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读后感锦集

《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读后感锦集

《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是一本由[法]夏洛特·瓦蓝德蕾 / [法]让·阿尔塞兰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元,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读后感(一):只有经历过,才能获得到

主人公系法国知名女演员,原名安娜-夏洛特·帕斯卡。经历了换心手术,得到了一段爱情,也体验了一次奇妙的旅程。译者翻译非常棒,推荐。

1985年,17岁的夏洛特在电影《红唇》(Rouge Baiser)中初试啼声即获法国凯撒奖提名,更据此夺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银熊奖。本以为事业可以平步青云的她,就在这一年被检出艾滋病阳性。

她是法国第一位公开自己是艾滋病带原者的名人。2003年,她因接受病毒抑制治疗,两度心肌梗死几乎丧命,因此必须接受换心手术。所以,她又成为了当时唯一接受心脏移植且存活下来的艾滋病带原者。如今,她是育有健康女儿的母亲,也是公益组织“生命移植基金会”的代言人。

本书描写的是她的亲身经历,她希望借此与世界读者分享她奇特的经历与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读后感(二):没有可以浪费的时间

一些摘要:

预约了要做一个活组织检查。每三个月我都要被从我这个移植的心脏上抽取一小部分组织,用以核查它是否有排异现象。所以,每隔三个月,虽然不会真的害怕,但是我都会超级紧张。我对自己的好命、对自己这生来就逢凶化吉的好运很有信心。我对自己说,即使我的这些移植部分现在就决定溜之大吉,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

检查的过程是不舒服的,他们会在我的脖子底端插入一根粗粗的针头,用以运送一台微型的斗式提升输送机,它会穿过这个柔嫩的小孔,绕成一团,直到锁骨的最末端,迅速碰触我的心脏。这样的活组织检查节奏,在刚完成心脏移植后是让人难以忍受的。他们就像是对待一个邪恶的玩偶那样刺插我的身体。每一次针头所刺的地方愈合得都很困难,而且那一块皮肤也会变得惨白惨白的。他们可以在我袒露的胸肩上做活组织检查呀,诱人吗?

“在移植手术中,器官的尺寸应该大体上是一致的。您的捐赠者应该也有和您一样大小的拳头吧……我去把这个显示屏关了,您看都没有看一眼!”

“这些物件是我的那些连接线吗?就是我们常说的舞台上吊布景的铁索。”他爽朗地笑了。“不,移植片的固定模是很小的,它是一个很小的小发条,它会自己展开,疏通动脉,您一共有两个,这边一个,那边一个。”

他很淡定地指着显示屏上的两个点。而我凑近了也只是瞎看一通,我只觉得他的手指真是修长,粉色指甲修得很是齐整,屏幕上的东西实在吸引不了我。“我看不见耶……那个,这些弧形的是什么东西呀?真像是一个衣橱……”“这些是缝合您胸腔的创口夹子。”“我和您说过我不愿看这些的……他们说每个创口夹子的底端都是用手拧紧的?”

从来就没有可以去浪费的时间,也从没有可以去消磨的时间。为什么要在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才能懂得活着的紧迫,才懂得燃烧生命、热爱生活、填满生命中每一个片段的那种紧迫。我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可是我的爱人们却不见得都能体会,这样的时间概念是别样的。

我的直觉告诉我,机体是有记忆能力的。细胞记忆可能会被解释说,当一颗重要的身体器官被移植时,捐赠者是可以传递给接受者一个自己的片段、一些自己的记忆的。这样的传递可能没有系统可言,而且也要根据器官本身的细胞能力具体分析,还有大脑和细胞本身的交流与相容也会影响其记忆转移效果的。在阅读这些信息的时候,我突然觉察到人的肌体和人的精神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混淆其实一直都存在,这早就存在于我们的遣词造句中,存在于我们的行为表达里了。

