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读后感精选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读后感精选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是一本由叶维之(郎景和) / 韩美林 供图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读后感(一):别买

本书评和其他打高分的不一样,哪里不一样呢?就是这个书评给这本书打绝对的低分。别买就对了。

不要被其他高分书评忽悠。

这是一个浪费纸张和浪费油墨的作品。因为打开之后……真tm失望啊,真的是非医学词典啊,就是一个词,然后给一个这个医生本人对这个词的理解,有长有短,呵呵。我就关键词透露一下,艾滋病:亚当和夏娃没赶上的惩罚。埃菲尔铁塔:伟大坠落之塔。……………………诸如此类。呵呵。

另外我也是很服,其他那几个给高分的书评,棒棒哒,我夸人都夸不出这么多花来。看得我是真是大开眼界啊!!!!

真tm恶心。马上就挂多抓鱼上卖掉。希望给高分书评的友邻买去收藏,不用谢,这都是你们应得的,厕所纸。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读后感(二):刀,是手术刀的刀

这真的就是一本词典,一个词条一个词条编撰而成。

不同的是,这些词条是一个医生写的。

一个妇产科男医生。

词条也都是随性选择,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很多词条其实透露了作者的医生身份:艾滋病、爱欲、处方、达尔文、讣告 、健康、阑尾。如此等等。

医生该是对生、老、病、死最敏感的一群人吧,他们的言说和思维都无法离开这人生四苦。

但其实书中大部分词条都是一个普通人的日常所见,如果不仔细看,也很少有人会留心这些以魔鬼词典的形式写就的词条出自操惯了手术刀的医生之手。

医生是习惯了动手不动口的人,习惯用手术刀说话,但不代表他们没有倾诉的欲望和能力。他们见惯了生死,见惯了病痛,但他们也是食人间烟火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久而久之,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这一个个词条不过就是他们顺手拈来的用来倾诉宣泄的载体。

这些词条很好地串起了一个医生8小时外的意识流世界:当一个医生暂时摆脱了医者的身份后,他到底在关注些什么、想些什么、他对这个世界想说什么。虽然是零零碎碎的杂笔,也能看出其笔调力求不着痕迹不动声色,刻意保持一种疏离感,这大概是医生习性使然吧。

所谓德行,他说:“德之不行,只是空训”。书中很多道德相关的类似词条,如此在意道德问题,也许他觉得身体上的病可以治,精神上的病手术刀无能为力,却可以通过说教去达到疗效。

他关注社会阶层,比如“富婆”:“用钱叠起来的女人,没有什么可爱的,只能用来引火。”引火二字,何其生动。

关于本职工作,比如“流产”:“一个好的青苹果是不容易从树上摇下来的,自然流产(自然掉下)者通常不太好,乃为自然淘汰。”这就是所谓的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吧。

“思想者”词条:“我们也会想罗丹刀刻下的“思想者”,那是在如厕蹲坐时。”心有戚戚焉,如厕时在狭小逼仄的空间里精鹜八极神游万仞,最容易灵感大爆发了。

还有很多。

突然想到,把这本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当做一本姿态诡异的意识流小说来读也别有风味,在断断续续彼此相关的絮语中无意间窥见一个功成名就的医生的内心世界,想来也颇堪玩味。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读后感(三):一个医生的哲学

人生有两本词典,一本学术的、严肃的;一本生活的、诙谐的,辞海是前者,《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属后者。

我读第一条“阿拉伯”便喜欢上了这本书。字里行间能看出著者对人性丑陋,社会弊病的嘲讽,通透有之、针砭有之、哀叹有之、赞美亦有之。能把一个个词以这样一种让人拍案叫绝的方式表述出来的,除了要有很高的文学修为外,他对人生的理解,也须有高明之处。

写这本书的叶维之先生,本名郎景中,已年逾古稀,是协和医院妇产科第一把刀。在央视《大家》中,呈现的是一个儒雅温和的医生形象。可是看着本书的时候,总晃晃忽忽觉得这应该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写的,因为有些文字太锋芒,见血封侯。

