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读后感1000字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读后感1000字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是一本由[法]马克·奥热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3.00,页数:1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精选点评:

●莫名喜欢这样散漫的思考。人类学家如何在地铁上做人类学?人类学家如何在地铁上思考民族志的局限性,地铁乘了评述莫斯和列维.斯特劳斯的场所。个体的人的孤独感和社会整体事实,都是玄妙得难以描述的。流动而充满秩序的空间里,他们交汇并整合。“人们永远可以换站台和路线,而如果我们无法逃脱它的网络,至少它可以带我们绕行某些美丽的道路。”

●挺有味道的,然而,浙大出版社抢我钱%#@¥……

●有一定启发的写法,作为命题作文,围绕地铁既有相关事件的记忆,也有乘客的观察笔记,还有形而上学的哲学分析,是一种包含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写法,但遗憾的是作者无论哪个时态都是蜻蜓点水泛泛而谈

●其实这本书挺有意思的,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巴黎地铁,其中植入不少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纵向的历史观和横向的地理版图构成了作者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其中不乏引述上帝视角的卫列斯特劳斯的观点,十分有意思。

●我们可以从共享的空间建立特殊的秩序,可以揣测很多表象。

●我不如再看下苏菲玛索写的小书

●地铁最通俗的定义正是如此:没有节庆的集体性,未被隔离的孤独感。

●“如今滑铁卢只是伦敦车站和地铁站的一个站名。这个景象本身不但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文化价值。因为,象征胜利的字眼出现在地铁里,代表历史和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实感,或者我们对历史的非现实感同时存在。”在坚持读了四十几页后,把这句话来回读了五遍没读懂。放弃。

●对每个天天搭地铁的人来说,地铁最通俗的定义正是如此:没有节庆的集体性,未被隔离的孤独感。

●人类学和现象学并存的论述。巴黎……280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一):我是人类学家,我今天坐地铁了

购买这本书的理由是凑单包邮,打开这本书的理由是篇幅简短,决定写篇书评的理由是读都读了。很薄的一本小书,里面涉及到的线索却千头万绪。

作者把地铁作为研究对象,将人类学研究领域里的观点、方法,特别是那些有争议的问题,投射在地铁这一具体的公共空间上讨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实在不熟悉人类学学科,总觉得通读下来作者能够清晰阐明的观点只有两个,一个是“所以说这些争论不是没有道理的,果然是难办啊”,另一个是“地铁真是一个人类学家应该好好研究的地方啊,聪明人可别错过”。也许有点冤枉作者了,不是有意冒犯。

这本书令我最受启发的是第一章“记忆”。有关地铁的记忆,不仅仅是日常的,也是特定的。每天都在北京六号线固定的地铁站下车去上班,每日乘坐地铁的记忆最终重叠挤压成一幅匆匆忙忙赶车的画面,成为千万工作者辛苦通勤的说明。但是和爱人第一次牵手的东单地铁站,和爱人第一次接吻的国贸地铁站,又成为千篇一律地铁通勤史里的几个特殊闪光点,将我和其他地铁乘客的记忆区分开来。如何拿捏个体记忆和集体历史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不仅困扰着学者的研究,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想起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鱼之味》,到底是诚实面对自己个体记忆里的欢愉,还是夹带私货召唤军国主义幽灵?“所以说这些争论不是没有道理的,果然是难办啊。”

这也是一本非常有画面感的书,这种画面感好像和随书附带的巴黎地铁路线图也并没有关系,纯粹来自于作者的叙述。我好像看见一位人类学研究者,每日辛勤耕耘,有一天也许是刚刚结束研讨会,匆忙走进巴黎地铁。突然,彩色的线路、涌动的人流、陌生的面孔,这些地铁空间最常见的元素一瞬间点燃了这位人类学家的大脑。飞速运转一波后,他一拍大腿,“绝了!”,然后回家激动地写出了这本小书。“地铁真是一个人类学家应该好好研究的地方啊,聪明人可别错过。”

