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消失的动物》的读后感大全

《消失的动物》的读后感大全

《消失的动物》是一本由[英] 埃罗尔·富勒 (Errol Fuller)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消失的动物》读后感(一):样书实拍

内文用的125克富士樱花,四色加一个专色银银制,老照片上铺了层银网,质感简直太好了,太美了!封面用的是一款日本进口的特种纸,烫白,丝网印了刮刮乐效果,手贱把刮刮乐刮去,动物就“消失”了。裸脊,锁线装订,每一页都可以摊平。看的时候,最好有点儿仪式感哦

《消失的动物》读后感(二):童年的好奇心

记得学到《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特别想到书店找一本《山海经》来看,看过之后,我又有点害怕,不为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情节,而是插图中“千奇百怪”的人物形状,在年纪还小的我眼中,接受一些和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长相”,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伴随着《动物世界》长大了以后才知道,我所生活的圈子是多么小,世界上不为我知的生物数不胜数——可惜的是,早已消失的、再无可能出现在《动物世界》的动物同样数不胜数。

我们没法战胜时间和自然规律,但是人类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学会利用工具:影像,是科学史中的英雄。《消失的动物》就是这些“英雄”的“奋斗史”,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它们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本身。说不定在它们当中就有《山海经》的一隅。

《消失的动物》读后感(三):天空一无所有,如何给我安慰

1.书中的语言很平淡,好像为每一个消失的动物做一场朴素真切的告别。

2.人,或说现代智人总是大多数物种灭绝的直接因素,今天依然如此。

3.适者生存。而有些物种所“适”的生存环境本就极为有限,就如同有些人,其性格阈值较窄,这样的人往往友好无害,可也容易被伤害。

4.文字是一种记录,影像也是一种记录,读过他们的人如果能对动物保护多一点关注,记录的价值会更得到彰显。

5.作者文风恬淡,译者很好地还原了它。译者是自然保护工作者,译此书时内心当是五味杂陈吧。

6.因为会飞行的缘故,很多鸟的祖先作为“漂泊者”偶然来到了某些小岛,于是就此定居下来。它们是没有故乡的鸟,最后把异乡变成了故乡。

7.“为了给夏威夷国王卡米哈米哈一世(kamehameha)制作皇家羽毛披风,估计有约80000只马莫(mamo)被杀掉。”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件披风的照片,一件金色的披风,非常耀眼。

8.最后一只卡罗莱纳长尾鹦鹉在主人手中死去后,主人巴奇写道:“它和我们共享美食,举止得体,而且总是规矩地守着自己的餐盘。”

9.那只圈养的雄鸟(毛岛蜜雀)死后,圣地亚哥动物协会的阿兰.利伯曼写道:总有一天,当我们的技术能够跟上我们的幻想时,毛岛蜜雀就能复活,因为我们保存了它的细胞。

夏威夷国王卡米哈米哈一世(kamehameha)的皇家羽毛披风

《消失的动物》读后感(四):TA们曾活过,后来都不在了

想象一下,当你看到一张照片里的动物活灵活现,却被告知,它是这一物种在地球上留下的最后影像,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触动?

物种的加速灭绝,许多曾经存在过的动物的消失……我们从文字中读到这样的报道,和看到它们留下的真实照片,完全不是一种体验。

最近出版了中文版的《消失的动物:灭绝动物的最后影像》一书,就聚集了这样一些特别的影像资料。它们画面中的主角已经和自己所有的同胞一起消逝在了历史当中,但照片成为这些生灵曾经来到过这个世界的“物证”,拉近了我们与“逝者”的距离。

这些动物的离去,有些和人类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有些也未必如此。无论原因为何,看着它们和曾经的栖息地,总会让我们去想一想,地球上生态世界的前世今生。

在看照片之前,我们先要知道:这些照片的质量难免很差,而且没有太多细节,因为大多数照片是在摄影术发明的早期,非常艰难的条件下拍摄的。

当时,摄影器材非常笨重,而且需要被拉到遥远的、崎岖的地方。同时,摄影师完全没办法知道刚刚拍下的照片什么样:立刻检视照片在今天已经习以为常,而在当时毫无可能。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摄影师在当时并不知道他们的照片将会变得多么重要:毕竟他们也未必能洞察到,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物种极有可能灭绝。

不过,虽然有这些不利因素,这些照片仍能让人们对业已消失的生灵感怀与动容,它们是那么地近在咫尺,几乎触手可及。

《消失的动物:灭绝动物的最后影像》一书的作者,是艺术家、作家、自然历史学家埃罗尔·富勒(Errol Fuller),他的代表作《灭绝的鸟类》(Extinct Birds)自1987年问世以来就引起热烈反响。在新书中,他搜集和展示了这些珍贵的照片,还介绍了每种动物的习性及其生存环境,探究了它们消失的原因,并还原了照片的拍摄场景。影像为读者和众多业已消失的生灵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让人怀念、动容,同时也是一种警示。

