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效写作的秘密经典读后感有感

高效写作的秘密经典读后感有感

《高效写作的秘密》是一本由[美]杰拉尔德·格拉夫 / [美]凯茜·比肯施泰因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一):“他说,我说”,按对话模式来写作

这本书的英文名直译为“他们说,我说:学术写作的窍门”,编辑把中文名改为“高效写作的秘密”显然是一个聪明的举动,否则目标读者群体估计要减掉一大截了。但事实上,这里谈论的学术写作方法跟我们大多数人要经历的职场写作息息相关,比如业务汇报、回复邮件、市场分析、行业总结等,都可以用上本书的写作技巧。

既然限定了学术写作,当然重点就不在叙事和抒情,而是对话和辩论,包括对他人论述的总结、辨析和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本书的特色是总结列举了大量的写作模板或者说写作套路,甚至包括一些表达逻辑关系的关键词和具体句式,比如:在讨论______的问题中,一个争议点是______;虽然有些人认为______,但也有人提出______;等等。运用模板来写作咋一看似乎是教小学生作文的方式,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写作的基本模式是必经阶段,然后才能谈到优化和创新。

书中提及的最重要的写作模板是“他们说过……,我要说……”,简称“他说,我说”。运用模板并不是说必须一字一句的照抄关键词再填空,“他说,我说”模板本身就有很多变体,而且写作者可以采用更灵活的方式,但始终要体现对话的主旨。本书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很好的写作建议,包括:及早引述他人观点;过程中不断回顾,避免读者遗忘;引述后应加入你自己的解读;三种回应形式——同意、反对、既同意又反对;主动探讨反对观点;直面“意义何在”和“谁会关心”这两大问题;等等。

虽然本书采用介绍套路的方式来传授写作窍门,对案例引述不多而显得有些枯燥,但总体来说仍是一本颇有价值的写作指导书。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二):突破写作瓶颈,实现简单高效写作

我拿着这本两公分厚的“大部头”,瞅着副标题“美国1500多所高等院校指定写作教材”一排稍显“谦逊”的小字。左手托着书脊,右手大拇指放在不浮躁的封面,其余四指托着底部,拇指轻轻拨动,书页划着优美的弧线顺次掠过。

我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许多类似填空题的横线!老天,你要我重温上学时做题的“噩梦”么?噢,不,与其有这样“幼稚”的想法不如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那么我们就看看在这个自媒体为王的时代,这样一本指导性质的书有什么特立独行,点石成金的法宝呢!

在我简略通读一遍之后,我想说:对于一本指导写作类的书籍,从它所能达到的立竿见影的效果来说,本书所采用的45类262个模板这种独一无二的模式,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无怪乎成为美国超半数高等院校的指定写作教材,它的实用性绝对是令人惊喜不已的。

本书的作者之一杰拉尔德•格拉夫曾是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主席,难怪将写作者的心理以及习惯揣摩的细致入微。此书已发行至第三版,首先它的初衷就是“学术写作”。使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参与到重大学术、公共议题的持续对话中”,能够通过本书拆解出的基本技法,简单明了,甚至可以套用模板,使学生揭开学术写作的面纱,并能够不那么困难的写出学术论文。

乍一听,“学术”这东西似乎高高在上,遥不可攀,而且对于我们有实际的意义吗?有的。现在高校论文,各种机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这种“学术”性质的文章已经司空见惯,并且需求量极大。更何况此书后面又紧跟时代增加了:文学评论、自然科学写作、社会科学写作,这三大类贴合实际的范例。真可谓事无遗漏,从实际出发。

此书的主轴,即最主要推崇的写作技法就是:“他说”和“我说”。这个主轴的前提是建立在:“写作者不光要提出论据严密的观点(“我说”),更要将自己的观点与其它人的观点(“他说”)联系起来。”

围绕这个基准,本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即“他说”;第二部分即“我说”;第三部分即“整合成篇”;第四部分即“情景应用”。层层递进,解释,论证,反论证,整合,成为一篇完整文章。而对于模板这种形式到底好不好?作者也给出了答案:这种模式化的工具不是倒退,不是被动学习,不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恰恰相反,模板是个引子,它不仅有助于组织思想,更有助于思想的形成,思想的生发;它向学生点出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技法,并且鼓励修改,调整这些模板,以适应具体论证的需要。

我为什么要说这么多“模板”的内容?作为一本指导写作的书,让读者在看完后,能不费力的写出来,这才算是成功。否则,如今那么多所谓“写作”的书,洋洋洒洒几十万言,高谈阔论,高屋建瓴,可是合上书本,却无从下手,岂不是贻笑大方!

