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读后感100字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读后感100字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是一本由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著作,58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9-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读后感(一):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期待好久终于迎来这这一期刊,喜欢那画质般的书页,看完就变得不完美起来,可还是收藏了起来。总之是还好。了解一代大师肖邦在波兰的生平和足迹,免费提供了一次接近真实感的波兰音乐旅行和一些实用信息。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是一本介绍与肖邦有关的书,包括肖邦生平,肖邦与其音乐的结缘,肖邦对音乐的影响力。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单单就讲述人物历程的书,读后,其实不然,可以挖掘的内容太多了。有很大的延伸性。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读后感(二):在美丽的国度感受浪漫的古典音乐

最近感觉自己与波兰有缘,在半个月内连续阅读了与波兰有关的两本书。先是国庆后收到了出版社赠书《肖邦简史-跟着肖邦游波兰》,后是阅读了2018年1月就购买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一个与音乐有关,讲述的是波兰钢琴作曲家和演奏家肖邦,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一个则与文学有关,是当代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新科(201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作品。二者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都一方面融合了本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又展示着波兰的历史命运和现实生活。通过这两本书的阅读,我算是彻底感受了一下波兰的文化与人文。

《肖邦简史-跟着肖邦游波兰》是橄榄古典音乐与波兰“肖邦研究院”合作推出的一本介绍与肖邦有关的书,包括肖邦生活过的华沙、肖邦钢琴赛、肖邦与其音乐在当代的生命力,以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刚刚拿到本书时,我以为这是一本肖邦传,但阅读后发现,其实本书是肖邦音乐的延伸阅读。最初读后,我有一种感觉,称本书为《肖邦音乐小百科》可能更好。然而,在我写下该文时,我再次回想该书的内容,将其称为《肖邦简史》也是可以的,因为音乐是以人为基础的,它展现的是作为艺术家的肖邦的艺术水准,以及他对生命的思考、探索,对社会的人文关怀,肖邦及其音乐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

肖邦“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要想了解肖邦,了解肖邦的作品,了解他音乐的灵魂以及他的才华,你一定要到他的故乡去看一眼,到他出生和创作音乐的地方去聆听他的音乐,去感受他对波兰的民族和文化的热爱。然而,在很多人还没有办法实现财务自由的今天,亲身体会、亲眼目睹和亲耳聆听是不太现实的。《肖邦简史》其实为这类读者提供了一种选择。

《肖邦简史》的第一部分将结合肖邦在波兰的生平和足迹,让读者能够跟随肖邦的脚步,游览美丽的华沙。读者不仅可以通过阅读本书了解肖邦与华沙的关系,感受肖邦对华沙乃至波兰的深刻影响力,体味作为波兰象征和国家名片的肖邦及其音乐在华沙甚至波兰受到的喜爱和获得的荣耀。更可喜的是,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游览视频,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够让读者不出国门,感受一次浪漫的波兰音乐旅行,既聆听了肖邦的浪漫音乐,又能在背景音乐中宛如亲临其境地浏览魅力华沙的人文风光,观看深刻影响了肖邦以及他的音乐的波兰民俗音乐和舞蹈。

浪漫主义时代虽然远去,但浪漫主义依然是当今时代的需求。虽然肖邦也已逝去,但他的音乐不仅留了下来,而且还紧随时代的脉搏,在和当代艺术的结合中体现出了富有生命力的前景。书的第二部分展现给读者的就是肖邦为后世留下的音乐遗产如何继续对波兰和其人民产生影响,波兰当代艺术家又如何利用肖邦钢琴大赛和肖邦古钢琴大赛在音乐和跨界领域重新诠释“肖邦”这一文化符号。

肖邦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诗人海涅在描述肖邦演奏的时候则说:“他既不是波兰人,又不是法国人,也不是德国人,而是属于莫扎特、拉斐尔、歌德所代表的更高的国度,诗里的梦幻才是他的真正的故乡。”正是因为肖邦的音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以波兰民间的玛祖卡歌舞为基础,充分吸取各民族之精华,通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的钢琴曲,变化性地应用和再创作了玛祖卡这一民间节奏,从而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当代艺术需要学习的东西。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读后感(三):古典音乐才子除了天赋与努力,还有丰富细腻的情感

看《肖邦简史》的第一眼就被色彩绚烂柔和、丰富的画面感深深吸引。

封面上的肖邦一副风流富家公子的模样,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坦淡与静谧的感觉,墨镜上折射出他轻按在钢琴上的白玉般的手指,华贵的帽檐边是丰硕的各色水果,娇艳欲滴,另一侧则是古典音乐殿堂的缩影,在温柔静穆的烛光中演奏生命的礼赞。

波兰,肖邦生前行走的城市,死后心脏安放的地方,仿佛仍旧有钢琴婉转的悠扬回响。在这样一座名副其实的肖邦的城市,衣服、伏特加的品牌商都挂着肖邦的印记,时刻令人怀念那位天赋异禀却英年早逝的古典音乐家。