比如说“谬论”:从少数人的观点变成多数人的观点。这让我想到我十多年前读到过的韩寒的那句话:“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然而少数人是服从多数的,到最后真理还是掌握在多数人的手里。人云亦云便是这样堆积起来的。” 到最后,我们信服的并不是真理,而是多数人的意志。这种现象,往小处着笔是随波逐流;到了极致,便能成就一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政治课本所讲,人民民主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只是这专政一定是公正合理的吗?人们往往不敢深想。

什么是王子,不愁找不到媳妇的人,即使是白痴或丑八怪。叶老给出的答案,不知是会让人拍手叫好还是要让人为之苦笑。笑贫不笑娼早已不是我们在谈论历史时为各朝各代扣的帽子了,而是对当下生活态度的概括。人的价值由金钱和地位堆积而成,观今宜鉴古,“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古人诚不我欺!

此外这位老先生的浪漫风骨也可在词中寻得一二。“海”是最能体现日月星辰,最能孕育万物生存,最能表达喜怒哀乐,最能包容起落沉。”,海洋则是“水的仓库,生命的摇篮。” 将海的诸多特点诗化,引人遐想。

有些解释,言简意赅,常常一言以蔽之,所达深度,确实你我无法企及的。明天是什么?希望寄托时。飞行员呢?他们是天空的行者。烦恼则是用了三个词概括——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的……

好词太多,此处便不一一例举。作为一名年轻的读着,虽不能在处处都认同著者的观点,比如,对于“项链”、“观众“、等一些词我并不非常认同,但不妨碍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为好书的另一个作用,就是让读着觉得一个事物可以多面讲解,而作者只写出了其中一面罢了。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读后感(四):射向社会现实的“子弹”

起初粗略翻阅这本《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发现每一个词条下边,都有一段诠释的文字,感觉整本书不过是“段子”的集纳,应该是一个“轻读物”,适合有一搭没一搭地闲翻。一旦读了几则词条,不由得感慨“书不可貌相”,有点“小瞧”这本书了。读它,需要耐心,读完一则,有必要稍事停顿,想一想,回味一番,时常能获取一种豁然开朗之感,赢得一份审美愉悦,再进入下一个词条,再回味……周而复始,读的节奏也就慢了下来。

汉堡包,不就是两片小面包,夹一块牛肉肉饼,再辅以几片蔬菜,涂点黄油、沙拉酱么?但是,到了叶维之眼里,“汉堡包”这三字有了新的味道,“和包子、馒头夹肉及馅饼争斗胃肠领地的外国坦克”。仅此一例,就能管窥出这本书的趣味。作者有一双善于发掘的眼睛,总是能从俗常物事中洞悉出新的涵义。感觉写每一个词条,作者都在跟日常的事物、平常的概念对望,再深入地交谈,硬是倾听到了它们内心的秘密,然后通过自己的笔,替它们说出“心里话”,其结果是改变了它们在世人面前的固化面目,让它们顿时有了灵性,舒展开来。

好的创作,要基于常识,但又不能拘泥于常识,而是要跳出俗常的套路,要有腾跃,要有新的发现,要有新的创造。叶维之对一些词条的个性化解读,实现了“陌生化”的效果。比如,在他的笔下,剃须刀成了“面部锄草机”,高尔夫是“和小孩弹玻璃球进坑游戏差不多的成人奢侈花费”。不过,他的解读不是无根的,而是有着基本的逻辑推衍,富于哲理和思辨,让人频频发出“还真是这么回事”的感叹,这就像放飞的风筝一样,看似在天空中无限自由地翱翔,却还是拖着一根长长的线,让主人远远地握在手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叶维之的解读还是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他的解读尽管另类,也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

“现实主义”有个重要分支是“批判现实主义”,叶维之掌握了这个理论的“武器”。他并不满足于小情小调,沉迷于某种文字游戏的把玩,而是要通过自己的笔,对社会现实进行独到的观察,发出自己评判的声音。他诠释“玻璃”,说人们发明制造它的初衷是取其透明透亮,后来却取其相反,做成或涂画上各种颜色,变成不透明、不透亮的,结论是“不是造物捉弄人,而是人捉弄造物”。普通的玻璃,经由他的“洞察”与“演绎”,一下子抽离本身,与社会某个广阔的现实相呼应,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他射出一颗“子弹”,让不少的目标无奈地“中靶”。

