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读后感锦集

《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读后感锦集

《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是一本由/(德)尤阿希姆·鲍尔(Joachim Bauer)著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读后感(一):自制力养成法则

自制力一直被很多人谈起作为成功人士不得不缺的一种特点,很多人认为自制力是强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其实不是的,强迫很难坚持长久地完成一件事。真正的自制力来源于自我价值的肯定。缺乏自控力,其实就是对价值有误判。还是拿学习来举例,在学渣看来要想获得快感,看书可能得好多天,等到几个月后的考试才能获得成就感,而打游戏马上就会有收获,每杀掉一个怪就会看得见经验值的增加。我们那并不怎么聪明的大脑在这种时候就会被骗过去,认为玩游戏是更有价值的。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容易出现意志力下降,也就是因为抑郁会降低人的自我评价,让人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可言,于是也就失去了行动的力量。

要想获得自控力,就需要有强大的计划制定能力,能够把巨大的目标拆分成细小的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就感。比如制定学习计划,考100分和在1小时内做完一套练习题,明显后者收获成就的时间更短,也更容易被大脑接受。

这本《棉花糖的诱惑》标题是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这本书没有丝毫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的味道,讲的是如何自我控制的科学研究,研究如何能够为我们提供启示,本书通过:“自控,所以自由”。“自控力让人生不随波逐流等章节”潜移默化地讲述了如果通过提高自制力来对我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

现在我处在教育小孩的时候,如何督促儿童学会自我节制,让儿童学习等待、分享和控制冲动是当务之急。缺乏自我节制,会对小孩往后的人生带来许多深远的负面后果。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具有较好或较差的自我节制能力,关键在于“教养”,我们能否以关爱、开明却又坚定的态度,训练儿童学会等待、分享和控制自己的冲动。不过,唯有当儿童亲自体验到,这样的策略终究是值得的,他们才会乐于参与如此辛苦的训练过程,这也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需要深思的课题。

《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读后感(二):学会自控,掌握人生

对于心理学的书籍,这本书算是比较学术一些的了,首先我想说,不愧是德国人写的书,文笔用词都特别的德国范,很是严谨,也很是学术,不过,却起了一个很文艺范的名字-¬——棉花糖的诱惑,或多或少给人一种亲切感,减少了一般学术类书籍给人带来的冷酷感,这一点,要给小编一个赞。

回到书的内容来吧,其实棉花糖的诱惑这个实验,在很多实验场合都提到过,就是首先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原来都说是糖,这里改成了棉花糖),告诉孩子如果现在吃的话,只能吃到这一块,但如果等一段时间后,可以多吃一块糖,由此来判断这个孩子的自控力如何,而根据长时间的追踪研究,就会发现,当年不肯等待,直接吃掉糖的孩子,在成年后都会发展的不尽如人意,辍学的、吸毒酗酒的、早孕的比例相对于当年那些肯等待一段时间的孩子来说,会更加的高一些。由此人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自制力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品德,因此要加强自控力,不要让过于自由散漫的意志来控制自己,而是让自己去掌控自己的生活,不要失控,要加强自控。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着 “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 这个话题展开的。

身为父母,我想更加关注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如何可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这一点,书中有句话倒是也给我提了个醒“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具有较好或较差的自我调节能力,如前所述,关键在于教养,我们能否以关爱、开明却又坚定的态度,训练儿童学会等待、分享和控制自己的冲动”。这句话所说的关爱、开明却又坚定的态度,我觉得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关心孩子,包容孩子,但是也一定要让孩子要知道父母的底线在哪里,而不是一味的放纵娇宠,当一个孩子不停的调皮打闹时,其实也是在探寻父母的底线在哪里,一旦他知道那个线了,就会安心的在安全线以内发展,而如果一味的放纵孩子,孩子无法探寻到底线,他本身也就失去了安全感,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身为一个普通人,书中说的现在的人们面对手机、电视等多媒体工具也有失控的情况存在,我觉得这简直就是说的我自己啊,在手机面前,底线总是不停的被放宽,明明打算只是看个时间的,却打开了微信,刷下朋友圈,再打开微博,看看明星,之后再打开网页,看个新闻八卦,于是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的浪费过去了,这也许就是当代人的一个通病吧。。。或者是普通的失控的人的通病吧,那些已经知道自我控制,并且熟练掌握自我控制这个工具的人,一定有着更加高效美好的生活,所以,既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该行动的还是要行动起来的啊。

