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的读后感大全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的读后感大全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是一本由(美)大卫·香农 文/图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1.80元,页数:32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读后感(一):绘本届的荒诞文学,让孩子学会“自尊”

当孩子有了“讨好型人格”,那有多可怕?绘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告诉你。

小姑娘卡米拉很喜欢青豆,可是她从来都不吃。为什么呢?因为她的朋友都很讨厌青豆,她也想和大家一样。这个小姑娘错误地把别人对她的看法,放在了自己的喜好之前。

这种情况越演越烈,开学第一天,卡米拉为了让别人对她印象深刻,一连换了42套衣服,也没挑好,突然她发现自己的身上开始长条纹了,妈妈依旧让她去上学。

在学校里,同学们比赛似的,让卡米拉身上的图案发生变化。校长打电话要求卡米拉居家。

在家里,父母请来了一个又一个的医生、专家、巫医、甚至兽医来给卡米拉看病。可怜的小姑娘,从身上长条纹,变成了长小草、树根、尾巴,最后身体和房间融为一体。

最后,卡米拉吃下了自己最爱的青豆,终于恢复了正常的样子。从那以后,卡米拉学会了勇敢做自己,不再盲目追求别人的认同了。

这个绘本的作者,是写出《大卫不可以》、《鸭子骑车记》的大卫.香浓,绘本的画风延续了他一贯的色彩饱满,看起来非常赏心悦目。

绘本的内容采用荒诞、夸张的表达形式传递一个道理,那就是“诚恳做自己!”

为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我们很在意别人对孩子的评价。

但要知道,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其实有些舍本逐末了。因为孩子优秀,所以别人会夸赞他;而不是因为别人夸赞,所以孩子才优秀。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如果金子发光了,可看到光亮的人不懂这是啥,咋这么晃眼睛呢,说完还一脚踹走,那它就不是金子了吗?当然不是。这必须是看到的人自己傻呀!

我们想培养孩子的“自尊”,那就教会孩子自我评价与内省,勇敢做自己,而不是寻求别人的认可。

这个绘本教会孩子,想做的事情,有意义还是没价值,取决于自己心中的那杆秤,而不是随大流的“他们说”。

不止孩子,这世上的事情大多如此,否则怎么会有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绘本推荐:《糟糕,身上长条纹了!》

推荐年龄:3岁+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读后感(二):我是有色人种:浅谈《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和《漂亮的小女孩》

前几天偶然入手了绘本《漂亮的小女孩》,很喜欢画家清新彩铅勾勒下的加勒比海滨,也喜欢里面那个黑黑亮亮的女孩,读罢想到了另外一本书《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相比“大卫系列”的家喻户晓,大卫·香农的这本经典作品似乎显得低调了些,但却是我非常喜欢的。意外发现了两本书的相关性让我有点小兴奋,忙不迭地要写点东西出来了。

以有色人种小朋友为主人公的绘本不多,几年前读《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很喜欢他对于自我认知与接纳这个主题的探索和表现,后来看到一篇导读才知道这本书涉及的另外一个主题,或者说卡米拉·克里姆自我接纳困境的根源——种族歧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庄维嘉在分析“青豆”的象征意味时说:“卡米拉的黑头发和脸部特征暗示她可能是美洲裔,青豆作为有色人种爱吃的传统食物在美国受到潜在歧视。从卡米拉就读的学校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亚裔、非洲裔、美洲裔等多种族并存的学校,小朋友们都忌讳青豆并不是偶然现象,里面隐含着种族歧视的历史渊源。”了解到这层背景,卡米拉对于“别的小孩会怎么说她”的担心突然显得不那么夸张,她身上发生的一幕幕进阶的荒诞剧也好像是被施了魔咒,相应地,最后的笑容也格外灿烂了。但反过来,去掉这层背景对于理解故事进展、了解主人公心理不会发生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卫·香农的处理是含蓄的,精妙的,他在一个敏感的、争议性的话题背景下探讨了一个日常主题——人际交往与自我认知,又将背景置于无形。

