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园圃之乐》读后感1000字

《园圃之乐》读后感1000字

《园圃之乐》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布面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园圃之乐》读后感(一):内和外

“我在还是孩子时,每每有这样的癖好:看自然界的奇异图案,不足是观察,而是完全沉浸于它的魔力,沉浸于它的庞杂深奥的语言。”黑塞喜欢“格物”,喜欢“格物致知”到自然的密码中。“没有什么比这种练习更易让我们发觉,自己即是造物者,我们的灵魂在不断参与这个世界的持续创造。更确切地说,运作于我们内在和自然界的都是那合一的神性,所以即使外部世界崩塌了,我们中的每一人也有能力将之重建。”黑塞的园圃之乐,是一种修炼,以至于达到“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面对天下纷繁,无曲全、枉直、洼盈、敝新和少多的二元对立,只关注到内心的创造力。

《园圃之乐》读后感(二):看《园圃之乐》,读不一样的黑塞

因为产经的一句话:老板娘说,我每次回家首先不是去看我的女儿,而是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

所以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希望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黑塞,

看完之后,我得到了答案。

对自然的描写,对宗教的看法,对欲望的控制,对战争的态度,清晰,客观,平和。

我不知道生活在那个时代的黑塞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悲欢离合,

不过这么多年以后,这样细腻平和的文字和图片深深地给我温暖。

谢谢。

有空也会看《悉达多》。看看黑塞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一个不平凡的精神世界。

总之,感恩遇见。

ps:在图书公司工作最棒的体验是能第一时间看到最棒的作品。

《园圃之乐》读后感(三):黑塞的洞见和人道理想

《园圃之乐》,似写花写草写园丁。如果对照时间表,能读到哲人的心路。1917年的黑塞,人到中年,却生活在战乱之中,诀别二元对立,走向“合一的神性”(《内在和外在的世界》)。1918年,黑塞拜树木为导师,“完善自身,显现真我。”写下短文《树木》。1920年出版了《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用“温暖长夜”,“美酒佳人”和“迷离绽放”治疗战争、生存带来的精神困惑。1922年出版了《悉达多》。《对照》直面世风。“健壮、精明和盲目的乐观主义,嘻嘻哈哈拒绝深刻,肤浅懦弱不求甚解,享受当下及时行乐——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口号——他们希望以这种方式自欺欺人,忘掉战争的沉重回忆。”“直到他们……倦了……瞬间崩溃了……就需要先前的悲观主义者来安慰他们。”1928年,纳粹还没有上台,战争还没有开始,哲人就嗅觉到战争的气息。正如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所言:“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和高尚的风格。”

《园圃之乐》读后感(四):乐在心中

赫尔曼黑塞是上个世纪的著名文学家,他出生于德国,是作家又是诗人,生平获得过很多知名的奖项,其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文学界中至高的奖项了。从他的作品中我看到了我自己追求的生活,其实他的生活习惯和爱好与我极其相似,在最初读他的《荒原狼》时就对这位作者有了初步的了解,这种共鸣是很难得的。对于生活的理解我也从黑塞这里学到了很多,生活就是艺术的一种基本的形式,他的作品也能让读者重新理解生活的定义。

这本《园圃之乐》是黑塞的随笔集,从这些短小的文章中能够看出园圃之中能够寻找到的诸多乐趣,整本书的格调都是轻松自然的,而且黑塞在对环境作描写的时候是有一种空间感的,就像鲁迅一样。这些生活艺术家都各有特色,也都相通之处,哲学很复杂,正是因为不同的哲学家在不停的做否定,而生活不同,只有自己觉得舒适了,那就是美好的。诗人之所以能够写出优美的诗句,就是因为看着阳光感受着风就能够听到生活的韵律,如果不是生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诗人的。

黑塞的作品崇尚的并非残酷的现实,他更愿意去加入一些幻想,乌托邦明明是不可能的,但他心中宁愿相信一切都是美好的。自然是无法抗拒的,也正因为这点,让我们可以免去选择,这样以来就不会犯错。有的时候也想要一个人去旅行,去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然而这是不可能的,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当中,想要抛开一切几乎不可能。

书中不仅有文章,还有照片和绘画作品,我平时的爱好正是摄影和绘画还有写作,所以这本书完完全全适合我,我也通过这本书了解了一个全面的黑塞。他的作品是能够影响人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让人信服,他说过阅读只是让我们成为自己,而不是给我们带来幸福。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让读者学习到有用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一个作家能够这样写文章了,所以说也感到十分惋惜。我们生活在城市之中,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角落,可换一种思维,也许会发现如今依然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哪怕只是在心中。

《园圃之乐》读后感(五):在园艺中获得心灵的思索

没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只是单纯的一本介绍园圃之乐的书,读完才发现这是一本涵盖了作者思想和人生经历的一本感悟之书,内涵深刻,寓意深远。

《园圃之乐》是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尔曼·黑塞的随笔集,收录61篇文章和诗歌。除了广为人知的作家身份,黑塞还是一位生活艺术家,是画家和园丁。本书文字便主要记录了黑塞一生中不同时期与自然的对话和游戏。

每一个爱好园艺的人都是享受生命、爱好生活的人,这在作者的文字中也有体现。第一篇文章是《在园中》,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看到了园林中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观,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田园中的一切都在等待唤醒,一切都是生机勃勃和充满希望的景象。而对于花园主人来说,忙碌的时候就到了,他们需要开始栽种,整理土地,经过辛苦的劳作,田埂有了生机,种子会萌发。园艺生活给主人带来的乐趣在这里可以得到了体现。园艺是一种并没有那么功利的爱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想象与期待。就像捷克人恰佩克认为的“今年的玫瑰开了,我们会想,到了明年,它会开得更好。”

当我们还是小小孩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世界的大部分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未知的,于是我们会带着好奇的心去打量观察这个新鲜的世界,但是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这些好奇与未知都消失不见了。我们的思维也都固化了。我们会带着我们所持有的世界观去看这个世界,我们会认为黄瓜就是绿色,番茄就是红色和黄色,豌豆只有绿色等等,总之这个世界我们不在觉得新鲜。但是园艺种植可以让我们学会重新去打量这个世界,像是打开了一扇巨大的门,发现了一个秘密的宝藏,我发豌豆不只是绿色还有紫色,土豆原来还有纯白色的,黄瓜也有白色,番茄还可以是黑色……这就是园艺能带给我们的新奇和发现,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收获和发现,在园艺中,我们如初生的小孩一样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而未知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因为代表着无数种可能。

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发现黑塞诗人的悲剧命运既是历史赋予的,也是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诗人精神带来的。这本虽然写的是园圃之乐,但是他的思想和灵魂都在园圃中展现和感动读者,他的作品真的可以轻易直达读者灵魂。 在任何时候,你都会觉得,这是你自己的故事,这样无知下去多那可爱。作品真的可以轻易直达读者灵魂。 这其实也是黑塞在表达自己的两面性:诗人的感性和思考者的理性,去探寻世界的本质,又完全沉浸在表象之中获得最直观的体验,一种深刻又诗意的认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