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读后感1000字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读后感1000字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是一本由(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著 / (美)埃尔斯沃思·梅森 / (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读后感(一):比较难读

第一篇《切莫相信外表》,写于乔14岁,14岁!今天的14岁们在干什么?第17篇《汽车大赛》是微型采访/小说?很奇怪,只是一种描摹,做素材之用吗?像第54篇《从遭禁作家到遭禁歌手》这样的文字,译者是不是要译得吐血?差不多通篇是注释!当时的人们看得懂他的文字游戏吗?满脑袋都是思想的人,你懂的,阳寿,都不长。但世界,人类,因为这些人而深邃。

每一篇前的“编按”似乎更好看,有信息量。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读后感(二):意识流代表作家的一些文学思想和政治理论——詹姆斯·乔伊斯《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由于乔伊斯本人喜欢旁征博引、原生态文字中使用的语种多、所提倡的“意识流”思潮应用于写作中更是跳跃性强、朦胧晦涩,所以阅读他的文字是有些难度的,头疼也是正常的,但我个人认为错过了好东西头更疼。鉴于《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这样的小说据说有的“乔学”研究者研究一辈子也还是吃不透的事实,所以我拣了一本他的文论政论集来看。 本书收录了乔伊斯从十四岁到五十五岁之间的随笔、演讲、书评、提纲说明、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信函及诗歌等,形式灵活多样,虽不能成为一个十分严密的系统,但供我们找找那些我们不知道其实自己知道的东西、拂去些蒙昧的灰尘、归纳些激动人心的真知还是完全可以的。尽管这些文字并非尽属一流,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正好可以通过这些程度层次不齐的东西来管窥乔伊斯这位意识流巨匠在思想和创作上的发展历程,也就是说,这些文字比起其他公认的高超著作来说,能让你更贴近乔伊斯本人。另外,不要担心它会让你失望,如果他创作的最高水平是九十五分,这里有些它青少年时期创作的文字也仍然是处于优秀领域的,换言之,它是高境界里的相对低水准,跟当下某些自诩为大师的人写的破烂还是有霄壤之别的。 乔伊斯对作为与另一个作家作品发生关系的评论,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多大兴趣,但他十分重视评论的功能,我们看到,他的见解和评论思想似乎都穿插在自己的小说中,另外,他常常在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的时候对他人的作品做出评价、否定、辩解、挑选。也就是说,他也评论,而且水平很高,但他是经常是间接评论。 本书中,在了解他思想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一并了解英国与爱尔兰的历史、叶芝、萧伯纳、王尔德、曼根、易卜生等等。政论方面,他一边斥责英国等外部势力对爱尔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摧残,另一方面又讽刺爱尔兰人自己的不争气和各种阻碍进步的坏毛病,也就是说,他爱自己的国家,又恨国家的无能,他是全面的批判,他用心良苦。其中我最喜欢他的《美学》一篇,可谓是句句经典。 对于初涉“乔学”的我而言,这本《文论政论集》是让我满意的。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读后感(三):我热爱我的祖国——看在鲱鱼的面上,我热爱!

读乔伊斯《都柏林人》时遇到困惑,对他的政论不甚明朗,恰有这样一本《乔伊斯文论政论集》,开篇便是翔实的文集总序和导言,吸引我对他的人生有了大致了解,小说毕竟还是和现实经历隔了一层,这本书正好可与《尤利西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互为补充。

书中收录了乔伊斯从14岁到55岁写就的随笔、书评等文章57篇,主要涉及文论和政论两方面,多数曾在报纸上发表过。文前不时穿插着编者精准、凝练的解说性文字,编者之一便是那位大名鼎鼎、写过《乔伊斯传》的理查德·艾尔曼,只看文前寥寥数行字,我都对这本传记产生了兴趣。对乔伊斯的研究,颇有种舍他其谁的感觉,唯一可能存在的问题是因为太过熟稔而显得油滑。

即便已经有了优秀的文集总序、导言、文前解说,还是丝毫没有掩盖乔伊斯的光芒,我很庆幸能在这本文集中看到乔伊斯不同阶段的成长变化,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乔伊斯,一个没有故设谜题、故意使用冷僻词汇的乔伊斯。如果小说中展现的乔伊斯是斯蒂芬·迪达勒斯身上刀锋般的冷峻,那么这本随笔集中的乔伊斯展现的则是热血,两种属性合二为一,使得他的人格魅力又提升数倍。

乔伊斯在青少年期的作品中就展现出思辨和逻辑,十七八岁谈论戏剧头头是道、颇有大师之风,敢于肯定和否定一些见解,用清晰的语言论述自己的想法,不畏古、不泥古,直抒胸臆,他认为古希腊戏剧已经过时了,以莎士比亚为首的剧作家也已奄奄一息,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过是“对话式的文学”,他提倡戏剧“新”流派,认为它们更具有生命力,在艺术的这一分支上更具优势。

他还认为“艺术一旦被过分拔高到宗教领域,那么,一般而言,就会在一潭死水般的清净无为中丧失自己真正的灵魂。”这些观点在《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也多有表述,不过在这篇《戏剧与人生》中让人读来字字铿锵、更为深刻。