肖邦画像

“肖邦的时间线”以照片、画像、乐谱封面配以精炼的文字描述了肖邦在波兰从出生至青年的轨迹。九天的华沙游记,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虽然不能有幸得以实地游览,透过静谧祥和的实景照片以及舒适感满满的文字叙述,体验了一把“云游”也是极好的:

几乎随处可见的肖邦的标志物,从落地后的机场,到专门介绍肖邦及其作品的博物馆,再到包含他生命印记的地方,还有巧克力酒水主题餐厅、可供合影的人形牌等等,令人感觉仿佛置身于肖邦时代。听起来可能有点“小惊异”,但我反而觉得这是一所城市最有温度、最有历史感的韵味所在。同时还穿插着各种波兰文史的介绍,尤其贴心的是图片一侧的二维码,如果不只被精美的照片所吸引的话,想必会有更多收获。

肖邦在古典音乐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说,溯源而往,从四岁时母亲的日常熏陶作为良好的音乐启蒙,到第一位老师热夫纳严苛、传统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再到熟悉理论、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的擎灯人埃尔斯纳,他对波兰传统文化的亲近与赞颂对肖邦后期作品的影响也不可小觑。

肖邦从歌剧创作、管弦乐演奏最终与钢琴互相成就,他内敛、孤寂、浪漫,钢琴是他在精神上坚定而专一的守护的对话人。所以才能有那么多非凡的古典音乐巨作流传至今,比起作曲家,他更像是一名音乐诗人,短小精悍,意蕴深远。他将感情赋予指尖下的音符,化入意境,那种画面感需要多次细细品味,而每次都总有新收获。

穿插着的乐评人、音乐家对肖邦作品的感受,着实又是喜上加喜。这种分享感让我禁不住感叹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又何尝不是另一场隔空对话。

精选六篇肖邦作品的赏析,从事件、风格到感情,更全方位向读者展现了肖邦复杂、丰富的感情世界:思乡情切、恢宏豪放的《英雄》,细腻柔美、明快热情、充满憧憬的《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自由独立、潇洒肆意的《幻想》,温馨俏皮、诙谐流畅的《小狗圆舞曲》,悲情咏叹、呐喊低吟自问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对比强烈、意味悠长的《b小调第一谐谑曲》。

肖邦的对外沉默与绅士,对内的嘶吼呐喊与柔情缱绻,他的精神世界不仅仅留存于唱片或者乐谱手稿中,体味肖邦,与他、与自己对话吧。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读后感(四):跟着橄榄了解肖邦

平常睡觉前,总是爱听着纯音乐。最近看了橄榄古典音乐的这本《橄榄古典音乐3:肖邦简史》,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肖邦,更接近他的音乐!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是肖邦的生平和足迹,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肖邦对当代的影响!在前半部分中,“跟着肖邦游波兰”,主要是橄榄一行人,来到肖邦的出生地,自己肖邦生活过的地方,比如华沙、克拉科夫等。在“跟着肖邦游波兰”里,前半部分的内容一共九天,橄榄每一天访的城市与地方都不同。在游览的这些地方里,介绍了攻略以及相关的历史,最重要的是还介绍了美食,有中餐厅、西餐厅,还有酒馆等。特别是肖邦最爱的姜饼。这些都不失为后来的游客们提供一个旅游路线。

讲完了城市美景与美食,当然最重要的就是音乐了。后半部分开始讲了肖邦的音乐源泉,主要受三位恩师的影响。我们都熟知,父母就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肖邦的母亲虽然是落败的贵族后代,但却把钢琴弹得很好,自然他母亲就是肖邦第一任音乐老师,也就是音乐启蒙师。除了他母亲的启蒙教育以外,还得益于他父亲的挚友热夫纳,热夫纳主要教肖邦古典音乐,影响肖邦一生的老师自然就是埃尔斯内了,因为这位老师,肖邦才得以进入华沙音乐学院,而且这位老师主要教的是理论知识,并没有教肖邦如何去弹。正是如此,肖邦才得以自由的发挥他的能力,要不然怎么说肖邦是天才呢。在自由的条件下,尽情的发挥他的能力,肖邦的音乐不仅有古典的影子还有波兰民族特有的不败的精神。 肖邦后期的音乐,都饱含他的思乡之情以及爱国的精神,因为在他离开以后,华沙起义失败了,自己却没能为起义出一份力。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使肖邦不能返回故乡,但是肖邦把他的所有思绪都融进了他的音乐里,他用音乐来告诉人们,即使他身在远方,但是心永远都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乡!

