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额田女王读后感精选

额田女王读后感精选

《额田女王》是一本由[日] 井上靖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额田女王》读后感(一):重复的日本历史,作为吟咏者的额田女王

或许井上靖在《额田女王》(1968年发表)里写的日本一千多年前从倾举国之力向唐朝派遣遣唐使,以学习中国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到顶着来自旧势力的压力进行改革,再到发兵新罗和唐军对抗,最后到白村江海战溃败,国家满目疮痍,统治者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权威动摇,民间怨声载道,正是从明治维新到二战投降这段历史的投射。

两段相隔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竟然有如此之高的相似性,这种学习—改革—扩张—失败似乎成了日本历史的一个循环,一个不断重复的原型。日本商界有个术语,叫作“加拉帕戈斯化”,指因为与世隔绝,丧失和外部世界的互动独自进化而被淘汰。这种深处孤岛之上造成的恐惧与警惕沉淀成了日本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以及日本文学的母题之一。

在小说里,井上靖的关注点似乎也并不是额田女王的精神世界,而是借额田女王回望日本历史。他不厌其烦地写遣唐使出海,写一次又一次地迁都,写海战中统治阶层的矛盾、野心和溃败后的失落,额田女王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微乎其微。

额田反复告诉自己,不要陷入对皇子们的爱情,自己的使命是倾听神的声音,如果被或同情或反感,或喜或悲,或嫉妒或痛恨的情绪所控制,她就只能听到凡人的声音,而听不到神的声音了。虽然后来她还是爱上了中大兄皇子,对大海人皇子迎娶妃子和生育子嗣似乎也有一丝醋意,还为女儿十市皇女牵肠挂肚,但她始终保持着自己作为巫女的独立性,不愿接近权力。她只是作为一个旁观的灵魂,注视着一段历史的发生,以和歌的形式吟咏出这个民族的精神渴求。

或许,额田女王对自我独立性的坚守,正是井上靖对自己历史书写的定位。额田的使命是倾听神的声音,正如井上靖的使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书写日本的民族寓言。

《额田女王》读后感(二):《额田女王》:爱情虽美但不是井上靖的主打歌

《额田女王》:爱情虽美但不是井上靖的主打歌

巧合的是,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井上靖的长篇历史小说《额田女王》的同时,日本宣布了新天皇的年号“令和”。“令”与“和”两字从“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薰珮后之香”中拈出,诗句取自日本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而《万叶集》又收录了多首署名额田女王的作品。2019年4月1日新天皇的年号“令和”一经发布,一首首额田女王的和歌便陆续出现在出版社名叫“可以”的公众号上:

今城之丘上,

祥云纷出多采采;

祥云朵朵来,

劝君莫要空叹嗟,

劝君记取多欢咍。

河边青青草,

恰似大好青春人;

青草对白头,

我身已如中箭兽,

此心却无可寄人。

这样美好的诗句,读来能不令人动容吗?不知道有没有读者因为“可以”公众号上刊出的额田女王的作品而去延伸阅读?阅读小说《额田女王》或阅读日本最早的诗歌集《万叶集》。我的延伸阅读选择了《额田女王》——穿插着这么美好诗句的小说,呈现的爱情能不摄人魂魄吗?我想起了还是学生时读过的川端康成的《雪国》和《伊豆的舞女》。

在《额田女王》和《万叶集》中选择《额田女王》,还因为,半年前读到的日本历史学家家永三郎的著作《日本文化史》,让我颇感意外。“日本文化源头在大唐”,是我关于日本文化之根的固有思维,但《日本文化史》否定了我的既有想法。可我又没法反驳“日本文化的延续性,从来没有丧失过”这一观点!家永三郎先生从公元前10000年的绳纹时代开始,历数日本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时期的文化形态,来论证始于绳纹时期的日本文化,文脉也许微弱过但从来没有断代过。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多么希望家永三郎先生的观点有疲软的瞬间!既然《额田女王》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公元七世纪的日本飞鸟时期,我想到井上靖的小说里找找看,能不能轻轻地摇晃一下家永三郎先生的论点。

先说爱情。写出那么美好诗句的额田女王,遇到爱情了吗?当然,且额田女王的爱情观非常现代,起码,要比《雪国》和《伊豆的舞女》中的驹子和熏子更像当代女性。公元七世纪大和朝廷的宫中女官,额田女王比皇后还美丽,又聪慧得能吟诗咏歌。就因为美丽又聪慧,额田女王才不愿意将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一个男人?哪怕那个男人是皇子!所以,与大海人皇子有了女儿后,额田女王并不想成为大海人皇子的妃子,就算因此会失去监护女儿的权利,也不能改变额田女王想要拥有自由的决心。然而,在纷乱的世事中,在男权的社会里,额田女王终究还是被裹挟进了身不由己的纷争中,先是身体被比大海人皇子更有权势的中大兄皇子夺了去,后是她出口成章的诗句大多数都消失在日本的历史长河中,“额田女王在飞鸟新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却无可考据”,这就是没有结局的额田女王的结局。