叶维之是一名医生。按理说,医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必须严谨,来不得丝毫的虚假。而文艺创作,最需要的就是天马行空,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向无穷的远方。表面看来,这两者是有些冲突的。但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再说,医生和作家面对的都是人,工作的主要内容都是观察人、了解人,尽管一个面对的是人的身躯,一个面对的是人的内心,但人的身躯和内心本来就是一体的,无法截然分开。医生和作家都要怀有对人的关切之心,都要具备人道和爱。在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当医生拿起笔来,自然拓展了文学的宽度,更重要的是,这也间接地升华了医学的温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医学领域应该出现更多的“叶维之”,勇于“跨界”,诉说自己的思考,展露自己的才情。(崔芳)

(本文已发表于健康报。)

《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读后感(五):一个医生的沉思录

医生出身的作家不罕见,国内有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赖和、余华、毕淑敏、池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者,国外也有约翰•济慈、毛姆、契诃夫、维克多•谢阁兰等名家。所以,当我看到郎景和先生的《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时,并不感到惊讶。

中国自古就有医文不分家的说法,和毛姆一样,郎景和早在学医之前就对文学、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在当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报考大学时,受母亲影响,他放弃了想报的北大哲学系和吉林大学中文系,最终选择了白求恩医科大学。然而拿起了手术刀的手并没有放下笔杆子,反而得益于医生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他有更多机会了解社会各层人的生活状况,并学会用解剖刀一样冷峻、犀利的目光来剖视人性和社会。

这本“魔鬼词典”即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沉思录,在书中,郎景和毫不客气的对社会之弊和人性之病进行了鞭挞讽刺。举“废话”一词为例,《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无用的话”,而郎景和则解读为“一些官员们使用率很高,比较省力、省时,又冠冕堂皇。是很保险的语言,也是秘书们的基本词量。”辛辣的嘲讽无疑会刺痛一批带着虚假面具废话连篇却又自命不凡的人物,而读者在捧腹之后也往往陷入深思。

在这本有近千个词条的“词典”中,冷眼批判有之,“高尔夫——和小孩弹玻璃球进坑游戏差不多的成人奢侈花费”;幽默风趣有之,“剃须刀——面部锄草机”;温暖动人有之,“港湾——陆地将海搂抱过来,使她温柔,使她平静,使她深沉。否则,海总像顽皮的孩童,脱缰的野马,永远不得驯服”;睿智深刻有之,“烦恼——算了吧,没关系,会过去的”。这些词条涉及到哲学、科学、文学、医学、宗教、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只是在一个医生的另类解读下有了全新的内涵。

郎景和说过,医学不是纯科学,它是人类情感或者人性的一种表达,是科学与社会的结合。他毫不避讳医学存在的明显局限,且坚信医生应该通过文学和艺术充实自己。所以工作之余,他把逛三联书店作为一大嗜好,寻觅各种文学历史哲学的“杂书”,致使办公室进出得侧身挤才行,家中书房则更是“书满为患”。认识郎景和的人都折服于他广博的学识,李国文在此书序文《解剖的精神》里写道:“我很钦佩他,因为他首先是大夫,其次才是作者。他是位声隆望重、遐迩知名的大夫,但并不影响他对文学的热衷,对写作的兴趣。一个人同时做两件事,而且做得很好,这是谈何容易的事。因此,我佩服他饱满的精力,我赞叹他不倦的努力,我欣赏他知识积累的广博,我更羡慕他永无尽止的追求。”

当我读完手中这本《一个医生的非医学词典》,也不免对这位作者肃然起敬,感佩他作为医生的仁心与医术,更钦敬其作为一个学者从未停止对于世界的思考。曾经师从郎景和的冯唐说,语言是人造的虚无,词汇是歧义的源头……定义词汇的过程就是定义世界的过程。多一本另类的词典,就是多一个看世界的角度,就是为人类减少一点愚昧。诚哉斯言!

文章链接:

http://www.legalweekly.cn/index.php/Index/article/id/3863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