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行之道的读后感大全

流行之道的读后感大全

《流行之道》是一本由胡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行之道》读后感(一):时间在流淌,生活在改变,没怎么是永恒

用了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流行之道》。 自己的水平有限,对这本书理解的不是很全面。 对于“流行”“时尚”“追星”觉着那些都是年少的孩子们的行为。 对于我,早已时过境迁。 这本书也让我打开尘封的记忆。 我也曾走过青葱岁月,年少轻狂过。 也曾跟随“时尚”的潮流烫着“爆炸头”身穿“喇叭裤”脚踏“高跟鞋”嘴里哼着“小虎队”的经典歌曲《爱》、《蝴蝶飞呀》和《青苹果乐园》,他们的演唱的图片会摆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追星追剧追潮流。 现在对于“流行”这两个字,觉着与我无关,特别是穿着打扮,自己是怎么舒怎么穿,不会去关注今年“流行”什么买什么,这也许就是年纪大了的关系吧。 今天我把我看完的这本书《流行之道》推荐给你,看看书里是怎么解释“潮流” 流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有些歌曲,电影,游戏,应用程序或名人会爆红,而另一些则会失败? “走红”是运气还是有科学依据? 书里说:尽管没有流行的成功公式,但流行背后还是有规则可循。 这些规则事关我们为什么喜欢我们喜欢的东西,以及流行背后的文化是如何变化的。 《就行之道》试图探讨这些规则,并折射流行背后的文化变迁。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 《流行之道》这本书以3种视角让你了解“流行”的趋势,72个关键词诠释了“流行”并非客观事实。 在潮流中把握真实世界以及解剖“流行”展露世界的底色。

《流行之道》读后感(二):时间在流淌,生活在改变,没怎么是永恒

用了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流行之道》。 自己的水平有限,对这本书理解的不是很全面。 对于“流行”“时尚”“追星”觉着那些都是年少的孩子们的行为。 对于我,早已时过境迁。 这本书也让我打开尘封的记忆。 我也曾走过青葱岁月,年少轻狂过。 也曾跟随“时尚”的潮流烫着“爆炸头”身穿“喇叭裤”脚踏“高跟鞋”嘴里哼着“小虎队”的经典歌曲《爱》、《蝴蝶飞呀》和《青苹果乐园》,他们的演唱的图片会摆在房间最显眼的地方,追星追剧追潮流。 现在对于“流行”这两个字,觉着与我无关,特别是穿着打扮,自己是怎么舒怎么穿,不会去关注今年“流行”什么买什么,这也许就是年纪大了的关系吧。 今天我把我看完的这本书《流行之道》推荐给你,看看书里是怎么解释“潮流” 流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有些歌曲,电影,游戏,应用程序或名人会爆红,而另一些则会失败? “走红”是运气还是有科学依据? 书里说:尽管没有流行的成功公式,但流行背后还是有规则可循。 这些规则事关我们为什么喜欢我们喜欢的东西,以及流行背后的文化是如何变化的。 《就行之道》试图探讨这些规则,并折射流行背后的文化变迁。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上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 《流行之道》这本书以3种视角让你了解“流行”的趋势,72个关键词诠释了“流行”并非客观事实。 在潮流中把握真实世界以及解剖“流行”展露世界的底色。

《流行之道》读后感(三):在梦境中保持清醒地做梦

这本书在内容和写作风格上都与刚看到书名时所想到的大不一样。我以为里面会讲当代时尚、流行节目和明星,然而“流行之道”更偏重于主题词“道”——它不是喧嚣浮华的世相,而是沉入底部的追溯与挖掘。

作者是北大新闻传播学教授,书中所谓“流行”,并非流于表面就事论事,而是扎根传播学理论,将经典的学术研究传统与最新的科技和文化潮流、“后真相时代”尤其是疫情期间“信息流行病”背景下的社会动向以及群体特质融合起来,剖析最简明也最本质的底层逻辑。像麦克斯韦颠覆性的媒介理论一样,本书告诉被流行携裹而不自知的我们:流行不是被我们所选择的,恰恰相反,流行事物就像道金斯笔下的基因,以用户为媒介而大行其道。流行不再是我们所以为的生活中的娱乐,而恰恰是我们在娱乐中的生活本身。

我是我,还是ID是我?

