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父性读后感精选

父性读后感精选

《父性》是一本由[意]鲁格·肇嘉(Luigi Zoja)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性》读后感(一):高高举过头顶

“我真的很需要他,但我没有感觉到他在我身边。因为他没有告诉我他是怎样思考的。”这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40年代的意大利的男孩的回答。

就像一些鸟类必须经由父亲的教习才能学会特定的叫声一样,史前阶段的人类也出现了这样的遴选。那些能为雌性和孩子提供食物和保护的猿人才有更多数量的后代。而越来越多的前往远处捕猎的需要也使得“回家”成为重要的活动和需求。读到此节,令人不由得想起张艺谋的《归来》。离家与归来原本就是作为父亲的永恒的主题。但,归来的前提是,为了这个家庭的离开。古希腊神话中的赫克托耳的故事,带给人深深的震撼。

作为爱国者和父亲双重身份的他,抵挡一切诱惑,长途跋涉在回家的路上,可孩子呢,见到父亲的一刻,被父亲的盔甲吓坏了。这副用来防御敌人的盔甲,成为了阻碍父子亲密的巨大的阻碍。既隔绝了赫克托耳对自己内在小孩的流动,也疏远了他对孩子的真正的了解。这个时刻,赫克托耳摘下头盔,用他的手臂,同时也是用他的敞开的心灵与关怀,将儿子高高举过头顶。这一姿势,成为接下来所有时代的父亲的特征。

《父性》读后感(二):父亲是什么意义上的“父亲”

“全世界有无数的孩子,是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长大的”一句话,让人震惊,这个世界上明明有那么多男性,那么多的家庭,却说孩子是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长大的。让人想去了解,想去探究什么样的原因,什么样的起源与发展,让父亲做角色在那么多的孩子的生命中缺失了。

古往今来雄性的地位与发展

从地球的产生,已有45亿年的时光。一步一步的演化,从海洋生物,到陆地上生活再到成为“猿”。一开始海洋的精卵交配,到陆地上的交配与繁衍。雄性动物在海洋时尚且可以有看护卵蛋的任务,但到了陆地上由于雄性动物与雌性动物天生分工不同,是的雄性动物被淘汰出繁衍。他们只有留下基因的功能。雄性动物天生不会做父亲,没有父亲这个意识,仿佛是必然的趋势。

雄性动物的发展使得他们只能成为一个个个体,或者同性群体。为了活下去,他们当然要会捕猎获得食物。适者生存,物种进化。即使是群体也会有高低优劣之分,包括吸引异性,强者才能够留下自己的基因。社会阶层的极端这种现象就相对较多。

若干年来,物种的进化,文明的产生。“猿”学会了更好的生活。“雄性凭借着习得了一种能力——部分可以传给未来的后代,他获得了一种作为个体的价值,但以体验心理倾向于动物特性之间的冲突为代价。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尽管手握武器,身披盔甲却总是被一种雌性伴侣永不会体验的不安全感折磨的原因。

孩子需要的父亲什么时候真正存在过呢?

文明的产生,一种“一夫一妻制”的文化,雄性要对家庭忠贞的文化。与孩子的相处会唤起雄性一定意义上的“父性”。社会发展的文化会让男性遵守那种忠贞的道德感,但是却未必是真正对家人的负疚。

谈及父亲的形象时,我们不应该说“父亲应当像这个样子”,而是说:“去寻找他不管是在你的内心还是在外部世界”。

还有父亲的反思……

《父性》读后感(三):父性之爱的危机

读《父性》这本书,忽然间你就会懂得为什么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不同的。当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作为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你就会正确处理与父亲之间的关系了,也就理解了父亲的一些做法了。作为父亲的人,也就会在家庭责任感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了。所以这本书是一本让人从内心里审视自己的书。不过此书的文字专业性比较强,很多语言非常严谨,必须耐下心来细细品读,阅读越觉得作者的研究是科学的,是值得的。

雄性从只奉献一些精子,然后就跟雌性还下一代没有关系了开始,父性在一点点地进化。他们出去打猎,当吃不了的时候,就想到把猎物带回家,给妻儿吃。妻儿由吃大量的素食,到开始经常吃荤,成活率也在上升。父亲由长期在外到越发恋家,再到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责任。父性的作用就越发明显了。

父亲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性方面,这也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的经济制度有关。父亲的爱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令我满意;我爱你,因为你尽到了你的职责;我爱你,因为你很像我。”与无条件的母爱相比,有条件的父爱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得到。如果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就会失去父爱。对于父亲来说,顺从是最大的美德,不顺从就是最大的过失,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的一面也很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与可遇不可求的母爱相比,父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努力获得。

虽然父亲在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父性的危机依然时时存在。下一代的成长,完全依附母亲,那么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父性的存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意义是重大的,可很多父亲却没有意识到。父亲与子女之间就是没有母亲与子女之间亲密。所以,尤其在当今的社会中,父亲如果不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那么他这个角色就是存在危机的。

