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别了,背痛》经典读后感有感

《别了,背痛》经典读后感有感

《别了,背痛》是一本由[美]约翰·萨诺著作,28.00出版的25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了,背痛》读后感(一):你如何证明上帝不存在?

一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父亲有点脊椎问题,恰好我也因为是电脑族,不免有时候肩膀有些不舒服。看这本书作者约翰•萨诺是纽约大学医学院临床康复医学教授,纽约大学医学中心腊斯克康复医学研究所主治医生,作为一个医学先锋,他的项目已经帮助了数万位病人战胜了他们的疾病特别是背部疼痛,不需要药物或者危险的外科手术。

因此买来一看。看后,怎么说呢,这有点像,有人说世界上有上帝,你反驳没有,但是你如何证明没有上帝呢?

本书大致分为背痛的表现,背痛的传统治疗方法,作者的身心背痛治疗方法以及案例。语言相当通俗易懂,大致上,作者论点如下:所有的背痛都是因为人们认为自己受了伤害,或者说认为坐久了会背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相信自己有背痛,那就不会有背痛。除了背痛,作者还引申了许多疾病。这有点像某个理论,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坏事,那就真的会发生什么坏事。

同时,作者用大量临床案例证明了很多病人不经过锻炼或其他的物理治疗就能康复起来。

这个理论让我想起了曾经一个报告:(虽然不知道报告真假性,因为现在假报告太多了)那就是有2批得了癌症的人,一批因为某些原因精神失常了,忘记了自己得癌症的事实。一批精神正常。当精神正常那批人死了后很久,精神失常的人仍然活着。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理确实会影响生理,最简单的就是,爱冒痘痘的人,遇上考试啊之类的,精神紧张痘痘会爆发。但是,前提是爱冒痘痘的人。

所以个人认为,萨诺博士的研究有一定的合理性,减少压力,忘记背痛,确实有利于告别背痛。但是,我还是认为,运动,尤其是肌肉的拉伸,对背痛的预防和治疗更为有效。

《别了,背痛》读后感(二):无形的纠结 有形的病痛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工作生活压力日渐加重,加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坐办公室的脑力劳动者,还是太阳下做工的体力劳动者,或者是那些整天吃吃喝喝不干活的人,背部、肩部、腰部、关节等躯体部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疼痛酸痛感。对付这些疼痛,简单一点的方法,贴个膏药或吃点活血化淤及止痛的药,讲究一点的,请中医师开几付中药调理调理,或去做做推拿、拔罐、针灸等。

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研究,萨诺医生推出一种治疗背痛的有效方法,不用打针服药,也不用支付额外的费用,并且能有益于我们的心理健康,他的治疗方法,已经帮助了数万名病人战胜了他们的痛部疾病。

在本书作者萨诺医生看来,心理原因是导致人们背部肌肉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负面精神力的积聚就有可能是身体疼痛的罪魁祸首,长期无形的纠结,就会变成有形的病状。在书中他提供了大量的临床案例,证明给我们读者看,心理的疗效到底有多巨大。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证明几乎是每一种疾病都可以用自我身心疗法来治疗,甚至痊愈。

作者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事实来证明,心理与身体的交互作用是很强大的,好的精神、愉快的态度、积极向上的情绪明显具有阻止和消除疼痛的能力,因此萨诺医生给出他的治疗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严格控制我们情绪,尽量避免生发出愤怒与焦虑,保持愉悦的心情。当然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身心疗法来治愈背痛,当然,没有背痛的人也应正确认识肌肉紧张综合征,并参照书中的方法进行“保健”,预防疼痛的发生。

这本书没有很深的医学术语和理论,但这本读起来并不费事,甚至轻松,其实作者的观点在心理学界中早已得到认可,书中的治疗方法给我们何不试着用用,反正不打针,也不吃药,而且利于身心健康。

《别了,背痛》读后感(三):别了,萨诺医生

话说,很多细心的人在网上购书,除了看下简介和其他读者的评价,还认真的阅读书目和试读,甚至还有人会搜索下该作者的其他作品,但显然我不是那样谨慎的人。虽然不大明白,为毛有些读来令人生厌的书底下,居然会是一片的五星好评,不过,我是一贯于习惯吃这种哑巴亏的了。这本书也不例外。

刚刚才发现,这本书数的作者就是之前出版过《身心结合疗法》的那位,事实上,如果早知道是此位的手笔,我怎么可能还会想看这书。我是极为反感那本《身心结合疗法》的。想一想,如果什么病都往被压抑的不愉快的情绪上一推六二五,就完事大吉了,那这世界上还要什么医生!干脆所有的医院都改建成心理诊所好了!就算是唯心主义,也不是这么个唯心法的。当然,对于那些久治不愈,各种尝试后也无法治愈的顽疾,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试一下,因为要停掉所有的常规治疗嘛,【痊愈的另外一个关键是必须放弃所有形式的物理治疗】——如果不是确定这样做没好处也没什么坏处,还是算了吧。毕竟,谁敢拿自己的身体去赌呢?

