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催眠师》读后感摘抄

《催眠师》读后感摘抄

《催眠师》是一本由拉什·卡普拉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催眠师》读后感(一):支离破碎的生活

最近偏爱悬疑推理,或许是因为平淡的生活需要一点让人心跳的东西吧。

今天终于又看完了这部《催眠师》,觉得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里也感觉到一点压抑。

这本书是关于催眠的,以前很少接触催眠的人都对催眠抱有一种偏见吧。但是看完这部书之后,你可能不会这样想。催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分成好多层次,可以帮助人找到不敢面对的伤痛,可以让一个人认清楚自己,也可以让罪犯现形。书中的两个案件交错在一起,让人感觉到扑朔迷离,当你以为摸到罪犯的衣角的时候,线索又中断了。这样的过程让人看得既紧张又有点绝望。

书籍带我了解了瑞典这个国家,这个福利化的国家,这个有点冰冷冷的国家,他们的警察机构,甚至是他们的饮食习惯。

书中同时涉及到了医生和警察两种职业,都是特殊的职业,埃里克与约纳都是很好的医生与警察,他们都为了自己的受众而在努力的工作,最后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或许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增加交流与了解吧。

故事围绕着一个催眠师的生活展开,他放弃了催眠的技艺,却不得不再用,他陷入了危险,却不自知,他弄丢了儿子,无处寻找,他的妻子误会了他,没有解释。。。。

真是千疮百孔的生活啊。

但是最后对于儿子的热爱,对于妻子的感情,他开始奋斗和寻找,去争取警察的调查,走进自己痛苦的回忆。那一段一段追踪的片段,一度让我紧张的喘不过气来。再最后,父亲为了救助儿子舍弃自己的生命,而恰恰是儿子的救生圈拉住了父亲,才救回了父亲的生命,这一刻,曾经有些淡漠的家庭与生命终于又息息相关的有了联系的一点。

一家人团圆在一起之后,虽然生活依然没有结束,痛苦依然存在,但这就是生活吧。与痛苦相生相伴,才更加体会到幸福的甜蜜滋味。

《催眠师》读后感(二):催眠与心理创伤

读拉什•卡普拉的《催眠师》如暗夜独行路,在无人的街头沿着晕黄的街灯一个人和他的影子忐忑不安地前行。一个人独行不可惧,怕的就是氛围和猜疑的不安的心。拉什•卡普拉的《催眠师》案情亦不复杂,心理描写与人物伪饰非常唬人。近四百页的故事相当厚,于是也看了好久。

关于催眠。以前有粗略看过催眠方面的书,曾关在小黑屋里被催眠过,也试过自我催眠(现在想来,其实是比较浅的自我暗示),所以对催眠术也并不心生畏惧。小说主角一名催眠师,正式职业是警察,而且是曾有过失,曾经发誓不再使用催眠术的警察,誓言严重到自己的睡眠都重度依赖安眠药。而小说中这起重要的刑侦案件,居然临危受命就交给这位看起来不怎么靠谱的警察埃里克,让人睁大眼睛继续追踪:当警察都开始通过催眠术破案,当立了誓的人要破誓,这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小说中的埃里克,让人看不过眼,很失败,事业庸碌,家庭濒临破裂。两起凶杀案,让他无论选择沉默,还是重操旧业,他终究不能独善其身,置之度外。小说两条明暗线索相互纠缠,一条,埃里克利用给犯罪催眠,抽丝剥茧地一步步接近凶杀案的真相。另一条线,埃里克当年立下如此誓言的原由,也是他患有血友病的儿子失踪案的真相。火线上的埃里克最终不负重望,再次创造奇迹,虽然过程曲折而伴有无数被揭开的痛苦。但也正是这种剥茧抽丝式的调查里,在有限范围和有限道具上使用催眠术,得到了更多人心理上的认可。但很显然,关于催眠术的运用,还有待商榷。埃里克经过此案后,是否再次从事催眠职业,这个作者并没有交待。任何一项技术,用于正道,当然好;若是被利用,走向邪恶,那是很可怖的事。

从整个故事来看,也许因为主人公比较另类,所以风文也略带着黑暗颓废的气息。心理上的创伤,记忆的追根溯源,原本不太讨好读者的因素,经过催眠的包装,立马显出新鲜且震憾的效果。也不能不说,作者找到好的突破口,成功地从旧题材里翻出新花样。

