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修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修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修订版)》是一本由[日]毛利嘉孝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修订版)》读后感(一):译后记

简体中文世界里,音乐社会学、音乐相关的文化研究类书籍的译本其实一直都存在,然而这些书大多使用的都是学术语言,而且基本上都不是从头开始讲,对读者的社科知识储备要求比较高,零基础很难读得明白。这就导致了很多想要从社会角度深入了解流行音乐的人找不到入门的途径,也进一步造成了音乐从业人员、音乐爱好者、社科研究者等等有着不同背景的人在社会文化层面对音乐进行讨论时语言不通、缺乏共同语境的局面,这对参与讨论的任何一方乃至整个环境的发展来说,肯定都不是件好事。所以对于简体中文世界而言,一本即便并非无懈可击也谈不上绝对先锋前沿,但是能让多数人读得懂,并能够至少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打开一个共同语境的入门书的出现迫在眉睫,这就是我策划翻译这本书的最主要原因。

给出并不存在的正确答案并不是这本书的目的,也不是这类书应该担负的责任,正如作者所表示的,这本入门书仅仅是一个激起思考和讨论的引子。也正因为仅仅是引子,所以它必然地致力于做到“浅”和一定程度上的“广”,这也就相当于舍弃了学术上的深度和对学科最前沿的追踪。对于读完这本书之后想要更进一步了解和思考流行音乐社会学的读者来说,拜德雅、北大未名社科、中国青年出版社等机构翻译引进的学术含量更高,或更专注于某一个研究方向的同类书籍都是不错的选择。或者,也可以去阅读Routledge、Bloomsbury、Duke University Press、Oxford Univeristy Press等几家重要西方出版机构近些年发行的英文著作(Routledge 2015年的《The Routledge Reader on the Sociology of Music》就是总结近年学科发展的佳作,个人强烈推荐)。虽然西方学界的经验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本地环境,但对于借鉴方法论、刺激思考和交流以解决本地问题来说,毫无疑问是有益的。

希望以这本入门书为契机,能有更多更好的同类书籍被翻译和引进到简体中文世界,让大家能从更丰富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流行音乐,从而——我翻译每一本书的最终目的——也让有意愿借音乐这一形式进行表达的人找到更多自由发声的方法和勇气。

最后感谢所有在这本书的翻译和引进过程中帮了忙的朋友。

若各位读者发现了翻译错漏,还望不吝“具体”指明,以便讨论后在加印时修改,多谢。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修订版)》读后感(二):跨学科研究思辨一瞥

每次当有人问起我的博士研究方向时,我都会一脸窘迫的向他们解释什么是“多模态”——这也是所有跨学科研究者的困境——因为交叉学科的复杂性反倒是会造成视角和目标的暧昧。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人员很难在单一范畴的意义下对某件事或物进行评析,因此选择向更为广阔的领域进发。在“多模态”的视角下,研究者寻求更多元化的信息解读,并试图梳理新的线索。我想,这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样。

作者毛利嘉孝是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音乐环境创造系的老师,这是该大学于2002年新设立的学科,目标就是试图打破传统学科的局限,培养更为多元的人才。作者也通过本书从政治的视角诠释流行音乐。这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更为广泛的艺术鉴赏形式,或者说,这是以文化为切入点,使用不拘泥于形式和学科知识的方式,对艺术进行“再次演绎”的过程。

作者开篇写到:

将作者的理论放置于华语音乐,你很难不想到鱼丁糸的那句“这是众人共谋的一个恶游戏,那火车不应该载我们到这里,个个幽灵像死了又死的魅影,我是一个编号还是拥有姓名(他举起右手点名)”,又或者是万能青年旅店的那首“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再往前,还有罗大佑的“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爹娘,我家就住在妈祖庙的后面,卖着香火的那家小杂货店(鹿港小镇)”等等。你很难说这些歌曲是“政治”的,但是你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歌曲与那些情爱的“靡靡之音”不同,都是“社会化”,试图寻求个体表达与集体共鸣的音乐。

最后作者说:

——这也许,也是我能够与之共鸣的“思辨性社会共识”吧。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修订版)》读后感(三):拨开为流行音乐消费者定制的迷雾

写在前面:通过看现阶段的短评,以及基于我和共读的朋友的讨论,我要用大喇叭喊:即使是修订版也是2016年!初版更早了去了!(我查到的是2005年初版?)是以日本读者为对象写的!别嫌老了!也不要问为什么只有J-pop!谁2007年能预测到有抖音谁牛牛!

发现这本书要出版时,我正被自己的研究问题卡得死死的。我研究的作家之一是个失败的音乐人,在自己的作品里用着各种各样的流行音乐:有快餐店里播的dub,也有家庭中用黑胶唱机播的Nat King Cole。那些音乐似乎既是公共策略,也是私人偏好;它们似乎与消费交织着,但又有更多关系是我说不清道不明的。

作为一个杰尼斯偶像宅,我也在挣扎。我的音乐口味,曾是偶像每周广播中的音乐推荐塑造的,也是电视音乐节目、文化系广播、乐评杂志、订阅制流媒体加固的。如今,繁忙的研究生活挤占了我曾经的闲暇,理性也为我的情感消费习惯和音乐偏好按下了暂停键。

