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经典读后感有感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经典读后感有感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一本由(法)卢梭(RousseauJ. )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172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013-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一):烈马

看完此书, 该书确实不错, 无愧启蒙运动的翘楚. 但卢梭抛弃了自己的5个孩子, 甚至三人行依赖女人供养. 说话是无用的, 做到才算数. 自由是一种能力, 是能够按照意愿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 人生而不平等. 平等和尊重都是要赢得的.

1 社会性产生奴性

2 保护自己是他唯一需要考虑的事

3 机器论的反驳-主动性

4 欲望-智力, 欲望-知识的累积. 除非我们知道这些概念. 智力的发展总与人们的自然需求相关. 土地肥沃不会赋予高明智慧. 没有必须的知识使他产生更多的需求, 不能预见任何事情,也没有任何好奇心,越熟悉自然越对自然不感兴趣, 自然总是周而复始. 只考虑现在的感受,丝毫不为将来做打算(棉被).

5似乎天意如此深谋远虑,使人类所拥有的潜能只在合适的时机才得到发展, 不至于发展太早而陷入无穷的困惑,也不至于发展太晚以至于不能满足后来产生的需要.

6 原始状态的每个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存,这是对人最无害的一种活动,最利于人们和平共处的一种方式,因而也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

7 一个人如果需要依赖别人,那他一定很虚弱,而他一旦强壮起来,就能自力更生.

8 社会上不同等级的人来源于教育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9人们相互依赖或者有共同的需要将他们联系在一起才能产生奴役关系. 如果一个人不首先沦落到要依靠别人才能存活的地步,他是不可能变成奴隶的.

10 烈马

11 奴隶是不配谈论自由的.自由如同淳朴和美德,只有拥有它们的人才能了解其价值,而当人们失去了它们的时候,他们也同时失去了对它们的关注.

12如果放弃自由,伟大的造物主宁愿看到他的作品被彻底毁灭而不愿遭受如此的侮辱.人出卖自己的自由的极点就是使自己屈从于一种专制权威而由他任意使用自己.相当于出卖自己的生命. 抛弃自由,就抛弃了生命.无论以任何财富来换取生命和自由都是违反理性和自然的.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卢梭拥有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生以及性格,后人对他的批判和赞誉同样的多。但无论如何,他注定是18世纪那个年代绕不过去的文化大山,是和狄德罗,伏尔泰,洛克等人并肩雄立在启蒙运动中心,充当着中流砥柱般的人物。

卢梭曾经染上偷窃恶习,从来没有养育过一个自己的孩子(5个孩子都送到育婴堂),狎妓,被夫人包养,风流成性。一辈子荣耀到轰动法国,被各上层人士竞相结交,也落魄到生计艰难,被各国驱逐。的确,卢梭的一生很难简单的评说。就连他自己所写的《忏悔录》,也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善恶彻底的摆在明面上,真正能够评价卢梭的,估计只有历史本身。

谈回《论不平等》,约翰·莫利曾经说过:“……卢梭无视证据的来源——历史与经验,而这恰恰是一个完善的社会学说的根基所在。他性情狭隘、分裂、急躁,而《社会契约论》的假设荒唐透顶。他是典型的经院哲学家,自以为术语分析是获取关于事物新知的唯一正确途径,却错把成倍翻番的命题当做是新发现的真理。”这段话已经透露卢梭这本《论不平等》之所以广遭后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雄辩大于证据,缺乏很有力的事实证明卢梭那一套从原始人到近代社会促使人与人之间不平等产生根源的理由,虽然在书中卢梭本人也提到了“我已经追溯了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以及政治社会的简历过程和必然会产生的种种弊端,这些是我尽量仅依靠推理从人类的本性中推演出来的,丝毫不受神圣教义的影响……”但或许就是因为他的雄辩,使得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真实可信,后来者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法国大革命亦或者欧洲大革命,都从卢梭以及这本《论不平等》中汲取到可贵的养分。

核心内容分析

(1)

根据布尔玛拉奇的说法,权利的概念,尤其是自然权利的概念,显然与人类的本性密切相关。

====》 据此,卢梭得出两条早于理智而存于自然人身上的法则,1,人类始终对自身幸福和生存的深切关注。2;在人类看到其他有知觉的生物,尤其是他的同类,在遭受痛苦和死亡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天然的不愉快。这两条法则的统一和协调是所有自然权利法则的来源。

