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遗忘,刑警》读后感100字

《遗忘,刑警》读后感100字

《遗忘,刑警》是一本由陈浩基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遗忘,刑警》读后感(一):一些题外话

本书给我一种《死了七次的男人》的既视感——主人公把“那一天”重置的次数越多,就越发质疑亲眼所见的事实。所以在每次的循环中都拼命找寻更多的“事实”;而本书主人公一觉醒来,发现已经过了六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自然对“现实”中接踵而至的、各种千奇百怪的“事实”感到错愕茫然。其实他们的处境很像。

《遗忘,刑警》读后感(二):反转和巧合设计的过多

先看了1367和网内人在看陈浩基早年的作品确实比较稚嫩。最重要的就是巧合和反转,关于我到底是许警官还是阿阎这个反转1-2次还有意思,后面几次反复看的稍显无聊。这种设定现在看也不新鲜前面就很容易猜到。凶手和“我”有同样的病,症状都一样,在后期也是反复强调这个病实在是太巧合了。整本书感觉像命题作文一样为了反转而写

《遗忘,刑警》读后感(三):陈浩基的两个PTSD

主人公患有PTSD同时人格分裂,一个探案、一个作案,设计挺巧妙。我先看了作者的《网内人》,评分挺高。但前半部分,真的让人看的不耐烦,后半部分复仇的构思,才看出作者的用心。而这本《遗忘,刑警》虽然评分不高,但我看完整本书,却还是心情很顺畅。人格分裂作案的题材的确很多,但人格分裂的探案者确属新的创意,是这本书的亮点。

《遗忘,刑警》读后感(四):我是谁?

20191111家中阅毕(福田图书馆“选书帮”)。拿到书,接近于一口气读完它。发现我更偏好香港通俗小说作者的语言表达风格(倪匡、金庸、谭剑)。作为推理小说,坦白说,作者的反转设计,确实出乎我的意料。当然,这很大可能是我推理小说阅读量少的缘故。开头的大坑,“穿越了六年”,作者也巧妙的圆了回来。文末出现大量的“创伤后压力调适”理论,也能看出作者填坑的努力。文中几个人物,都可归结于标题“我是谁?”。

《遗忘,刑警》读后感(五):读后感

这本书的题目就是谜底!我发现许多时候即使线索摆到你面前,也可以做到熟视无睹,我看完后就是这样的感觉,一种是觉得我怎么没有这么想?一种是我是不是白痴?还有一种是我被耍了......夹杂着各种感情,小说就是从遗忘开题,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许友一就是打酱油的,而PDST才是主角,因为主角都有这个病,更可怕的阎志诚居然把自己当成扮演的刑警,重新把6年前凶杀案的做凶手—— 吕慧梅 , 吕秀兰的姐姐,亲手把妹妹及胎儿,还有妹夫杀害,她还可以带着外甥女生活那么多年,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反侦探的手法,虚实相结合,真真假假,让你仿佛穿越一般在现在和过去之间不断穿梭,最后才发现自己是个傻子,被摆弄的一团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