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里尔克诗选》读后感摘抄

《里尔克诗选》读后感摘抄

《里尔克诗选》是一本由里尔克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6.00,页数:24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里尔克诗选》读后感(一):太喜欢《秋日》,摘录留念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冕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阴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冯至 译)

《里尔克诗选》读后感(二):“女性气质”还是“英雄气概”?

关于著者里尔克的生平我不想做过多的介绍,毕竟现在的百度很是强大。但我不得不说他绝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有人说:他具有女性的气质,极度敏感、柔弱,狂热而忧郁,喜欢沉思冥想,虚荣心很强。但汉斯•卡罗萨在《带领域护送》中写到:“这位诗人难道不是一个具有英雄气概的人吗?”

在很多人看来“女性气质”和“英雄气概”是毫不搭界的一对词,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如今,却用来形容同一个人,这迫使我想来诗中寻找到答案。编选者很有心,在这本书中收集了著者成长不同时期的作品,有早期的诗歌,有成熟期的“十四行诗”,也有著者遗作。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诗人的成长,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悟到诗人的“女性气质”“英雄气概”。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精美诗集。不论你是诗歌的爱好者还是初读诗歌,它都值得你珍藏。

《里尔克诗选》读后感(三):里尔克被捧得太高了吗?从北岛对里尔克的偏见说起

里尔克的诗以前没有认真系统读过,读过的也是《秋日》这样的短诗,北岛曾在比较过几个译本后“攒”出一个翻译,争议也不少。臧棣在批评北岛的长文里就专门讲了这种“攒译”现象。

北岛对里尔克评价其实也不太高,在《时间的玫瑰》里,北岛说,因为《秋日》,他才把里尔克放进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行列。“里尔克一生写了两千五百首诗,在我看来多是平庸之作,真实连他后期的《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也被西方世界捧得太高了。”北岛常常有这种没有什么根据的臧否行为,但这种“我看来如何如何”,几乎就是偏见了。当然,个人好恶,谁也干涉不了。

细说起来,《秋日》固然好,有生死沉痛,有豁达闲散,终究嫌小,像《杜伊诺哀歌》这样的,才是真正的大。

《杜伊诺哀歌》在西方世界是被当“巅峰”对待的,估计读诗写诗的人都绕不过去,情感的充沛,思辨的光芒,宗教的深沉……这些被说得太多了,浅薄如我者,实在是没办法给那些专门研究的著作上加片砖瓦,只是以读者的眼光,他因其“大”而不朽。

中国80年代有很多长诗探索,但遗憾得很,人人都在玩概念,没有任何传世可能。杨炼江河包括海子;新千年后的诗歌写作,诗人们几乎放弃了,因为他们普遍有了无能为力的自知之明。较长一些的,比如雷平阳的《祭父帖》,在国内反响很好;杨键最近有被所有诗人击节赞叹的《哭庙》,由短诗组成长诗,写1919年以后的礼崩乐坏,语多尖锐,诗稿辗转多家出版社,没有出版可能。

扯远了,回到《里尔克诗选》,分享一下译本问题,这本书时林克编选的,林氏也许翻译不算最顶尖的,但眼光绝对一流,选取译者是冯至、绿原、杨武能等,选择每个人翻译得最好的,比如《奥尔弗斯的十四行》,基本只选冯至译本,这保证了整套书的质量。

《里尔克诗选》读后感(四):两种立场的和解与消解

虚空常是表现的最大诱因,但同时把虚空作为表现对象却很难诱人,甚至极易引起疲劳与反感。意识的有效运行需要空间,而空间形成于二元悖反的张力。就像迫于死亡的压力,人尽其所能地生活,基于虚空,表现力求表现的是实在。里尔克在《图像集》中对世界投以惊鸿一瞥的拓印后,即开始转身攀爬上帝阶层的围城。如果说二元的辩证统一始终贯穿他的作品,那也仅仅是出于普遍性的书写策略,或整体无意识下的相对意识;在将文学作为一种表现手段的意识层面上,里尔克是薄弱的——因为他既没有退身到表达的对面,也未对文字作为表现材料的自限性有所预设,而是在臆造的彼岸自我遗弃了,或者说,由于本该克服却没有克服的私心或障碍,才会徘徊于并去表现那样的投身虚空的信念。在一个创作者身上,这其实意味着感情体系的崩塌。

一念之差,则是理智系统的崩盘。贝克特凭他的天赋走了这个极端。无与伦比的语感驾驭着建立在渊博知识和敏锐洞察之上的强烈批判意识,致使当时还是毛头小子的他谈起里尔克这位刚刚作古的巨擘似乎也毫无客气的必要:“自我欺诈与随性的牢骚如此乱作一团”、“这里毫无立场,毫无立场存在的可能,毫无表达立场的才能”、“为何把心烦意乱叫作‘上帝’‘自我’‘俄耳甫斯’等等呢?这是一种童真,德国作家似乎尤有这种倾向”(引号内文字摘自贝克特《赖内·马利亚·里尔克〈诗集〉》,发表于《准则》1934年7月刊)......然而,与里尔克由反叛走向虚空一样,贝克特终其一生的反叛意识最后也沦落到了虚空境地,所不同的只是,前者由感情主导皈依了宗教云雾,后者因循理智的诱导遁入了科学领地——热衷于探索语言边界和进行语言实验的贝克特,中后期作品中加强的解构式迷狂语体,难道不是眼下正火热的人工智能AI写作系统的前瞻性预言吗?

对不识字的人来说,文字无非是一些具体又抽象的线条。一本书,直观呈现的首先是它作为一本书的物质性。在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可有可无而另一部分人嗜之如命的事物,本来就归属消遣,只有虚空和对虚空的应对是绝对的。尽管挺住并不意味着一切——但使人释然的是:一只苹果必然富于苹果风味。

-2019.10.2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