====》据此,卢梭得出在遥远的原始人社会,在私有制未诞生之前,每个人都只在乎自身的生存和利益,又因为天生的同情心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不存在恶意的争斗和不平等。在此中,卢梭还强调了语言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和语言产生的巨大困难性。卢梭坚定反对霍布斯的“性恶论”,认为早期人类只是不知善为何物,而不能据此断定他们即是恶。

====》 谈到奴役关系的产生,卢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只有在人们相互依赖或者有共同的需要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能产生奴役关系。。如果一个人不首先沦落到要依靠别人才能存活的地步,他是不可能成为奴隶的。既然这种情况在自然状态中根本不会出现,每个原始人都是自己的主人,而强者法则根本无从生效。“

》》》》》》综上可以知道,在自然状态下(即早期人类),不存在着不平等(生理上的除外,这里的不平等涉及的是社会地位以及个人财产方面)。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是在人类智慧连续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

(2)

根据法则1,人最先关注自我生存和自我保护,然而初期人类的生活,更接近一种动物式的生活,人们局限于生理感觉,几乎不能利用自然禀性而获得更多好处。但是在困难降临时候,人们必须学会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在此过程中,人类逐步走向强壮。而随着人口增加,耕种,渔业这些也逐步的发展,人类产生新的智慧。

====》最初根据劳动分配的土地,而由于部分劳动能力强,部分劳动能力弱,占有的土地大小不一样,最初的私有制诞生。那时人们的土地彼此相邻,扩大自己土地的唯一办法就是占有其他人的土地,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冲突的战争。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频繁出现(因为对于富人而言,战争会使他们失去的更多),富人们就建议建立一个具有公众合理社会基础的社会,每个人的私有财产得到保护,每个人都可以安居乐业。至此,人们以牺牲部分的自由换来生活上的安稳。

(3)

根据卢梭的观点,不平等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1,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2,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3,法制权威向专制权威转变。在最后一个阶段,官员之间不平等的加剧伴随着人民之间不平等的加剧。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破坏民众的联合,在民众间制造分裂,但同时又要维持表面的社会和谐,他们将各阶层人民的利益和权利对立起来,使各阶层的人民相互敌对,彼此猜疑,以加强他们的统治。”

摘录:

1.一个人从对邪恶的物质中获得的益处,要远远多于他从对美德的认识中获得的益处(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卢梭借这句话阐明,原始人并不是一个强壮的婴儿,甚至“强壮”和“婴儿”本身就是对立:强壮意味着自力更生,“婴儿”意味着依附。

2.在《社会契约论》中,他认为一个合理的政治状态就是人与人之间结成社会契约,在这个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自己的天然的自由,来实现契约的自由,全体人民的意志集合成一个公意,主权者就代表这个公意进行立法,然后人民选出执政官来按照法律管理社会。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有权选举执政官,参与一切公共事务。

4,10 下午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书报告

第二次读这本书了。篇幅精悍,非常适合考试月。把交给老师的报告搬上来一次。因为以后可能就搞丢了。

一、引言

此篇书评的阅读书目是让-雅克·卢梭所著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由高修娟翻译,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它是哲学、社会学及政治学领域极其重要的经典著作,奠定了卢梭的思想基础;二是因为其篇幅精悍,适合在有限时间内精读。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卢梭通过对一种完全未经文明浸染的“自然状态”的预设,认为人是生来自由而平等的,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导致私有制的出现,财产私有制成为政治不平等开始和加深的根源,使生理不平等和政治不平等相互作用,把人类日益带入灾难的深渊;而政治不平等反过来又加深了私有制下的贫富对立。卢梭的这些思想闪耀着天才的光辉,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

书评首先介绍《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主要内容,对全书内容进行概述并对作者的论证思路进行梳理;其次介绍在阅读过程中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原作的精彩论述及笔者稚嫩的思考;最后分析本书存在的不足及带给笔者的反思。