而本书的法宝便是“模板”。我不认为那些理论性质的有多么高明,即便将他们阐述的明白晓畅,简单易懂,可是我仍然认为此书的最大功臣是“模板”。

它的每一章都有“模板”。所谓“模板”就是举例说明,就是实践性质的举例。比如说“引入假定或推论的模板”,“引入争议的模板”“给反动者贴标签的模板”等等,在重要的章节会夹杂有一针见血的插图,令人一目了然。甚至可以这样说:此书不需要看那些理论性质的正文,只要看那些模板,有不明白的正文便是注释。每章结束都有习题,这个习题作用甚大,如能按要求做下来,绝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相当于模板和习题就是实战。你甚至可以直接上来就实战,因为它都是浅显易懂的,甚至有一些词语,比如“表面主张”“表达赞同”“提出建议”用哪些词合适,都列举出来。做完这些实践,再结合正文的解说,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写作会有更深得感悟,也更得心应手。

对于这样一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如此完美的书,无怪乎能让美国那么多高校采用。能够即学即用,不泛泛其谈,唯实践为上的宗旨,才是本书获得成功的意义所在。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三):揭开学术写作的面纱

大部分在校生都需要接触并掌握的一项技能是学术写作能力,因为不论是毕业论文,还是将来入职以后的职称评定等等,都需要撰写学术论文。因此,掌握这项技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大部分人眼中,写作是存在技巧的,并非完全由灵感而来。但是轮到学术写作,人们又固执地认为,这种类型的写作重在论证,而非技巧。更有甚者提出学术写作只能埋首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一点一滴写出自己对某事的真知灼见,因此不存在所谓的技巧。尽管每种看法都有其道理,但是既然写作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学术写作自然也不会例外。人们之所以产生这种偏见,仅仅只是因为这类写作被学术的外衣包裹着,所以才会受到蛊惑。其实每个写过学术论文的人,都在自觉或者不自觉使用一些技巧,只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下意识行为。 对于致力于写作、以此谋生或者单纯喜欢写作的人而言,市面上存在太多讲解写作技巧的书籍。这些书籍中所谈论的技巧,往往只对一部分人群或者文体管用,对学术类型的写作所起到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而《高效写作的秘密》正是这样一本为我们揭开学术写作奥秘的书籍。 这本书的主轴和其他写作类书籍有着本质不同,仅从目录便可见断的。简单来说,这本书以 “他说/我说”为主线索,向读者深入介绍了学术写作中进行说服性论证的相关写作技巧,而且还精心准备了非常通俗易懂的45类262个模板,旨在帮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人士撰写学术论文。截至目前,这本书是美国超过1500所高等院校的制定教材,销量突破100万册。而这本书的作者主要是两位,分别是杰拉尔德·格拉夫以及凯西·比肯施泰因。前者是一位语言学者,还是教育学教授,在教育领域可谓著作等身;而后者更是伊利诺大学讲师,曾经多次发表学术论文。因此《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的学术性是无需质疑的,而且从章节编排也能够看出作者的学术思维的严谨、细致。 《高效写作的秘密》一书中是这样阐述学术写作思路的: 1、重视“他说”。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必然建立在他人的思想成果基础之上,因此写作者需要引用或者归纳他人的观点,不能使一篇学术论文成为“无源之水”。 2、阐明“我说”。学术写作从本质来说是对他人观点的回应,因此写作者在引用他人观点的同时需要给出自己的看法并陈述清楚理由。 3、整合全文。写作者完成论文之后,需要对全文进行整合并修改,必须确保理顺文句、做到逻辑无误、条理清楚。 以上三点是本书所介绍的学术写作三个步骤 如果写作者能够认真按照这三步操作,写出完美学术论文不是梦。 据此,我也希望谈谈自身对本书的看法,旨在为其他人作为参考: 1、参考模板的必要性 《高效写作的秘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视作是模板大集合。但是又不完全如此,因为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精心布局。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本书中所提供的大量写作模板对于今天对学术写作有需求的读者来说是非常良心的存在,完全可以作为写作初学者的参考指南,非常值得一读。这些模板都是从优秀论文框架中汲取而来,因此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尽管现在提倡创新思维, 创意写作,但是学术论文是比较特殊的,并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创新”,势必会引用他人的思想、结构等等方面,因此模板写作是值得提倡的写作方法。 2、引文有技巧 “他说”中的重要内容是如何引用原文。引文对学术论文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但是在实际论文写作中,仍然存在部分群体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引文,从而导致“引文虽有,效果却无”的现象存在。因此作为学术论文写作者需要在引用的同时融入自身的解释或者说明,让读者明确你引用的原因,如此才能提升引文的作用,发挥引文应有的价值。 总而言之,任何一个想要学习学术写作技巧的读者都适合阅读《高效写作的秘密》这本书。当然它不只是介绍学术写作技巧那么简单,事实上,它所教给读者的是学术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因此阅读此书,不仅能实现和其他学术写作大师的对话目的,还能够切实提升自我学术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四):45类262个写作模板让你决胜于全民写作时代

