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读后感锦集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读后感锦集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是一本由[英] 以赛亚·伯林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读后感(一):很不浪漫主义的挖掘浪漫主义的根源

从启蒙运动开始引出浪漫主义,并详细的谈了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的区别,浪漫主义如何打破启蒙运动给人的三个固有思维: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必可解,人们通过努力必能找到问题的解以及不同问题的解互相兼容不矛盾。

然后说了若干启蒙主义者如何一点点动摇了启蒙主义的基础,浪漫主义如果从哈曼的思想里生出来,哈曼影响了叔本华费希特康德等一票人,哈曼便是作者所说的“根源”。

后来还谈了浪漫主义和自由主义,理想主义,存在主义,甚至法西斯主义等等思潮的关系。

说了浪漫主义对艺术思想的影响,随后展开来说对法学社会学神学政治学的影响,最终阐述了对人类思维的本质影响:浪漫主义是要打破为世事寻找结构化的规则或规律的企图,认为这种尝试是不可能的,并强调事物的无限性。

这本书是一系列演讲的整理稿,所以相对好懂,以塞亚.伯林确实是高手,不得不服。不过看书的过程我一直想,作者挖掘浪漫主义的根源,条分缕析,有头有尾,论据俨然,这可是相当不浪漫的论证方式啊哈哈。

浪漫主义是不是可以认为是思想的测不准原理呢,越是要规定他,越是远离他的真实。这也是很多简单化的历史论述常犯的错误,尤其是半吊子的艺术史学人们,动辄两千字给你概括一千多年,还觉得自己好了不起拎得好清楚。其实本书也有,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和发源,被作者说的还是挺简单的,一个哈曼,影响这么大?我就将信将疑

以前想过要读此书,不过被标题吓到没敢读,誰料是演讲整理稿,酣畅好读!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读后感(二):当浪漫成为主义

在所有可以被归入哲学类的书中,读以赛亚·伯林的作品时是最轻松愉悦的,作为一位演说多于写作的思想者,伯林的作品大多是讲稿的结集,口语表达和即兴发挥减少了书面写作中常见的晦涩,使得他的思想更易于被未经专业训练的公众理解,而他自身足够深厚的专业素养,又保证了思想的深度。也许找出和他一样热衷于普及哲学思想的学者不难,但很难有人比他更擅于兼顾通俗与深刻,也很少有人能够这么准确的把握公众兴趣与学术理论的交点。

《浪漫主义的根源》整理自1965年伯林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的演讲录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欧美文化界对二战反思最热烈的时期,纳粹思想的成因自然是学术界与公众共同关注的核心。不敢说当时人们已像今天一样普遍意识到纳粹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但作为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期德国最显著的思潮,浪漫主义自然是首当其冲的质疑对象。可是这样一种在美学上充满崇高的激情,并产生了众多杰作的观念,怎么会在政治领域催生出如此残酷的专制政权,并得到了那么多人的默许甚至信奉?

这个问题困扰我多年。尽管曾为此翻过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却只能为此找到一个基于当时境况的解答,而那更潜在的观念的形成,肯定曾经过一个漫长的演变,它必然是触及到了人性深处潜藏的部分,才会在某一时机到来的瞬间,迅速的兴起,并泛滥至全世界。

而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揭示了那个潜在的部分,也清晰的解释了这一时机是如何降临的。

从历史的角度,伯林指出了十七、十八世纪的德国地区在经历了漫长的三十年战争后,其实在整个欧洲是处于一种比较落后的状态,战争造成的死亡使人口数量骤减,也因此窒息了文化的发展。心理承受着严重挫败的德国人,普遍为民族自卑情结困扰,尤其是在面对当时文化兴盛的战胜国法国时,伤痛和屈辱的感觉更加强烈。作为一种自我保护以及精神层面的反叛,人们开始越来越倾向于质疑代表了法国文化精髓的理性主义,并因此掀起了一场针对启蒙运动的攻击。

此时的启蒙运动在经过了十六、十七世纪的发展后,也的确开始陷进一种越来越僵化机械的模式里,即使在法国本土,人们也不再相信能够以类似于科学的手段分析社会现象,并依靠理性尤其是逻辑找到普适性的真理。不同文化之间越来越多的交流让人们意识到,即使是真理也可能彼此无法兼容,于是对于结果的执着在逐渐变弱,相应的,为了所信仰的某种价值而牺牲的状态,得到了更多的推崇。真诚的情感和正直的动机,代替了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逻辑,成为了评判的标准。以自我的意志反抗自然规律被视为英雄主义,而曾经被理性主义忽视的潜意识也获得了更多的重视。

伯林认为这场变革初期第一位堪称有力的鼓动者,是一位小人物约翰·格奥尔格·哈曼。尽管并不著名,但哈曼的思想却有力的影响了赫尔德、歌德以及克尔凯郭尔,而且作为邻居,他还曾是康德的座上宾。简单的说,哈曼认为,生活是不可用来分析的,任何分析的企图,都会毁坏它,人所寻找的也并不是幸福,而是充分的实现自己的能量去创造。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哈曼心中的上帝并不是数学家,而是一位诗人。

