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读后感精选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读后感精选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是一本由(德)鲁斯曼·安娜 著/绘著作,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48页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01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读后感(一):我家的刷牙宝书

和另外一本肚子里的新鲜事一起买的,爸爸妈妈都喜欢。但是女儿对两本书的态度是天壤之别。拿到手一个月,肚子一本读了几十遍。但是从两岁到三岁,女儿一直非常非常不喜欢这书,因为她最害怕看到两个坏蛋在牙齿大街上挖洞。于是,每次闹着不刷牙的时候爸爸妈妈就问一句:刷牙还是读牙齿大街?立刻就跑去刷牙了。

哈哈,百试百灵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读后感(二):让孩子主动刷牙的故事书

教育小孩子要好好刷牙的图书很多,看来看去还是这本最好。没有说教没有灌输知识,用一个好玩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以后就会主动乖乖地刷牙啦~

故事音频链接:http://www.lizhi.fm/460406/12743555058219398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读后感(三):为什么要刷牙

我买这本书挺功利的,小朋友不刷牙,幻想他看了以后就能乖乖刷牙。结果还真有效果,看完乖乖刷了一次牙。看来光靠看书不现实啊!

选择这本口碑很好的德国绘本,觉得不会一味说教,会贴合小朋友的思维,易于理解。

故事很有想象力,坏蛋们是努力工作赚钱的牙斑菌。科普的很全面,从坏兄弟们吃什么,到每天在牙齿里搞破坏,再到刷牙会对他们有什么影响,最后蛀牙太厉害了需要牙医。都解释得很清楚。挺有趣的绘本,最后结局也是温温柔柔的,对小朋友很友好,兄弟们去海滩晒太阳度假了!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读后感(四):每天精读一本书

一直认为阅读是人一生的底层能力,所以,希望自己每天能够陪孩子精读一本书。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有点儿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决定每天来豆瓣发一下当天精读绘本的思维导图,也是一种督促了。

孩子和大人读绘本的方式并不相同:大人注重故事的逻辑性、叙事的完整性,孩子注重细节:这里的颜色好看,那个小狗身上的花纹我没见过,等等。

而且,孩子在读绘本的过程中,会有无数个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在某一页上停留很长时间。所以,思维导图只是一个参考。

《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读后感(五):用一本绘本告诉孩子牙疼,看牙医是咋回事?

这是一本来自德国的科普绘本。讲了两个捣蛋鬼哈克和迪克在牙齿上挖洞建房,不仅要修建自己的舒适小窝,还梦想着修建可以出租的豪华公寓,就在他们梦想要实现的时候,一把大刷子带着很多警察出现在大街上。更可怕的还在后面,一个巨大的钩子从天而降,伸向了哈克和迪克的家。文字描述贴近生活,孩子很容易理解。还把看牙医这件孩子一般都怕怕的事讲得特别明白,孩子知道医生在帮他抓坏蛋,而且能通过画面了解原来牙洞是这么补得啊!

六六读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有点儿晚了。乳牙坏了六个,终于在跑了十几趟医院,大把毛爷爷交给他们,持续半年后告一段落。一颗牙有时候要跑两三趟,大体就是先清理清理创口,再填上药消炎,炎消完了再把创口封住。如果中间小朋友感个冒发个烧啊啥的,那就得把跟医生约的时间再往后拖。要知道儿科牙医本身又少,孩子多,医生叔叔很忙的。时间,精力耗不起啊。刚开始治疗的时候,小六才两岁半,去之前就给他灌输,好好听话把虫子抓出来牙就不疼了。一躺到那个椅子上,看叔叔开始拿工具,眼泪直流,不敢动。大概怕伤到自己,还总是提醒叔叔,集中精力,别说话。有的小朋友不配合,叔叔会给上绑带的,手脚固定。

要是我们能早点儿遇到这本书,孩子可以有直观的感受,会知道怎么才不会让哈克和迪克在自己的嘴里捣乱。有的时候真的不是孩子不听话,是我们没跟宝贝们讲清楚。

幸好有这样一些作者帮爸爸妈妈们用绘本讲道理。遇见好书也是一种幸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