为什么要选择心脏呢?你可能不相信,但是我真的从未问我自己这个问题。在医院实习结束后,我们就要参加考试,心脏科,这是广受好评的……心脏和其他器官一样,是一颗重要的人体器官,而且很特殊的是它衍生拓展了人类的想象:它驱动生命,抽送血液,我们能感知它的跳动。你是不会感觉到你的胰脏的存在的吧?心脏是唯一一颗我们可以感知它的存在的重要器官。心脏里面还有一些特殊的组织单位,有一些心肌细胞、心结组织,特别是窦房结……有一些自由基细胞会不停地发送一种电质信号,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心肌会跟着收缩,窦房结会调节收缩的速度,生命就在某种程度上成形了……如果说这颗地球上真的存在神秘的话,那么生命本身就是秘密的所在地,就在生命中心处……所以心脏就是生命的象征,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一切的根源:力量、勇气、感情、宽容……“

《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读后感(三):我有一颗陌生的心脏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拿到书后,就迫不及待地拆开封塑,阅读起来。读上就停不下来,我原本阅读速度并不是很快的,但是,这本书工作之余两天就读完了。

作者夏洛特·瓦兰德蕾,是个演员,17出演电影《红唇》,获法国凯撒奖提名,并据此夺得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员银熊奖。但是,由于年轻和放纵,她不久就感染上了艾滋病。她是法国第一位公布自己是艾滋病带原者的名人。由于长期服药,加重心脏的负荷,她30多岁就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她的这种独特的经历,就已经非同一般了。她从人生的最高点跌落到最谷底,却还是充满希望地幸福地生活着。这引起我对她本人的兴趣。她为什么敢于公布自己的艾滋病带原者?她不拍被歧视、影响演艺事业吗?她不怕遭遇到身边人的敬而远之吗?她为什么可以如此乐观地对待疾病?定期的排异检查,其实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经历那么多之后她还如此乐观,仅仅就这些就让人对她本人的经历很感兴趣。所以,读完书后,我第一时间就查阅她个人的相关资料,想进一步了解。

《我有一个陌生的心脏》小说,取材于作者独特的经历。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切入。第一人称的视角虽然很有局限性,不能够在不同人物中间切换,但是在这本书中,却正好可以生动地阐释她内心的一系列奇妙的感觉,将她换心脏后,拥有别人的心脏带来的奇妙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肌肉是有记忆功能的,比如敲键盘的手指,熟悉之后,是不需要考虑怎么打字的,全凭手指的肌肉记忆就能快速地敲字。那么,器官呢,是否也有记忆?特别是,在接受了别人的器官移植,身体是否会带着器官原来的身体的相关记忆呢?

人类的记忆和个性可否通过器官移植“遗传”到另一个人的身上,对于这个问题,许多科学家都法嗤之以鼻。然而美国亚里桑那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器官移植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很多领域的很多问题还有待研究。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家加里·施瓦茨把器官移植后的改变现象称为“细胞记忆”。 历经20多年调查研究,他得出结论:至少10%的器官移植患者都性格大变,“继承”了器官捐赠者的性格。

澳大利亚一些专家认为,大脑不是唯一有记忆功能的器官,心脏也能存储记忆。澳大利亚一名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男子术后食性大变,变得爱吃汉堡和薯条。据说这颗心脏的原主人是一名18岁的少年,原来也爱吃汉堡和薯条。科学家统计记录显示,至少有70个器官移植者在手术后的性格变得与器官捐献者的相似。

细胞记忆,是作者写这本书的重要基点。身上跳动这一颗陌生的心脏,让她经常梦里做着同一个梦:暴风雨夜、快速向后移动的路面、紧闭双眼的婴儿等,一场交通事故的碎片画面不时地闯入她的梦魇。这引起她对自己的这颗心脏的捐赠者的好奇,她想要找到捐赠者家属,弄明白这是否跟捐赠者有关;也希望能够对捐赠者家人诚挚地说声谢谢,正是因为他们的决定,使她得以延续生命,享受与女儿、家人的继续团聚的美好时光。但是,出于器官伦理学的考虑,捐赠信息是双盲的。小说中,她在一大堆的读者来信中,找到了两封非常精致、漂亮的匿名信,来信者自称是她心脏捐赠者的丈夫。慢慢地,随着情节的发展,他们最终见面并走进彼此的生活中。

小说主人公在片约、演出活动寥寥无几的时候,依然坚强地拿起电话,拨通通讯录里的每个电话来推销自己;通过出版著作、接受影视作品配音来缓解经济压力……在如此特殊的经历中,她的从容、对痛苦的轻描淡写所透露出的坚强,深陷低谷却还能温暖别人,给人印象深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