回顾整个故事,除了催眠,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是心理创伤及诊疗,无论是约瑟夫和她的姐姐,还是埃里克本人,其实都是心理有创伤者,而他们是否得到了救赎,卖个关子,各位看书吧。

《催眠师》读后感(三):一场疯子的盛大聚会,一部推理小说中的百科全书

催眠、精神病、人格分裂、潜意识杀人等等,早已是被推理小说用滥掉的元素,所以当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没有被“催眠师”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书名所迷惑,它让我在家呆了一整天。毫无疑问,它是一本令人感到惊喜的推理小说,悬念丛生,环环相扣,让我跟随着情节紧张着、疑惑着、揪心着,欲罢不能。

本书整体结构上是双线叙事,在调查埃克一家灭门惨案的同时,参与调查的催眠师埃里克的儿子被绑架,两起看上去有着紧密关联的案子,展现出了作者的超强功力,作者将在叙述性诡计发挥到了极致。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完全被作者“牵着鼻子走”。绑架案的嫌疑人从嗜血男孩约瑟夫,一步步又反转了真相,嫌疑目标又指向了疯女夏娃布劳,直到发现了夏娃浮肿的尸体时,真相再一次反转。绑架者不是约瑟夫,也不是夏娃,那会是谁呢?

埃里克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回忆了多年前自己主张的催眠治疗计划,带领我们认识了当时参加催眠治疗小组的成员。他们是一群心理疾病患者,他们中也有精神病者,有暴力狂,有偏执狂。既然绑架者不是约瑟夫,也不是夏娃,那么我自然而然地认定,绑架者一定就在这群病人当中。

但我实在猜不出是谁,因为到最后你才会知道,真凶原来是那个最不像精神病的、行为表现最为正常的人。推理小说的魅力就在于此,你永远不知道作者将要带你走到哪里,而你却心甘情愿地跟随着,直到最后在心中惊叹:原来是这么回事!

疯子不好写。疯子的内心世界,在我们常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是松散多变的,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逻辑体系和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所以要把疯子写得真实可信,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一场疯子的盛大聚会,每一个疯子,都有着他们独立的精神世界,有各自成为疯子的缘由。作者带领着我们在一群疯子中寻找真凶,每个疯子都有绑架和伤害的动机。正因为他们是疯子,所以用正常的刑侦思维是无法找出真凶的,只能通过催眠师的回忆,将我们带入到那个神秘的催眠环境中,再通过对动机的猜测,去对这群疯子一个个的进行筛选排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清楚地知道了这些人的灵魂和人性是如何一步步被扭曲的。这正是这本书给我带来极好的阅读体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故事本身的精彩之外,我觉得,这本书称得上是推理小说中的百科全书。作者在描写中毫无刻意说教的味道,不露痕迹地展示了刑侦学、法医学、解剖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等等很多在破案中需要用到的知识。

总而言之,它是一本令人拿起就不想再放下的书。

《催眠师》读后感(四):“局中局”&“画外画”

推理故事的乐趣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作者会引领你走哪一条路,看见如何的风景,到达什么样的目的地,你是慵懒的享受这一切过程还是迫不及待地奔向最后的城堡,或是停留于某处的风景不再前行呢?

犯罪,这东西是无法消失于这世界的,即使在看似祥和高福利的某些国家也是一样。近来新闻报道里越来越多的出现杀人事件,某些事件的残忍程度几乎堪比虚构的小说,让人不禁诧异原来某些东西是那么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当案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几乎第一个想到的是警察,而本故事却在警察以外带入了一个催眠师——一个让人感觉充满好奇且有点神秘的职业。到底催眠师会为案件带来什么?是案件的某个重要线索?如果那么容易就得到答案,那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文字呢?呵呵,这似乎是个有点纠结的问题。不过意外的是作者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梦境——一个噩梦,突如其来,像海啸一般,一瞬间一切似乎都改变了。究竟是“局中局”还是“画外画”?谜团在此成几何倍的扩大着,也许你试图在文字间寻觅它们的关联,甚至猜想故事的走向,但也许一切总是不在你预料以内,这才是推理故事的乐趣。