所以,《额田女王》根本不是爱情小说!额田女王只是井上靖的说辞,就像他的历史小说《杨贵妃》不是为了讲述杨贵妃的传奇一生一样,额田女王只是井上靖还原飞鸟时期日本历史的由头,他想告诉《额田女王》的读者,蕞尔小国日本很久以前就一直在处心积虑地想要通过强大国体来扩张自己的领土,以期成为一方强国。

井上靖开始讲述《额田女王》时,大海人皇子贵为皇兄中大兄皇子最信得过的助手,他除了情不自禁地爱着额田女王外,一门心思辅佐着皇兄中大兄皇子。国贫民弱,是彼时日本的国情,尽管如此,中大兄皇子为了振兴自己的国家,几度不惧劳民伤财地迁都,更是不顾国力地修造大船派遣国中最有希望的年轻人去往大唐,还出兵半岛试图扩大疆域……与国家实力相去甚远的治国方略,让中大兄皇子成为天智天皇后不久,就招致大海人皇子的杯葛,他用出家为由貌似退出了飞鸟时期日本的国家政治,一俟天智天皇壮志未酬不幸离世,大海人皇子就卷土重来登基为天武天皇。执掌了飞鸟时期日本的大权后,对额田女王的爱情迅速从天武天皇的心里退出,“额田女王在飞鸟新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却无可考据”。

为爱情而读《额田女王》的读者,尽可以为额田女王有始无终的爱情故事掬一捧同情之泪,而我读到的,是井上靖的文学野心,亦即通过额田女王和她创作的和歌,抓取读者的好奇心;好奇心支使下走进井上靖虚实相间的文学世界里后,我们就会感受到,从来不甘心偏安一隅,从来就想跨出岛国成为世界版图中重要的一小块,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哪怕已经在战场上一败涂地——那就是日本。

在家永三郎的《日本文化史》中,《额田女王》所涉的飞鸟时期,只在第三章“律令社会的文化”中与白凤、天平并肩占据了一小节。只是历史一瞬的飞鸟时期,都能被井上靖铺展成一部宣扬日本精神的长篇小说,试想,平安时期、武士时期、室町时期……发生过多少《额田女王》那样的故事?不然,家永三郎先生也得不出那样的结论: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压倒性的优势面前坚韧地存活下来,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实现了超越前代的更蓬勃发展——我们从中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额田女王》读后感(三):一种无法转圜的宿命感——井上靖的历史故事

文/ 黄牧风

前两天我读了浙江文艺出版社新推出的日本文坛巨匠井上靖的长篇历史小说《额田女王》,收获了一些震撼和一些触动。这部作品是首次在中国翻译出版,第一次向国人揭开这位日本历史上的传奇贵族女性的人生幕帘,讲述了她一生在两位天皇之间徘徊的坎坷命运以及大化改新时期日本社会的风云变幻。

这本书的作者井上靖,曾被认为是东亚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位痴迷于历史的文学家,写过《天平之甍》《敦煌》,还写过中国的传奇美人杨贵妃。我从来都觉得日本是一个情感异常丰富的国家,孕育了许多温柔细腻的作家,他们都对人物的性格、心理描写入微。

连城三纪彦笔下的雨中桔梗花,渡边淳一绮念里的生死相随,川端康成书中的惊艳花朵……而井上靖不同,他只是隔岸观火,他笔下主角的悲欢离合都只用寥寥数笔带过。他在大量史料和文献的基础上,加以自己合理的想象以及心理刻画,还原了日本历史上的传奇女性——额田女王。

额田女王她的生命绽放于日本历史影响最深远的改革时期——大化改新。故事从白雉二年额田被两位皇子求爱,写到天武天皇七年额田从史书中销声匿迹。井上靖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了改革背景下国家的兴衰剧变,额田与国家掌权人的三角恋情。全书以额田女王的人生为故事线索,串起日本历史上的著名的大化改新、白村江战役、壬申之乱等历史事件,以小见大,重现历史。

这本书的可读之处太多,它还原了大化改新的历史进程,描绘了天智、天武两位天皇的争锋交错,叙述了额田女王的命运浮沉……额田女王最为世人熟知的是,她是一位绝世美人,与两位天皇有不解情缘,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女歌人。额田十来岁便入宫成为巫女,负责倾听神的声音并歌咏,在《万叶集》中,额田留下了长歌三首短歌九首。