不过哈曼并不是同一时期唯一持有这样观点的人。在法国,狄德罗也指出,天才的孕育有赖于潜意识和黑暗,至于卢梭,他甚至认为唯有在高贵的野蛮人与孩子身上,才能找得到未受玷污的真理。但态度最激烈明确的还是德国人,伦茨甚至强烈的反对任何认为宇宙可被理解的观点,反对任何秩序,认为唯有行动,尤其是突发性和非理性的行动,才是世界的灵魂。而他的观点,不过是十八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狂飙突进"运动价值观的一个缩影。

但真正堪称浪漫主义之父的,还是赫尔德和康德。

作为典型的启蒙主义的叛逆者,赫尔德明确的抵制那种对整齐划一与和谐的追求,因为在赫尔德看来,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无法调和,生活于不同社会的人之间甚至很难相互理解,相应的,每个群体都应为自己与生具来的文化传统而奋斗。而后世浪漫主义的尚古情结与对永不停息的行动的推崇,大多源自于此。

但康德作为浪漫主义之父,却被动得多。事实上他对于不讲逻辑的浪漫主义十分反感,可是他的道德哲学却帮助浪漫主义摧毁了理性主义的另一标志:决定论。康德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为他能够做出选择,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就是可以做出自我决断。人并不是自然规则下的木偶或所谓的"机器",而是行为的选择者。他有力的论证了个体精神的价值,并使得浪漫主义对自由意志的推崇有了理论依据。

此后,浪漫主义的观点变得越来越激进。在经历过席勒与尼采的进一步提炼后,真理已不再像启蒙主义者所相信的那样,是可以被发现的,反过来,它成了需要被发明的。不过,在永不停息的行动这件事上,还是费希特走得更远。他甚至认为,"既然世界容不下半奴隶半自由的人,我们就必须征服他人,将其纳入到我们的结构中来"。听上去尽管热烈进取,但已隐约可以见到纳粹思想的雏形了。

与此同时,浪漫主义的美学观也逐渐发展成型。由于对直觉、意志与潜意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象征主义开始兴起,同时文学作品中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两个典型的意向:思乡情结与永不止息的反叛者。伯林认为,这二者看上去不相干,但本质上都源于同一种打破事物固定本质的冲动。对故乡的追寻永远会处于一种不可复得的状态,永不止息的改变现状的行动,也通常是通过一些有着不屈意志的漂泊者来完成。尽管这些浪漫主义的英雄往往具有两种相反的性格:相信不断的前进将带来解放的乐观者,与承认生活是由不可控的意志所左右的悲观者。但归根到底,他们都不相信世上存在着某种稳固的结构,唯有自由不羁的意志才是他们的信仰。

至此,浪漫主义的两大主要观点最终形成:其一,人们所要获得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而是价值的创造,其二,人们并不相信存在一个必须适应的模式,世界是永无止境的自我创新。

在美学上,它制造了一种不同于古典英雄形象的现代英雄,一种更具象征意味的诗意,思想上,它是存在主义得以出现的基础,但是在政治上,它也催生了满怀激情却盲目的狭隘民族主义,陷于其中的个人和群体,会依凭不可意测的意志,以无法组织,无法理性化的方式前进,最终,成了纳粹主义的催化剂,对崇高与美好的向往,由于过于激进而造成了最残酷的后果。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遗憾的话,结尾的匆促算是一点。在指出了浪漫主义的困境后,伯林只是呼唤了一下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妥协宽容,却并没说到如何实现。但或许这已经超出了本书的范围,更何况这只是一份演讲录音稿。但除此之外,对于伯林所说的浪漫主义对传统美学的革新,我也并不完全认同。浪漫主义自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兴发与德国的论断是准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拜伦式的英雄,是在浪漫主义运动后才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出现,古典审美与所谓的现代审美之间并不存在着那么深刻的转变,对故乡的永恒追寻,永不止息的行动,以及打破常规的叛逆者,这是人类文化中从未消失的几个主题。因为浪漫情结本就是铭刻于人类灵魂深处的渴望,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从不曾在追求精神的人们内心中消失过,哪怕是被浪漫主义批评的理性主义者,也同样会被西西弗斯感动。所以浪漫主义运动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并不是一种对传统的颠覆,而是拣选后的强化和补充。在政治领域的浪漫主义理想幻灭后,它在文化领域的积极影响永远不会消失。瓦格纳的音乐始终是经典,毕竟它能够感动的从来都不只是希特勒。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读后感(三):历史方法下的浪漫主义运动

以赛亚·柏林著, 亨利·哈代编, 吕梁 等译(2011). 浪漫主义的根源. 南京:译林出版社. 共183页.

