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锦集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锦集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是一本由[美] 约翰·R.麦克尼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一):保罗•肯尼迪推荐序/作者约翰•R.麦克尼尔自序

(一)推荐序/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作者、耶鲁大学教授)

20世纪初,西方人开始意识到经济活动正在影响我们的环境。鲑鱼再也无法在遭到化学污染的水域中洄游。工业城市周围的空气充斥着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颗粒物,并随风吹送至田野。每年有数千人因烟雾造成的呼吸道问题失去性命。为获取煤炭,大地被开挖得千疮百孔,往昔风景宜人的乡间也点缀着一堆堆的丑陋矿渣。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二):以史为鉴,才能进步-人和环境的互动并不简单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人与环境的互动。 本书开头序言即说过“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鲜事”我国作为目前世界上受关注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许多方面都受到关注,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影响的问题,在多年前影响环境的重大决策,如书中最后一部分所言,往往仍是重要政府部门,贸易、财政、工业、农业,而非环保的职权,还好,现在是2018年,不得不说环保问题在当下所得到的重视已经远超于二十世纪。

本书分为关于各大圈层介绍的第一部分以及引申思考的第二部分,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历史资料和图表数据,关于每个圈层的变化往往从年份和城市2个角度梳理线路进行对比。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三):环保还需理性

近来社会上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已经成为了热点问题和风气,然而这种关注却总是夹杂着一种比较极端的情绪,对此不以为然的同时也激发起对于环境与人的互动过程的探寻,正在这时,看到了见识城邦推出的这本书,感觉来的很及时,正是自己希望能够读到的理性的声音。

这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虽然看起来似乎是科学知识类的说明,但其实作者依然是从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入手,分别探讨了人类行为对于各种自然的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探讨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思索,有些人类行为对于自然的影响的必然的,这是人类为了生存所必要的对于自然环境的打扰,这类行为正如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地球上依然会发生恐龙灭绝事件一样,虽然是人类行为,却也算是地球的自然选择。每一次生物的灭绝都对活下来的生物产生了好处,这是作者借用的一句话,却也同样的发人深省。但是另一类人类行为则是出于贪婪等非必要的行为,这这一类行为的后果本该可以避免,然而却悲惨的发生了。我们人类要避免的正是这一类行为的继续。作者的观点十分的客观,在论述中引入大量翔实的数据对他的观点加以佐证,显示出作者治学的严谨。而且作者的笔触始终没有离开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全局性的进行了分析。

第二章的部分更加侧重于人类的发展,在论述中也隐含着马尔萨斯主义的理论,但是又没有停留在那一个层面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也不同与戴蒙德将大部分原因归结于地理因素的那种局限性,作者在这里几乎是将自己抽离出这个星球,从俯瞰的角度来审视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发展以及未来的趋势。作为中国读者来说,我更关注对于人口和能源的论述,这正是中国发展中的主要困扰问题。对于城市化进程、民族主义的内涵等等,作者都进行了精彩的论述,并加以分析。有些观点虽然与我们成型的想法并不一致,却也依然能显示出作者的睿智,也帮我们转换思考的角度,开拓了读者的思维空间,对同一个问题得出了更加多样的看法。在各种理论爆发的今天,即使博学如作者,依然无法让人在他的理论上形成定论,但是却能给人以启发,这依然是他的成功之处。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四):太阳底下有无新事?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 《圣经.传道书》

如果将圣经奉为圭臬,那约翰·R.麦克尼尔所谓的“太阳底下的新鲜事”更像是他对20世纪地球环境改变之剧烈的一种说辞。人类驱动了环境的改变,据本书,人类在20世纪消耗的能源是在此之前整整十个世纪消耗量加总的10倍。人类对资源使用模式的改变,不仅倾霎改变了人类自己的生活模式,更是对地球这个生存空间造成了不可控的影响。对此,我们一无所知,我们遇到了“新鲜事”。

