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视觉笔记7堂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视觉笔记7堂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视觉笔记7堂课》是一本由李萌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8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视觉笔记7堂课》读后感(一):《视觉笔记七堂课》读后感

今天看了一本视觉笔记的书,发现逻辑回归本质,还是要懂得结构。

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听起来很容易。可这就像学自行车一样,说是掌握平衡就好。可平衡是一种感觉,只能自己慢慢体会。

对目前工作的帮助:

知道怎么锻炼结构了

1.每天看一段TED的演讲

2.用150字概括演讲内容。

①列出标题,一二三级标题。

②记录内容(围绕主题,别瞎记名言警句)

3.做思维导图(演讲内容一般按照“并列”、“递进”、“时间”结构)总字数不超过150

4.尝试绘制视觉笔记

初学以文字为主,图形为辅。做到写最少的字,讲最帅的话。

《视觉笔记7堂课》读后感(二):既是入门扫盲,也是操作手册

奔着想要画好引导海报的开局五张图,学习下如何手绘视觉画海报,无意中看到这本书,看完觉得很是惊喜。

这是一本视觉入门扫盲书:我们日常看到伙伴们做得视觉笔记,觉得很是惊艳,想想自己蹩脚的画工就感觉无从下手,书中作者帮你掰开了揉碎了,介绍了视觉中常用的基础图形和不同场景下的素材,还有基于不同场景和内容结构下,排版样式的模板和常见隐喻,看完觉得信心倍增,感觉有手就会,我也可以

看完实际画的时候发现,真相如此残酷,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这就要提到这本书的编排,每个步骤、流程、方法,作者都安排了练习环节,鼓励大家先跟着练,然后再“对答案”,通过对比找到差异中的原因以及背后的本质,加深对于内容的理解,同时每个章节后续也设置了对应的答疑和课后作业,都是很好的练习机会

最后,由于是春节在家,一边应付亲戚们的聊天,一边看的,实际并没有动手实践,但手绘这种事情,除了理论基础,要想画的好,终归躲不过刻意练习,所以新年定个小目标:不管美丑,尝试输出视觉笔记50张,至少先把书中的课后作业都完成

《视觉笔记7堂课》读后感(三):非常值得习得的一项技能

很多人非常熟悉”思维导图“,但是不一定知道”视觉笔记“。第一次接触视觉笔记,第一感觉是这种有文字有图画的笔记真酷,同时心里也大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花费时间画一张笔记真的值得吗?会不会是一种浪费时间?

以前我对视觉笔记有很多误解,现在我可以肯定地说,值得!视觉笔记的确是一个思维神器,特别是在我们这个“读图时代”,面对海量信息,视觉笔记可以帮助你高效吸收、梳理、消化信息,同时它又方便分享和传播。

以前我认为画画就可以轻松搞定视觉笔记,这是非常错误的。读了《视觉笔记七堂课》才知道视觉笔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才认识到视觉笔记的难点和重点不在于画图,在于提取信息和厘清信息内在的逻辑和脉络,图画绝对不仅仅是装饰,图画的作用是更加清晰的呈现你的信息重点和脉络,文字和图画相辅相成,目标一致。

最关键的是,视觉笔记不仅仅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它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张视觉笔记的背后,是一系列的脑力思考:信息的输入、过滤、提炼、整理,厘清结构和脉络。必须有清晰的思路,才能呈现一张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的视觉笔记。

一张好的视觉笔记,会让你发现相比长篇大论的线性文字,视觉笔记一目了然,一下子就可以抓住脉络和重点,更容易记忆和理解。一张好的视觉笔记,既有关键的文字信息,又有清晰的思维脉络,会让你记忆深刻。绝对可以帮助你高效学习,高效沟通,增强记忆,梳理信息等等。

如果你想学习了解视觉笔记额,李萌的这本书很不错,干货多,可以快速上手。

这本书通过七个连贯的步骤,一步步教你画出视觉笔记,从小白到新手,到视觉笔记高手,即使完全不会画画也不用担心。视觉笔记不仅仅适用学习和阅读,工作和生活中都大有用途。比如培训复盘、会议记录、自我介绍、项目策划,在这本书中都会提到。微信读书APP可以读到这本书。

书籍只能提供方法,练习靠个人,所以不要指望一本书就让你成为视觉笔记高手。多练吧!

