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行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行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行人》是一本由夏目漱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页数:3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人》读后感(一):行人

我也曾幻想过阿直这样的女子,不需要过多言语,偶尔的回眸,彼此相视一笑,那种感觉一定是无比美好。只是长久以往,是否能承受?这种人前的热情,人后的风轻云淡。

大哥是毫无保留的,因此他把痛苦一并延伸给家族。当众人都为大哥奔波劳累的时候,却忘记了阿直的心并不如她的姿态一般高冷。雨夜中,二郎如果将烛火前的阿直拥入怀中,会不会成为永久的胜利者?只是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夏目漱石终究没有给出答案,也许只是不愿意束缚于伦理道德中。最后的信中所展开的形而上学的思考,更像是夏自己对人生的总结。

《行人》读后感(二):痛苦是思想的伴生物

读了好多天,读完后老想写一点什么记录下来,一直耽搁延后。

我一直都觉得夏目漱石的文字有一种轻巧的质感,读起来普遍轻快,哪怕是沉重的知识分子问题,也可以被他用零碎和平淡的笔触描绘。 书里的四个篇章,靠二郎絮絮叨叨地串联,我读到最后才会意识到这是在写知识分子的孤独处境。叔嫂的暧昧,父母的担忧,妹妹的涕泪,用仆的远嫁,这些零碎的记事无一不在含蓄地刻画家人视角下的一郎;到了二郎为了避嫌离家,这是从远处的视角对一郎的观察;再到最后,同为知识分子的h君那封观察细致的长信,是对一郎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痛苦的剖析与认同。 详说一郎的痛苦是无意义的,也许作为真正的知识分子,每个人的精神痛苦都是抽象和不可共通,不具有普世意义的。我读到最后时,觉得回到读毛姆的《刀锋》的时候了,陷入到对书中人的共情里。 我们都知道陷入大问题的痛苦,沉湎其中是不对的,可是完全不顾不想那些不可回避的深刻,甚至不愿直视那些正痛于此处的脸庞,也可能让人生陷入另一种失重的痛苦吧。

《行人》读后感(三):有答案吗?好像没有

其实最近我都在看夏的文,我总有种错觉,总是在文中找作者的影子,或者哪一种人才是作者更想做的人。然后我没有找到答案,只是在踌躇,一下觉得二郎讨喜,一下又觉得一郎,又觉得三泽,好像得了人格分裂似的,怎么都想成为。

故事似乎琐碎,都在隐约探索人生的问题。所有的琐碎都是在为一郎服务的,一郎是个落到世俗的可怜的孩子。他爱自己的妻子,却不能把自己的爱说出口,更不会去表达,所以用自己的愤怒去表达爱,最后发展成动手。而妻子也因丈夫的不温柔而与丈夫渐行渐远,用沉默去回应一切,不会用自己的柔情去哪怕开个玩笑,就是用冷漠对待一切,在丈夫动手的那一刻,她说“丈夫讨厌自己”。这是一场悲剧,至少在我看来。这个婚姻的开始到底是怎样开始的呢,这个男人和这个妻子是以怎样的方式发展成结婚的,达到婚后这样的冷漠的夫妻关系。这些开始的条件我无从追知,可能也如阿贞一样相亲就结婚了吧,在不了解脾性之前,这可能也是伦理的悲剧吧。

一郎想回归自然,希望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疯了,如同那个三泽家介绍出去出嫁的疯女人,在忍受了自己的丈夫灯红酒绿之后什么都不说,自己默默承受,然后离婚硬是把自己弄疯了,然后每每在三泽出门的时候会说一句“早点回来啊”这句话从不敢对自己的前夫说,疯了后,却说出来了,这就是人性的自然力和本性,一郎相信这些自然力,他希望自己身边的所有人都是这个样子,特别是自己的妻子,能够在疯了以后告诉自己,‘“我是爱你的”。多么可悲啊,一个怀疑心这么重的人,而他的妻子是那个以为丈夫道貌岸然不爱自己,而一直鄙视丈夫对外的那些行径。

