西方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后,具有东方特色的奢侈品,开始出现在西方国家。比如,来自拜占庭或者是中国的丝绸,来自波斯和土耳其的奇珍异宝,进口的葡萄干、糖和香料等。

到了20世纪,以好莱坞电影、时尚生活杂志以及关于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报道,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也促使曾经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成为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于是,奢侈品逐渐与时髦联系起来,变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从表面上来看,奢侈品的发展似乎变得没落了,但全新的奢侈品理念却赋予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眼中的奢侈品早已不再是一件单纯的商品,而是饱含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感官体验,并逐渐走向全球化。

《奢侈品史》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文化著作,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不停地刷新着读者对奢侈品的认识。当读过这本书之后,再来看开篇的两种说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奢侈品史》读后感(三):一本《奢侈品史》,聊的是奢侈品的历史演变,彰显的却是不同时代下的精神追求~

文|楚汐

一提起奢侈品,想来多数人会下意识地联想到爱马仕、古驰、LV、普拉达等名牌包包,又或是蒂芙尼、卡地亚、宝格丽等贵重珠宝;更有甚者,还会进一步联想到名表、高级时装、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等……

在多数人的概念里,奢侈品通常指那些价格高昂、普通人消费不起的物品,且非生活必需品。甚至在某些人的观念里,或直接或间接地会将奢侈品等同于挥霍、贪欲与炫耀等行为。

倘若你也作此想,那么我会推荐你读一读这本《奢侈品史》,相信读完之后,会对奢侈品有些很不一样的认知,不会再简单受限于上述那些片面且狭隘的看法;而是经由奢侈品的演变历史,对奢侈品的概念、工艺、价值,及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文化意义等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史系教授、斯德哥尔摩大学时尚研究系教授彼得·麦克尼尔(Peter McNeil),主要的研究领域为艺术史、设计史、18世纪欧洲和20世纪英美时尚及室内设计的政治;另一位则是华威大学全球历史与文化系教授乔治·列洛(Giorgio Riello),已编著有多部时尚、服装和纺织历史书籍。

因此,在两位作者的笔下,不同于以往的学者将奢侈品看作一个分析范畴的学术研究,而是另辟蹊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奢侈品在不同时期是如何与人们的文化、思想、道德,甚至与社会、经济和宗教等相互影响的。

本书目录

换言之,两位作者更多是想在书里呈现奢侈品的漫长历史,并借此让读者明白「奢侈品」并非一成不变的概念。

怎么理解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奢侈品的定义。

作者在引言里提到说,奢侈品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它取决于当时的社会认为什么是「超出」人们预期的事物。

本书内页

比如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郁金香,即便是在特殊节日,它的价格也总不至于让我们消费不起;但在历史上,从16世纪末起,郁金香由土耳其传入荷兰,开始被视为神圣与荣耀的象征,成为一价难求的奢求品。

随后更是因着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狂热分子的投机行为,导致17世纪30年代的荷兰,被卷入一股「郁金香热」的浪潮里。

一颗稀有郁金香的球茎,交易价格甚至可以超过一栋阿姆斯特丹的房产……当然,这股郁金香热潮的最后结果是引发了经济泡沫。而原本稀缺到被视为奢侈品的郁金香,最终走向泛滥。

网图,侵删

纵观整个奢侈品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不同时期里的不同社会下,奢侈品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着更为宽泛的概念。

早期的奢侈品多是与古董、名画等联系在一起。不论是来自公元前1.5万年左右的法国拉斯科岩洞的壁画,还是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近代时期的绘画艺术品……正是因为有了时间的附加价值,让这些古董名画成为了一种文化奢侈品。

本书内页

而在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路易十四的统治时代里,奢侈品开始体现在吃穿住用行的方方面面:精美食物、华丽衣饰、奢华装饰、富丽堂皇的宫殿……无一不在宣扬着一种显赫的贵族身份和奢靡的宫廷风气。

当历史的车轮来到20世纪,当曾经只有极少数人可以拥有的奢侈品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时,奢侈品不得不面临一个被重新定义的时刻:继续华而不实浮夸地奢侈,还是要低调简约的奢华?这个问题在以可可·香奈儿为代表的系列设计师的作品和风格中得到了完美的回答。

本书内页

及至21世纪,对奢侈品的分类更加细分,认知也更具象化。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物品价值的分类,社会科学家从收入和社会/文化资本方面,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门类:

本书内页

不难想见,奢侈品的历史演化里,始终逃离不开有形物品的承载,总是与精湛的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审美的发展紧密相连。

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追求感官体验的奢侈品也开始演化为一种概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

在信息碎片化的时间里,能够拥有专注的时光;在应接不暇的信息洪流里,能够拥有自主的思考力;在后疫情时代,能够不戴口罩、自由呼吸在山野之间……这些,又何尝不是一种奢侈至极的快乐呢?

一本《奢侈品史》,聊的是奢侈品的历史演变,彰显的却是不同时代下的精神追求。

那么,此时此刻,什么是你的奢侈品呢?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