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100字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100字

《人心:善恶天性》是一本由[美]埃里希•弗洛姆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一):人心:选择下的善恶本性

激起我了解人性的第一本书是李宗吾的《厚黑学》,书中从荀子的人性本恶谈起,让我对人性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后来开始接触过不少心理学的书籍,愈发感兴趣。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呢?作者先从大家都熟悉的“狼”、“羊”分歧说起,引发大家对于人性的思考,文章继而提出正是恋死、恶性自恋、以及乱伦的依赖关系。构成了人的倾向中最不道德、最危险的形式的基础。这三种倾向结合起来的时候便形成“退化综合征”,从而驱使人们去为了破坏而破坏,为了恨而恨。

从第三章开始便分别对恋死症、恶心自恋和乱伦固着做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内容,我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其实吸引我的是本书最后一章,作者不只是提出问题,重要的是提出了自己认为的解决之道,就是如果说人的本质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既不是爱也不是恨,而是一种矛盾的话,那么这种矛盾就是要求探索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解决这些矛盾,人最终可以走向自由、独立。

我看完之后,觉得心潮难平,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的,人心中有善也有恶的部分,重要的是将发展好的方面。当然作者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但重要的是引发了我们对于这方面的思考,群体的智慧会有更好的方法,但引发我们思考的,也不可或缺。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二):向善而生

《爱的艺术》让埃里希•弗洛姆名满天下。这本《爱的艺术》主要论述了人的爱能力,而这本《人性:善恶天性》可谓是它的姐妹篇,主要讨论的是人的破坏能力、人的自恋与乱伦固着。这些话题都涉及人性中所谓的“恶”的一面,一开始阅读也真的让人有点“心有戚戚焉”。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探讨“非爱”的问题,是从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讨论这些问题的,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是在对生命的热爱的基础上来展开这些话题的。这跟那些对人的心理的阴暗面的猎奇者是大为不同的。弗洛姆是试图说明,热爱生命与独立,以及对自恋的克服,形成了一种“发展的综合征”,来反对由热爱死亡、乱伦依赖关系和恶性自恋所形成的“退化综合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倡导的是一种正能量,是用来克服人性中的“恶”的一面的。每个人都可以朝自己所选择的那个方向发展,选择生或是选择死,选择善或是选择恶。但作者的倾向性也是明显的,持人道主义的立场,向善而生!

很多人把弗洛姆视为弗洛伊德学派的重要成员。在这本书中,作者再三声明,他不是“正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者”。在他看来,弗洛伊德最伟大的发现,是发现了恋母情结、自恋和死亡本能。但同时弗洛姆指出,他的这些发现已经被他的哲学前提弄得残缺不全了,这些哲学前提是流行语20世纪初的大多数自然科学家中的那种机械唯物主义。而弗洛姆认为这种哲学前提应该转变为一种新的参照构架——辩证人文主义,只有在这种哲学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发展弗洛伊德的理论。这还是很多见地的,当然你可以对他的这种新的参照构架——辩证人文主义提出批评。

顺便提及一下,这本书节选了英文原著的第三、四章,这对于熟谙英文的读者来说,直接阅读原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原著的内涵。把原文搬过来,对译者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如果翻译水平不好,直接就露馅了。对于译者的这种做法,我还是要表示点赞的。翻译是一件苦差事,要达到“信雅达”的水准,谈何容易啊!对于翻译,我们还是要多一份理解的同情。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三):抓住“自由”

长久以来,我一直觉得,人是自由的,人应该是自由的。我是自由的。我有吃或不吃的自由,我有睡或不睡的自由,我有左或右的自由。谁知,现实的蔓藤已经悄悄绕上我的双膝,命运的天平已经在缓缓倾斜。我并没有左右的自由,因为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欲望所驱动,人或许能了解自己的欲望,但很少能够了解欲望背后的因素(无意识)。

我驱动了意识,无意识驱动了我。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断头皇后》。茨威格又何尝不是呢?1942年,茨威格在孤寂中感觉希望破灭 ,留下一句“我这个性急的人要先去了”,与妻子双双自杀。到底是在何时,他已经走在了死亡的不归路上呢?

儿童是任性的,他随心所欲。青年是朝气的,他满怀憧憬。中年是沉稳的,他如履薄冰。老年是迟暮的,他身不由己。站在命运的转折点上,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意识,他无法抓住命运的馈赠,留下的只有深深的遗憾。自由一去不复回。

人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过来的,中考、高考、择业、娶妻、生子等等。决定论就是命运的锁链。人需要有深刻的认识,强大的意志,并付诸于行动,才有可能摆脱命运的枷锁。

顿悟是一种境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种境界。很多人质疑,为何放下屠刀,便可成佛。首先放下屠刀的概率是极低的,在“恋死”的深渊中,能挣脱出来的有几人呢?段延庆算一个?其次,立地成佛只是一种允诺,一种希望,佛由心生。任何人都可以立地成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而有之。修身是基础,也是因。又有,静以修身。静,是独处思考之意吧。自由是思考出来的。