《行人》读后感(四):《行人》

夏目漱石有一种特殊的本领,他的文字,让人觉得他窥视到了读者的内心。

这本书讲述的是普通家庭里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哥哥,嫂子,弟弟,妹妹,女仆。由于学者哥哥奇怪的性格,家庭中一直存在着微妙的不和谐的气氛,貌合神离,欲言又止,压抑着每一个人。

说来奇怪,人在最亲近的人身边,往往不能敞开心扉,血浓于水似乎更像是一种生理上的关联,心灵上的孤独无法轻易被亲情温暖。在外面面前,人们通常会保持良好的仪态,高雅的举止,和蔼的性格。但是在家人面前,却常常将最残忍的自己展现出来,将最伤人的话讲给最亲的人听。

凡是有些经历的人大概都会明白,处理家庭各个成员的关系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方面我们希望在家里能卸下伪装做真实的自己,但这样一来就容易让自己变得敏感刻薄,失去耐心。另一方面每日的朝夕相处,日常琐碎的柴米油盐,又让生活失去了光彩,生活上过分的了解反而让彼此失去了原本的尊重与和善。通常一个人是很难面对真实的自己的,就更不用说向别人敞开心扉。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被理解,同自己的虚伪和执拗形成了矛盾,久而久之,在家人之间,人们选择了一种更残酷的内心封闭。亲人反而变成了路上的行人,行人擦肩而过也就相忘于江湖,亲人却还要朝夕相处,这种熟悉的陌生才更让人承受不了。

这本《行人》讲的虽然是家长里短,却深含生活哲学,思想性很强。那种感觉,就像是晚餐时你跟家里人谈起一些严肃深刻的内心话题,自己本就觉得难以启口,却又被家人嘲笑太过正经,于是索性还是不谈了吧,想想这种内心的话毕竟是不能对家里人讲的吧。

《行人》读后感(五):很喜欢的一段

到了那一天,许多群众聚集在他的周围。穆罕默德按约定大声喊叫,命令对面的山到这边来。可是山一点也不动弹。穆罕默德装模作样地又发出同样的号令,山还是不动。穆罕默德不得不第三次发号施令,他看到山还是没有移动的样子,便对群众说:“我已按约定呼唤那座山了,可山似乎不想来。既然不来,我只得自己去了。”说完,他便急匆匆地朝山的方向走去。

我读这个故事时还年轻。我当作有了一个笑料,便到处宣扬。这当中有一位前辈,大家都在笑,这位前辈却说:“啊,故事太好啦,宗教的本义就在这里,这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我虽不理解他的话,还是洗耳恭听。我在小田原对你哥哥讲这个故事时,是那以后好几年的事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可已经不是当作笑料了。

“你为什么不去山的方向?”

我即使对你哥哥这么说,他还是沉默不语。我怕你哥哥不懂我的意思,又补充说:

“你就是呼唤山的人,呼唤不来就发脾气。你是个悔恨得直跺脚的人,而且,只想狠狠批评那座山。你为什么不朝山的方向走?

“如果对方有义务来这里又怎么样?”你哥哥说。

“不管对方有没有义务,你这方面感到有必要,去就是了。”我说。

“没有义务当然就觉得没有必要。”你哥哥坚持说。

“那么,如果你不想为必要而去的话,就为幸福而去。”我说。

你哥哥又哑口无言了。我的意思他完全理解了。不过,你哥哥在鉴别是非、善恶和美丑的问题上,不把他过去养成的高标准作为生活的中心,他就活不下去。因此,他不想同过去一刀两断而去追求幸福。他索性一边死抱住过去不放,一边焦急地追求幸福。而且,他也清楚地知道这个矛盾。

不要把自己当作生活的中心,彻底抛开就会更轻松些。”我又对你哥哥说。

“那么,以什么为中心而活着呢?”你哥哥问。

“神嘛!”我答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