浪漫主义是一个危险和混乱的领域。“事实上,关于浪漫主义的著述要比浪漫主义文学本身庞大,而关于浪漫主义之界定的著述要比浪漫主义的著述更加庞大。”(第9页)在柏林看来研究浪漫主义唯一明智的方法就是历史方法。在《浪漫主义的根源》这本书中,柏林通过回顾十八世纪初期,考察当时的局势,然后逐一考察哪些因素颠覆了十八世纪,哪些因素的结合和融合导致了十八世纪后期懂得变化,为我们揭开了浪漫主义——近代规模最大的一场运动,西方意识领域最伟大的一次转折的历史缘由、社会背景、思想渊源,让我们看到经过浪漫主义洗礼的世界早已不是它最初的模样。

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导模式的历史。“不仅思想史,就连其他有关意识、观念、道德、行为、政治、美学方面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主导模式的历史。”(第10页)观察一个独特的文明,我们会发现以写作或其他文化产品为反映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背后隐藏的是某些不可动摇的历史的确信。不同主导模式下的历史有不同的发展特征,通过把握主导模式的独特特征,细密地推演,仔细地比对,柏林用的就是这种方法,终将发现浪漫主义运动的独特之处。“浪漫主义之后,一切都不同了。”(第13页)

从某种程度上说,浪漫主义运动是对启蒙运动的反叛。所以研究浪漫主义运动,按柏林的方法,首先得对启蒙运动来一场清算。支撑整个西方传统的三个支柱,不仅限于启蒙运动,尽管启蒙运动提供了三个命题的特殊文本。首先,所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答。“这个命题是基督徒和经院哲学家,启蒙运动和二十世纪实证主义的共同命题。事实上,它正是西方主要传统的骨干,也是浪漫主义萌蘖之处。”(第28页)第二个命题是,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第三个命题是,所有的答案必须是兼容的。发现答案的唯一一种方法,那便是正确运用理性。诚然,启蒙思想家们的信仰并不尽相同,不过它们还是达成了一个共识:美德最终在于知识,而这也是自柏拉图以来西方文化传统的主流。非特奈尔这个启蒙运动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的经典论述说“一部政治、道德或批评著作,甚至文学著作,从各方面考虑,如果出自一位几何学家之手会更完美。”(第35页)我们正在进步,我们正在破除迷信,我们正在建立科学,以使人们过上幸福、自由、道德的生活,总得来说,启蒙思想家们相信世间有某种既定的永恒值得追求,世间存在着总总我们必须得服从的事实。生活在不断进步,过去没有现在美好,研究历史无非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如何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谓“高贵的纯洁”、“静穆的伟大”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也是每个人生活理想,对每个人都一样。世界是个完美的圆,理性可以构建世界,梦幻般的美好,对世界本身单纯的认识,毫无疑问经不起现实的残酷。

“过分的理性主义使得人类的情感受到阻碍。在此情形下,人类的情感总要以某种别的形式爆发出来。”(第51页)我们难以想象十八世纪,一个人类理性和美丽不受深奥晦涩之物扰乱的犹如镜子般宁静的时代会冒出许多简直前所未有——自诩虔诚却又荒诞不经的人物什么灵丹妙药、巫师、神婆,这在十七世纪,必定令人骇俗,在十九世纪则是闻所未闻了。正是人类情感压抑理性却不足以给人们以安慰,那潜藏在人们心中对未知迷茫在理性所构建的完美的框架下寻不得出路,甚至宗教也得经理性的调和才有存在的价值,人类精神世界偶发的间隙也不得不填充进理性的涂料,那么混杂着理性的荒诞对世界的解释又何尝是难以理解的呢?当然总有智者,在群魔的狂乱中喊出自己的声音,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颤。

事实上,十八世纪一个表面上看似和谐看似优雅的世纪里,各种暗流涌动。一种反科学、兴人欲的思潮随之兴起。约翰·格奥尔特·哈曼一个被历史遗忘的人,在柏林看来,“给启蒙运动最沉重的打击,启动了浪漫主义的进程,启动了整个反叛启蒙理念。”(第45页)“信仰是不倚仗逻辑支撑的”(第46页),“那种想用科学的、一般性的概念来分析交流活动的企图必定失败”(第47页),“人们想要的是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人们想要的是创新,人们想要的是创造,如果这些行为带来冲突,如果引起战争,如果招致争斗,那也是人类自己的命数”(第47页),“启蒙运动的整套学说正在扼杀人们的活力,以一种苍白的东西替代了人们创造的热情,替代了整个丰富的感官世界”(第48页),“上帝不是几何学家,不是数学家,而是诗人”(第53页)。哈曼作为先清醒的人,他的思想对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影响了一大批浪漫主义的肇始者,包括浪漫主义真正的父辈赫尔德和康德。诚然清醒者是少数的,在最初的时候,哈曼也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布莱克——哈曼思想最雄辩的辩手有一句人人皆知的著名诗行:

“一只知更鸟身在樊笼

整个天堂陷入狂怒之中”

他所说的樊笼是指启蒙运动。(第55页)甚至狄德罗这个启蒙运动的代表思想家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具有非理性的因素,存在着潜意识的深沉,他们内心涌动着各种黑暗的东西。

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逐渐展开,在前期思想家的理论铺垫下,赫尔德、康德真正的浪漫主义之父为整个浪漫主义运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世界已经变了模样。

赫尔德提出了三个具有革命性的观点。其一是表白主义,其二是归属的观点,其三,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能够调和。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在充分地表白自己的本性。“当我们欣赏一件艺术品时,我们就是在与创造者发生某种接触”(第63页),“离开了创作者的创作目的,作品也就无从谈起”(第66页)。他对艺术作品的看法完全颠覆了传统上只关注艺术作品本身的特性,包括美丽、对称、均匀等的看法。沿着赫尔德表白主义继续分析下去,“词语不是他个人的创造,而是经由传统意象代代相继的长流水,流到他这里来的。这条长流已经容纳了别人的情感表白。”(第65页)不仅词语,甚至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价值,罗马人有自己的一套完美的理想,希腊人同样有着自己的一套追求。那么十八世纪的人认为的世上存在着全人类都会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的观念轰然崩溃了。最终赫尔德说了“每个人类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第70页)。

康德,事实上是痛恨浪漫主义的,他增恶一切形式的的放纵和幻想,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被推举为浪漫主义之父。多少有点讽刺。其实,这主要归因于他的道德哲学。“人是目的本身”(第73页),“人是自由的,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的自由”(第73页),“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能够为自己做主,如果有人同情别人,他就是把对方降格为一种动物或一样东西,或只是一个让人怜悯的对象”(第70页),在康德眼里,慷慨本身就是一种恶。柏林笔下,康德的观点变得似乎也不再晦涩难懂了,“唯一值得拥有的是无拘无束的意志——这就是康德一再强调的核心命题”(第82页),这根本是理性主义在美好的未来共同追求的唯一目标的永恒的世界中所不曾料想的对世界的认识对人性的看法,注定要带来极度革命性的、颠覆性的后果。

从某种意义上说,浪漫主义的鼓吹者就是康德所言自由意志的追随者,“人是目的本身”,人是有情感的,人要创造生活,人是非理性的……科技迅速发展的十八世纪,对世界的盲目乐观,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甚至蒙蔽了人们探寻自身的眼睛。我们难以明白那种凯歌高唱的懵懂对世界单纯的幻想下的人们,看透了人类发展进程后的是怎样的安定闲适,科学、理性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下个世纪世界将更加美好……可是暗流涌动的世纪,荒诞不经在它脚下滋生,智慧的大脑不住地思考,而这终将改变这个时代。

奔放的浪漫主义的最终爆发,柏林引述了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的论述,“根据他的看法,三个因素从美学。道德和政治方面深刻影响了浪漫主义,它们依次是费希特的知识学、法国大革命,以及歌德的著名小说《威廉·迈斯特》。”(第96页)“自我并不是在认知过程中自然而然浮现出来的。”(第97页),无意识构成浪漫主义美学的基本要素,本质上是难以用语言或其他有限形式表现出来的,只得求助寓言和象征符号不断向无意识的深渊逼近,可追求而不可得,这就是现实的本质。在无意识的黑暗深渊中,在历史的黑暗深渊中一定有写东西是我们掌握不了的,那巨大的实体总会以某种面貌决定历史的进程,诸如生产力力量、阶级斗争力量(马克思就是这样认为的),或者历史和理性的诡计(黑格尔就是这样认为的),而人类如同一叶扁舟随波逐流,被主宰的意志是难以言说的真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伴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拿破仑战争,德意志这个受伤民族的浓厚的民族自卑情结滋养了浪漫主义思潮,并最终形成了对于民族意志的肯定。事实上,浪漫主义运动的弄潮儿们基本都是德意志的臣民。柏林已不止一次言说过歌德了,《威廉·迈斯特》描述的是一个天才自我形成的过程,是不屈的自由意志成就了自己,而这正是浪漫主义者所喜欢的。

经过浪漫主义运动洗礼的世界早已不是世界最初的模样。浪漫主义的影响持久而深远,一直当今天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多元性、无穷性都拜浪漫主义所赠。浪漫主义彻底颠覆了西方传统的认知“知识即美德”,世间必然存在着我们必须得服从的事实,他们认为“人所要获得的不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而是价值的创造”(第120页),甚是世上并不存在着我们必须得适应的模式,当然世界本身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并不重要,唯一值得称颂的是“不屈的意志”(第120页)。浪漫主义运动影响深远不仅艺术领域上对“象征”的拔高,“一切艺术都在试图通过象征激发对永恒(即生命)的无以言传的愿景”(第123页),在政治上,因为黑暗力量和无意识主宰人类生活的伟大意象,浪漫主义者反对一切理性分析的企图,“科学只能再造一个死气沉沉的政治国家”(第125页),在法学上,因为民族自身的独特性,根植于民族国家内部某种不可言说的黑暗深渊,浪漫主义者认为“真实的法律是传统法”(第126页),在历史理论上,浪漫主义者试图用各种不可解释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的无意识的黑暗因素来追溯历史演变。