记得之前看过 一期《奇葩说》,罗振宇在里面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因为,传统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财富和权力,而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写作,演讲。”

没错,写作在全民参与表达的今天显得非常的重要,甚至可以当成是我们决胜未来的一种核心能力。

你可以试想想,写作是不是一直和我们如影随形。

在学生时代,我们要写作文、做读书笔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

进入职场后,我们要做工作计划、汇报、总结,职称论文。

在生活中,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小到发一个微博,发朋友圈的我们,大到一群写文章靠码字为生的网络写手。

对于网络写手来说,这是写作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呢?因为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平台,让人参与其中,但又是最坏的时代,在流量最贵的时代,如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成了最难的事。只有观点独到,立意明了,逻辑紧密的文章才能杀出重围,在茫茫网海中独树一帜。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称人士,还是网络作者怎么样才能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文章呢,呈现出不一样的结构 ,展示一个逻辑清晰的观点呢?

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前主席杰拉尔德•格拉夫和伊利诺大学讲师凯西•比肯施泰因合作完成的《高效写作的秘密》就是一本可以教会我们写出立意特别 ,论证有力,引用合适,逻辑清晰,深受读者喜欢的文章。

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自出版以来,英文版销量超过100万册,《纽约时报》写作类畅销书,在亚马逊的好评如潮,被美国 1500 多所高等院校指定为写作教材,在老师和学生那好评如潮,评价她会学术写作课程的最佳教材,也有老师评价他是学术圈子的会员证。

书中针对论证漏洞、观点不一致、归纳不充分、引述不当等写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用实例一一做出详细的分析对比,通过45类262个写作模板清晰地呈现表达方式,并在每一章节的最后都有相对应的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我们前文所学习的知识,让我们轻松地掌握写作窍门的秘密, 把每一篇文章都当学术论文打造,每一个观点提出,都做到立意特别 ,论证有力,引用合适,逻辑清晰。

作者在书中提到“优秀的写作是与他人对话”,好的文章给出符合逻辑,论据充分,前后一致的命题外,还需要与读者的交流,要做出回应。

书中提到一个引人他说的效果对比,在没有引人之前,这句话是这样的《黑道家族》剧中的人物是复杂多变的!

在引入“他说”后的呈现出的效果是这样的:有人说《黑道家族》对意大利裔美国人的刻画很单薄,但是剧中人物实际上是复杂多变的!

