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创伤之前我是谁读后感100字

创伤之前我是谁读后感100字

《创伤之前我是谁》是一本由[德] 路易丝·雷德曼 / [德] 柯尔内利娅·阿佩尔-拉姆布 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伤之前我是谁》读后感(一):在追逐幸福的路上~直面创伤是生活的常态

“我觉得我的头偏到这一边,又偏到那一边,无数次,耳朵也震聋了。我坐在地下,躺在地下了,他还揪住我的头发一阵踢。”张爱玲说起童年父亲被继母挑拨,毒打她时的场景,满眼悲凄。 童年创伤的痕迹,在她的作品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在《天才梦》中她写到:“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在张爱玲的认知里,世界被强行分做两半,一半是美好,一半是灰暗。 她在自我疗愈,在努力地找回内心强大的自我,一生都在寻找幸福。 “没有通往幸福的路,幸福本身就是一条路。”这是《创伤之前我是谁》中的经典语录。 这本书是德国的心理学研究者路易丝·雷德曼编著,苏珊·吕克辅助他在想象疗法中增添了艺术疗愈的元素,让来访者通过绘画创作反映内心的图像。科妮丽娅·阿佩尔-拉姆为本书写作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疗愈部分。 作者根据国际创伤压力研究学会,发布的创伤三阶段治疗指南,将想象力疗法植入创伤的心理抗衡前期、中期和后期,人们可以重新想象过去的自己,在大脑中创造一个个人的积极的形象,为自己的创伤建立了一个“内在的安全岛”---帮助人们建立内心的稳定,直面并放下过去沉重的创伤性事件,开启新的生活。 书中的三阶段疗法: 第一阶段前期:是自体强大,讲述自己的创伤经历。 第二阶段中期:是直面创伤,让受创者有足够的承受力直面创伤。 第三阶段后期:是融入阶段,接纳自己的过去并融入自我。 自体强大的目的,是让来访者在第二阶段有足够的承受力直面创伤,并进入第三步的融入阶段。 想在受伤之后,找回内心强大的自己,我觉得应该走好这三步:学会自我同情和自我安慰、懂得苦难是生活的常态、知道幸福本身就是一条路。

《创伤之前我是谁》读后感(二):心灵“安全岛”避险记

身体是很神奇的存在,当我们遭遇变故或是伤害时,自动的防卫机制会全数唤醒,于是内在的“全能感”被打破,应激反应之下,焦虑、恐惧、抑郁的感受被放得更大。孤独感、无力感、空虚感不可抑制地包裹着自己,你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此时,我们还能够做些什么呢?如何在崩溃和破碎之后重建内心?露得丝·雷德曼给出了一种答案,将想象力变成治疗的“药片”渗透进饱受创伤的内心以构造一个乌托邦与“象牙塔”。心灵的创伤不比身体上的其它明显伤口,它隐秘不可见,顽固且破坏力大,所以首先要设法让它暴露出来,建立内心的稳定。建立共情感得以隔离、呵护内心,利用的自然冥想,透过自然的力量去帮助内心维稳。而后回到创伤本书,直面让我们受伤的血淋淋的现实,将自己从中抽离,内观自我,以旁观者的方式去做全新的梳理、感受。当我们足够有能力利用通过想象建立起的“安全岛”避险,就得以已今日之自我去安抚往日之我。

但心理的创伤毕竟绵长顽固,治疗亦非一日之功,期间会遇到的回顾与展望的崩溃常有,不勉强自己,que sera sera。

《创伤之前我是谁》读后感(三):第五章——希望并不是乐观主义,不是相信这样做会有好的结局, 而是坚信, 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不管最终结局如何。

从前有一个老人。他独自生活在花园中间的一座老房子里,那个花园一望无际,辽阔无垠,老人需要很多天,才能从这头走到那头。当他垂垂老矣,当没有人再需要他的时候,他非常苦闷。过了很久,苦闷渐渐离他远去,老人感觉担风袖月,身轻如燕。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声音说:“去吧,去收集那些被世人抛弃的日子吧!”

这样的日子可太多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轻如鸿毛,便让风载着自己四处飘荡,揽尽世间之人不想拥有的日子。

他收集人们痛失所爱的日子;收集柔肠一寸愁千缕的日子;收集孤衾有梦,空室无人的日子;还有不堪重负,难以承受的日子;呵风骂雨,怨天尤人的日子;风雨如晦的日子;怒发冲冠的日子;廖无意义的日子。世上总有人说:“今天不应该是这样的。”老人收集的时候并不欲薄于此而厚于彼,不去翻人历史,每一天都等量齐观。有时在今朝欢乐便无愁的日子里,他也能听见人抱怨:“今天不应该是这样的!”。

风轻柔地载着他飞回了他的花园,将他带到地面。一汀烟雨,万缕阳光,点点杨花,片片鹅毛。园中的花朵和树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长。芳意浓浓掩绿树,花气幽幽香满园。就连最香翅腻粉、舞态蹁跹的蝴蝶也舞入他的花中,爱向花前宿。

还没有人见过这般繁花似锦,嗅过这般满园馨香,听过这般蜂声阵阵。老人就这样过着他收集的被人抛弃的日子。

有一天他又听到了这个声音:“带着花园中的种子,把它们撒向世界吧!”

