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荣耀读后感精选

荣耀读后感精选

《荣耀》是一本由[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荣耀》读后感(一):马丁的“浪漫”

创作于1930年年底。曾想定名为“浪漫年代”,使我不尽想起康拉德笔下吉姆的“浪漫”。他们都在追求什么别人不理解的东西。主人公马丁追求什么,身边没有人能理解。他身上渐渐混淆了浪漫的幻想与真实的事件,他按照幻想中的样子塑造现实中的自己,不许自己懦弱。他对自己穷追猛打的劲儿,又有点像拉斯科尔尼科夫。他的妈妈也嫁给了他的叔父,但他不是哈姆雷特。他最终去了那个幻想与现实重合的地方,其义无反顾的精神又像极了唐吉诃德。

《荣耀》读后感(二):也许应该下次旅途再带上它

我忘记了是在谁的豆瓣的读书看到了这一本,当时好像刚看完《月亮和六便士》,想选一本薄薄的小说,于是很快就选定了它。

再然后这本书就先先后后出现在我的几个包包里,沙发上,或者是办公桌上,持续了大概有两个月还多吧。我承认自己有时候懒惰,又天资很差,读书是慢工但不一定出细活的选手。可这本书真是不是,我发现就是读不进去,不自觉就灵魂出窍,写的什么脑子根本就没转,很多描写我都是不自觉的掠过的。只能说,我没大看懂吧。

最后的最后我也没搞懂,马丁舍命回去时为了什么。本以为是童年父亲离去,导致他对那片故土有某种特殊的情怀,可达尔文道出这一点,我就明白了,不是这样的。想起开头,马丁有次回家路上遇上酒鬼那一幕,似乎忽然明白,是不甘现状,又有点胆怯,又想冒险,又想去做英雄!还有是迷茫吧,爱的人不爱自己,剑桥毕业又不知做什么。

反正我只读到了这些。

哦,还有就是读到一半,想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荣耀》读后感(三):《绝美映像》

这是一部叙述成长的绝美之书,是一列由标志着不同生命时期的车厢组成的青春列车,是一张细致描摹人生感受的色彩斑斓的蝶变标本,是一整段奥德赛旅程式的生命序列。

主人公马丁因俄国革命随同母亲开启流亡生涯,辗转于希腊,瑞士,英国,德国和法国南部;伴随着若即若离的爱情完成自我成长,逐渐从在勇气和怯懦间踯躅徘徊中走出;由幻想家和空想者,蜕变成行动者,现实的冒险家;听凭来自遥远深处的迷人记忆的召唤,服从内心冲动与浪漫激情的指引,不顾一切地穿越边境,闯入禁地,踏足危险的区域,同时也是充满未知的梦幻之地,最终通过实践勇气赢得荣耀。

主人公宿命般地走入吉凶未卜的密林小径,应验了童年时代床头的水彩画主题,小说因此既具有童话与寓言的神秘美感,又有了后来《洛丽塔》里“着魔的猎人”情节隐喻创作法的先声。

纳博科夫作为推敲文字的大师,以他对细枝末节的敏锐细腻的感知度,对书中的情与景呈现出电影镜头般的,细致入微又美学感十足的捕捉,在梦幻气质和真实维度间游刃有余。

《荣耀》读后感(四):心中的那束光

花了两三天的空闲时间很流畅地读完了这本《荣耀》。

故事很连贯,描写很细致,从主人公在圣彼得堡无忧无虑的童年,到俄国革命爆发流亡经土耳其、希腊的短暂停留,短暂的初恋,到瑞士的安家,阿尔卑斯山的美景没能留得住马丁。他又辗转来到了英国求学,在剑桥求学的那几年是精神世界最丰富,也是书里描写最多的一段。

毕业后又流浪到了南法,最喜欢这段流浪的描写,在火车上偶尔看到的温暖的灯光就心向往之,跳下火车顺着那个光一路寻去,来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在那里生活。

我有时候坐在火车上或者开车在高速上看到一个特别美的风景,心里也会想住在那里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许这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那束光吧。

不同的是大多数人不会跳下人生这趟长长的火车,而是随着火车一路风尘而去。

而作者和他的主人公则是循着心中的那束光而去,所以留下了一个悲壮的结局,称之为“荣耀”。

读完这本书后想把我去年买了的普希金诗选给读了,诗写得真好啊!