紧接着是对易卜生《当我们死而复醒时》的解读,易卜生的戏剧便是他推崇的“新”戏剧。在《易卜生的新戏剧》这篇文章中他大量引用戏剧原文,独具针对性地进行细节剖析,入木三分,与已成名的大师旗鼓相当,读来非常过瘾,如果不是看了一下他写这篇文章的年龄,谁能想到竟出自一位18岁少年之手?我在这篇文章中发现,易卜生的这部戏剧或许影响了《都柏林人》中《痛苦的事件》这篇小说的创作,日后也学着这样的比较详细写写。

乔伊斯前期的文论是富有哲思的文论,到了中期是更富艺术性的文论。由思想上的硬核转化为兼具感官上的丰富,思想是其骨,艺术是其肉。

《易卜生的新戏剧》和《威廉·布莱克》都让人击节赞赏,这两篇的风格能感受到明显变化,中期的文章注入了《尤利西斯》中语言的气质,他将小说中的语言运用到文论中。

譬如他写道:“布莱克夫人我已经提到过三次,我该谈谈诗人的婚姻生活。布莱克二十岁那年坠入情网。那个女孩子看上去傻乎乎的。名叫波莉·伍兹。这场青春之恋在布莱克早期作品《素描诗集》和《天真之歌》中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但是,这次恋情结局来得很突兀。她认为他是个疯子,或者比疯子稍好一点,而他呢,觉得她是个轻佻女孩,或者比轻佻的人更坏一点。”这段让我觉得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对莎士比亚的猜测和莎翁情事的描写绝非偶然,有这类文论的写作为基础。

这一时期在谈论人物的时候,不管是作家还是政治人物,不再只是单纯说理,对人物本身或事件的描写如在眼前,如临其境,这种距离不是人与人的距离感,更像是作为小说家的乔伊斯和他笔下人物的距离,皆被他信手拈来。到了1912年左右的几篇,应该是受小说创作的影响,语言越来越优美,文论不再偏于“论”。

后期的文章,也即最后几篇,别人邀请乔伊斯来为一些作品评论,他并没有像年少时那样认真写书评,仅仅是有些敷衍地对别人的性格进行点评,或者像《从遭禁作家到遭禁歌唱家》中那样,直接采用了全篇都是注释、几乎看不懂的《芬尼根的守灵夜》的风格。这时感觉他在憋着一股气,来进行自己作品的创作。此时不容分心,一旦分心,凝聚起来的力量就散了。

1907年,《都柏林人》出版被拒后一年左右,他写了几篇关于爱尔兰的政论。以前我不理解乔伊斯,《尤利西斯》中的斯蒂芬·迪达勒斯是个偏冷峻的文学青年,他流亡欧洲,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才重返爱尔兰,并且因为摒弃天主教信仰问题拒绝为母亲祈祷,被认为是害死母亲的人。同朋友的对话中,他表示:如果英国继续占领爱尔兰,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离开故土,这,算是背叛爱尔兰的人么?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更为年轻的斯蒂芬·迪达勒斯向我们诉说他为什么离开爱尔兰,为了追求艺术的梦想,在这个被上帝抛弃的岛国上,他没办法实现自己的艺术抱负。还有在他准备离开时说的那一原因:“我准备一百万次去接触经验的现实,并在我心灵的作坊中铸造出我的民族的还没有被创造出来的良心。”当时这话说得漂亮,没有实践作为依托,就是显得有点假。所以我不理解他,我以为迪达勒斯离开爱尔兰是为了个人对艺术的追求。

最近恰好在看《觉醒年代》,剧中一开始讲述中日签订“二十一条”后,一些在日本留学的热血青年分成两派争着要给祖国谋出路,陈独秀回国后办起了《新青年》杂志,同为《新青年》撰稿人的易白沙对中国当时的现状感到悲观,他说看不到这个国家有什么出路,陈独秀说“我们要给这个国家找药方子,我们不努力,这个国家就真的没治了。”于是一大批文化大师开启了以文学带动政治的新文化运动。再看乔伊斯所处时代的爱尔兰,比当时的中国更没有出路。

乔伊斯对爱尔兰的关心体现在他的政论里,他深入到爱尔兰身上每一个切实的问题,人口问题、税收问题、农业问题……写到这些字字泣血,让我明白他绝不是为了自己的理想离开爱尔兰,而是那个为爱尔兰寻找药方的先驱。我也感受到了为什么戴从容老师说“乔伊斯常被中国学者比拟为爱尔兰的鲁迅。”读完《爱尔兰公开受审》诸篇,我觉得乔伊斯就是爱尔兰的良心,他把热血洒向这片看不到未来的土地,对这座岛屿爱得深沉。

乔伊斯对爱尔兰那种让人心痛的热爱,也唤醒了我对他文学作品的热爱,我觉得《都柏林人》值得,《尤利西斯》值得,甚至《芬尼根的守灵夜》也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细读,去品味,一种情感带动了另一种情感。

在《炉火中的煤气》这首诗中,乔伊斯难得地、赤裸地表露了自己的悲伤与深沉的热爱:

正如乔伊斯自己所说:“我的良心柔软,依如中国的丝绸;我的内心温和,恰如脱脂的奶油。”他真不像小说中那样冷血,对祖国也不是冷眼旁观,他和她遭受着同样的苦难,即使当时爱尔兰发烂发臭,他仍说出那句:“我热爱我的祖国——看在鲱鱼的面上,我热爱!”

这才是乔伊斯,爱尔兰的乔伊斯,冰与火的碰撞,十年饮冰,热血难凉。

其他文章:《读尤利西斯(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