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食人魔花园经典读后感有感

食人魔花园经典读后感有感

《食人魔花园》是一本由[法] 蕾拉·斯利玛尼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人魔花园》读后感(一):珍爱生活

不可思议,莫名其妙放荡,简单几个童年阴暗片段也不足以支撑人格的变形,同时还能给一个无限包容接盘老实人忠实守候,爱,治愈,圣母男的感jio,担不起现代女性身份困惑的名头,读完只觉得病态得可怕,幸福什么的,应该是不可能了,没有责任心,没有同理心,只是一味找借口放纵自己不顾周边人,并且放纵得莫名其妙,推到瘾上就能博取同情和爱么,不现实,的确是食人魔,正常情况下,不幸遇到,要及时抽身才正确吧

《食人魔花园》读后感(二):心魔

今天花了半天时间看完,对于故事题材的书,真的难以自拔。

“瘾”作为对象,“瘾”作为动机,“瘾”是故事链。阿黛尔不满足现有的表面安逸生活,总想时不时去“逃离”,直到谎言戳破,仍然无法摆脱习以为常的魔咒,故事的结尾终究悬念收尾。

的确这就是“瘾”啊。明知生活不可逃离,却仍然寄希望于不需要任何负担的迷醉来营造哪怕片刻的幻觉。错误地认为,在那一刻不需要付出――小到烟酒所带来的“口齿之快”,大到性和毒品;错误地认为,我们可以沉醉这份“不能承受之轻”而永远不用醒来……

《食人魔花园》读后感(三):“性瘾”

晚上十一点看完,心里有点感慨。已经很久没有如此迅速的,在三小时里看完一本书了。一开始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名字和封皮,像血一样的红色,封面是简洁的法语,抱着“作家会怎样对性进行描写和创作”这样的想法开始阅读。

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物件作为生存的依靠,只是阿黛尔她以“性欲”掩盖自己的寂寞,她期待男人对她的迷恋,也期待自己不被寂寞包围。她渴望被占有的感觉,没有“性”的她就像戒毒的毒犯,浑身难受。为了迎合社会,她结了婚生了孩子,每天过的都不是自己如愿的生活,但是她也不曾想要抛弃,我眼中的阿黛尔,大胆又怯弱。

查理人很好,但他很可怜,爱上了女人的表面,在“不了解”女人的全貌下和她结了婚。满足不了阿黛尔,也接受不了阿黛尔的“生存物件”,在自我折磨下困住了他和阿黛尔。同时,他也放不开,一直自我束缚。在自己的脑补下,他表现出他真的很爱阿黛尔的情感,但是我觉得,这只是他想表现给“人”看的。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有的形容和我自己还蛮贴切的。只不过我自己的想法没有那么强烈,也从来不敢实践。

最后,蛮喜欢阿黛尔的朋友说的那句话:“自由不代表单身。”不要为了时局委身自己。

《食人魔花园》读后感(四):食人魔花园:在绽放的欲望中找回彼此

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里,包法利夫人爱玛不满足于平淡而庸常的婚姻生活,只局限在她想入非非的自我爱情幻境中,转而“慷慨的委身于那些卑劣的家伙”。一个有夫之妇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徘徊犹疑在福楼拜的笔下纤毫毕现。

法国女作家蕾拉的《食人魔花园》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出轨的妻子,而她们的丈夫都是庸碌平常的医生。但蕾拉笔下的女主人公阿黛尔显然对“性”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福楼拜笔下的爱玛则是被包裹在自己“诗化”的爱情世界里。福楼拜虽然描写的是女性的心理,但他更侧重《包法利夫人》这个故事的社会内涵,并未如蕾拉一般将叙事的角度着重放在女性内心世界的层面。从性格角度来说,蕾拉笔下的阿黛尔和福楼拜笔下的爱玛本就是极具差异性的两种人格。爱玛虽然对丈夫不忠,但她在自我构筑的世界中可称得上是一种“高尚”,而阿黛尔的偷情,则已经沦入了成瘾的地步,这显然是一种病态。

我们无意探究对“性”如此上瘾的阿黛尔性格的源起、发展、变化以及社会影响。事实上,每种人格的成因或多或少都隐含着早年经历的积淀。在蕾拉的文本中,作者也并未否认这一点,蕾拉写就的这部女性的黑色童话充满了阴郁、暗淡、潮湿、粘腻的气味。我们通过阅读阿黛尔前前后后的偷情的经过,得知她在童年时期受到过一些暗黑的情色画面的影响,但这种视觉上的影响很难说是日后阿黛尔对“性”如此上瘾的成因,只能说它诱发或者加强了阿黛尔性格中的某种偏执面,让她不由自主的深陷于这种得到/得不到性欲的满足的尴尬处境。