最令我觉得特别的是,在井上靖笔下,额田作为封建社会甚至是残余奴隶制社会下的一名皇家女性,却不同于其他的女官、妃子,她拥有着超越时代的先进思想与精神。在额田几十年的生命中,她一直坚持自己的使命“传达神的声音,自己的吟咏与这个国家一级所有百姓的命运紧紧相连着”。

故事开篇略显奇异,大化改新六年,白雉显世,世人不知如此征兆是福是祸。历史的风云波谲,仿佛在开篇就已注定。赏梅宴后,额田被大海人皇子召幸并怀孕,她拒绝成为大海人皇子的妃子,宣称自己怀的是神的孩子,坚持以巫女的身份在宫中任职。她坚信自己的特殊,克制着自己嫉妒、思念这一类“属于人类的情感”。

我无法揣测历史上真实的额田女王是怎样一个人,但书里的额田,从来不是风中芦苇、水中浮萍,任意飘转的。在额田被大海人皇子让给中大兄皇子之际,她在乎的不是自己浮沉的命运,而是如何不让皇室关系产生龃龉,影响国家政局。井上靖赋予了额田不同寻常的情感寄托,这种寄托是超乎个人小我的,是关乎国家命运、民众心声大我的,或者说,它就是神的欣悦、神的悒愤。

然而,额田不可避免地对英武的中大兄皇子产生了倾慕崇拜之情,但她“不能交出自己的心”,她把自己对中大兄皇子的爱,转变成与他心意相通、与国家命运相连的共鸣。在向半岛出征的月明之夜,额田代替女帝献歌,咏出的却是中大兄皇子的雄心壮志,她化小爱为大爱。

虽身在宫中,额田从未窥视权力,也不曾贪慕富贵荣华,没有与天皇的相爱相守,没有后宫的明争暗斗。看似对那些人、那些事隔岸观火,但不然,她巫女、歌者、天皇情人的身份,却赋予了她最敏感的心灵触觉,最丰沛的情感角度。额田以和歌作为情感的宣泄口,表达她对爱人、对国民、对国家的不绝热情。

额田对中大兄皇子的态度是全书的一条明线。从初时的恐惧——“全身血液仿佛冻结了一般”,到后来视中大兄皇子为灵魂伴侣,而最终天智天皇病逝,“额田想到了死。除了死,她想不出自己应该怎么办。”她的故事,经历了有间皇子死亡,白村江战役大败,几度迁都,到最终天智天皇离世,壬申之乱终结。

尽管明里暗里写到她对大海人皇子的眷恋,对十市皇女的怜惜,对妃子们的嫉妒与羡慕,这些情感都没有成为她最终命运的羁绊。因为在井上靖的笔下,虽然看似使她命运转折的是时代、是天皇,但最终决定下一步命运的,都是她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使命是倾听神的声音,任何亵渎神灵的东西她都不会去接近,也不可以接近。”

井上靖爱写历史故事,他笔下的历史小说都极其尊重史实,但历史小说又不是历史而是小说,所以又辅以恰当的文学想象去填补历史的空隙。

由于对额田女王的命运十分陌生,初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梳理这段历史故事的情节与发展脉络。再读之后,才渐渐发觉了历史小说的吸引力。井上靖笔下的小说人物,如额田、有间皇子、大海人皇子等等,作为当局者,他们自己不能察觉命运已然来到了分岔路口,可我作为旁观者,却在心里呐喊着等一等,这是转折,再想想吧。井上靖写历史故事,总带着一种无法转圜的宿命感。用一个平淡的情节去写出巨大的转折,这正是井上靖的历史小说的迷人之处。

他淡薄疏离的文风,与小说中一个又一个的年号一起,静静地告诉读者,这就是额田女王的故事,这就是历史。然而我对井上靖所叙述的故事,却有一些怀疑,这仅是我自己的思考。在权力斗争中,在国家动荡下,额田真的能不参与纷争,全身而退,只求一块侍奉神明的安宁之境吗?

相比于杨贵妃这样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中国读者对于额田女王比较陌生。相信对于国内的日本历史爱好者,井上靖这本严谨翔实的历史小说,能够非常好地开拓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角度。而对于像我这样爱读小说却对日本历史一无所知的读者,同样被井上靖清淡明晰的笔触所打动,走进了日本历史,走进额田女王。

在读完整个故事后,除却额田的情感浮沉,同样令我怅然若失的,是那些与权力绝缘,仅仅以“百姓”这个称呼出现在历史中的人;是那些一声令下便奔赴唐国,却葬身大海的青年才俊;是那些被自己的天皇抛弃在旧都的士兵;是那些总也纳不完赋税、服不尽徭役的百姓,他们只能在一首又一首的民谣中,把那些叙不完的不安与血泪唱尽。

END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