作者写道:“人类打破旧有经济、人口及能源机制的限制与大体稳定状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特别的原因”。在20世纪,人类开始规模化使用生物能源,发明创造了工业机器,让生产力得到极速地解放,这一切让人类的生存成本和风险降低,相应地使得人口迅速膨胀。膨胀的人口又催化了城市形态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消耗。这样的故事始于区域性的改变,从工业化发源地的英国、德国、美国等皆有类似的环境变迁的历史;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类似的范式在各个大洲、各个文化、各种政治形态的社会交缠纠结,直至演变成一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环境浩劫。

究其原因,作者在最后一个章节提出,这也许是一些观念转变间接促成的结果。1935-1960年,随着全球经济金融系统的复兴,经济理论成为了“没血没泪的抽象概念”。不同于神话传说、教宗礼义等基于人文的意识形态,在科学主义主导的经济理论下,人类关心交易、市场、价格,而缺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这种短期的思维导致各个社会的发展中,执政者始终将经济发展放在了第一位,经济发展意味着社会能够容纳更多人口,更多的权利,更稳固的政权。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一场一旦开始就必须参与的人类文明游戏。而经济发展中,人类是否将环境因素也充分经济化了?如果没有,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将环境资源变现的过程?说到底,这个游戏就是谁能更多地消耗当下的资源,谁的口袋里就会有更多的金钱赢得“进化”这场竞赛,而无需考虑潜在的修复生态的费用。毕竟在人类之前的历史中,我们还从未因此付出过金钱的代价。环境代价是当代人类的“新鲜事”。

《太阳底下的新鲜事》读后感(五):从太阳的角度看20世纪全球环境变化

通常环境有关的书在我的印象里都是抨击人类的。你看,你看,人类又害死多少动物,破坏多少森林,最经典的莫过于《寂静的春天》了。刚开始我以为《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也是这么一类的,不过可以做环境专业教材的史书的确不那么简单。虽然依然是在说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但是却像是站在太空往下俯视全球再缓缓道来,不偏不倚,甚至有些冷酷。

记忆最深刻的是讲到20世纪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作者估算空气污染导致了大概2500万~4000万人的死亡,几乎相当于一二战的死亡总人数了。但是话锋一转,即使如此,死亡的主要是老人与儿童,而不是作为劳动力的青壮年。再相比较同期的经济发展,空气污染就不那么重要了。很冷酷,但是对于社会的掌权者来说,也许真的有这样的考量。书中的实例也证实了,因为常常会和经济发展相左,所以环保常常都要因为政治经济原因折衷,虽然很让人悲伤,但的确是这样啊。

书中其实很多内容都能够猜到,只是翔实的数据和实例会让人更直观的。不过其中有一小章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这一章叫:生物圈:捕食与被捕食。这里面讨论了人类是如何因为对周围环境的侵入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反噬。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都在互相制约着,一种物种的数量暴增通常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最终结果是该物种再次数量下降,各种物种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但人类却打破了这种平衡。虽然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人类打破平衡之后环境受到的伤害,而这一章说的是人类受到的伤害。人类的迁徙加快了疾病的传播,城市化让疾病更容易传播。甚至连农业灌溉其实也让很多热带疾病大行其道。而人类对原始森林的侵入也导致了很多新疾病的产生,比如埃博拉和艾滋病。这也算是大自然的反击吧,不过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也抵挡住这些反攻了。

这本书另一个让我很喜欢的部分是不同地区对于一个环境问题的处理和结果,可以看到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还有政治环境都对环境问题有非常大的影响。很有趣的是,有的时候环境问题不完全和经济相关,有的大城市,反而因为人口压力,没有办法完全执行环保政策,导致成效有限,相反很多小规模城市则能在污染之后比较好的恢复过来。

有点遗憾的是,作者虽然说到了一些环保问题引起了政治问题,可惜都讲的不深,想说我真的很好奇呀!而最后尾声对于21世纪的展望也不多,也许是为了保持中立态度吧。不过看现在的阵式,似乎大家还是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啊,但愿最后我们还来得及补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