在前面推送的两篇文章中我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处理敏感话题的日常化建议,很显然,《糟糕,身上长条纹了!》是处理另一种“敏感”的典范。人际交往中少不了“别人的声音”,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别人的声音里,在这样的处境里“自我”该如何立足呢?这对于成人来说都是一个好严肃的哲学话题哦!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则好像更是分分钟都要抉择的事情,为了便于举例,让我们回到《和英十堂生命教育课》中的故事:不敢偷东西,你就是胆小鬼!不带礼物参加派对,就会被人嫌弃议论!故事的主人公无不经历了一番痛苦紧张的心理过程,只不过没有像卡米拉·克里姆一样还同时经历着身体的变形。自我的每一步确立都伴随着否定与质疑,并在挣扎与思考中拨云见雾,卡米拉也好,小非也好,鼹鼠也好,都在自己的探索或别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自我”的出路。

相对于《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中“焦虑——迎合——失控——回归”的自我历程,《漂亮的小女孩》则是从外在的角度来处理的,并且也转向了一个日常话题。封面四周淡绿色系的海浪把我们带向了遥远的地平线,沙滩上一只雪白的小白兔和一个皮肤黑亮的小女孩蹲坐相对,她们在耳语着什么悄悄话呢?翻开封面,环衬页被刚才的海浪填满了,碧波荡漾,神驰辽远,紧接着就是小墨健步如飞的身影。纵观全书,都是用彩色铅笔勾勒涂抹出的淡淡的色调,淡黄、淡绿、淡粉、淡蓝……一个热带的海滨带给我们的不是阳光的炙热而是海风的清新,只有小墨黑亮的肌肤和明亮的红唇如此与众不同,这也正是小白兔羡慕的地方呀!它不停地追着小墨问:“小墨!小墨!快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黑、这么漂亮?”然后在小墨一个又一个理所当然的回答后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小白兔的渴望与憨态可掬和小墨的豁达从容形成了第二重对比,我们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混人种聚居的地区,然而在肤色面前,紧张焦虑的反而是浑身雪白的小白兔了!我想小白兔在这里很可能是象征着一个白人小男孩,因为它的语言、心理和行为都是非常人格化的。故事的后来,小白兔得到了真正的答案——遗传,因为小墨有一个又黑又漂亮的外婆,小墨长得就像她,所以小白兔必须找一个小黑兔结婚才行。小白兔当然成功了,他和一只小黑兔生了很多花色的小兔子宝宝,其中一只就像小墨一样又黑又漂亮。到这里,肤色/人种的问题被悄悄转换到了生理遗传的角度,很多小朋友都好奇过自己的相貌长相吧,像爸爸,还是像妈妈?像奶奶,还是像外婆?而作者用小白兔来举例似乎就显得更形象更容易接受了。

其实仔细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地方,小墨家里挂着的照片显示出小墨的外婆是黑人,母亲是混血,而爸爸则是白人,而在《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中卡米拉的家庭也是母亲是拉美裔,父亲是白人,所以这两本书都是混人种居住区中一个混人种家庭里的故事,而且正好分别从内外两个角度阐释了有色人种小朋友的认知与自信。但是,这两个环境所带来的氛围却是不同的,卡米拉内心的压抑与焦虑像是仅存在于她自己内心的抗争,父母、老师、同学都全然不知,在卡米拉身体发生异样之后她的父母除了表现出巨大的惊恐和说一些可有可无的关怀的话,就是找了一些完全解决不了问题却只会让他们的女儿变得越来越糟的医生和专家。同学拿她当乐子,同学的家长担心她传染,校长怕她惹麻烦,在卡米拉变得最恐怖的时候整个人都和房间融为一体,她的父母紧紧地抱在一起,像是要逃离一个怪物。直到那个像草莓一样甜美的老太太出现,没有一个人关注卡米拉的内心。在《漂亮的小女孩》中则完全不同了,街上的行人和邻里都悠闲亲善,加上海边美丽的景色,感觉从自然到人文都舒适宜人,小墨家中生活场景的展示也可以看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但这是否是造成两个小朋友性格差异的原因呢?既然是故事,也就无从、更无需去考据,所以也就越发觉得这两本书放在一起有趣了。

