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谁》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是谁》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是谁》是一本由[美] 杨定一著作,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1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谁》读后感(一):把自己找回来,活得洒脱一些!

茫茫一生,有多少人会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而这几个问题,也困扰了无数不同阶 层的人的心智。 我们这一生来的目的,也只是完成某个功课,而这个功课蕞多也只是把自己找回来。把自己找回来,一个人自然就活出“在的感觉”、“觉的感觉”和“乐的感觉”,当然,也就是活在爱当中。 《我是谁》一书,将这个人生中蕞大的问题,给出了答案。也许蕞终的答案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也许出乎了你的意料,但是它能带你走出人生的荒谬、烦恼和痛苦,使你活得清醒,活得洒脱与快乐一些。

《我是谁》读后感(二):我们缘何不快乐,只因误解了“我是谁”

我是谁,一直很想弄清这个哲学问题。 忙忙碌碌,汲汲营营,感觉每天都在连轴转。

有时,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谁,该何去何从。

生活中,为什么我们感到不快乐? 是物质贫乏,是工作不顺,是家庭不幸福? 也许,都不是。 杨定一博士在《我是谁》书中给出了答案。

“你这一生所有烦恼的来源,其实就是放不过这个世界。不光放不过这个世界,放不过别人,就连自己也放不过。放不过别人,放不过自己,才自然会有一个修行的观念。”

在本书中,杨博士为我们深入阐述了“我是谁〞,我们为什么不快乐,怎样通过修行参透人生找到快乐。 一切烦恼皆由“我”生,要解脱,只能从“我”下手。 01、“我”只是幻相,原本不真实 生活中,我们常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之心,就像孩子般天真无邪,也没有过度的欲望。 然而,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互相攀比、是非之心,我们就会对他人和自己有一些评价,这些评价往往带着个人好恶、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主观色彩。 取得好成绩、考取重点大学才是优秀的,年薪达到多少才叫混得好,住什么房子、开什么车才叫有面子…… 很多人用物质,用社会的所谓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生命。 不可否认,财富地位是一个人成就的象征,然而,我们也没有必要用它来评判他人,甚至伤害自己。 在杨博士看来,“我”只是一个幻觉,是我们大脑想象出来的产物,根本不存在。 “我”之所以那么痛苦烦恼,是因为我们把“我”当成了一个真实的存在。 事实上,那些看起来让我们很痛苦的事情,我们是无力改变的。因为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去痛苦,我们就真正变成了“我”的奴隶。 事业不成功我们就惭愧,做错了事情我们就内疚,孩子没有考上大学我们就自责。 “我”到底是谁? 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有罪的人,是一个不合格的父母? 都不是,我们不是任何一个身份。 杨博士认为,我们要把“我是”,改成“我在”。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做什么,现在在想什么?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现在正在经历的才有意义。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世俗名利,成败得失,原本只是我们虚幻出来的东西,我们又何必把它当成真的存在。 02、修行,只是找回那颗迷失已久的内心 忙忙碌碌中,我们感觉得到了很多,浑浑噩噩中,我们以为自己拥有了一切。 殊不知,我们离本心越来越远。 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 我们把自己限制在了一个小小空间。 升职加薪了,狂喜不已;生意失败,则万念俱灰;找到对象,激动万分;婚姻破裂,则痛不欲生。 成败得失,牢牢地控制了我们的内心。 我们都想从这种痛苦中解脱,但是,长久以来,我们已经习惯被欲望控制,我们放不了手,我们希望通过一些外在来获得掌控感、安全感。 于是,修行开始了。 什么是修行? 杨博士认为,修行是找到我们回家的路。 我们每个人都有解脱的可能,都可以像圣人那样做到放下,只是很多人没有发现这样的自己,总认为自己,放不下、割舍不掉。 修行就是臣服,不做抵抗,和世界握手言和。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只有把身心整合在一起,才会感到真正的自由、圆满和快乐。 03、放下,一切都很好 要放下,谈何容易。 事实上,放不下是因为参不透。人生,参透了也就不那么累了。 杨博士认为,内省、修行、向内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是随时可以“参”的最好机会。 内心,不是自我否定、自责、内疚,而是在心里问自己,我是谁。 也许我们会回答,我是某人。 这时,我们还应该再继续追问下去,因为这个某人是我们的大脑想象出来的,根本不存在。 哪怕存在,“我”也是痛苦的来源,这时,我们可以把它轻轻放下。 或者,把这些痛苦交由某个神圣的象征,比如“圣人”或“菩萨”来保管。这些象征是慈悲的化身,当然能够盛放我们的痛苦。 也许,这个“我”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那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和心分离了。 身心分离,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痛苦中,解救我们的只有自己。 要把身心整合在一起,我们可以通过静坐完成。 在静坐中,我们把意念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外界。 我们可以看着自己的意念来来去去,不去阻挡,不作评价。 在静坐时,我们可以在吸气时念“我”,呼气时念“在”。 在一呼一吸中,我们可以真正体会生命的圆满,也可以体会不受欲念束缚的自由。 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就能感受宁静、自在。 此时看来,那些失落,也许是生命最好的馈赠,正因为痛苦,我们才会想到修行。 生命,本自圆满,本自具足。 04、写在最后 喜怒哀乐,因“我”而起,而这个“我”却是一个幻相。 放下“我”,才能体会真正的快乐。 褪去欲望的外衣,我们才能看见自己的真心。 我是谁? 谁也不是,只是一个我们想象出来的产物。 回归内心,才能看到真我,找到真正的快乐。