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主要内容

(一)概述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1755年卢梭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而写的论文。卢梭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设定的主题是:指出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权利何时取代了暴力,自然在何时让位于法律,并且说明在经历了怎样的一系列奇迹之后,强者甘心为弱者服务,而人们甘心放弃已有的幸福去追求空想的安宁。本书的第一部分描写自然人和自然状态,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的详尽描述,卢梭向人们证明了,人类在最初是过着平等而自由的生活,没有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自然状态中的人是能够满足自己关于食物异性和休息的基本需求。同时,他证明了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几乎察觉不到不平等的现象,也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影响。第二部分回顾了人类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出人类的进步史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因为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不平等的程度就加深。

(二)关于平等与不平等

关于平等,卢梭认为平等是人类理想状态的基本属性,人与人之间是生来平等的,这种平等等同于动物间的平等。在自然状态的真实画面中,卢梭认为不平等的概念是不存在,每个人都是单个的独立体,互不影响,没有一切的道德概念。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意识不到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毫无权力或权利概念,平等的意识是未曾分明和不清晰的,因此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平等的。

关于不平等,卢梭认为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上的或者生理上的不平等,这是由自然造成的,包括在年龄、健康状况、体质强弱和智力或心智上的各种差异;另一种是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它依靠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并且经过人们的一致认同。后一种不平等赋予一部分人以特权,相反,其他处于劣势的人则没有,例如有一部分人比别人更富有,更尊贵,或更强大,甚至让别人服从他们。卢梭所探讨的是在文明社会中人所体现的不平等,他认为人类的差别是由社会生活的方式造成的,人们身体本身的素质相差并不大,只是经过了后天环境的影响和个人身体的锻炼,最终才使得人们身体强弱和力气的大小区别很大。一个人心智的健全与否,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所受的教育有关,后天的受教育的机会、方式和程度的不同致使人们产生差别。

(三)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1. 自然状态

卢梭首先从生理方面、精神和智力方面探究人类的自然状态。首先,在生理层面,自然人比文明人体质拥有更好的体质。在身体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人面临两种敌人:一种是野兽,另一种是年幼、衰老和各种疾病带来的天然虚弱。自然人在同动物搏斗时,双方势均力敌,并且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天然地攻击人,因此可以生存下去。在面临第二种敌人时,自然人虽然无医无药,只能靠大自然的帮助好起来,但自然人很少得病,因而不需要医疗和医生。在精神和智力方面,卢梭从最纯粹的心灵出发,认为自爱与同情是两个先于人类理性的原驱动力,是人最真实、最朴实的活动。自爱推动着我们爱护自身并不断地追求幸福的获得。同情则是一种天然的对其他生命遭受痛苦时产生的怜悯之心。在道德上,对于自然人来说,由于彼此之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关系,因此他们无善恶、好坏之必。他们只是从生理的意义上来理解善恶,而评判善恶的标准就是是否对自己的生存有利。卢梭认为自然人之所以不是恶人,是因为对恶事的无知和欲念的平静,而不是知识的发达和法律的约束。此外,人还拥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人类从安宁无知的原始状态中驱逐出来,赋予人类在各个时代所具有的智慧和错误、缺点和美德,并使人最终成为自然和他们自己的暴君。

2. 社会进步

在探究自然人发展为文明人的进程时,卢梭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在纯粹的自然状态之下,自然人怎样产生语言的需要?第二,假定产生了语言的需要,自然人是怎样懂得多类别的语言的形成与使用的呢?

卢梭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归因于几次发生的外因或偶然事件的综合作用的推动。他认为,天然的困难促使自然人在生存的过程中学习使用树枝和石头等天然的武器并不断进步。随着人数的増加和困难的增多,许多人发明新的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来适应环境的变化。由于人与不同事物及其他人的接触,他们的头脑中产生了些许关系。最初在观察同类行为时,他发现在相似的情况下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是一样的,因此有了他自身的想法也许与同类的想法是相同的朦化概念。为了维护自己的安全及和他人相处的良好关系,他在不知不觉中明白履行约定的好处。自然人取得的进步,使得头脑愈开旁,技术也随之愈完善,第一次变革时代随之到来。人们组建家庭并获得了财产,为了维护自身财产安全,也许还会发生争执。自然人的感情也随着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孩子建立的家庭逐渐培养起来。有关才能和美的观念产生了,随之而来的是偏爱和嫉妒,从偏爱中诞生了虚荣、羞耻和羡慕。生理上的不平等逐渐的被人们所注意,那些拥有美妙的嗓音、美丽的容貌和强壮的体质的人成为了最受尊重和爱戴的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观念从此产生。