此外,《漂亮的小女孩》中有一页让我很是好奇,小白兔认识小黑兔的那一天,小墨穿着漂亮的黄色连衣裙,裙摆上满印着红色的玫瑰花,头上也带着硕大的红色花朵,画中人头攒动,喜笑颜开,像是一个节日或是一场派对,有趣的地方就是几乎每一个人都带着红领巾,连白兔和黑兔都带着!这是怎么回事?委内瑞拉应该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啊!求助百度,得知委内瑞拉现在的执政党是统一社会主义党,不知道和这个有没有关系,不论怎么说,书中大量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都足可见出画家平时的写生和速写功夫。

如果进一步的扩展,我们还可以找出很多旨在消除偏见的绘本,这种偏见可能来自肤色、种族、文化、地域、阶层、疾病、性别,或者仅仅是“不合群”。歧视一直在我们身边,可能一天之内自己就在歧视与弱势间游走了好几次而浑然不觉。如何像卡米拉一样走出认知的迷障,像小墨一样乐观从容,真是每一个人的课题啊!

注释:委内瑞拉统一社会主义党(Partido Socialista Unido de Venezuela, PSUV):执政党。2008年1月成立。现有正式党员700万人。该党主张反对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奉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捍卫玻利瓦尔革命果实,维护劳动阶级和人民利益,致力于建设公平、自由、人道的“21世纪社会主义”。(来自百度百科“委内瑞拉”词条)

本文为原创文章,引用、转载请注明来源或联系本人。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读后感(三):真实的自己最美丽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注定不是单独的一个人。我们要与亲人一起生活,与老师、同学、邻居、朋友朝夕相处,与各种各样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交往。所以,我们做事,不可能想怎样就怎样,还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像别人要考虑我们的感受一样。但是,如果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也是不行的。那会把自己弄得不知所措,甚至寸步难行。为此,大卫•香农,专门创作了绘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用一个不可思议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过于背离自己。

故事的主人公卡米拉是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小姑娘,开学前,她翻箱倒柜的试了N套衣服,可没有一套能让她满意。她想找到一件让大家都喜欢、都满意的衣服,因为她实在是太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了。不但穿衣如此,就连饮食也如此。因为其他同学不喜欢吃青豆,所以卡米拉从来不敢说出自己其实很喜欢吃青豆的心声。找来找去,每件衣服仿佛都不能担当这个重任。第二天一早,她在镜子里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她的身上布满了条纹。这对卡米拉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她不可能再去上学了。

家庭医生来给卡米拉检查,可除了身上有条纹外,他找不到任何让卡米拉休假的理由,所以卡米拉第二天必须去学校。这回,这个昔日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在同学面前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嘲弄,她简直成了“变色龙”!卡米拉的窘境可想而知。晚上,就连校长也打来电话勒令卡米拉在家休息。

妈妈只好再次打电话给家庭医生,这回家庭医生带着几个专科医生前来给卡米拉治病。各路人马把卡米拉一翻折腾,啥也确定不了,留下一堆胶囊就走人了。第二天一早,卡米拉服用了各位医生开出的药后,变成了一个“巨无霸胶囊”!