总之,这本书虽然学术性比较强,但是也不乏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实验描述来支撑学术性的知识,所以看起来也并不是晦涩难懂的,还是很值得好好学习并加以实践的。

《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读后感(三):关于自控力的两个错误认识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人:已累得筋疲力尽,依然强迫自己继续投入新的工作;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学习和考试上,不给自己留一点娱乐时间;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即使是面对众多美食的诱惑,也会数着米粒吃。

也许你会感慨:这些人自控力好强!

但是,德国弗莱堡大学医院神经学教授尤阿希姆·鲍尔跟你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些人是在“自我节制”而不是“自我控制”,自然谈不上自控力强。

尤阿希姆·鲍尔 1951年生德国,是心理治疗师、医生,分子生物学家和神经生物学家,心理免疫学家,曾获得德国生物精神病学学会的Organon研究奖。他也是著作等身的知名科普作家,屡次登上德国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著作包括《身体的记忆》《你的心情不好我知道》等。

尤阿希姆·鲍尔教授认为,自控力不是节食禁欲,不是拒绝享乐。自控,是为了自由。拥有自控力,我们可以达成人生的很多目标,活出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必受制于一时冲动和短期奖赏。在其著作《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一书中,他全面深入剖析你所不知道的自控力,指出人们对自控力的误区,并给出增强自控力的方法。

对自我控制的误解,你有吗?

尤阿希姆·鲍尔教授,人们对自我控制的错误认识有两点。

1、自我控制不是如同电源插座一样,随时可以支取的心里资源。

很多人认为,自我控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在开始我们提到的,已累得筋疲力尽,依然强迫自己继续投入新的工作。然而最后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反而耽误了重要的事情。这是因为人的身体是有一个承受极限的,一旦突破这个极限,身体状态便会向另一个想反的方向发展。所以,尤阿希姆·鲍尔教授指出,如果我们过度使用自我控制资源,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2、其次,自我控制就是“自我去执行控制”。

每个人对自我控制的理解不同,所处的人生状态也不同。尤阿希姆·鲍尔教授通过研发发现,自我控制有两种:其一是自我去执行控制,其二是将自我置于控制之下。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关注前者,以至于我们茫目地将自我控制等同于坚韧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等。

于是有人大喊,我们要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可是结果呢?更多的是,还未拼搏,便已放弃,然后埋怨自己自控力太差了。

真的是这样吗?

显然不是, 尤阿希姆·鲍尔教授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你把目标搞错了。他通过《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这本书告诉我们:

这个告诉我们,追自我控制不是简单的肤浅的为了达到某短暂目标而进行的努力,而是应该追求一种更“深刻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要 设定长远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从而增进个人的成长。

当前社会,干扰众多,专注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而专注显然需要你的自控力。然后盲目自控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控制,方能锻炼控制能力,达到自己的长远目标。

《棉花糖的诱惑:我们为何失控,又如何自控》读后感(四):《棉花糖的诱惑》读书笔记

棉花糖实验是有关“延迟满足感”的一个经典心理学实验。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沃特·米歇尔教授找来了一批四五岁的儿童,让这些孩子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面前放有一块看起来香甜可口的棉花糖,实验员告诉孩子“她会离开一段时间,如果在此期间能够忍住不吃掉眼前这块棉花糖,等她回来后会再奖励一块”。研究结果证明了自控力的重要性:那些能够抵御棉花糖诱惑的孩子们在随后的发展中,各项指标都有着更优秀的表现。

