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读后感100字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读后感100字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是一本由[美] 史蒂文·C.海斯 / [美] 斯宾斯·史密斯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读后感(一):如何面对痛苦

身处世间,只要有所求有所欲,总会有痛苦,也许是爱而不得,也许是抱负太多而现实太骨感。 人们在各种各样的痛苦中挣扎:负面的情绪的想法,不愉快的记忆和往事,想要逃避的欲望和情感;令人沮丧,岌岌可危的关系,生活和工作中的挫败……总会有某些时刻,痛苦犹如心理上的流沙,你越挣扎就陷得越深。 痛苦本就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逃避或是忍受痛苦只会使你备受折磨,本书作者开创了一种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新疗法——“接受与实现疗法”,值得一看。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读后感(二):不实用,太零散

看到三联的文章才买的书,翻了很久看不下去,拖拖拉拉抓不住重点,学了点认知解离的方法,感觉大概够用了。

另一本幸福的陷阱要好很多,翻译的很好,也比较实用。

其实三联那篇文章把重点思想都大致写出来了,列了很多有意思的认知解离的方法,基本就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人会把自己当成想法的奴隶,要认识到你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随意处置它。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读后感(三):ACT三部曲之一

引用祝卓宏老师微博的图,我也买了这三本,作为初学者觉得这本最不喜欢~

推荐各位也看看另外两本~理论上另两本思路更加清晰,本书更多的是举例和示范训练~可能因为文化差异缘故,一些口语化内容读起来比较尴尬不有趣。

书中很多互动和填空部分让我们读书时可以直接练习,作为初学者有些看着比较难以有共鸣。有些引导语非常长,不适合边看边练习,大概最好是自己录音下来练习。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读后感(四):融入生活,跳出头脑

人生公交车: 在10个领域里面,问自己一些问题: 1,婚姻夫妻亲密关系 2,父母对子女的养育 3) 3,家庭关系,除了亲密关系和养育关系之外的 4,友谊和社会关系 5,事业和职业 1) 6,教育培训个人成长和发展 2) 7,娱乐和休闲 8,精神 9,公民职责 10,健康和身体舒适

价值是选定一个方向以及做出选择,天不造人上之人,也不造人下之人。 我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员工/领导,我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母亲 ?我想成为一个怎么样的家庭成员,我想成为一个怎么样小区成员,我希望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这才是自己想过的有价值的人生。 跟胖瘦无关,跟成功与否无关,跟银行账号无关,跟你上过什么样的大学无关的自我。 这个自我到底想要什么,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列举出来,在这些方向上去选择自己真正的 价值。 行动,设定目标,为达成目标而行动。行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 承诺→打破承诺→放弃 2)承诺→打破承诺→在承诺 生活当中小孩子为什么能够学会走路?为什么能学会说话?原因是她犯错她敢在尝试,她不怕丢脸,每次都是不断设定目标,没实现,在努力。 失败了,重新承诺再做一次,那你一定能够做得到。 在做不到的时候谅解,只有爱自己,才能够有动力再去进行改变。 人生公交车: 在10个领域里面,问自己一些问题: 1,婚姻夫妻亲密关系 2,父母对子女的养育 3) 3,家庭关系,除了亲密关系和养育关系之外的 4,友谊和社会关系 5,事业和职业 1) 6,教育培训个人成长和发展 2) 7,娱乐和休闲 8,精神 9,公民职责 10,健康和身体舒适

《跳出头脑,融入生活》读后感(五):拥抱痛苦,过真实的人生

作者很擅长给场景,比如序言里面的流沙。假设一个人陷入了流沙里,该如何求生?人的本能是挣扎,可是挣扎会导致原本两条腿分担的压力承担在一条腿上陷进去的更快更彻底。这就是思维带给我们的实际起反作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思维在大多数情况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问题是可行的,尤其是在真实的世界里。但是在思维的世界里,很多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起作用了……

再比如,在一个战场上,士兵们虽然觉得无力回天但是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因为只有赢得战争才有意义,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我们这本书要解决的就是战争还是这场战争,不同的是士兵们脑子的预设变了。在战争开始之前,不再认为只有赢才有意义,即抛弃战场,而不是非要赢得战争。在生活这个战场上同理,我们不能过着只有怎么怎么样了我才能幸福,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幸福。那些问题可能还在,也许不在了,不过都不重要了,只要他们以一种不干扰你生活的方式存在着,那战争的结果还重要吗?