这次再来给卡米拉治病的已经上升到专家的级别。卡米拉的身体非常配合专家们的猜想,瞬间就长出了细菌和病毒。说回去做进一步研究的专家也从此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可卡米拉的悲惨经历并未结束,恰恰相反,这只是个开始。闻讯而至的除了各路医生、专家之外还有媒体,可他们的诊断、猜测不但不能帮卡米拉脱离困境,反而像是天气预报——让卡米拉变成更加奇怪的样子……当看到身上长满各种植物、羽毛、细菌尾巴,甚至还长出一条毛茸茸的动物尾巴的卡米拉,无助地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对她的新闻报道时,真的由衷希望她能及早变回纯真无忧的小孩子模样!最后,当一位环境治疗学家对卡米拉说道:想象你和房子融为一体时,悲剧发生了。卡米拉真的融入了房间,眼睛变成了画框,鼻子变成了柜子,嘴巴变成了床垫……

就在卡米拉和家人陷入绝望中时,一位长相甜美如草莓般的老奶奶敲响了她的家门。看到卡米拉,老奶奶诊断出卡米拉得了非常严重的“条纹病”,治疗方法是吃青豆。卡米拉习惯性地拒绝吃青豆。无奈,老奶奶只能离开。就在老奶奶转身的刹那,卡米拉觉醒了:自己现在的境况远比吃青豆遭人嘲笑要糟糕得多,那么还怕什么呢?那美味可口的青豆不正是自己长久以来一直想吃却不敢吃的吗?卡米拉叫住了老奶奶,吃了青豆。瞬间,一切都在旋转。风暴过后,站在房间中央的正是那个昔日人见人爱的卡米拉。她又变回了自己!

后来,卡米拉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同学们认为她很奇怪,但她不在意。她尽情享用自己喜爱的青豆,身上也再没长出过条纹。

卡米拉一直不敢正视自己喜欢青豆这件事,只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怕别人嘲笑她。可因为青豆引起的一系列遭遇,却更加疯狂,更加无奈。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匹诺曹的鼻子,因说假话而变长。小女孩却是因为不敢说实话,而长了条纹,变成胶囊,变成小怪物,甚至变成了房间。

卡米拉奇幻却令人心惊的经历似乎代表着她必须正确面对他人的看法、自在地接纳自己的过程。故事的开始,卡米拉站在镜子前不断换衣服。她不知道该穿哪套衣服才能让所有人都给予好评。她接连换了四十二套衣服,却没有一套觉得顺眼。卡米拉太过在意他人的眼光,想要每个人都喜欢自己,所以生活得充满压力,一点儿也不快乐。我们可以看见刚开始的书页里:卡米拉噘着嘴、皱着眉头,一副不开心的模样。开学的前期,卡米拉已经失去了学生对于新学期再见到老师同学、迎接崭新学习的期待,取而代之的是渴望寻求他人认同的压力。

在卡米拉身上莫名其妙长出条纹后,我们反倒发现她其实是一个天真无辜的小女孩。作者大卫·香农用夸张的绘画手法呈现卡米拉因找不出病因而日益极端的改变,以及卡米拉面对这一切荒谬变化的无助与无奈。相对的,卡米拉身边的成人却显得两极化,一端是卡米拉父母对整桩事件的无能为力,另一端则是从医生、专家学者到记者等人对孩子毫无帮助的荒诞行径。卡米拉张开嘴巴吐出舌头让医生检查的侧脸、专科医生们拿出各种近乎可笑的道具对卡米拉敲敲打打,以及卡米拉变成穿着衣服的巨大胶囊的画面都令我们心头一惊!

卡米拉戏剧化的故事向我们说明了:孩子接纳自己的重要性。绘本开头埋下的伏笔在故事尾声时成了唯一的解决问题良药。原来,卡米拉喜欢吃青豆却不敢承认,因为她所有的朋友都讨厌吃青豆。在卡米拉终于愿意承认自己的喜好后,整个事件急转直下快速落幕。就像咒语解除,在房间一阵天旋地转后,卡米拉恢复了原本纯净的小孩子面貌。从此,卡米拉不再盲目追求别人的认同,真实地做她自己,成为了一个虽非众人喜爱、却愉快自在生活的寻常小孩儿。

回到现实生活中,作为家长的我们,如果总是对孩子说:“七大姑家的孩子比你强多了”,“八大姨的孩子都可以做什么了”,就等于是我们总是在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比较,内心没有接纳孩子的独特性。久而久之,孩子为了不让别人排斥自己,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会隐藏真实的自己,逐渐迷失自己,像绘本中的卡米拉一样。因为卡米拉是这么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她变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变色龙小孩”。这真的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吗?