这项研究引发了有关“自控力”的无限思考,尤其是在被潮流和享乐欲望裹挟的时代,我们格外渴望能够长足拥有这项抵御诱惑的能力,但有时也会过分夸大的“自控”的好处,纵欲是不可取的,但禁欲也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棉花糖的诱惑》可以帮我们纠正关于自控力的一些认知偏差,寻求自我和生活的平衡之道。

人类的大脑有两套神经系统:一个是自下而上的驱力或者基础系统,另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控制系统(前额叶皮质)。也就是卡尼曼教授在《思考 快与慢》中所说的“系统一与系统二”。

激情和冲动等各种自发的本能反应是基础系统的特征,比如见到美食就停不下嘴,遇到美女就停下了腿。当这些本能反应出现的时候,大脑中前额叶皮质所代表的控制系统会适时发挥调控作用,比如为了健康抑制自己的食欲,考虑到已婚的身份角色而控制住撩妹的冲动。大脑的两套系统通过协同合作,让我们既可以不断追求美食、性爱、金钱带来的快乐和享受,又不至于过分沉溺于享乐而丧失理智和道德。

科学发现,影响自控的两个神经生物系统的成熟进度并不相同,主宰自控力的前额叶皮质比基础系统发育成熟晚得多,所以儿童和青少年往往难抵诱惑,行为也更易冲动。前额叶皮质要经历长达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家庭教养和生活经验则是其最大的塑造者。

在经典的棉花糖实验后续的一项研究中,实验员在棉花糖实验之前,让孩子们先做另一项实验:告诉孩子们在柜子里有一些好看的彩笔,请他们去拿。一种情况是,孩子们会发现彩笔确如实验员所说的在柜子里;而另一种情况,孩子们并没有在柜子里找到彩笔,显然实验员的可信度打了折扣。随后进行的棉花糖实验中,在遵守承诺的小组里,被试儿童的等待时间为12分钟;在遭受欺骗的小组里,被试儿童的等待时间是3分钟。实验员言而无信的行为,削弱了孩子们的自控力。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背弃承诺的父母,会让孩子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大打折扣,并削弱他们拟定和遵守计划的意愿,因为父母的行为向孩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信号:未来不可控,快抓紧当下的享乐!

所以,良好的自控力并非天生,养育者一贯的态度和照顾会影响到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儿童如果能够获得未来可期的信念,便更能为达成目标而坚持,成年后经得起眼前的辛苦和忍耐,也更容易获得“延迟满足感”所带来的长足发展。

在这样一个“迈向成瘾”的社会,在生活压力和工作重负之下,我们越来越多的依赖暴食、游戏、刷剧等等容易成瘾的行为来逃避眼前的辛苦,也让基础系统陷入成瘾的恶性循环。面对不自控所带来的种种恶果,自控力所能带来的好处被我们反复强调:暂时的舍弃能让我们收获更多,刻意的自我约束让我们更自由,当下吃苦是为了更长久的幸福......

于是,我们开始加大自控的力度,坚决抵制及时享乐的诱惑。然而,凡事过犹不及的道理对“自控力”也同样适用,基础系统负责掌管我们短暂的需求,前额叶皮质负责掌管我们对长期利益的追求,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便会有损人体的健康与幸福。虽然逃避压力,并不会让我们走出困境,但面对压力过分苛求自控应对,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抑郁、恐惧、焦虑、强迫等等心理问题,这些往往都是过度自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自控”是为了能够拥有和维系长足美好的生活,而不是墨守成规的坚持或者沦为不停运转的机器,当面对无力应对的环境时,不妨寻求一个新的环境,此路不通,另寻他处。自控让我们拥有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我们所拥有的自主“说不”的能力,不会只是为了满足他人期待而做出“自我损耗”式的顺应。

自控是一种自觉、谨慎、自我关怀的态度,这种态度并不是让我们拒绝生物本能和科技生活所带给我们的快乐,而是能够平衡各种可能,做出收获长久幸福的选择,走出一段从自知、自决到自由的理想人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