遇到困难和泥沼,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逃跑和躲避,而是面对泥沼。就像流沙场景一样,我们要反人性、反本能。不能遇到问题只想着逃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你跑了也许可以躲避(比如你面前的泥坑)但是思维里面的问题你永远都躲不掉,人类特有的语言属性让人类变成了万物之王,他们可以总结经验,可以文字传承,可以思考……但是成也大脑败也大脑,大脑可以帮人类称王称霸,但是却无法解决大脑带来的悲伤抑郁和痛苦。面对思维里的泥坑,人类太擅长逃避,转移注意力啊,否认啊,麻木自己啊,甚至抑郁了使用违禁药。但是逃避带来的问题是双倍的。那就没有办法了吗?有啊,史蒂文博士不是就要教了嘛——

我看了半天,我觉得就是简单几个词:元认知(他叫认知解离)、冥想正念接纳和价值

他花了很大篇幅讲什么是认知解离,我觉得其实不用那么复杂,就是元认知嘛。人的认知是一个层次(大脑控制),高于认知的其实还有一层元认知(大概就是灵魂控制吧?)元认知可以调整认知上的失误和漏洞。当人类用认知(经验啊知识啊逻辑啊)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元认知就上场了。来,平时咱俩好像不分你我,现在你出问题了,我们俩拉开一点距离。让我看看你到底出啥问题了?作者介绍了一个好方法,就是抑郁的时候进行坏消息电台:把一天发生的事情大声播报出来,坏消息就是开心的口吻,好消息就用悲伤的口吻。我觉得这么做是为了剥离,就像灵魂的你看着实体的你,你俩不是一回事。实体的你抑郁了,但灵魂的你还有希望带着实体的你走出去。跳脱出抑郁的场景和语言营造的低谷,看看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要夸大不要绝望。

冥想正念就是融入生活。大脑为了省能耗经常自动化,如果一切都自动化了,我们的生活就像编好了程序的机器人,慢慢的心会麻木,变成一个虚假自体,感受不到真实的生活了。冥想正念就是在这种自动化的背景下,按下暂停键,让你带着心(也可以说元认知)重新感受这个鲜活的世界。不光感受愉悦美好的事情,即使是负面悲伤的事情,全盘接受不带评判地审视他们。作者给的场景是棋盘,不要做白子,也不要做黑子,只做棋盘,静静地托着这些白子黑子,慢慢感受。也可以慢散步,吃葡萄干慢动作,缓慢进食等等,都是一个目的,就是重新感受你的大脑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

价值作者给了一个很有趣的场景。想象一下你已经死了,给自己写墓志铭,代替亲朋好友给你念追悼文。其实目的就是调动你内心深处的最看重的价值。我想说以后我的墓碑上要这样写:这是一个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爱情幻想家。接纳自己的价值,哪怕会受伤。接纳的过程也不是时时刻刻全朝着这个方向,而是大方向对,小方向灵活的方针,只要总体是向着这个方向即可。不要理会思维的絮絮叨叨和指责质疑。我们习惯了逃避和控制,以为可以自己保护自己,而实际上如果不能顺畅的做自己,保护的再好也是悲伤的。不如选择另外一条路,就是勇敢地接纳和承诺。不是说这条路就没有问题了,有,但是一定是不同于逃避和控制那条路出现的问题。难度不相上下,但是贵在做自己,即使解决问题也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吧?

人生就是选择,在这里的选择不是要不要拥有痛苦,而是要不要拥有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与亲爱的小伙伴们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