既然某位催眠师进入了此案件,外加书名《催眠师》,不难想到作者会引领我们步上一条叫“催眠”的道路,只是此路的风景如何,如同催眠师此职业一样,让人充满好奇且带着神秘感呢?在众多的影视剧里,我们印象中的催眠是一个一对一的场景,而本故事里却展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集体催眠——我很好奇其可行性,现实中真的存在这样的催眠么?或者这仅仅是故事的需要而构建的呢?大段大段的催眠场景的描述,让人似乎弄不清楚这里面究竟隐藏了什么,甚至有点急切盼望结束这“催眠”回归于现在。而在现在,随着作者展现的各类线索,你隐约看见了目的地的城堡,然后越来越近直至到达。

首次读瑞典作家的小说,发现他们的文字似乎很舍得笔墨于一些细节,甚至有时候你会觉得可以一笔带过的东西,他们却很认真的一点点勾画出来,让人不由得觉得如果转化成影像的话,他们是不是会给一个两三秒的特写呢?也许这是瑞典人血液里的一种特质吧,像瑞士表一样精细。除了故事,让人觉得有惊喜的是作者——居然是一对夫妻的笔名,这让人惊讶而好奇,他们是如何共画各个场景表达的呢?

《催眠师》读后感(五):170页不停歇的高潮就跟唱最炫民族风不换气那样有木有~

在看小说,尤其是推理悬疑小说和言情小说的时候,我会将自己的感官和神经全部调动起来,随着情节摇曳而情绪起伏。遇到《催眠师》真是棋逢敌手。它绝对是一部能让你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小说。

在题目上,我们看不到这本书的情节的端倪,即使猜也是猜错的。我原本觉得,以催眠获得某个案件的真相,会使整个推理破案过程都化为无效,类似于将真相归之于上帝之手一样。那将多么无味。不过,这部小说绝对不会落于这个俗套,它并不是将催眠放在故事的结尾高潮部分,而是放在我们怎么想也想不到的故事前端(确切地说,第51页!)从那个时候开始,高潮就来了,而且一直不停息。身负刀伤的男孩说出真相,到姐姐的被捕和逐渐透露不伦的真相,再到男孩逃出医院并扬言报复,再催眠师的孩子在深夜被强行带走……起码170页的情节紧凑得让你无法透过气来。然后作者刻意在这个地方停顿下来,用75页的篇幅进行插叙,回忆催眠师在10年所作的催眠实验研究、期间的婚外情以及催眠实验所带给他的身败名裂。到最后的100页,更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了,真相像剥蒜一样逐层迎刃而解。到案破那一幕则如烟花轰然升天,灰飞烟灭。后脖子凉飕飕的。

往常的推理悬疑小说,极需要拿捏张弛的力度,一般是这段紧张,下一段就整些和缓的;这段发现了2个线索,下一段就又出现1个新疑点。但正如我上段所说,作者有能力将读者的心在170页里都悬在半空,(就跟唱《最炫民族风》不用换气那样有木有~)然后再来一段回忆让你大喘气如拉风箱。接着直接上《忐忑》里的“唉呀哟”那段。你说这样的换气训练还不是锻炼我们心脏的好方法吗?

除了情节气氛拿捏得鬼斧神工之外,整个故事的结构也很巧妙。在催眠师的儿子被掳走之后,我们凭着已有线索,总会怀疑是那个男孩做的;当出现了另一种可能时,我又会想,将两个不同的案件糅合到一个故事里,岂不是很没意思?但别忘了题目是《催眠师》,这两个案件都是由催眠所引起,而最近一次的催眠更是使两个案件重合的导火索。一切结合得严丝合缝。

利迪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不良的家庭教养对孩子的影响。这值得我们反思,到底我们对孩子的教养会让孩子如何去解读,从而塑造他们自己。教育应该是慎之又慎如履薄冰的事情。

有些地方我觉得仍然需要我再阅读一遍才能找到答案,包括夏娃的死因;以及那个被催眠的男孩说他的姐姐需要他咬别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另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第一个案件的过程重组,以及两姐弟进入催眠师家中犯案的过程重组,很大程度都是出自姐姐之口,弟弟却成为了一个缄默的被害者。会不会存在另外一个真相?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