浪漫主义试图打破事物固有的本质,把理性主义所构建的表面光鲜却暗流涌动的貌似和谐社会彻底打破,是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然而在一切都不可言说的社会中,如果所有事物都不得不掉入不可言说的无意识深渊,那么所有的反动,消极,蓝头发,苦艾酒,一味的青春张扬个性的不羁是不是同样被允许甚至大力赞扬作为对意志自由的歌颂呢?浪漫主义运动似乎走得太远了。在柏林看来,存在主义是浪漫主义的真正继承人,“世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靠”(第141页),“宇宙空无里只有你一人独自存在,你做一切应该做的,对自己所作的一切负责,你无法请求减免”(第142页),也许一个足够悲壮的人生才能面对如此惨淡的现实吧!在柏林看来,存在主义是谬论。

只要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就需要交流,那么必须得有一种共同语言以及某种程度的共同价值观,否则人类之间不可理喻,而这不能说一切必须由我来创造。“事实上,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企图以一种美学模式强加于现实生活,要求一切都遵循艺术的规律”(第141页)。如果交流是必要的出于人类自我发展的必要,那么我们就必须得承认共同价值、共同事实,必须生活在一个共同生活的世界。浪漫主义运动突出强调了人类理想的不可兼容性,多重价值并且不可兼容,多元性、无穷性,没有任何声称完美的事实等,这一切都是浪漫主义的馈赠。因此,在柏林看来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不完美生活的体谅。浪漫主义是走得太远了,但浪漫主义对我们的馈赠依旧支撑着我们当今不可剥夺的价值追求。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读后感(四):一个重要而又极易让人混乱的观念—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的根源》是伯林众多观念分析著作中最有名的一本,或许出于伯林当年伟大的演讲—梅隆系列讲座,或许是因为这本书的结构了然、思维缜密,处处闪耀天才的思想火花。伯林的书犹如一曲思想咏叹调一样,读罢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一感觉一大部分建立在伯林对于浪漫主义这个非常复杂,极易让人混乱,但是又无比重要的一个观念的精彩分析上。

伯林这本书要叙述的浪漫主义,不是特指我们熟悉的文学上、艺术上的浪漫主义。事实上在西方观念史上浪漫主义的著述要比浪漫主义文学大得多,而关于浪漫主义的界定又要比浪漫主义著述大得多。伯林要处理和分析的浪漫主义,其实指的是人类思考事物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产生了所有浪漫主义的子类,比如是哥特大教堂,是暮霭中的古迹,是漫游遥远地方的骑士,是司各特、骚塞、华兹华斯意义上的保守主义,也是卡莱尔笔下的英雄,是雨果对于权威的憎恨,是极端的自然神秘主义,也是反自然主义的极端唯美主义,是德拉克洛瓦的绘画、柏辽兹的音乐,也是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在此打住,我不想去罗列这份清单的所有。因为浪漫主义就像我前面说的,非常的复杂,有时这不同的子类,甚至互相冲突。但是这看似混乱的众多浪漫主义表象,却有着一个或许可以说很类似的源头,一个模式,这就是本书“根源”的真正含义。简单说伯林笔下的根源不是历史意义上的根源,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根源。伯林不去探讨浪漫主义到底是谁第一个提出来的,而是讨论这众多浪漫主义的表象下的那个根是什么样的。以及它为什么出现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国家。它以后发展成什么样子的等等的问题是伯林这本书所要讨论的。

所以伯林在这本书最开始没有像其他很多论述“主义”的书那样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伯林认为简单给这个庞杂的观念体系下定义,是不明智的。而是在本书最后一章总结了一下浪漫主义共享的一些价值基础。

下面我来讲讲什么是人类思考框架,以及浪漫主义为何会出现,它反对的是什么。伯林有一个预设,我们现代人对于古代文化其实是陌生的多,即使很多人认为他很了解古代。虽然有很多历史书去述说古老的历史,但是人类的意识在几千年发生了很多次的改变。我举一个例子,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于友谊的论述,他把友谊分成了两人之间的爱慕之情和存在于商业关系之中。尤其是后一种观念,是现代人不能理解的,因为从亚氏以来,西方的意识经历了基督教、启蒙运动以及浪漫主义之后,友谊在今天所指,只能是前者的不同形式。这就是我所说的人类思考框架,伯林在这个单位上去论述浪漫主义。其次浪漫主义产生或者说真正剧变发生在1760年到1830年之间的欧洲,伯林认为特别的源于德国。这个时间段是西方理性主义或曰启蒙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漫主义最初登场,恰恰就是以启蒙之对立面的角色出现。

