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吃动物读后感锦集

吃动物读后感锦集

《吃动物》是一本由[美]乔纳森·萨弗兰·弗尔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动物》读后感(一):你还敢吃肉吗

看了这本书,你对肉食的兴趣绝对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相信我,这本书传到的信息,会让你今后的生活更加健康。

关于动物养殖的很多真相是你现在急需获知的,但在传统的媒体里,绝对不会报道宣传的,看这本书,你能知道这一切。

《吃动物》读后感(二):吃动物的我触动了

亲自调查工厂化农场的饲养环境,动物的生存环境,让现实展现眼前,作者并非简单的纯理论化的告诫我们吃素的弊端,而是让我们了解现代农场动物饲养的整条产业链,给我们的判断提供论据,可信度高,尤其让我惊讶的是现在温室效应的加剧中,动物饲养居然占如此重的分量。

对于动物的生存环境及从出生到死亡过程中通过农场工作人员的现身说法让平时只图口爽的我增添些许罪恶感,如果说生命平等,那我们如何身临其境的体会它们的心境,如果换做是我们人类,又会如何呢?这也许是困惑之一吧!

《吃动物》读后感(三):几点疑问

1,作者把肉食仅仅视作一种传统和习见,却始终没有论证植物在营养上可以完全取代肉蛋奶,是一个逻辑上的大问题。如果茹素将导致人类在营养摄取上的严重不足,人类还是否应该坚决弃食肉类?哪位有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请不吝赐教。

2,在“杀”这一点上,要求人类对被杀动物死亡过程的“无痛苦”负责,将“人道”推及动物,那从逻辑上是否也应要求猎杀人类的猛兽对所猎杀人类的“无痛苦”负责?这个问题其实还是那个老问题,是不是应该将动物与人平等同视?还是说人应该把动物视作“人道”对象,但动物可以将人视作“动物道”对象?

3,即使茹素,我们现在所食用的植物大都也是工厂化管理,密密麻麻,使用化肥、农药,转基因作物,反季作物等等,是不是因为植物没有知觉这些加诸动物身上就是“罪孽”的做法在植物身上就漂白了?我觉得未必。首先,这些“罪孽”,不管加诸植物还是动物身上,最后作用到人身上,作用在环境中,产生的恶果都差不多。其次,植物真的没有知觉,没有情感么?没有所谓的植物伦理么?再次,就算植物没有知觉,如果没有知觉就可以为所欲为,那么“无感人”、植物人岂不是……

4,如果把众生平等和众生都应享有“人道”的伦理观推至极致,那么人类只能吃观音土了……或者人吃人。

5,作者在书中似乎提到,即使要食肉,也应该拒吃工厂化农场生产的肉类食品,这一点我非常同意。但作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似乎是回归传统养殖方式,家家户户自己畜养动物。那我想问,这样做,养殖过程的“非人道”行为是可以阻止了,但屠宰过程中的那些残虐行为呢?满足单户家庭需求的养殖只会加剧屠宰过程中的非人道行为吧?因为谁家也没有能力为了杀一只鸡还要先将它电晕,然后用自动化的利刃,快准狠地一刀下去……

《吃动物》读后感(四):人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作者描述了工业化农场给动物带来的痛苦,如果一个人并不care动物的痛苦,对她/他来说,动物的痛苦不能构成放弃肉食的理由。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满足与动物的痛苦之间作出选择——“爱心不能当饭吃!”“别人家的孩子死不完,何况动物?”“感谢动物的牺牲,感谢上帝的恩赐……”

作者还提出一个理由,工业化农场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据说美国的河流和土地已经被污染了,工业化农场附近的居民健康也受到了影响,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美国人民表示同情……作者说,美国的模式已经传播到中国,中国的环境、生态和人民的健康也要受到威胁了……只要污染不到我身上,先吃起来,谁知道世界末日是哪天?

作者最后的理由,工厂化农场会不仅让食品安全成问题,动物们畸形、有病且被喂食了太多抗生素,还会造成禽流感等疾病传播,一个普通的不是特别爱吃的中国人能做的,也就是自己尽量不吃,连劝阻家人都没有信心做到,何况改变世界?

书中有句话发人深省:问题在于我们想吃太多肉,又不愿意为此付钱。一个不能完全吃素的人的理性的选择,应该是少吃肉,吃好肉,而不是顿顿无(劣质)肉不欢。

我可以不管鸡的痛苦,可以不管屠杀鸡的工人的心理问题,但是我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吃那种方式养出来的鸡肉。

植物的食品安全比动物更好么,作者没说。 奶牛的饲养方式安全么,我不知道。奶粉对于婴幼儿营养的必要性似乎已经不容置疑。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已经被相关企业所垄断了,就像作者所说的肉品行业在美国所做的那样。

公众或者消费者有没有权利知道食物的饲养过程和饲养方式,鸡或猪是否健康,喂了多少抗生素,死亡率多少,死鸡死猪如何处理?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君子存之。人可以选择做符合道德的事,也可以选择为了健康吃什么不吃什么。我们可以选择吃猴脑,吃兔头,吃狗肉,也可以选择不吃肯德基,不吃火腿肠,不吃方便面。

《吃动物》读后感(五):选择吃什么,是个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给哥们描述书中所说的工业化养殖的残酷与无情,也许潜意识在向他贩卖素食主义,也许是出于在乎身边人的健康的缘由。没想到,他一句“呵呵”像一盆冷水把我从头浇到脚,我都来不及颤抖就失去了继续‘布道’的欲望。

弗尔在书中说,‘当然,大多数人在享用肉制品(包括奶制品与鸡蛋)时,都不用去面对关系到宰杀动物这样令人不快的事实。消费者可以远离这些现实,在餐厅享用或者在超市购买鱼、肉和奶酪,这些产品或者是做好的,或者被切成了一块一块,好让消费者不会轻易联想到这些食物的来源。问题正处于此。这样一来,养殖业便能悄无声息地转而用不符合健康标准的,非人道的方式饲养牲畜,大众也不会有所觉察。。。我确定多数人若知道实情,肯定会为之丧胆。’

作者在文中抨击的是工业化养殖而非家庭式农场,文中罗列了大量的工业化养殖的冷酷和无情的一面,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这种粗暴对待动物的根源,而粗暴对待以及非人道的屠杀和恶劣的养殖环境则是细菌和疾病的温床。同时,广大消费者对肉食的选择是对工业化养殖的变相补贴和支持。

吃什么?也许你说,别人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有选择的权利而你不去做出选择,结果是,你的不选择其实已经做出了选择。

不用纠结于吃肉还是吃素,肉食主义还是素食主义,你无须为自己贴上某一个标签,需要做出选择的是吃健康还是吃不健康,你看,这样就简单多了。每个人都不会选择吃不健康,然而工业化养殖所生产的肉类是不健康的,你还会选择吗?当然,素食也有不健康的,诸如农药残留等等。这并不是说我们最好的选择是啥也不吃,我从来没有增加死亡这个选项。我们要练就的其实是鉴别力,从诸多的市场化食物中鉴别出健康又美味的食物,无论肉类,无论素食。

这也许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一个小小的观点。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