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好心的沙子读后感摘抄

好心的沙子读后感摘抄

《好心的沙子》是一本由昔酒011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172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好心的沙子》读后感(一):品味那些欲擒故纵的青春年华 每一页都很美

其实每个夏天,

我想激动地爱上一个人,

用来折磨自己……

只有在远离她的某个地方,才能等待到她充满忧虑的信,

才能得到最亲切的问候,才能占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思念……

难道我不是为了这个,

才离开那个没人比我们更熟悉的地方的吗?

骤然看上去,会觉得《好心的沙子》是个很简单的绘本。

每一页都是用心描绘的美丽图片,人物和风景都简单而纯粹,文字也清浅。

但一头栽进去之后,才会开始发现,沙子美丽而忧伤的心事。

花明眷恋却又生怕伤害对方的隐忧,丝丝缕缕,如影随形。

蚀骨相思,看似轻如毫毛,掂量起来却重于泰山,还有更多尚未来得及捕捉却已经纷扰而去的情绪,让人看得透却又看不透。

隔层纱,隔重山。

貌似一眼能读懂却未必能读透,蕴含着一种奇异的力量,让你觉得需要一看再看,一读再读。

美丽又梦幻,真实不做作。

感受昔酒011悱恻的爱语,品味那些欲擒故纵的青春年华……

《好心的沙子》读后感(二):既然不会相遇,为何还要期待

如果从来没有相识过,会不会比较幸运?

沙子大概也不会患病。三颗石头也好,火车远行也好,存不存着也没有关系,一切都会是另一个故事,没有花明的故事。或许不会焦虑的爱上一个人,或许不会有三千封信,或许只是平淡的活着,什么病也没有,没有世界末日,只有生老病死。可是沙子啊,你还是宁愿有着遥远的花明可以想念吧。就算是被改造过的记忆,带给人的感觉却是实实在在的啊。对于想象着不存在的事情的沙子,即使所有的路都消失了,也会在想象中重新铺一条路,想要再见一面。

可是花明只愿在遥远的地方得到你的想念,却不肯靠近你半分。

沙子,你能不能好心地告诉我,从来没有收到的回信,真的存在吗?花明她是已经走远,还是从来没有来过?

沙子,你能不能好心地告诉我,如果世界末日永远不会到来,你们还能重逢吗?如果除了衰老和死亡什么都不会到来,为什么还要期待相遇呢?

是不是因为,想象着二人在一起的样子,活着都能变得有意义。记忆和幻想,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呢。

《好心的沙子》读后感(三):孤独的旅人

无论是花明 还是沙子 都很笨 不会爱人

无论是花明 不懂得沙子真正想要的 还是沙子 故作聪明 说着莫名其妙的话 希望引起花明的关心

编出好多谎话来 心中的神明 慢慢变小 变成石头 这样寄过去给你

在夏天很难受 冲动的 想要爱人

我有一个无可替代的好朋友 但最后她也离开了 你也会像他这样 让我难受 来折磨我吗?

最后啊 其实什么都没有 我喜欢你这样一句简单的话 非要这样说 非要那样说

都送给你 我便忘记。

当花明在此想起和沙子在那寒冷的城市 “如果她喜欢 再去一次又何妨呢?”

沙子最后寄信说 花明 我们的五色湖 就要消失了啊 如果世界末日到了 你还愿意再回来吗

石头掉落下来 模糊的感情都清楚起来 还奢望着 看到沙子穿着白裙子 站在树下对自己神奇古怪的笑

但这是没有的呀

“世界末日不会来了 原来不止五天 还有五年 十年 二十年 ”要在这样 一个人的过去啊

她们都不会爱人

比起花明啊 离开五色湖的沙子更像是孤独的旅人 今后飘来荡去的 要落到什么地方呢?

《好心的沙子》读后感(四):在别人的心情中看到自己

这样迫切又慢慢地看完。却想起了几乎忘怀的意义。

那些衔书而来的燕子,朦朦胧胧。我困惑于远方是什么?是已模糊的来路还是未曾辨明的去处?

从前遥远的夏天,有知了,有蛙声,有萤火虫,有井中湃凉的西瓜,有清晨迷蒙之际河边的浣衣声,有夜晚桥边打扇闲聊的村人。是啊,这样燥热的季节,在记忆中竟如此安静清凉。我在慢慢走出的时候,还不觉得留恋。可是一次次被车带走的时候,心里的惊慌扰乱了我。做不出哭或笑的模样,就那样茫然又焦躁地离开了。我还不知道会离得那样远。会吹不到自然闷热的风,不能赤脚在凉席上走来走去,不能呆立堂前注视大雨倾盆,也不能再切身感受季节更替,草木枯荣。

远去的不仅是时光和印象,还有人。留在故乡的人,靠着思念来记忆,好像更可靠纯粹一些。对着城市熙来攘往的人群,却心存疑惑,保留了一点内心。彼此微笑着,很自然的样子,却连珍重也要小心放置。

沙子和花明,我们自以为安放在从前,却再也触摸不到的,是什么呢?越来越熟悉世界的时候,未及珍视的自己在慢慢失色。

比起夏达「哥斯拉不说话」里幼童的自言自语,这本则是成人独立而细腻的思考,对时光中人事变化的思考。此书中的共鸣不在于人而在于心情。

"为来的世界而赞叹,在去之归途中坦然。"——<好心的沙子>

《好心的沙子》读后感(五):待到自由之时

《好心的沙子》讲了一个俗里俗气的故事,来自绘者的一个简单的关于喜欢的初衷。外一篇《永恒》则是更陈旧的话题,是对于死生之间魂归之途的描绘想象。

抱歉,即使给你们这样的描述,我也还是喜欢。

其实我想借此谈谈作为这本画册的创造者的,昔酒。

她两年前还有把新创作的图存在博客上的习惯。因此,我也成了她博客里的常客,默默地来,默默地看,默默地走。

打开这本新画册的伊始,我就在想,花明这个名字,一定不是巧合:或许来自她的旧日好友,或许来自她曾经喜欢的那个人。

那么沙子,又是谁呢?

这本画册,是不是因此,带着某种不可言明的自传色彩呢?

其实无论沙子或花明,都好像昔酒啊。她是一个安稳地期盼时光待她的人,是一个无法看清未来意义的人,是一个孤独得只剩下世界相伴的人。

画册中的很多意象,也都来自昔酒平日点滴灵光,比如燕子,比如蝴蝶,比如暴雨,比如花树。

感谢这本画册,让我能更清楚地看到昔酒,大巧若拙,加油,姑娘。

后补:

偶然见到一首莎翁的十四行诗,觉得很是符合沙子篇中夏天的意象。

“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拟做夏日?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的好花儿,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