启蒙运动预设了三个命题,这三个命题分别是(1)所有的真问题都有答案,而没有答案的问题一定是个伪问题,或者说不是一个问题。(2)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可知的,你可以通过学习或传授来获知答案。(3)所有答案必须是兼容的,在逻辑上说就是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能与另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互相矛盾。第一点引出的结果就是把数学、物理学领域的方法推进到了政治学、伦理学、美学这些领域。启蒙运动中很多人都断言能找到人类社会的普世法则,能给道德下一个一劳永逸的归纳,甚至人类社会经过这个发现的法则的设计就会无限进步下去。第二点的结果是知识不是神启的,而是任何人都能发现的,这一点如果用哲学术语表达就是知识不是内化生成的,而是外在的,就像观察一个无生命体一样自然。第三点则预示着一种统一性,因为就像你说1+1一定等于2,而不能等于3一样,这在数理科学和自然科学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启蒙运动把这推进到了所有领域,人文社科研究人的领域也是这样。浪漫主义正是在此反对启蒙运动的。很多人说卢梭是浪漫主义,卢梭对于人类高贵的野蛮时代的描述,确实有浪漫之嫌,但是卢梭的哲学在本质上是理性主义的,因为他的很多学说,比如社会契约、公意都是建立在我上面说的那三个命题之上,他的公意说是发现的,而且一经发现就被确立永恒地位。这和真正的浪漫主义是天差地别,甚至都不如孟德斯鸠和休谟(此二人是启蒙运动之内的,但是两人都对启蒙运动的前提有所反思与怀疑)“浪漫”。伯林发现浪漫主义来源于德国的虔敬运动,而虔敬派是路德教的一支,在此我不想去介绍这个运动的历史,而是想说说它的本质,虔敬派主张一种内心生活方式,19世纪之后的很多情绪化文学其实就是直接来自这里,这其实是德国的一个传统,我们现在阅读康德的著作时会发现,他经常引用斯彭内尔、弗兰克、亲岑多夫这些虔敬派的作品,就像我在伯林《自由及其背叛》那本书的评论中提到康德哲学朝着内在价值转变时所论述的。歌德、莱辛、康德、赫尔德、费希特、黑格尔、谢林、席勒、荷尔德林、诺瓦利斯我们熟悉的这些德国哲学家、文学家都受到虔敬派的影响,就不奇怪了。虔敬派主张内省与启蒙运动中科学的一般性规定是格格不入的。在这里我要提到一个在思想史上被忽略的重要人物,他就是康德的朋友哈曼,哈曼生活在哥尼斯堡,与康德可以说是邻居,他用晦涩的笔写下的那些文章,今天可能不会有多少人去阅读,但是正是哈曼最早系统阐述了后来浪漫主义的一些原则,比如科学不能被搬到人类社会的研究中,以及哈曼认为创造是一种无法分析的个人行为,通过这种行为人类在自然界印上自己的痕迹,创造是凭借自己的意志任意驰聘。这种创造带有一种不可知与不固定的特点。哈曼推崇休谟,一个不太坚定的理性主义者,他不坚定的那部分恰恰是质疑启蒙运动的合理性,康德也推崇过休谟,康德无疑早年受到了哈曼的影响。德国哲学家喜欢言说意志的传统,与哈曼、康德是有关的,当然这些导致了浪漫主义的兴起。