心理学的书,很容易产生枯燥之感,不过读这本书,你会从中发现很多知识,有耳目一新之感,同时感觉到自己原来有很多知识是陌生的。静下心来品读吧。

《父性》读后感(四):父亲意味着什么

《父性》一书较为厚重,如同夏日晾晒在阳台的沁着水滴的衣物,当我们拎清不同时期父亲的演化和转变过程,才能使水滴蒸发留下透彻的洁净,去追寻父亲一词背后的深沉意义。

“父亲”更多的是一种后天习得,现实中真正能承担起父亲角色而又实现父性意义上的男人寥寥无几。我们总在思索,拥有权力成功而没有做到陪伴教育孩子的父亲是否完成了孩子内在心理上的期待。

父性的缺失是一种社会的不安情绪,生活中总是有无法平衡的事情。在被定义的七个父亲功能里,一些功能正在被弱化。如果一个父亲成为一个孩子的模范,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他又不能完全顾及到花时间陪伴孩子等其他方面。很多人宁愿父亲是权力和金钱上的成功者,也不会只想要他是善良道德的模范而没有地位和权势。

从史前史阶段再到神话和古典时期,父亲的角色在逐渐改变,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繁衍后代的价值体系。历经罗马时代、法国大革命,家庭中父亲的权力也在改变。父亲的力量形象在古希腊时期便被强调,而在工业革命,父亲最初是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以养家糊口,但随着工业的扩大化,又不得不离家更远。

记得我小时候,父亲也是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因此有很多一起相处的机会。后来父亲外出打工再到定居市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经济宽裕和陪伴好像总是不能两全,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原因。父亲们在实现抚养功能的同时,不得不放弃陪伴和教育孩子的机会。当社会一次次面对留守儿童犯错甚至意外失去生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审视父亲的所作所为以及社会制度。实现父亲的意义并不是一个个体或者群体就能够解决的,对于母亲或者孩子本身来说,要改善的事情也有很多。曾经轰动一时的“我爸是李刚”,侧面体现的又何尝不是父性?

对父性意义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在父亲已然成为奢侈品的今天,无论是贫穷还是感情导致的父亲缺失,都让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父性在一点点枯竭和退却。父亲不单单承担着经济责任,更重要的还有陪伴和教育。父亲们舍弃温暖的家庭去创造物质条件的丰盈本身也不是错误,但如何平衡父亲的其他功能,值得所有的人去思考和探索。

《父性》读后感(五):父性是一种心理的存在

前些天,与某位老友小聚时她说:“现在的男人心理成熟度都太低了,我家那位,都是三岁孩子的爸爸了,整天还像个小孩一般,他根本没意识到作为一个父亲,他应该担负的责任。”

申荷永在《父性》一书的推荐序中说:“做父亲是需要学习的。”如果我的老友看到这句话、读完这本书,那么她一定会停止对伴侣的抱怨。是的,真正意义上的父亲是与“男人”、“雄性”区别开的。

意大利的心理分析家鲁格·肇嘉在《父性》一书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贯穿其中,父亲的形象并不是轻易就能找回或塑造起来的。这听起来似乎令人很郁闷,但值得欣慰的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有越来越多人的开始意识到“父性”的缺失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试图解决父性缺失的问题。尽管,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总会带给人们无限的沉重感。

父性是一种心理的存在,它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正如同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那句很经典的话:“男人的心理成熟度与他的生理年龄没有关系。”就像我那位老友的爱人,尽管他已经跨过了35岁且工作了10年,但他依然没有意识到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担负起怎样的责任。他以为,自己赚钱养家,这就足够了,至于孩子日常照顾,那完全就是孩子妈妈或者其他亲人的任务了。毫无疑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是缺席的。他并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关注和陪伴。以书中的观点来看,情况就是这样的。

原以为,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父性”的书必定是枯燥晦涩的,但在鲁格·肇嘉的笔下却能不时地见到缕缕温情,很显然,这是对父性精神的呼唤。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旨在说明父亲的缺席、父性的缺失,会形成怎样严重的恶性循环。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最可怕的便是,“没有父亲,只有一堆男人”,如果社会真的发展到了这种地步,那么男性作为个体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因为“只有在人类发明了父性和一夫一妻制家庭时,男性才获得了作为个体的意义”。

虽然父权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父亲的角色就可以完全地被忽视,更不说明在一个家庭中父亲的位置可以随意被替代。“父亲正在成为奢侈品”,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是由于父性以及父性精神的缺席,所以才导致越来越多的男性缺少担当和责任感。

在这本书中所呈现出的关于父亲的历史、心理和文化的视野,既广泛又颇具深度,——在史前史阶段,父性在自然界中根本不存在,因为父亲的存在需要目的,父性是一种心理的存在。尽管在蛮荒时代就已经有父亲这种生物存在,但直至今日,“父亲”以及“父性”却依然需要我们去追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父亲的心理历史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了解,父性退却的问题需要人们重视,但更需要人们正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