我相信,如果是有人类学学科功底的读者,这本书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启发和更深的共鸣。可惜我不是,所以只能说这本书“还行”。可能作者和编辑考虑到书的篇幅,对于注脚的使用也是极为克制。

另外再多提一句,我手里这本1版1印,第124页第8行,似乎多了一个“张”字。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二):需要背景的阅读

杭州的地铁在大学的时候迅速地扩张起来,可以说也是见证了这一过程,所以图书馆看到《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时,便抱了回来。对于巴黎,未曾去过,也没有迫切的了解欲,所以原本的预期是着点在地铁、人类学家上的。最终的话,没有完整地看完这本书,停在了【复数的孤独】。三个章节名称的翻译容易勾起阅读的欲望吧:记忆、复数的孤独、交汇站。

1. 书挺薄的,里面夹了一张蛮大的地图,法语的,所以,对于看不懂法语的本人就没什么意思。

2. 不少用词用语感觉属于不是汉语的汉语,就没有阅读国人汉语创作的作品的愉悦感跟沉浸感;

3. 文中很多的专业性偏强的词汇,例如他者、民族志等,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看的时候会比较困惑,只能大致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推断意思,这样子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换句话说,觉得自己知之甚少,不配看这书,需要更多的学习跟充盈);

4. 另外, 类似于bourgeoisie这种觉得可以表达为资产阶级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直译为布尔乔亚?觉得译为资产阶级更方便文本的阅读跟理解,也可以添加备注原文在边上之类的;

5. 对于没有生活在巴黎,也没有去过巴黎的本人来说,书中很多的站点站名,换乘之类的其实不容易有代入感,不容易沉浸,也不容易有共鸣。对于法国的一些名人,战役等了解甚少,有的部分也是一知半解,其实就很影响阅读的体验感(就体现了自己个人所知的窄度)

以上。

就还蛮好奇,有巴黎生活背景的人阅读此书的感受,应该还是会有很多的回忆之类的在阅读的过程中闪现吧。之前抱回来的时候也因为自己是一个高度依赖地铁的人,毕业之后基本都住在地铁沿线,搬过非常多次的家了,工作也换了几次,但都会尽量选在地铁附近。最近走路上班,偶尔再乘地铁出行的时候,会有突然的隔阂感,有一种入侵感,像一个观察者。地铁线上的生活,其实也见证了很多的东西,人生百态。

觉得很多的时候看书,书中的内容会跟自己的个人体验经验等混杂在一起。当看一本书时,想起很久不曾想起的人或事时,会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也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彼时与此时之间的距离。地铁刚开通的时候,我不愿意去坐,因为说是试运行,那时的自己对于尝试新的东西,并不抱太大的兴趣,那时的自己,还在心理建设,在努力把自己推进生活里去。地铁站离学校也不是步行几步能到的,需要公交坐上几站再换乘,或者穿过隔壁的大学过去,那时的自己觉得,为什么不公交直达呢?现在想来,也是傻的。自己晕车自己也知道的不是。后来开始了坐地铁的生涯,网上找了兼职,下午搭地铁去近江,当晚托班的老师,护着一群小朋友过马路。地铁来回一趟,需要花上好几块钱,再去一去其他的消费,本来给到的薪资也没有多少,有时候会觉得,我是何必呢?但又要告诉自己,大四了,大家都有工作兼职等等的经验,而我,我是一个暑假在家躺尸的人,这样子不好。那一年,身为大四在读生,日渐逼近的毕业日子,让自己颇有些惶惶。也是那个时候,我掉了一张地铁卡,这么多年来,只丢过那么一次,倒没有多么耿耿于怀,但就是一直记得。所以,还是蛮感谢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想起那么久以前的事情。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三):像人类学家一样坐地铁

(刊于《长江日报》2019年4月23日)