《我是谁》读后感(三):《我是谁》:困顿时期的自我和解

在当今的社会,大多数人都是“脆弱”的,尤其是精神上的“脆弱”,故而才会有“网抑云”的热潮。

有时也会想,人为什么会有痛苦?生活中为什么我们会变得越来越烦躁?也许会说是生活的窘迫、职场的竞争以及家庭的压力。

其实当我们冷静下来,再回顾上面的问题,终其一生我们所追求和探索的不过是对我是谁的思考。

《论语·学而》曰:“吾日三省吾身”。其本身的意思是:要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会有提高和进步。

但是,这句话如若放在自我追寻的角度去解读,那么他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要经常对自我进行探索,明白什么才是自我的真谛,这样才会摆脱困扰我们的痛苦和烦躁。

那么又该如何去做呢?在杨定一博士编写的《我是谁》中就提出了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不批判

提到“批判”这个词,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批判思维”。在如今内卷的职场中,“批判思维”被提及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不可否认的是,批判思维是现代社会下人们必备的思维素养,在求学、工作和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它能有效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避免生活中的轻信盲从。

但是总会有部分人将其这种思维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解读,比如我们会不断地批判自己、批判他人、批判任何让我们不满意的事物,这样产生的后果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痛苦和烦躁。

正如《我是谁》这本书中的那句话:批判,是我们全部烦恼的来源。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有理由继续折磨自己、虐待别人,从早到晚都在埋怨。

其实走出这种困境也是有方法的,那就是不去做批判,如何做到呢?杨定一博士给出的对应的小练习中就有讲述。

首先,把自己的烦恼和反弹交给佛、上帝或者自己觉得亲近的象征;然后,经过不断地呼吸提醒自己关于自我的认知(这一部分可以在书中仔细阅读)。

经过了这样的练习,犹如进行了一场自我的翻身,得到了自我救赎。

你最多只能放过这个世界

我们每天把自己困在那个烦恼的世界里,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别人。但大多数人又是很想逃离“那个世界”,故而我们又会不断地进行一场自我修行之路。

因为我们在“那个世界”里存在太多的不满意,才会拼命地想要解脱。关于解脱一说,其实很喜欢作者说的那一段话:其实真正的解脱,没有什么解脱好说。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解脱的。

把自己不断地困在那里,我们自我认为的解脱不过是从一个荒谬走向另一个荒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真正的解脱。

这样我们才会放过别人,放过自己,因为最多放过的只不过是这个世界罢了。

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严肃

当你关注一下身边常常见到的那些有些严肃的人,是不是会自我认知地以为对方不快乐。也许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

在任何场合不苟言笑,认为只有做有意义的事情,说有用的话才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什么有时有意义的事情和有用的话呢?

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朋友很随意地开了一个玩笑,我就开始了自己的长篇大论的争论,最后以朋友的落荒而逃而终止,末了还半开玩笑地说了句:我可真是不懂幽默。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跟朋友进行争论呢?无非是自己也是认为人就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情和说有用的话罢了。

那么书中讲述的不就是我本人吗?把自己看得太严肃、太真实、太绝对。

正如书中的那句:要做一个完美的人,完美的“我”,本身反而是继续捆绑我们,让我们解脱不了。

是啊,有时候我们不再那么严肃,也许会放过自己,放过他人,最终实现自我的和解。

写在最后,人生本身就是一场自我的修行,希望在这场修行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真正的“我”。如果你也喜欢,不妨读读这本书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