3. 私有制的产生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硬说‘这块土地是我的’,并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相信他说的话,这个人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缔造者。”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日益走向不平等深渊的根源。农耕和冶金技术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从事农耕时,就需要其他技术的发明;而当一些人从事冶铁时,就需要人们提供食物。从此,分工和交换出现了,人们不再做单独一个人完成的工作,而是合力合作进行劳动。从一个人需要别人的帮助之时起,从他感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食物是大有好处之时起,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就不存在了,私有财产的观念就产生了。由于土地的耕种导致了土地的分配。导致了私有财产和早起的裁判规则。在自然状态下,人享受着自由,这种自由就是每个人对其个人财产的所有权。私有制产生后,夫人就变得越来越富裕,而穷人变得越来越贫穷,穷人出于被富人奴役、压迫的生活中,导致了不平等事实的产生。

(四)人类不平等的发展

1.国家的建立

国家的建立产生了政治上的不平等,确立了富人对穷人的统治。由于私有制的产生,出现了富人与穷人两个相互对立的群体,富人是少数,他们以个人力量对抗全体人民。而富人之间的相互嫉妒导致富人们不能联合起来对付联合的穷人,迫于压力,富人们想到了一个深谋远虑的计划。“他说,‘让我们联合起来吧,保护弱者免受压迫,制约强者的野心,使每个人的财产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保护,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命运的不公’。”这就是国家与法律的起源,国家的产生使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不平等发展成了弱者与强者的不平等,把经济上的不平等进一步上升为政治上的不平等。

2.权力的腐化与专制的出现

富人们统治着国家,他们从国家得到的利益远远大于穷人。由富人担任的官吏手中的权力逐渐扩大以至于超越法律所赋予时,便产生了君主,出现了专制统治,这时候人类的不平等达到顶峰。“在这里,除了君主之外,人人都是奴隶,没有任何权利,所以人人又都是平等的。”这是不平等的终点,每个人又回到了最初的平等状态,因为他们同样一无所有。但这个新的自然状态与原初的自然状态不同,原初的自然状态是纯粹的,而这个新的自然状态是腐化的。

三、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精彩论述的思考

《论人类不平等起源》中有很多精彩的、有趣论述,这些论述值得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深入挖掘探究。以下列举几点:

1. 人类社会的堕落是由人性自我导致的。卢梭所描述的原始自然状态下的野蛮人是与动物相似,既不会思维,也很宁静平和,没有你的、我的之类的私有观念。凭本能生存。可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以“自我完善化能力”,人类开启了思维。进而有了悟性。人类就不再独来独住,渐渐过群体生活了。这样人类就从原始自然状态进到社会状态。社会状态的野蛮人思考一些问题,智力提高了,促使人类进步,但人的体能与原始功能衰退了,尤其直觉与灵感渐渐消失。由是人类开始背离了原始自然状态,从而开始堕落,以至后来贪欲不断,私有制产生与发展,人性恶劣面显化更多,造成人类社会的不平等问题。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可以明显看到人类社会的堕落与不平等腐败恶劣行径,一切都是由人性而引起的,恶性肇事祸害。反过来,恶劣的社会环境又激发人性愈益险恶。人类社会存在善与恶,但恶性居多,以至制定法律以绳之。

通过对自然状态的赞美以及对人类堕落历程的描述,卢梭表达了“自然使人幸福与善良,然而社会却使他堕落与悲惨”的原则。他充分地论证了人类的堕落完全是咎由自取。在探究人类走向不平等的过程中,卢梭笔下人类无法返回的自然状态为人类社会的救赎提供了启示,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2. 人类的进步与退化是同时消长并相伴相成。卢梭认为,社会状态的野蛮人与自然状态的野蛮人是不一样的。当人类进入社会性时,就开始进步与退化相伴相成,此消彼长。私有制产生,不平等出现,更刺激了人的欲望。无穷的贪欲带来人类社会正负两面后果:一方面激发社会进步;另方面造成堕落与罪恶的加重。随着人类进步,时代日新月异,社会问题与弊病也层出不穷。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自然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愈演愈烈,给社会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所以,人类要时刻警惕人类社会进步与异化导致的破坏问题。在非常久远的年代,卢梭即探究出这个当今社会依然适用的规律,是非常了不起的亮点研究。