老人于是再一次随风启程,把种子撒向世界各地。花朵和树木破土而出,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花气袭人,甜甜的萦绕鼻尖,如开新酿。

人们来到花前树下,晴风荡无际,浓于酒,脸上的表情也从愁云密布转到春意荡漾,纷纷说:“哇!多美的一天啊,多美的一天啊,希望这天永远没有尽头。”

老人微笑着。他继续收集着被人们抛弃的日子。

《创伤之前我是谁》读后感(四):再版前言

本书已经在德国面世15年,并且有了许多读者。15年时间斗转星移,精神创伤学当然也是日新月异。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本书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我一直不断探究创伤疗愈的方法,尤其是近年来以心理动力学的想象为导向的疗愈方式持续取得新的进展,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通过修订版将我的最新工作成果分享给读者。

在此特别感谢克雷特-柯塔出版社(Klett-Cotta)的克里斯蒂娜·特雷姆尔博士 (Dr. Christine Treml)在本书(德语版)出版过程中给予我的帮助与支持。

“是否应尽快直面创伤”这一问题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不禁要问,那些从儿童时期开始长年遭受各种暴力的人如何能做到尽快直面创伤呢?如果他们经历过很多次心理创伤,哪些是他们应该尽快面对的呢?对受创者来说,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创伤本身真的是所有问题的根源吗?难道受创者本人长期进行的适应伤痛和折磨的尝试不会引起更大的问题吗?如果只经历过一次创伤,或者经历过复杂创伤的人内心非常稳定,我当然也不反对他们尽快直面引起创伤的场景。

还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受创者都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需求,每种疗愈模式都只能提供借鉴和参考。心理咨询师最终还是要和受创者一起,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怎样做才是最有意义的。

根据我的经验,国际创伤学会极力推荐的“三阶段模式”对许多受创者来说都是有效的疗法,我很想把相关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们需要通过深思熟虑来寻找风险最低的方法。精神创伤学界最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之一理查德·克鲁夫特(Richard Kluft)很早以前便说过:“开始时越慢、越稳,后面才能渐入佳境,越来越快。”

在我看来,培养受创者对自己的同情心尤为重要,已经具备自我同情心的人要更频繁地运用这种能力。实践证明,让受创者在内心描绘有助于疗愈的画面和运用想象力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自我同情心的方式。和15年前一样,我依然认为在疗愈过程中应该采取谨慎的、资源导向型的方式。所以本书的大框架没有变,修订版中只是增添了一些新的细节。

《创伤之前我是谁》读后感(五):建立内心的安全感,找回乐观强大的自己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寻求治愈童年创伤的良方,最后却又不得不在成长后的一地鸡毛中选择逃避。到底是勇敢地接受过去,还是在自我同情中接受未来?是被动治愈,还是主动去寻求支持?

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路易丝·雷德曼、柯尔内利娅·阿佩尔—拉姆布、苏珊·吕克在共同编撰的《创伤之前我是谁》一书中称:要想直面过去的惊涛骇浪,受创者不仅需要外在的爱、关怀与陪伴,同时需要内在强大的力量以及对自己不断增加的同情心。

从心理学上来说,多数人在幼年时期都是自恋的——有随时满足自己需求的看护者,有一帮大人围着自己转。而这种自恋式的“安全感”一旦被外界打破,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以及自我认同感。

我们或许会看到许多身边的人幼时活泼好动,非常阳光,但在成年后却与幼时天差地别,或抑郁、或孤独、或缺乏自信心······这些人大多是因为年幼时期内心安全感被打破,自我认同感减弱或丧失,造成了成年后的性情大变。

对于内心安全感的破坏,作者认为在创伤疗愈法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内心的稳定以及想象的疗愈力。作者在提出“三阶段疗法”的同时向我们强调,直面过去的伤痛与恐惧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方法,为的是让受创者能更健康地活在当下和未来。

所以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性来自于让受创者学会自我同情和自我安慰,而非过度的依赖心理疗愈师带来的外在影响。一个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或是影响时,内心的自我认同感会降低,从而在受到创伤时表现出一种应激反应。虽然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会降低受创伤的程度,但是这种反应会导致焦虑,或是阻碍应激障碍的自愈。

在书中作者提出自我疗愈的新方式,即认同与感受。认同苦难是生活的常态,感受身边每一瞬的幸福。我们所需要做的是重新找回并加强获得快乐的能力,直面创伤的经历时才不会觉得难以承受。

作者在书向我们推荐了一句话:“没有通往幸福的路,幸福本身就是一条路。”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需要进行自我的探索与自我认同的建立,在自我认知与自我提升之间实现完整的人格,完成自体和自我的认同,让同情心与专注力成为疗愈内心的核心要素,培养受伤者自我观念的完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