归根结底这书就是在拿着那个“肌肉紧张综合征”做举例,所有一切的腰痛都能和这个扯上关系,如果你看了这本书的第五章 背痛的传统诊断,说不得还会以为人类的所有背痛都是出自于心理问题呢。显然,除了背痛,作者的视线又瞄准了其他的顽症,诸如:胃溃疡、痉挛性结肠、花粉热、哮喘、偏头痛、湿疹、牛皮癣、痤疮、荨麻疹、头晕眼花、耳鸣……头痛、肚子痛、过敏性反应、头晕耳鸣、尿频尿痛等症状都因为有可能出现反射性心理,在到医院接受常规的物理治疗的时候,也是应该得到心理咨询服务的。作者试图通过这本书灌输给我们一个概念,即,所有一切身体上说轻不轻说重不重的顽固问题,都是人的癔症,是幻觉,是可以通过自我的信念驱逐了的。呵呵,说到底合着作者所谓的在过去17年间治愈了几千例,归根结底也就是在让这些个患者进行自我催眠,自我催眠成功了倒是不难受了,但是物理上的身体问题是能够被心理所完全替代的吗?如果在自我催眠蒙蔽了的期间病情恶化了又怎么办呢?

PS.【】内摘自原书,非原创。

《别了,背痛》读后感(四):心理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以前一直听说心理作用对身体上的疾病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听过很多这样的实例,说是谁谁家的谁谁病得快死了,但是他内心坚定,一直勇敢地与病魔做斗争,最终战胜病魔。还说谁谁家的谁谁其实没有病,但是由于被误诊成了绝症,结果没几天就抑郁而死。

我不是学医的,对这些例子也不是很懂,这些案例的真假也无从考证,但我相信,心理作用肯定会对疾病有影响的,但是这个影响的度有多大,那我就真的不知道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拿到了这本书。这是一本讲背痛的书,说是背痛,其实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疾病,或者可以说指各种疾病。整本书讲述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最有效的自我身心疗法,便可以让我们和背痛告辞,和各种疾病说再见。

说句老实话,作者的这种论调我是有点儿不太相信的。我相信心理的疗效,但是我无法相信作者说的这样,心理对任何疾病都有疗效。

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就是在证明给我们读者看,心理的疗效到底有多巨大。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证明几乎是每一种疾病都可以用自我身心疗法来治疗,甚至痊愈。对此,我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疑问,按照作者所说,这些可以用自我身心疗法的疾病,也就是背痛等之类的疾病,都是肌肉紧张综合症。这种病疾的生理原因都在肌肉上面,所以很容易可以用自我身心疗法治疗。但是,对于那些生理结构有着明显病变的疾病,自我身心疗法的疗效到底有多强。如果没有疗效,那我们这些普通的患者又该如何分辨什么样的疾病和病痛是肌肉紧张综合症引起的,又有哪些疾病和病痛是由生理结构的病变引起的。当然了,本书中,作者并没有为我们解决这个疑问。

正如作者所说,心理和身体的交互作用的确很强大,作者在最后一章中又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例。让我们彻底相信,背痛的内幕,大有文章。心理的疗效,小看不得。

看到最后,我不得不有些相信作者,我希望作者讲的是真实的,也希望自己能够用这种自我身心疗法解决一些自己身上不舒服的地方。当然,我并不相信这种自我身心疗法能够包治百病,但是对于作者讲的那些奇怪的肌肉紧张综合症,应该会有不错的疗效。

《别了,背痛》读后感(五):找对原因,用对方法,赶走疼痛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压力变大,不经意间突然就冒出了称之为“久坐一族”的人群。

对于久坐一族来说,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臀部甚至四肢,都或多或少地有程度不一的疼痛感。另人沮丧的是,这样的疼痛往往久治难愈,只能采取治标不治本的止痛方式;如稍不注意就又会复发。真是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我一直认为是由于肌肉生理上的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了病理上的问题,随后我针对生活中不好的习惯,也采取过诸如加强锻炼、劳逸结合、敲击按摩、食物疗法等方式旨在减缓、消除背疼。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肩周、腰背肌肉群肿胀、酸痛的情况还是时有出现的。

在本书作者萨诺医生看来,心理原因是导致人们背部肌肉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负面精神力的积聚就有可能是身体疼痛的罪魁祸首。而当今的医学诊疗常规和技术,在神经科与精神科有明显的领域隔阂,也就使得医生在治疗时会忽视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不能正确地认识肌肉紧张综合征,也就只能采用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法。

为此,萨诺医生给出了他的治疗建议:严格控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情绪,避免生发出愤怒与焦虑;他也十分并赞成采用可行且无害的物理疗法(而非服用药物制剂的疗法)改善肌肉群的和神经末梢的血液循环状况。以此双管齐下、治标克本地消除肌肉紧张综合征。要控制情绪、避免愤怒感和焦虑感,说到底就是要通过心灵、人格、品性上不断地调整、完善个人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用健康的精神、愉悦的心情、积极的心绪去提高个人的免疫能力与修复能力,以达到抵御、阻止或消除疼痛和疾病的目的。

看得出,萨诺医生的疗法,需要较长的时间实践方能检验其实际效果。考虑到此疗法既无需支付额外的费用,又无需打针服药,还能有益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是值得广大背痛患者一试的;当然,没有背痛的人也应正确认识肌肉紧张综合征,并参照书中的方法进行“保健”,预防疼痛的发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