这种引入“他说”的效果就是给自己要说的话做铺垫,让读者知道你为什么要说这个。

引述“他说”的模版有例如:“最近,许多社会学家认为…”“现在人们经常忽视…”“Y和Z最近尖锐批评了…理由是…”

这些模版可以教我们组织语言,甚至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比如一种“表达既同意又反对”的模版“我对X的观点…难以取舍。一方面…我同意…;另一方面,我不确定是否…”

这种思考后得来的东西就是一篇文章它最深层次的意义和灵魂所在。

45类262个写作模板不仅仅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了进入学术界和学术界以外所需要的写作技巧,还可以引发我们对文章的思考,写出真正有灵魂的文章。

所以,无论你是正在高校求学的莘莘学子,正苦于如何撰写学术论文,还是在职场拼杀的工薪一族,正在为晋升论文苦恼,还是在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写手,恼于写不出十万加的爆文,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会让我们拥有一项决胜未来的能力。

《高效写作的秘密》读后感(五):玩转学术写作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关于学术写作都是不可或缺,伴随着升学、晋升学术写作的难度和侧重点又会有所不同。 一位老师说过:把学术写作写得好,有两类人一是有钱有闲,二是经过相应的训练。我想你我都是第二类普通人。

学术写作是总结、交流、传播、普及科学成果的必要手段,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学术写作是一个公认的比较枯燥的过程,从普通写作到学术写作需要一个专门训练的过程,那么当你翻开这本《高效写作的秘密》书,会被这本书内容吸引,学术论文的写作一直被认为是论证大于技巧,这本书核心论点是对于写作的训练是有诀窍技巧可遵循的,从中总结具体的方法,一定会在学术写作上豁然开朗。

一、 运用模板

对于运用模板,这种一听起来模式化的写作,可能老师和学生都会存在偏见,然而经

过作者之一凯茜·比肯施泰因本人的写作与文学课程教学发现,有些模板有着初步介绍、澄清疑难学术对话的作用,给出复杂论证技法所需的某些语句和套路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想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我们可以回想自己所学所应用的论证方法,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理论认证等。在这些具体的论证方法中也透露着固定的并非自创的既有套路。这与新闻学中的框架理论不谋而合,戈夫曼认为人不能认识自身所在的世界,所以需要将“主体框架”当做“基模”去认识自身的生活。站在个人角度分析,框架属于人处理以及建立信息的办法。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新闻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解为“模板”,从社会真实、符号真实到主观真实都存在相应的“框架”,对人们的真实认识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本书把常用的“套路”,用模板的方式来呈现,能够引导作者关注组织思想的形式。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让我们愚钝,疲于思考,写作水平也不能幸免。占据我们眼球的阅读器今日头条、UC等等,他们内里都是一种将主观文字的表现方式转化为,或者称之训练为,按读者喜好或其他因素决定的流量算法,其实也是模板的另一种应用。我们对于模板的使用的顾虑其实是不必要的,因为模板已经存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 应用连贯

在打破了模板对我们的桎梏后,接下来就是灵活应用。这本书着重强调了“他说”和“我说”的关系。“他说”可以当做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好的论证需要融入其他人观点,这样不仅增加了权威可信度,还有客观性和准确性。从书中章节可以清楚的分为引述、归纳、引用,这三个方面可以说是涵盖了“他说”的作用。引述:引述“名言警句、权威数据”,带来强大的说服力。归纳: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通过许多分论点和个别事例,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引用: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考结晶或者是新奇的观点,能够发人深省或者已被无数事实所证明。需要注意的是引用需要掌握一个度,不然容易适得其反,显得文章拖泥带水。

“我说”可以当做论文的主要论点来重点阐述。书中基本上用“同意、反对、既同意又反对”三种回应形式来提出作者自己的论点。一篇文章最重要的还是作者自己的观点,“他说”只是辅助的方式。引用他人的话是为了,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应是全文的醒目部分。

三、 一气呵成

完成“他说”和“我说”两部分《高效写作的秘密》一书给出的45类、262个写作模板,足够适用于各个学科领域的文字写作中。确保“他说”和“我说”能够匹配起来,融会贯通。这里书中提供了许多常用连词和使我们逻辑连贯的模板还有使用场景供读者参考。

这本书主要提供了一种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可能在写作初期对于启发写作者有作用,比如:文科论文中常常用到的三段式写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在初学者写作中只要灵活应用上千字论文不成问题,但是进阶为高级写作者这些套路会显得苍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