文/俞耕耘

乘坐地铁,是都市生活里最为寻常、漫不经心的日常。事实上,我们对工具的观察分析,常被忽略无视。因为,载体就是透明的介质,只要目的达成,自身意义,往往也遮蔽起来。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和公交车并无二致。但如果作为一整套“空间系统”、“地理和时间综合体”呢?答案就很不一样:它有地下的空间,有线路延伸交错的网络,更有每个站名背后的群体记忆,世代象征。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就是一本从城市景观、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出发,思考历史与当下,我们与他者的“小册子”。作者马克·奥热,是法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深受列维-施特劳斯、涂尔干和莫斯影响,天生具有一善于省思的头脑,细腻敏锐的眼光。

地铁路线就是用不断的细密分岔和联结点,也暗示了每个人生活的可能性:也许指向闹市区,聚集了移民、妓女和小偷,也许通往声色场所,“接受魔鬼的引诱”。甚至,当你把生活想象成直线往返的路径,你还会生出一种“忠诚感”。奥热发现,地铁也在训练,培养出人们生活的精确感。你会分辨熟练的乘客身上的“生活技艺”:“令人见识到他完美掌握身体运动的能力:在通往站台的走道上,他走得不疾不徐;他看起来轻松自在,五官却保持警觉。”他能听音辨位,判断站台距离,在哪里停下,距出口最近……这种像机器一样精准的肢体动作,呈现出老练乘客对地铁空间和时间的熟稔体认。

作者饶有兴味的是地铁所承载的某种交汇。历史与当下,共通与差异,自我与他者都在地铁中混杂并置着。“让我们在搭地铁的路程中交叉对照的,正是我们自身的历史”。今天的路线和过去的路线交错成为团块,“以至于没有任何隔绝的方式,能够壁垒分明地切割个人和群体,我们的私生活和我们的公共生活,我们的历史和他人的历史”。每个地铁站名,都有多重回忆,有时是文学的、政治的、宗教的或者关涉战争记忆。当你谈论站名,意味着你也在讨论阅读,绘制地图。

最切身的差异性,来自地铁里乘客的年龄,作者用“世代”表述了年轻人和青春不在的人的鸿沟。那就是记忆的历史没有交集,我们无法体验他人的历史,共通只在于他们和时间的关系。地铁能将从记忆里翻找、查证的人,和只能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的人分别开来。譬如,地铁中出现的“胜利”字眼,只有在事后纪念中才产生意义,历史亲历者在当时并不会察觉意义。年轻人只是从仪式里直接习得了意义。集体仪式能传达集体情感,“搭乘地铁就像是在参与纪念祖先得庆典”。个体意识最终也会混淆在集体中,通向历史意识。

站名纪念的历史,唤醒的不只是私人经验,“这些名字里的某几个,响亮到足以呼唤出浩大的战争场面(香榭丽舍-克列孟梭站、夏尔·戴高乐站),另一些则直接令人意识到相关历史建筑的画面(马德莱娜站、歌剧院、协和广场)”。历史感也在巴黎市中心向郊区延伸的过程中减弱消失,反而带有了异国情调。象征性的仪式,成了地铁空间的某种特质。地铁具备仪式中的规律感、秩序感,周而复始的日夜,不可违反和逆转的模式。它内含巨大的契约精神、公共约束的空间系统。然而,契约只有在遭到背弃和蔑视时,才会凸显,这是个悖论。地铁中的逃票者和小偷,就是最好的例证。

巴黎地铁,在作者眼里,成了“田野调查”的分析场域,每个人的“记忆之场”。作者说道,地铁总是划出童年的地域范围,人生际遇和贯穿生命的坐标轴。随着年纪、工作和居住的理由,地铁总在“同步延展”记忆的范围。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读后感(四):人类学视角的巴黎地铁遐想录