在当代,我们可以看到在波兰,到处都散发着肖邦的元素,到处都散发着肖邦精神!即使过了两百年,肖邦还一直存在人们的心里,每五年举办的“肖赛”,还有各大音乐会中,都会演奏肖邦的作品。肖邦影响着世界。在后半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橄榄专访当代钢琴家,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人心里,对肖邦的解读都不同! 在这本书里,令我感到很惊奇的是,书里不仅配了大量的图片,还有相关的二维码,扫码就可以看到相关的视频,可以看到波兰的景色,可以感受到在那个城市里独有的音乐气息!可以说,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橄榄古典音乐03·肖邦简史》读后感(五):十月的肖邦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钢琴诗人肖邦,在秋色浓郁的波兰写下一首首庄重、华丽的《波兰舞曲》时,不知是否看到了同样的景色

近来北方气温骤降,仿佛忽略了秋天,从夏天一秒入冬。行人忙把短衣换了长袖,而那些原本翠绿的银杏、枫树、爬墙虎,好像也有无数双手,帮它们换上了金黄和火红色的裙裾。

可能秋叶换装略显匆忙,尚有斑驳绿叶散布其中。为了掩盖这份局促的尴尬,于是它用叶子摇醒了旁边的桂花树。一夜间,桂花开了,吐露无法言喻的香氛和芳华。

此时,湛蓝的天宇下白云漫卷,红橙黄褐的枝叶落满草窠,紫色的浆果羞赧的藏掖其中,美的非常有层次。绕梁不散的花香像一曲悠远的笛,余韵徐歇、馥郁而绵长,一切搭配的恰到好处。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这样的季节,最适合在夜幕降临前逃离萧瑟的室外低温、躲入家中橘色的灯火中,坐在窗前,喝一杯酒、听一首歌、读一本书。

而这本有着橘红色封面的《橄榄古典音乐·肖邦简史》,无疑是当季最应景的选择。此时喝一杯酒、听一首歌、读一本书,都能融合在它忧郁的曲调和暖融融的色调里。

《橄榄古典音乐·肖邦简史》,左上角的贝多芬,是本书系第一期的明信片

提到肖邦和音乐,即使非专业人士,也知道蜚声世界的“肖邦音乐节”,知道《夜曲》,知道周杰伦耳熟能详的《十一月的肖邦》。但更进一步呢?我们要如何满足悸动的好奇心?是让所有非专业人士去读琴谱?亦或者做门槛极高的学术研究?这恐怕会吓退很多人。

而这本书却用精美的装帧设计、鲜艳明快的色调图文,像一颗糖果,奖励给了那些保有好奇心的大众爱好者。

本书设计精美的内页,左上角的CD是与本页肖邦图片极为神似的歌剧大师威尔第

《橄榄古典音乐·肖邦简史》这本MOOK,作为《橄榄古典音乐》系列的第三本,选取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视角——跟随著名“钢琴诗人”肖邦的脚步,去探寻相对小众的国家波兰,了解别具风情的东欧首都华沙。在肖邦传奇的人生轨迹中,纵览不一样的音乐故乡。

这本书介绍了波兰在细节方面的用心之处:例如我们常见的景区/道路指示牌,波兰却把原本垂直于地面的指示牌做成了平行于地面的长凳,让每个到访的游客都能坐在上面,阅读信息的同时稍作休憩。在享受字里行间那些悠远时光的同时,享受波兰悠闲的午后时光。

书中美丽的波兰小镇

同时这本书还介绍了在很多关键性景点以及公众场合,都有虚拟的肖邦形象,我们拍照时,会俏皮的出现在手机屏幕中。除此之外,随处散落的二维码,只要扫一扫就能听到悦耳的曲子,无论是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圆舞曲还是夜曲。

然而另一方面,正是透过波兰对肖邦“举国之力”的用心,却让我看到波兰难掩在文化艺术领域真正的匮乏。

独特的地理位置、身处几大传统强国的夹缝、屡次图强而不得、甚至惨遭灭国的经历,使波兰早早落下了“欧洲擦脚垫”这个屈辱的称号。

“任谁在欧洲进进出出都要先踩波兰一脚”,使得波兰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积淀被无数次夷为平地、甚至屠戮殆尽。于是肖邦的出现,就像中国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成了整个波兰的希望,被薪火相传般守候。

雨后的西南联大,摄于2019年9月

但相比于波兰,我们中国无疑是幸运的。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刻,西南联大也有邓稼先、陈寅恪、梁思成、林徽因、朱自清、冯友兰、沈从文、钱穆、钱锺书、费孝通、华罗庚……数之不尽的顶级大师。而同期的波兰呢?几可谓国之不存。

我们在评价文艺作品时,有一种经典理论叫“知人论事”。本期《橄榄古典音乐》的副标题叫“跟着肖邦游波兰”,因此看着书中波兰的处处景致,在聆听和品读肖邦的同时,难免想起了波兰命途多舛的过往……

书读完了,酒喝光了,夜也深了。望着窗外苍茫群山和静若处子的秋夜,不禁想起了贺铸的词: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 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 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