《视觉笔记7堂课》读后感(四):你会筛选过滤信息吗?——《视觉笔记7堂课》书评

总是很羡慕那些能够快速作出视觉笔记的人,而且还是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觉得他们好牛。而自己,记传统的文字笔记,忙得够呛的,笔记记得满满当当一大堆。其实这笔记写了很多,但是回头看的几率是比较少的。如果是要记忆的话,看见那一大堆文字会觉得很痛苦,记忆的效果不好。相对比如果是视觉笔记的话,配有生动形象的图画,这样会更加喜欢看,更加容易记住。因为我们人类大脑天性如此,右脑喜欢图像化的东西。 视觉笔记也是自己很想学的技能之一。六哥雪中送炭,送来一本新书:李萌老师的《视觉笔记七堂课》。李萌老师是《一页纸工作法》的作者,认证视觉记录引导师,秋叶团队职场类畅销书的插画设计,秋叶手绘训练营《轻松视觉化》讲师,“今日头条”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李萌老师在这本书里面给大家详细讲解了掌握视觉笔记的七大关键,入门、图像、输入、结构、构图、呈现、应用。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着重看了输入这个环节。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信息过滤。顾名思义,信息过滤就是指在做视觉笔记的时候,我对我们耳朵听到、眼睛看到的信息来进行筛选,选择有用的信息,舍弃无用的信息。就像漏斗,过滤掉没用的杂质,剩下精华。 我们为什么要做信息过滤呢?第一,信息输入时,如果全部都要的话,就等于全部都丢掉。因为我们人类大脑的思维能力有限,太多信息根本就记不住。所以我们不能太贪心,要一定要有所取舍。第二,有信息取舍的意识,才能更专注于知识的获取。如果平时上课,我们只是机械地把老师的笔记都照搬抄下来的话,那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对内容进行思考。但是如果是有信息过滤的意识,就要先思考,对信息进行识别,然后再做减法,这样会更容易获取知识。第三,做好信息过滤是做视觉笔记的基础环节。 最后我们来讲一下怎样做信息过滤,三个步骤:第一、确定书籍或文章的主题,第二、了解书籍或文章的框架结构,第三、找到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信息。 我们先从阅读书籍开始说明。第1步确定书籍的主题是什么,怎么来确定呢?就是看书名、副标题、封面、前言、目录。第2步了解书籍的框架结构,就是看书籍的目录和前言。第3步最关键,找到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关键的章节和关键的语句。 这里所说的重要信息主要是包括以下4点内容,第一是诠释主题框架的核心内容,第二是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内容,第三是一些重要的案例和有画面感的案例,第四是意外收获到的新观点。 比如说这本《视觉笔记7堂课》,其实就是做视觉笔记的7大关键环节。针对我自己目前的状况来说,我觉得对自己画画这一方面还是有点信心,所以对画画不存在心理障碍,再多练练就可以了。接下来就是输入的环节,对于信息过滤这个能力目前急需提高和解决,所以我就着重看这个问题,先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书中有画面感的那个案例,我觉得就是把信息过滤比喻成在大脑里面安装了一个巨大的漏斗,把那些没用的信息给过滤掉,这个很形象,可以在视觉笔记中以漏斗的方式呈现出来。 意外的收获是练习简短的音频和视频,Ted演讲就是很好的演讲素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我们先开始,沉下心,一步步地慢慢练习,从简单到复杂,一定会越做越好的。

《视觉笔记7堂课》读后感(五):记完笔记没兴趣再看?办法在这里

小时候上课要记笔记,长大了工作、培训、会议,都要记笔记。

为什么记笔记呢?

原因有三:帮助记忆、强调重点、方便复习。

可是,我们经常是当时头脑很清晰,过不了多久记忆就模糊了。等什么时候笔记不经意间从抽屉里掉出来,翻开一看,它还认识我,我已经不认识它。

而且啊,一看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有写到后半部分逐渐飞舞起来的笔画,直接劝退好吗?

看吧,“方便复习”也就变得不方便了。

可能很多人在记笔记的时候,听到无聊的部分会在本子上涂涂画画。

还记得上学时的课本吗?有谁没有把字的空空涂黑过?有谁没有在历史名人的头像上涂鸦过?我们总能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在枯燥的学习中给自己增加乐趣。

这种乐趣什么时候丢失了呢?

我们按部就班地写笔记,千篇一律,乏善可陈。

看了《视觉笔记7堂课》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原来笔记还可以这样做,瞬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本书是秋叶训练营出品,作者李萌,是秋叶团队职场类畅销书的插画师,著有《一页纸工作法》。同时她也是视觉记录引导师,本书就系统地介绍了做视觉笔记的方法,非常简单易上手。

接下来就从视觉笔记的基本内容、四大环节,还有应用领域来介绍一下。

一、基本内容

先来说说视觉笔记是什么。

区别于纯文字的线性笔记,视觉笔记是将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并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呈现的。重点是信息的提炼整理,因此它被称作是高效能人士必备的“思维神器”。

乍一看可能有人觉得是不是要画画啊,不会画画是不是就做不成视觉笔记了?

这完全是一个误区。就像前面说的,谁没有在本子上涂鸦过呢?画不好难道还画不坏吗?