绘本最后一页,作者将“花花绿绿的条纹”化为发卡别在卡米拉的头上,似乎是在再一次提醒我们:要勇敢做自己,勇敢接纳自己!更给每位父母敲醒警钟:当孩子还小时,我们要有宽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们身上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要像《你很特别》中的伊莱对胖哥一样,对孩子说:“你很特别”!这样,当孩子遇到与他人有不同看法的问题时,因有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他才能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也因为如此,他才会有自己的价值感和安全感。他才能冲破各种樊篱,勇敢做自己!

来源:公众号 范米粒阅读(致力于全民阅读推广事业及阅读推广人培训)

欢迎关注 范米粒阅读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读后感(四):原来,你也是个身上长条纹的大人啊!

文/锦心

1.

作为一个在 “恐吓教育”环境中长大的人,我有一些始终颠扑不破的“毛病”,比如说,小时候害怕老师,对于权威缺少质疑的勇气,即便质疑,也是从自身出发——我是不是错误地解读了对方。

我很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吸收能力大于辨识能力,因为在乎旁人的看法,没有勇气做一个“被讨厌的人”,所以时常会纠结,影响判断和执行力——当然也有优点,就是我的共情力很足。换一种说法,太在乎别人的感受。

性格决定命运这种老生常谈的话,随着年龄越大,越发会体会到其中的深意。

比如,有完美主义强迫症的人,拖延症一定是很严重的。而拖延所产生的低效率,无执行力,直接会导致半途而废或者压根就是一事无成。

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或者说自我接受程度很高的人,则以做为先,边做边调整,很多时候反而成事的可能性更大。

但用思维两个字,去界定人与人的差距,其实是不甚公平的。一个人思维模式的形成,与整个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都抹不开关系。为什么很多人总找原生家庭的茬儿,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是画地为牢却冲不出去,因为很可能,是深陷在一口太多手挖出的井里,需要先把那些无形的手摆脱,再把井填平,最后,才能走出那个圈儿。

所以,我不想我给女儿的也是一口井,而是一片更为广阔自由的天空。

2.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宁可孩子骄傲虚荣,也不希望她敏感自卑。而我恰恰就属于后一种。

所以在和女儿看完绘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之后,我很深的意识到,我其实也是一个身上布满了条纹的大人啊。

在大卫香浓的绘本中,这本《糟糕!身上长条纹了》并不是那么有名。至少,比不上《大卫,上学去》和《鸭子骑车记录》。但却是最能引起我共鸣的一本——可能我也有过相似的心路历程。

卡米拉是个漂亮的小女孩儿,可她从来不吃青豆,不是不爱吃,而是她所有的朋友都讨厌青豆,在孩子的世界里,判断是不是朋友是不是同类的标准,就是简单的,你是否和我们一样。

虽然她的衣柜里挂满了漂亮的衣服,可是她内心的需求却是让更多人对她印象深刻。这些衣服,都没有办法满足。这时,她的身上出现了突如其来的彩色条纹。

医生对此一筹莫展,去到学校,当然是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但得到的却是嘲笑。她身上的条纹随着环境刺激不停变化,一会儿国旗图案,一会儿棋盘图案,别人的希望都在卡米拉身上一一呈现——讨好型人格的雏形,大概就是这么形成的。

卡米拉的父母请来了各种各样的专家、医生、心理治疗师,他们看似权威,但也只能从自己的有限认知里来做出错误的判断,可怜的卡米拉,不停地身不由己地变成大人预判中的样子。