蕾拉对于阿黛尔形象的处理,更多的还是考虑到主人公的文学特质,而不是将其描绘成一个十足的荡妇。尽管阿黛尔一而再再而三的与人偷情,但作者并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视女主人公,“食人魔花园”——多精妙多浪漫的譬喻,“性欲”就像吃人的魔鬼,一触即发,将人吞噬;而“花园”又是那么诗意那么曼妙、飘逸着芳香的园地,在这个长满食人魔的花园里,潜滋暗长着暗黑的力量,就像一片幽暗的沼泽,拖拽着你,让你无法自拔。

其实,主人公阿黛尔自己都不清楚对于丈夫究竟是怎样一种感觉,虽然她一再的背叛丈夫,但在丈夫生病时,她也悉心照料,而当丈夫得知阿黛尔的行径之后,并没有跟她离婚,而是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对于丈夫,阿黛尔不是一个称职的妻子;对于自己的儿子,她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但是,如果为阿黛尔打上自私、病态、神经质等标签,又有违蕾拉创作的初衷。在婚姻里,往往看不清自己对于配偶的身份的重要性;而在一次次放纵的激情中,却能够确认自身存在的意义,这是阿黛尔们生存处境的荒谬之处。

在小说的结尾,蕾拉并未给出一个最终的结局,我们推测,这场“身体游戏”终将使人疲乏,而陪伴阿黛尔年华老去的,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在激情的尾音退潮之后,阿黛尔仍将忆起曾经与丈夫的相守相依。欲望与责任在爱的天平上来回摇摆,这只能是爱,在无穷欲望与无限虚空中,我们一再错过彼此,却终将找回彼此。

《食人魔花园》读后感(五):性瘾者

作者蕾拉说过,她写这部小说正是想诠释无论看起来多么完美的人,其实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每个人都一样,痛苦自饮,别人无法帮助你。 ——写在前面的话

阿黛尔有事业体面的丈夫,有可爱的孩子,有别人艳羡的体面生活,可她感觉不到幸福,反而更难以融入到这很多人羡慕的人生中去,为什么?因为,她的心被一种瘾紧紧缠绕,直至窒息,她是性瘾者。

性瘾,在看《食人魔花园》之前,自己机缘下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大学一门选修课的课业论文,我们小组的课题就是以电影《羞耻》为引子走进生活中的性瘾者。为此搜集过很多资料,这种瘾症和抑郁症一样,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疾病,更是一种生理上的病症,性瘾者往往放纵自己的同时又伴随着强烈自我厌恶与焦虑。印象很深的是资料中一个重症性瘾受访者说过,自己哪怕在上班的时候,心中就会一阵一阵地涌起无法遏制的欲望,强烈到想要呕吐,只能立刻逃离公司解决后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听清别人在说什么。不是为了寻乐,整个过程,都伴随着痛苦。女主角阿黛尔上班前要到男人那里上一次床才能止住颤抖的手,与这个现实中的受访者是多么相似。

作者用一段段性描写贯穿故事的始终,也间接拼凑出阿黛尔没有出口的生活。在瘾的作用相爱,她幻想渴望被随便一个、所有的陌生男人粗暴对待,她也是这么做的,而之后就独自消化痛苦与麻木。后期,作者很高明地在行文中分出一条丈夫理查的视角,在发现妻子的秘密之后,他渴望带妻子回归正常的生活,但他靠的不是爱,而是自顾自地代表了一种所有人都认为你在犯错误的道德高点。肯定的是,曾经阿黛尔和丈夫理查之间是有爱的存在,哪怕阿黛尔选择理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认为他是一个适合结婚的人,她依然想要在他面前藏起写满秘密的翻盖手机与日记本,维系这段关系。可在性瘾症催生的欲望之下,这份爱太微薄,交流缺缺的夫妻关系不足以为她提供安心的栖息之所,反而加重了她的瘾。阿黛尔曾经从症状中获得过短暂的解脱,那就是在她怀孕的时候,生命在自己身体内孕育,从没有另外一个人与自己如此紧密连接,这让她安心,可是当孩子出生,成为另外一个独立的个体,另外一个小理查,阿黛尔又一次走入堕落。在这种瘾症面前,任何表面的解脱都是短暂的。

丈夫孩子如此、父母如此、朋友如此,那些自己的裙下之臣更不值一提,所有人从根本上就认为“我”是错的,是淫荡的,只会让“我”改正,可是,有没有想过,这不是“我”可以选择的,我无法回头!没有人真正走入到阿黛尔的内心,当然,也有她的原因,她的“不正常”让她与正常生活之间有一条清晰的界限。所以,她一边在逃离正常的轨道,同时她又渴望爱与依靠,最终在矛盾中迷失,继而进入恶性循环,因为没有足够的爱,所以只能靠着继续放纵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见过她的人会说阿黛尔这么优雅漂亮的女人,心中一定有芬芳的花园吧,是的,阿黛尔心中有花园,只是大家都不知道也不关心那个花园中住的其实是食人魔。最后的结局,没有拯救,阿黛尔彻彻底底地逃离了,真爱都很难战胜的瘾症,怎么会靠着岌岌可危的婚姻拯救呢?

生活在继续,沉沦在继续,明天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好真实细腻的描写,细腻到可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