在数字空间中,人的定义被颠覆了。最切身的一点感受是,豆瓣对用户账户的管理和审核。我的书评被折叠、受到长久的审核,原因之一是非人类账户已经成为“社交媒体中噪声的重要来源”,平台要剔除“水军”和僵尸账号。更重要的是,以AI的评价体系,“非人类用户”大概比理直气壮以人类自居的我“表现”得更像人类用户。资深豆友告诉我,如果我接二连三地在豆瓣上发书评而没有其他动态活动,再加上没有上传头像,好友数量不多,受关注度不高,或是好久不登录,基本处于半潜水状态,就会被平台判定为“可疑”。判定我是人类用户还是非人类用户的标准,并不在于我写了什么、有没有体现出专属于人类的思想水平,而是我的ID在平台上的活跃度、社交密切度、点赞率、被浏览量等,只要是可以被大数据捕捉到的具体数据——对平台来说这些更重要,因为平台的维持需要用户尽可能活跃、扩大交往,表现出更强的黏性,为平台贡献更多的流量。平台不需要用户保留太强烈的个人使用属性,换言之,平台欢迎用户接纳并参与系统开发的全部功能板块,参与度越高,活动网络越复杂,则该ID越符合系统对“人类用户”的期待。

能否抗拒潮流?

像美国的阿米什社区一样,某些文明社会的原住民部落为了抵制外界侵扰而选择坚守传统的生活方式。当新技术入驻生活领域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网络和智能手机等产品是持抵制态度的。主要论点是网络侵占了原本属于人的生活空间,使人丧失了部分自由和个人隐私。但是理论上的反抗者最终在行动上慢慢妥协,因为现实世界已经被网络世界覆盖了,即便不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网络也会以其他形式接管我们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渗透到办公室、家中的每个角落。现实与虚幻、人与网络之间的界限悄然消融,一厢情愿固守的那个不受网络环境污染的、纯粹属于个人的世界,只能沦为对过去时代的一种缅怀,抑或作为一段历史,在学者们反思现代性的呼吁和有关技术伦理的讨论中提起。

扫码消费、网上购物、查询电子地图,包括“大规模使用技术和社交媒体来保持安全、知情、生产和联系” ,网络带给我们诸多便利的另一面,就是给不在网络中的人造成更多的不便.无论这些人是出于自主的选择还是受环境或个人所限而远离网络,他们都毋庸置疑被网络及其挟持的整个现实世界所遗弃了——要不要接受数字空间背后的运行模式,决定了你能否顺流而上。有数字移民,相应就会产生“数字弃民”;不随潮流而去,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被困孤岛。

数字移民是否可以开拓真正的乌托邦?

数字移民的意图是搁置现实世界的问题,重建一个新世界,“寄希望于这个虚拟世界能够对现实世界的问题进行想象性的解决并实现对苦难的抚慰”。作者告诉我们,“进入虚拟世界是必要的,甚至是健康的”。不单青少年,连成年人也开始进入游戏空间来逃避现实,换个角度来看,这并不是坏事。就像火星移民计划一样,无力去解决当前地球上的问题,就暂且抛开,直接到外太空开拓另一个领域。虚拟世界是对现实世界之不足的弥补。更何况,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丧失了主体性而仅作为媒介存在的“人”已经身不由己地进入虚拟与现实融合的环境之中。

然而技术并不会完全磨灭人的存在,也无法解决人类所固有的全部问题。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地球上的环境污染、瘟疫流行也会伴随人的足迹延伸到任何一个角落;火星上会出现类似地球的问题,虚拟世界也会存在无法逃避和解决的终极问题。正如书中所说,“元宇宙完全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各个物质资源之上,在生产、经验、身份、主体等多个层面上”都显示出“与物质世界千丝万缕的连接”。为了防止技术导致的失控,建立相应的伦理规范是必须的。而另一方面,如果监管过多,现实世界中的全部规则又会平行移植到虚拟世界中,数字乌托邦就成了空想。何去何从,身在潮流中的人只能且走且看。

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都尚无明确的解决方案。它令人惊心,但不尖锐,其目的只在于让身处娱乐文化中昏昏欲睡的大众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处境。反思与否,也在读者自身。明白潮流走向,总好过糊里糊涂被浪潮卷着走;哪怕在梦里,知道自己在做梦,也总比全然不知在做梦要安心得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