伯林把早期浪漫主义分成了两种,一种名为“拘谨的浪漫主义”,一种名为“奔放的浪漫主义”。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康德、席勒和费希特(这个人比较复杂,因为他的理论中既有温和的也有导致激进的种子)。而关于后者伯林没有去专门叙述某一个人,而是叙述了费希特的知识学、法国大革命以及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对于奔放型的影响。事实上伯林笔下的前一种浪漫主义,是一种好的浪漫主义,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它不极端,它其实是纠正了理性主义过于理性的极端,我名之为“理性的僭妄”。康德本人严格说来讨厌浪漫主义,但是我要说清楚的是,康德所谓的浪漫更接近于神秘主义,而我们知道康德本身也是科学家,他对于宇宙学非常精深,所以不待见神秘主义。但是康德这个人厉害的地方在于,他没有把理性这柄双刃剑用偏,而是给人类自由保留了一块领域,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反对人支配人的任何形式,比如卢梭那种“公意”,黑格尔那种“世界精神”、马克思那种“历史必然”。康德认为价值就是人类自己产生出来的实体,自由也就是自由意志,康德拒绝像思考桌椅板凳那样去思考人。这一点恰恰就是浪漫主义的共有原则。这种原则其实在康德的自然观中有更加具体的表现,康德在本质上是敌视自然的,康德也认为艺术不应该单纯模仿自然,因为这会限制到自身的自律性。与康德对于意志至高无上性的观点是冲突的。紧接着伯林在叙述席勒的美学中,强调精神性的自由中还有更具体的论证,在此我不想多说。我想多说一下费希特这个人,因为费希特比较复杂,严格来说他是从“拘谨的”向“奔放的”过度的人,在自然还是我,谁是主人的问题上,费氏当然选择自我,但是具体一点说,他把康德的学说往前又推进了一步。人不能仅仅体现内在的冥想,人必须行动,在后期费希特甚至认为人的行动也不够,人必须坚持不懈地创造,这才是自由。费希特最后甚至把自由上升到一个民族的创造,他把民族拟人化了。我们可以说前期的费希特是温和的,后期是激进的,这与我们对于人类青年老年的性格的假设正好相反,所以我说费希特这个人很奇怪。费希特知识学中对于“自我”的剥离,自我创造性活动,它赋予物质以形式,并对其他物质的渗透,它对价值的创造。的确很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但是这种“自我”等同于一个超个人的实体之后,就是浪漫主义的终端—奔放的浪漫主义。伯林之后论述的法革只是这种奔放的现实政治形式,当然20世纪的历史,各种乌托邦实验更是。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是很多人忽略的一部作品,其实这部小说是歌德的创造性自传,它体现出了更多的浪漫主义原则,要比表面上杂糅了基督教与中世纪奇幻故事的《浮士德》更加接近浪漫主义的本质。因为《威廉.迈斯特》描写了一个天才的自我形成过程,歌德通过这本书写出了主人公其实是他自己如何把握自我(这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强调一种自我,一种内在的意志)。《浮士德》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它是浪漫的,是因为它的叙述力量,而《威廉.迈斯特》体现的是一种哲学预设。艺术作品不应该恪守规则,不是对于万物本性的重复,不是既定自然的翻版,更加不是朝着一个固定结构前进。这些原则哪一个不是浪漫主义的呢,虽然人人津津乐道歌德与贝多芬的那个故事,歌德也没有创造出贝多芬那些浪漫的交响乐,但是在阐述浪漫主义的本质时,歌德要比贝多芬有意义。歌德在整个观念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伯林对于歌德这种敏锐的观察,其实侧面看出他对于“浪漫主义”这个复杂观念的思考的深度。分析这种作品,无疑要比分析《赫尔曼与窦绿苔》更有力度。至于像《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卢琴德》这种赤裸裸的“浪漫”反而没有了分析的价值。我在这里并不是说后几本写的不好,我的意思是,在阐述浪漫主义原则,这种模式时,有些作品更加的典型,更值得去做观念的分析与论述。

浪漫主义的庞杂还可以在美学中找到例子,伯林在“奔放的浪漫主义”一章中给德国著名的美学家谢林很多的篇幅,是有原因的。谢林在本质上和康德与费希特不同,后两人把自然当作死气沉沉的质料,而谢林则持一种神秘主义的活力论,认为自然本身有生命,并且是从最初的无意识状态逐渐展开自己,而人类是自然中最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按照这种观点,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是艺术家挖掘自身里面无意识的力量,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类似于科学的那种东西。我们可以发现,表面上康德、费希特与谢林的观点不一样,其实最后都是诉诸内在的一种表达。而谢林的美学观是直接影响柯勒律治等人的,而且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开启了象征主义。谢林的自我意识的黑暗暗含了一个预设,就是自我的无限性。象征主义的一个特点是用象征符号表达文字不能确指的东西,因为一种无限性的东西,不能使用准确的符号(有限性)去描述,比如我说某人是“有深度的”,这个词就无法用美丽的、重要的等等词语来代替,我说卡夫卡比海明威有深度,这种深度其实就和象征主义里的无限性相通,深度隐喻了不可穷尽。本质上这就是浪漫主义的一个特点,拒绝科学的稳定结构,喜欢无限性之类的概念。

最后要说一句浪漫主义在20世纪的影响,我指的不是各种乌托邦社会计划(这些确实属于浪漫主义奔放后的结果,但是这没有什么论述的价值,这是任何人都看的很清楚的)。我要说的是浪漫主义导致的另一个哲学流派—存在主义。因为这对于我最后总结各种浪漫主义共有的原则是有帮助的。存在主义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能够依靠的,这种论述的言下之意是存在主义认为事物不可能有什么本质,更不用说我们去凭借这个本质去惬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主义的要义是你做应该做的,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这是直接源于浪漫主义的观念。

下面我总结一下,浪漫主义的一些共同原则,即使浪漫主义的子类有很多,有的子类甚至互相矛盾,就像我在文章开篇中说的那样。但是作为一种思想,浪漫主义最初是以反启蒙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的。