《荣耀》读后感(五):一事无成的丰功伟绩

小说从主人公的爷爷写起:“有趣的是,马丁的爷爷埃德尔韦斯竟是瑞士人——一个身强力壮、蓄着两撇松软小胡子的瑞士人。在19世纪60年代,他曾给圣彼得堡地主因德里科夫的孩子们做家教,后来他娶了地主最小的女儿。”接着写到他的父母,一位很有名望、个头矮胖的皮肤医生和一位面色红润、长有雀斑的年轻妇人。对于早已熟悉了现代小说典型的突兀开头的读者来说(翻开第一页便已置身于某个毫无来由的场景,被抛入一个事件的发展过程当中),纳博科夫创作于1930年的小说荣耀》这个老老实实地摆出人物家庭谱系、交代其生长背景的开头,让他们恢复了阅读传统小说时的那份期待,它暗示着这一次确实会发生点什么,某种实质性的、在读者理解范围之内的“什么”。考虑到它看起来更像一部成长小说,不妨乐观地预测最后发生的也许将是:主人公在经历一系列曲折之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或是收获了一份爱情;最不济也应该是找到了某个问题的答案,拥抱了某个真理(正如乔伊斯笔下的斯蒂芬那样)⋯⋯不过也可能是一个悲剧:主人公将面临一次惨烈的失败;可悲地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甚至是⋯⋯自杀?(很奇怪,自杀也属于那种实质性的、很好理解的东西,这可能是因为在文学里面它有着比任何流派更为悠久的传统。)我们总是忍不住去猜测,一部刚翻了几页的小说会发生什么,虽然这是种很可笑的心理,而对于纳博科夫的作品来说就更显得可笑了。但这次从小说开头获得的这种印象至少大部分是准确的,首先它确实是一部在写法上较为传统、极其纯正的旧式小说,尤其是大量出色的景物描写和捕捉人物心理时的敏捷,仍闪耀着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巅峰的那种迷人光辉,仿佛是屠格涅夫和福楼拜们在经受了来自现代主义文学半个世纪的叛乱与袭击之后,借纳博科夫的笔再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其次,在小说结尾(也就是它应该发生点什么的地方),它确实发生了什么。

只不过纳博科夫还是考验了读者的理解能力,这种能力无关乎智力的高下、学识的博寡,而恰恰是一个孩子往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理解力。然而事实上,有多少人能理解马丁最后那具有绝对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行为,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仅用一次毫无意义的冒险行动来支撑起一部杰出作品的全部意义?纳博科夫对此恐怕并未抱太大的希望,他在小说内部作了一次全面的排查,结论是没一个人物能理解。就连马丁最好的朋友,在气质上与他最接近的达尔文,也是马丁理所当然地认为能够理解自己的唯一人选,也非常残酷地未能与他建立起共鸣。从拉脱维亚非法入境红色俄罗斯的计划,在马丁的心里已经酝酿了很久,只是他从没跟任何人谈起过(读者也被瞒得紧紧的),直到他真正开始行动的前夜,才告诉了达尔文,并叮嘱对方在他消失的这段时间里以代寄信件的方式帮他瞒住母亲。向达尔文合盘托出的这一幕(读者不正是读到这里才惊呼“原来真是要发生什么了”吗?),在纳博科夫笔下简直具有了讽刺喜剧的效果。达尔文马上明白了马丁的意思,但沉默了很久后(而这种沉默可不是默契的苗头),他才表达出了心里的疑惑:“只是我不大明白,这一切是为了什么?”马丁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开动脑筋想一想,你就明白了。”这个回答也几乎正是纳博科夫本人狡诈的回答,他正在无情地挑逗他的读者,像是在故意拿个找不到糖果的鲁莽的孩子寻开心。于是达尔文——这时他也许已经代表了各种各样的读者类型——分别从政治、人道主义、弗洛伊德心理学等角度进行了揣测。马丁失望了:“我原以为,你很快就会明白的。”读到这里真令人伤感,为马丁未能被一个朋友所理解而感到一种人在孤独的时候常常涌起的伤感,不过这伤感仍然无法掩盖内心的追问与不安,那我们本该“很快就会明白的”究竟是什么?

直到小说出版40年后,纳博科夫在晚年为这本小说撰写的前言里,才揭示了答案。这个答案如此简单,真是5岁孩童都能比我们更快领会到的东西:“马丁的命运赋格曲的主题就是实现愿望。他是一个‘梦想成真’的人,是人中的珍品。马丁最后去禁地佐尔兰德时所走的那条危险的小径,就是在儿童房墙上的水彩画里那条蜿蜒曲折、带有童话色彩的林间小径的延续,通往一个没有意义的终点。”也许每一个人都渴望梦想成真,然而只有一个孩子才会认真对待每一个梦,哪怕是毫无意义的梦(真以为每个孩子的梦想都是长大后要当这当那吗?)。当马丁躺在婴儿床上听妈妈讲那些美妙故事的时候,愿望便在他幼小的心里播下了种子,他发现了故事中那个消失在画里面的小男孩身上的神秘魅力,同时惊喜地注意到自己的床上方也挂着一幅水彩画,里面画着一条同样消失在茂密丛林深处的诱人的小径。

从拉脱维亚非法徒步进入苏联境内,是要冒巨大风险的。索妮娅得知这个消息后吓得大哭起来:“他们会打死他的!上帝啊,他们会把他打死的!”然而对马丁来说,真正的风险并不是这个,而是他这次没有意义的英勇行为将会被解读出来的各种意义。被误解是最大的风险。生活中的马丁如此忠诚于自己的受以及他那短暂缤纷的虚荣,从未被各种意义——包括实用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所迷惑过,他毕业于剑桥大学却跑到法国的乡村当起了农夫,他有着文学天赋却没想过去成为一名作家,甚至在爱情上他也毫无成就,虚掷了几年的感情在索妮娅身上,却始终没有赢得过她的芳心。然而他并没有成为一个怀疑主义者,没有站在世界和人们所追求的意义的对面,一事无成的他仍然兴奋地、略带伤感地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正如他在列车上跟法国人说的那样:“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我该怎么说呢?——荣耀,热爱,对土地的温情,千万种相当神秘的感觉。”也许他真的无法用笨拙的表达说出全部秘密,那个内心一直在追随的生命的秘密,也是他之所以是他的、法宝一般的秘密,他唯有用行动来向自己阐释这一切。对马丁而言,这就是荣耀,是他独自创造的丰功伟绩。这正是他追求的全部。

(原载于2012年的《外滩画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