除了我们选择的这几种动物,书中展示和讲述了的灭绝动物还包括——

巨䴙䴘

德氏小䴙䴘

石南鸡

威克岛秧鸡

极北杓鹬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

象牙嘴啄木鸟

阿达薮莺

黑胸虫森莺

鹦嘴管舌雀

关岛阔嘴鹟

大短尾蝠

加勒比僧海豹

斑驴

熊氏鹿

狷羚

……

而我们更要知道的是,数量比这大得多的灭绝物种并没有留下哪怕一张照片。

它们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生活过,为了生存努力地适应过,但从某一天开始,种种因素都与它们作对,最终命运冲泻而下,它们彻底告别了地球。

《消失的动物》读后感(五):它们灭绝前留下了最后的照片,是给我们的安慰还是讽刺?

这又是一本记录已灭绝动物的书籍。但它没有大而化之的灌输环境保护理念,没有空泛的去说人类年灭绝了多少动物,而是以这些动物的照片记录为抓手,讲述了它们最后的故事。

人类发明摄影术也就一百多年。所以,此书中记载的故事都很近。时间上近,也就意味着故事的详细。

比方说书中介绍的第一种动物:巨鸊鷉。中文互联网对䴙䴘这类水鸟特别不友好,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都看不到“䴙䴘”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太复杂了,好多手机的中文字库里就没有。

图片截取自汉典。

说回巨鸊鷉。这是一种只生活在危地马拉阿蒂特兰湖里的鸟类,因为当地环境的适宜,巨鸊鷉丧失了飞行能力。1965年,一个美国人安妮·拉巴士蒂尔来到了阿蒂特兰湖,发现这种鸟进入了快速的衰退期,仅剩下不到80只。于是,这位女士使出浑身解数,试图拯救这种鸟。但在无序的商业开发和当地人的漠视下,这种鸟还是灭绝了。

就在巨鸊鷉灭绝之前,《国家地理》派了一位记者过去采访、拍摄,于是这种鸟留下了不少清晰的照片,这大概是拉巴士蒂尔女士和巨鸊鷉的一大幸事。但不幸的是,记者的文章和照片没有在杂志上发表,巨鸊鷉失去了向人类发声的最好机会。如果有如果,他们真的引发了人类的关注,这种鸟是不是还会有活下去的机会呢?

巨鸊鷉,拍摄者大卫·G·艾伦就是那位《国家地理》的记者。

1978年,巨鸊鷉被宣布灭绝。

这是一本悲伤的书。作者费力收集的影像资料中,有许多我之前从未见过的图片。这些图片都很有年代感,带着一种故纸堆的尘土气。这样的气息造成了一股疏离感,仿佛在告诉我们,要重新回忆起这些动物的样子有多么难。而所搭配的文章又一再提示,人类灭绝一种动物有多容易。有时候一个愚蠢的小失误就够了。

笑鸮,灭绝于20世纪初。这是唯二的笑鸮野外照片之一。拍摄者帕尔兄弟。

但让我更加悲伤的是另一件事。这本书相当的好,但作者呈现出一种自然而然的西方视角让我不太舒服。此书记录的唯一一种在东方人保护下灭绝的动物是白鱀豚,毕竟白鱀豚太有名了。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英国人、美国人在他们的国土或是他们的后花园里做的事情。书中即使出现了欠发达地区的原住民,也基本成为了背景,甚至是不太好的背景——这倒也是事实。对于作者来说,这种西方视角不是错,但我就是觉得它突兀。这种突兀提醒了我一件事:我们这儿缺少这样的书,“我们”不止说中国,亚洲好多地方都缺。这是我们的问题。

年初有件事刺激过我。婆罗犀最后一头雌性“信仰”(注)和北白犀最后一头雄性“苏丹”先后病危,“信仰”的消息几乎没有媒体报道,“苏丹”的新闻铺天盖地。很多国内媒体引用了许多西方的报道,获得了不错的流量。但离我们更近的事情,却少有人关注。那时我还没有辞职,倒是有一个去婆罗洲采访、拍摄“信仰”的机会,结果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实现,这是我今年最大的遗憾。

“信仰”。

在《消失的动物》当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美国人的故事。这些美国人在中南美洲、在太平洋诸岛上做的保护工作,仿佛就像是在收拾自己的后花园。如今,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兴盛,我认识不少在国内或是临近的东南亚做保护的朋友,如果有机会(以及有经费),我想多写写亚洲的故事。

注释:

准确的说,“信仰”是最后一头确认存在的雌性婆罗犀。它生活在马来西亚的沙巴州。印尼的东加里曼丹省也有一个种群,这个种群发现没多久,但自发现一次之后也没有准确的信息了。详情请看:苏门答腊犀或已进入崩溃的螺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