PS:

弗洛姆的作品,如工艺品,结构精巧,逻辑缜密,丝丝入扣,且无赘言。从《爱的艺术》到《人心》,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理科男在写论文一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我爱读,偏偏是因为他的观点新颖,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结合,孕育出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四):人心叵测——最难研究是人性

人心自古以来就是中外哲学家研究的重点,在这最难探究的领域,不同文明却有着惊人一致的观点。中国古代有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而西方也有类似的表述。人性的复杂远非善恶所能简单概括,后代的心理学家们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人性有了更新的认识。弗洛姆的《人心:善恶天性》就是从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角度对人性的深度探究之作。

弗洛姆本人是犹太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他对人性之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本书中,他经常以希特勒、斯大林作为案例来解释恋尸症、群体自恋。这些杀人如麻的领袖,往往会成为别人的研究对象。他们之所以能实施其战争计划、杀人计划,除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大背景之外,其个人性格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此言非虚。希特勒和斯大林都病态般地痴迷死亡,人性之恶,令人胆寒。

从弗洛姆的著作中,我们常可以看出他对战争的批判,对人性的警惕。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的屠杀、化学武器的使用,都一再挑战人性的底线,让人捉摸不透人性究竟有多恶?但如果说人性本恶,有很多人有作恶的条件而又可以不被惩罚,也仍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却也不能因此说人性本善。人心善恶,永远都是一个悖论。

弗洛姆的思路非常清晰,这本书的结构逻辑性很强,前后衔接流畅,从关于人是“狼”还是“羊”的辨析,到对“自由、决定论、选择论”的分析,对人性的解读逐层深入。弗洛姆的观点是在弗洛伊德基础上的发展,我个人是不怎么赞同弗洛伊德的,至于“弗洛伊德关于自恋的思想是以他的性的力比多这一概念为基础的”(见本书第63页),我实在是无法理解,可能还需要多读些理论。上大学时老师说理论书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像弗洛伊德他自己童年有阴影,就下结论说别人也那样,未免有些偏颇。

弗洛姆的精神分析较之弗洛伊德更符合战后西方世界人们的心理。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不断思考悲剧发生的原因,相应理论便应运而生。弗洛姆提到,如果一个人自恋别人会很快发现并对其表示不屑,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恋,情况则完全不同了。在领导人的煽动下,这种群体自恋极容易走向极端,这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弗洛姆以丰富的案例,介绍了从个体自恋到群体自恋的种种症状,发人深思。

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二战后西方世界陷入空虚、迷惘中,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在他们的著作中表现出来,弗洛姆也是如此。这本《人心:善恶天性》的最后,弗洛姆对恶的本质的分析,对人类前途的关怀,都为传达对人类向善的引导与期待。

《人心:善恶天性》读后感(五):探讨人之本性的重磅之作——读《人心:善恶天性》有感

探讨人之本性的重磅之作

——读《人心:善恶天性》有感

文/岸晓风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一直以来就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说起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就开始了,结果持两种观点的人谁也无法有效的说服谁,似乎是另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但是也一直使得人们对其研究和讨论乐此不疲。

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还是近现代的西方心理学研究领域。手头这本《人心:善恶天性》,作为弗洛姆晚期的代表作,某种程度上说,该书基本上表述了弗洛姆关于人性的独特见解。

书中首先通过人是“狼”还是“羊”这个问题,提出了两种假设:如果说人性本恶,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总可以发现一些善良的人、感人的事?如果说人性本善,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会出现两次世界大战、奥斯维辛惨案、南京大屠杀?继而,作者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行善的潜能可以叙述为“发展综合症”,包括爱生、爱人以及独立性。与之相反的则是作恶的潜能,又称为“退化综合症”,这也是这本书讨论的重点——恋死、恶性自恋以及乱伦的依赖关系。

第二部分则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游戏性暴力、反应性暴力、报复性暴力、补偿性暴力、原始的“喋血渴望”。作者指出,探讨这些无病态性质的暴力行为的各种表现形式,将有助于理解那些带有严重病态性质的、“恶”的毁灭性行为方式。作者论述的充分和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接下来的几部分分别阐述了“爱死与爱生”“个体自恋与社会自恋”、“乱伦固着”问题,这个部分是全书的重点,重点论述了一些导致严重精神病的核心的倾向性问题,如恋尸症、恶性自恋、恋母情结,其中恶性的恋母情结带有严重的神经质性质。最后,作者从分析人性观点入手,提出了关于人之自由的问题。

弗洛姆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在于人与自然的疏离,人走出了自然,也就脱离了自然原本所具有的和谐,而属于人的新的和谐还远没有被建立起来。此时,人就有了其他动物所没有的疏离感和孤独感,这就是潜藏在人性深处的破坏性的根源,同时也是创造性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人心的善恶,永不过时,又永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