3. 社会性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根据卢梭的研究,人类最初是散居于动物野兽之中。自然状态下的野蛮人是独居,不具社会性。本能决定了他们的生存与繁衍后代。这种状态下的人类是最原始的,没有思考,连语言也没有。进入群居以后,情况起了变化。群居穴处在一起就形成野蛮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类进步的摇篮。这时期野蛮人开始有了思维,产生“比较”观念。悟性产生后就懂得追求享受。环境逼迫需要与智力的提高,促使最初的发明为简单的工具产生。从而人类逐步聪明智慧起来。这个进步过程,野蛮人跨入社会性门槛之时,就是人类智力开发与进步的开始。社会性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人类能有今天的进步与文明程度,是得益于人类跨进社会性群体生活这关键一步。

四、《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局限

由于时代的局限,卢梭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包括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的不足。

(一)关于自然人的假设

卢梭虚构了一个人类原始自然状态的存在,抽离了文明社会的所有印记。假定的自然状态中生活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孤独的生活,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类别的交往。这种假定的自然人脱离了一切现实内容,摆脱了一切社会关系。他全面否认人类天生的社会性,因此他回答人类是如何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这一问题时,只能归因于一些偶然的因素。

(二)历史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

“比较解剖学至今没有什么进展,自然观察家们也不能为任何可靠的推断提供有力的证据。这样,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没有超自然的知识可资利用,也不能注意到那些因人类将四肢应用于新用途和食用新食物而发生的身体内外构造的变化,我只能假设,那时的人类一直都和现在的人一样。”因为自然知识的有限及他所处的时代局限,他在探究问题时借助了超自然的知识,做了一些想象的猜测。这样的历史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使研究结果缺乏科学依据及说服力。

五、《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现实反思

(一)关于“自尊心”和“自我价值”

在现今社会,我们往往以拥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伟大的自我价值为傲,却不曾看到这也是我们痛苦和烦恼的来源,它使我们在他人给的崇敬和价值中迷失了自己。而“野蛮人过着他自己的生活,而社会的人则终日惶惶,只知道生活在他人的意见之中,也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生存的意义的看法都是从别人的判断中得来的。”自尊心往往会使我们丧失了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判断者是自己。而卢梭则在著作中教导我们们如何重新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

(二)关于自然感情

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它调节着每一个发自爱心的活动,使我们不假思索地去援救我们所见到的受苦的人。“正是这种情感在自然状态中代替着法律,风俗和道德,没有一个企图抗拒它那温柔的声音。”而在现代人的社会中,这种自然的情感却被不断消磨,一种所谓在教育之下培养出来的情感,就如“你要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这句似乎富有理性正义的崇高格言,在野蛮人那里是不被知道的。为了得到别人的某种对待而去按照合乎某种道德的方式对待别人,或许算不上真正的道德和友爱。而另一句合乎善良天性的格言:“为自己谋利益,要尽可能减少损害别人”这句话似乎更为有用。因为它既顺应了人的本性中为自己的一面,又符合人性中富有爱心的那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拆去过多的粉饰过的面具和道德,呼唤更多原始自然情感在人性中的回归。

(三)关于技术发展

科技的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享受着生产力发展带给我们的便捷与乐趣的生活。相比于野蛮人生活的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我们的生活是完美而惬意,但我们却很少反思科技发展、生产力进步带给我们的负累。原始人在物质匮乏的自然状态下也没有对生活产生不满而抱怨人生;而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却经常有人抱怨生活。文明发展确实使我们过上了舒适的生活,但我们也丧失了自然状态下一些品质,我们追求享乐且欲望难以满足,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仿佛活在枷锁之中。正如卢梭所说:“在大量的空闲时间内,他们为自己创造了父辈们所没有的各种享受,同时却无意识中为自己戴上了一副枷锁,也为子孙后代引来了罪恶之源”。

参考文献: [1] 吴伟,论不平等的发展——浅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017 [2]杨斌,读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016 [3]王睿,读《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的几点思考,2011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