几天读完了这本书,我难以言说的模糊经验就获得了几个出口。

这两年,出于对J-pop的倦怠和反抗,我开始听爵士、灵魂乐、融合音乐。我曾经惊异于爵士乐手的天才,但在我学习爵士钢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每个声音背后精密的计算、规则,所谓的“即兴”被迅速祛魅。同时,专题流媒体歌单给我的听觉体验也是颇为同质化的——难怪我能习惯咖啡店的背景音乐啊。

因为这些顿悟瞬间曾经存在过,我才没在读第一章“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时就被阿多诺浇的一盆冷水冒犯。原来阅读流行音乐史的疲惫感、阅读歌单目录的眩晕感是有来源的,只是我从未把它们和我学过的阿多诺联系起来,或者说我未曾从音乐的角度获得导读。

第四章“种族、音乐、资本主义”可能是最背离读者期待的,但在我看来是本书的亮点。没有作者的旅英经历,绝不会形成这样一章内容。我上过流行音乐的课,也读过音乐史类别的教材、论著、译著,那时的感受就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从国外引进的流行音乐教材实际总是“美国流行音乐史”。那的确是一把包括着爵士、斯卡、嘻哈的伞,但也是遮蔽着经济和文化剥削逻辑的一块铁板。在人人见PC口号或反或讽的今天,作者直率而详细的论述推导新颖且珍贵。雷鬼和朋克的碰撞发展部分,于我是完全的新知;对阿多诺灵活且有批判性的应用也令我叫绝。

至于J-pop的部分,无论是知识、经验、数据,都是日音人很熟悉的。职业乐评人和音乐研究学者需要让科学的、理论化的描述区分于信息、并区分于粉丝逸闻主义的认知,而作者做到了。第五章和第六章中,既有亲密圈、个性等经典概念,也有具有更深刻内涵的情感商业、理想劳动者等新兴概念。2007年时写下的行业特征预测不仅精准,那些特征也还在今天继续加速发展。

举个例子。如今我们会形容一首歌“很抖音”。这并非一个完全贬义的形容词,恰恰反映了预测的多重现象:音乐以单曲、乐句形式被新的媒体平台消费,兼职音乐人也可以创作平台专用神曲,自媒体创作者也获得了使用(或在灰色地带挪用)的权利。

受到书中论述启发,我也反思了自己购买的音乐产品:它们不仅有了更多的周边商品式附加价值,CD、DVD、周边产品、会员产品全都被更加复杂地细分、组合,以至于作为消费者的我难以抉择,而这恰是此类商法的目的。产品的组合也是一种类似牙膏加量不加价式的surplus:就像不加量的牙膏一样,以单个产品为单位的商品最初就并不存在。

如是,这本书不仅有inform的作用,也有inspire的作用,从这种意义上也是一本提供思考空间的教科书。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娱乐化、景观化的文化研究海洋中,作者因为秉持着不同的理论基础,所以没有失去方向。在一些乐评人、记者也被文化产业收编,用细节拼凑J-pop的“可能性”并大肆赞美时,作者看到了生产与消费模式的侵蚀性和掠夺性,而非鼓吹“新的就是好的,新的就有战斗力”:

作者如是评价AKB48时,这岸是借助阐释暴力(hermeneutic violence)认识并不断颠覆艺术家形象的粉丝,那岸是作为粉丝和艺术家两种“产消合一者”的消费中介的乐评人。作者这短短的一句话是一股真正的清流,在共谋的两岸之间,但不为任何一侧停留。

另:读这本书时,除了参照(一直很贴心的)各平台播放列表,我也常常拿出过去《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启蒙辩证法》的笔记和讲义,和书叠在一起看,启发加倍。

(了)

* 附上本人阅读过程中的一些翻译捉虫:

p18 deus ex machina 是戏剧/诗学术语,一般译为“机械降神”。

p41 南天群星对应的应该是片假名的サザンオールスターズ。印象中看他们的音番时,没有见过标英文的情况。查了他们的官网,也是片假名。

p86 pastiche,出现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一文中,中译本可见三联书店1997年版《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50页,作者关于pastiche和parody的论述应该也是引用此处。中译本的译者将pastiche译为“拼凑”,parody译为“摹仿”。现在文学和电影研究界一般将pastiche译为“拼贴”,parody译为“戏仿”。

p105 ethnicity,学界近期的译法是“族性”,可见的典型是斯图亚特·霍尔的文章《论新族性》("New Ethnicity")。我参照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3月第1版的《斯图亚特·霍尔文集》该文章的中文标题,过往的知网论文中也是这个译法。“族群”应该指的是ethnic group,有时会和ethnicity混用。书中说是和“种族”意义相近,可能“族性”更贴切些。

p174 Kis-My-Ft2的Kiss多打了一个s。另外,因为这句话紧挨着表2,而表2里没有HKT48和Kis-My-Ft2,阅读时感觉到了一丝卡顿。或许需要译注补充说明一下,提及二者的原因是2015年Oricon单曲CD销量排名中,HKT48的单曲《20秒》排在第20位,Kis-My-Ft2有两首单曲《Thank youじゃん!》《Kiss魂》分别排在第13位和第19位。

p228 infoshop对应“情报屋”,懂日语的读者倒是不会觉得违和,但英汉对照起来看还是感觉怪怪的,或可译为“信息店”、“情报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