地铁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一扇窗口。地铁站仿佛一道道大闸,汇聚水流,然后“哗”地一下迅速四散。人们坐在位置上,阅读,发呆,听音乐,刷手机,一抬眼就面对面,肩挨着肩,却很少会交谈。人们穿行其中,形形色色,来去匆匆。

水过无痕,地铁站的偶遇,通常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巴黎人就是有这种特权,把地铁路线图当作备忘录,当作一种记忆的开关,一面袖珍的镜子,映照出青春鸟儿凌空飞过时的影子”,在《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里,马克·奥热渐渐打开了记忆的开关。

第一道记忆来自于1940年,荷枪的德国士兵站在巴黎地铁站的站口,当时马克5岁,已经懂得恐惧。奥尔良火车站-奥斯特里茨站-奥特伊站这条地铁线,成为贯穿他生命的坐轴,构成了他漫游和个人回忆的总和,也让他意识到身为巴黎人的“公民身份”,比如“夏尔·戴高乐-星形站”这样常见的命名方式,既具有地理意义,更具有“记忆之场”的功能,承载法国公民的集体回忆。巴黎地铁规模庞大,集结而成的网络,就是最好的历史地图。

读《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有一种独特的心境。这本书不是游记散文,不是导游手册,也不是社会学论述的常识读本。它有点像卢梭的《漫步遐想录》,是一个人在日常的生活里坚持去发现一些微妙的东西,探究他所见到的所有事物的现象,和他感到的所有事物的本质;也有点像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熙熙攘攘的街头,喧哗迷离,随处游荡,不去设想要走的目的地。马克称之为“复数的孤独”,人群里的个体偶然而短暂的联系,一转头就断掉,地铁是城市人的流动舞台,习惯了独角戏。

以笔致而言,这是一部很纯粹的文学读物,怎么会和人类学发生关系呢?

在城市生活,等于是在一个互为陌路的社会中生活,城市在解放人类身份束缚的同时,那种可塑性和迅速的转换也使人永远处于不稳定状态。搭地铁,被作者描述为“短期契约”行为。地铁票有多少种,契约的性质就有多少种,乘客获得了条件限制下的自由。大众运输的空间形成了一种契约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不同意见的共存是日常生活的实践。所以,在马克看来,只要你买了票,只要你遵守地铁安全规则,那么,你可以在地铁上享受独处片刻的私密感,你也可以在行驶的列车上进行临时的才艺表演,“艺术之都”从来不会缺少艺术家和“新乞丐”,这也是巴黎地铁的特权。

作为法国当代知名人类学家,马克·奥热受到列维-斯特劳斯、涂尔干和马塞尔·莫斯的影响。在这部仅有4.8万字的著作里,马克也灵活地运用了他们的论述。比如莫斯、列维对于太平洋群岛或者美洲的研究,尽管地理环境不同,人类学家对社会结构的观察,尤其是强调从内部重新感受当地经验的做法,依然是适用的。正如列维-斯特劳斯所言,任一文明都“可以视为各个象征系统的总体”,那么,巴黎地铁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明,乘客是构成这个象征系统总体的各个部分,地铁本身的历史和象征意义也构成了系统的必要条件。

世界参差多样。人类学的宗旨是维护多样性。现代化摧毁了很多独特的文化,而巴黎地铁作为一个样本,让我们看到,现代大都市也可以创造再生与共存的空间。民族志帮助人类学家理解那些熟悉的事物,厘清和调整文化差异带来的悖论,巴黎地铁的人类学视角,也在倡导不同人群的位置和共处,要求人们能以更好的方式去思考更具包容的都市文化。

“地铁已教导我”, 马克·奥热说道,“人们永远可以换站台和路线,而如果我们无法逃脱它的网络,至少它可以带我们绕行某些美丽的道路”。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读后感(五):笔记·关键词

一、记忆

画家不同时期→颜色: 人不同时期→地铁线路

地域范围→社会化过程→人生境遇、层级

二、复数的孤独

沟通的不可能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