视觉笔记不要求什么绘画基本功,所用元素也非常之简单。会画点、直线、曲线、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就完全够了呀。

把这些元素随意组合,就是生动的小图像了。常用的基本图形也就那么几个,飘带、边框、箭头、符号、小人。人物也可以很简单,把五角星上面的一个角画圆点就是了。

再来说说视觉笔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第一个是促进思考记忆。研究表明,图像能刺激右脑,发挥它强大的记忆功能。具有高效学习能力的人更加善于使用右脑。

第二个是帮助理解信息。有些难懂的概念用文字描述会让人一头雾水,画成图示反而一看就懂。

第三个是突出逻辑重点。全都要=全丢掉。看看自己笔记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能一眼挑出重点吗?就算用红红绿绿的荧光笔勾出来,也难以很快看出文字的逻辑。

第四个是提升复习兴趣。别说是自己了,把视觉笔记放在一边,孩子看了都会被图画吸引。就像以前的小人书总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一样。

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做视觉笔记的七步法,分别是:写标题、记文字、画图像、分模块、引导线、添色彩、署名字。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展开叙述了,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去看书哦~

二、四大环节

一篇视觉笔记是如何诞生的呢?

第一个环节是信息的输入。

没有内容怎么做笔记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呢,也不能来者不拒。还是全都要等于全丢掉的问题,所以这个环节其实是对信息的提炼过滤,告别冗杂,只保留内容的核心精华。

作者提出了四个段位,初级段位是听到什么画什么;高一点的段位是听出物体所在的情境;再高些的段位是听出实际的意义;最高段位是听出背后的本质。

怎么从低到高进行修炼,书中也给出了堪称手把手教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是进行结构化思考。

结构化是为了“有序”,产生逻辑,区分内容之间是时间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或者是递进关系。

其实无论是听课还是听演讲,或者是看一篇好文章,传递信息的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信息架构,很容易就能根据关键词划分出模块来。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结构化思维,有助于清晰表达,在工作中也能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还是很值得研究一下的。

第三个环节是进行构图规划。

这个厉害了,作者直接奉上了布局模板。包括四个基础模板,和七个升级模板。

基础模板包括适合表现时间关系和递进关系的线型模板及路径型模板,还有适合呈现并列关系的放射型和模块型模板。

升级模板叫做隐喻型模板,如果基础型的构图是讲道理,那么隐喻型构图就是讲故事,会让画面变得更加生动有趣,直接提高了一个档次。可参考一些具有创意的宣传海报,很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第四个环节是视觉呈现。

怎么让画面体现高级感?作者从标题的吸睛程度、文字和图像的层次感、具有呼吸感的留白,以及打造个性化风格四个方面入手,非常细致贴心的给出了每一步的具体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在书中的每一个章节后面,都设置了案例实操、随堂练习和课后答疑,可以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地掌握和巩固,能更好地内化成自己的技能。

三、应用领域

视觉笔记只能用在听课上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简单列举几个:

1、自我介绍。这应该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一件小事了。不过这件小事却决定了别人对我们的第一印象,进而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之后的发展。

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怎么能让人一眼记住,打出自己的品牌?

将个人信息可视化不失为一个别致的方法。但其核心还是内容,可视化只是让枯燥冰冷的文字变得活泼的一种呈现方式而已。

我们可以把做好的自我介绍当做电子名片,可以放在朋友圈的封面上,可以用于公众平台的宣传,也可以用于线上线下的自我推销。

2、项目策划。一般的策划案是PPT的方式呈现,虽然比文字型的方案好,但是在一些需要及时反馈以及快速沟通的情境下,一页页翻PPT可能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通过视觉笔记呈现的策划案,作者称为视觉策划案,它的好处在于便捷性,以及更加一目了然,大大提升沟通效率。作为PPT的补充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3、各种沟通。像是工作交流中的沟通,比如医患之间,对于不方便用语言来表达需求的患者来说,可视化的沟通卡片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还有亲子间的沟通,可以更好地和孩子进行互动。甚至是自我沟通,能够更清晰地梳理思路。

除此之外,视觉笔记还可以应用在会议纪要、读书笔记上,还可以用来制作菜谱、旅行日志,还可以用来做知识卡片,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总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掌握了方法,你可以把视觉笔记玩儿出花来。

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视觉笔记的核心始终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切不可过分追求技术细节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

好了,做个总结吧:视觉笔记虽然是图文结合的方式,但是对绘画功底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拿起笔,谁都可以做出来。

这本书干货满满,非常具有实用性,从视觉笔记练成的七步法,到掌握视觉笔记的四大环节,再到活学活用成为视觉笔记达人,真是手把手地教。

知识恒久远,笔记永流传。面对自己智慧的结晶,谁还舍得让它在抽屉里落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