大卫香浓用戏剧化的夸张手法,将大人的自以为是,和孩子的渺小无助呈现在浓郁的色彩中,卡米拉变得越来越糟糕,每当父母找来的一拨专家对她进行检查时,她都会变成他们口中的样子。水痘、细菌,甚至在吃过药后变成一个巨无霸药丸。

当最后一次来了一个环境治疗学家,让卡米拉与房间合二为一时,卡米拉慢慢地融进了房间地墙壁里。

她已经完全地失去了自己的身体。

当然,这毕竟是一本给孩子看的绘本,孩子无法对故事做出这么深刻的解读,但一定有些东西会在他们心里慢慢发酵。

故事里出现了一位像草莓一样又胖又甜美的老婆婆。她戴着帽檐上有一大朵花,花上还有蝴蝶飞舞的草帽,穿着草间弥生风格的红色波点裙子,搭配着一件草绿色的开衫,手里拎着一只有毛毛虫图案的手提包。与她布满皱纹的脸相比,这样的打扮,可谓是“前卫”了。

她说卡米拉得的是很严重的条纹病,但治疗的方法也很简单,吃一些青豆就好了。就是卡米拉明明喜欢却从不承认的普通青豆。

青豆没有魔力,但接纳了自己,却能让真实的自己回来。从此即便被同学说很怪,卡米拉也不再在意。并且,她会尽情享用自己所爱的青豆。

3.

人是社会的产物,完全不在意他人感受,全情的放纵地做自己,显然并不是大卫香浓要表达的本意。但是在成长的课题里,接纳自己这件事,有的人天生无需做任何功课就是满分。有些人却要花费终生的力量。

不得不说,大部分人类是通过镜像关系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我们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的。

小时候活在父母的期待中,老师的期待中,长大了,活在领导的期待中,情人的期待中,满足对象的期待程度越高,得到的反馈,或者说爱越多,我们会自觉自己的价值感越高。

但如果内心有自己的声音,并且与期待的声音相悖,我们就会像得了条纹病的卡米拉一样,不那么开心。

为什么诗和远方是每个人心里的一块吃不到的糖,因为满足别人,才能更好的生存,满足自己,要承担太大的风险。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被讨厌的勇气》里说,“也许你会感到意外,但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总是满足于别人的期待,人是会生病的。自己的生命得不到滋养,就会枯萎。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生长的属性、节律,人更是个性化的产物,更应该活出属于自己的风骨。

上初中的时候,我偷偷的在语文课上写诗,语文老师把我叫到走廊,告诉我,诗人不是个好职业,养活不了自己的。那只是一个26岁的年轻人而已。但我信了。

上高中的时候,文理分班,文科班学习氛围差,英语老师让我去理科班,结果理科学得一塌糊涂,连带高考失利。

进杂志社完全是因为大学时候开始不知天高地厚的写作,发表文章无数,才有了这样的机遇。而这是我从事最长的一个职业,因为喜欢。

后来越来越不“任性”,身上的条纹也越来越多,自己看自己也越来越模糊。

在旁人看来,似乎无花八门的事情都做得不错,但是自己却依然没有产生任何价值感。

但是,你看,任性的人,敞开自我的人,不委屈自己,不压抑自己的人,反而都有一张云淡风轻的脸。

晚上和女儿的卧谈会上,她告诉我,两个好朋友因为她不敢去拥抱老师,说她是胆小鬼。说着说着,就委屈地哭。我说我也经常说你胆小鬼啊,你怎么不生气,她说因为我知道那是玩笑。

从这么小开始,就要面对人际这个烦恼,我把我所有小时候的故事都讲给她听,我说妈妈决定从现在开始,只全力以赴做自己喜欢的,像卡米拉吃爱吃的青豆一样,不管别人怎么说。

她眨了眨眼睛,转过身去,没一会儿就睡着了,我不知道,她的内心是不是已经开始长出了条纹。

若对我感兴趣,请扫码关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