(1)浪漫主义的第一个特点是反对“知识即美德”这个西方从苏格拉底以降就有的传统,这种传统认为世界有一个本性,无论这个本性是神还是科学,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掌握了这个本性,你就可以行动。再简单一点说世界上存在一个每个人必须服从的事实。这种传统走到18世纪,就是科学的公理应该应用于人类所有的学科,而一劳永逸的解决人类的困境。浪漫主义则认为,根本没有这个事实,人应该屈从于自己的意志,而价值也不是科学的发现,而是人自己创造的。启蒙的话语着重发现,浪漫主义喜欢发明。

(2)第二点与第一点相似,即启蒙运动认为世界上有一个固定的结构(这个话语本身就是科学的话语)。浪漫主义则认为世界是人永无止境的创造,由此浪漫主义强调了个人意志。

(3)第三点浪漫主义意识到了人类不可言说之物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不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影响到了政治学说,因为不可言说与多元论有关,伯克说过,一个伟大的社会是由人们效忠的无数不可分析的纽带维系起来的,对它进行理性分析的一切企图都是肤浅的。

简单来说,多元性、无穷性与人的一切答案和决定的非完满性是浪漫主义馈赠给人类的礼物,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浪漫主义始于纠正启蒙运动中理性的僭妄。这是一种拘谨的浪漫主义,伯林认为这是真价值所在。而浪漫主义的极端发展,把美学原则强加在人类日常生活之上,破坏常识、破坏世俗趣味,把一个人提升到满怀激情的自我表达上(比如拜伦,我最初阅读拜伦的诗篇就感到了此人的激进),这种浪漫主义就是奔放型的,也是伯林所不赞成的,因为这种浪漫主义(奔放的)不懂得容忍,其实已经离浪漫主义最初那个价值多元的预设越走越远。这种激进导致的是仰慕伟人、极权主义。而真正的浪漫主义的结局应该是自由主义,是宽容,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生活的体谅。

本人贴吧:https://tieba.baidu.com/f?kw=%E9%95%BF%E9%97%A8%E6%9C%89%E5%B8%8C%E7%9A%84%E6%B0%B4%E7%93%B6&fr=index

日常晒书,更新书评,发布书讯,欢迎喜欢阅读与藏书的朋友关注。

《浪漫主义的根源 (新编版)》读后感(五):《浪漫主义的根源》读书笔记

观念史之所以会与文学创作契合,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文学创作基于其时代背景所传达出来的“意识”或“精神”,任何活的“主义”都不会是先有教条式的条条框框然后再有人去为之舍身殉难。真正的主义,必将是扎根于时代的氛围,在时代所迸发出的精神气质中合流而出的一条精神线索或气质符号,至于之所以被定义成某种“主义”,那只不过是后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一寻找一个定义】

不准备归纳概括;柏拉图的绝对真理式论说影响了后柏拉图时代的方方面面,这是一种模式——“初衷是要将人类从错误中解放出来……结果就是重新奴役了解放过的人类。这些模式不能解释人类全部经验。于是,最初的解放者最终成为另一种意义的专制”(p11)。

浪漫主义是一个历史事件还是一种精神状态?(伯林认为是前者)“我无意涉及永恒的人类态度,只想关注在特定历史阶段发生、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某次变革。因此我准备将注意力集中到十八世纪的后期发生的变革。变革发生,不在英国,不在法国,而主要是在德国”(p13)。

浪漫主义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为之而战的原则即普遍理性、秩序和公正的原则,而浪漫主义通常与之关联的理念是独特性意识、深刻的情感内省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意识(而非相似性意识),它们之间完全没有联系”(p14);卢梭虽然被成为浪漫主义之父,但是那个与法国大革命相关联的卢梭不是那个与浪漫主义有明显联系的卢梭,《社会契约论中》谈到“普遍的理性能将人们联合在一起,而情感却会使人们分裂”(p14),而浪漫主义运动“是对各种普遍性的激烈反抗”(p15)。

这场变革发生在1760年到1830年之间,“他们相信为自己的信念战斗至最后一息的必然性”、“相信殉道的价值,无论这种殉难为的是哪种信仰”、“一个为自己的信仰甘受火刑的精神状态”(p16),“全心全意的投入、真诚、灵魂的纯净,以及献身于理想的能力和坚定性,不管他信仰的是何种理想”(p16)。“不管他信仰的是何种信仰”这点非常关键,“任何真正掌握或自以为掌握真理的人,……就会认为那些将全部身心投入到错误的理论和实践中的人是危险的,他们越真诚,就越危险、越疯狂”(p16);基督徒的殉道是为真理殉道,是因为见证了真理,“如果他们见证了谬误,那么,他们就丝毫不值得敬佩”(p17),而在这个浪漫主义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动机比结果更为重要”(p17);“他们不再相信世上存在着普适性的真理,普适性的艺术正典;不再相信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是为了除弊匡邪;不再相信除弊匡邪的标准可以喻教天下,可以经得起论证;不再相信智识之人可以运用他们的理性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p20)。

【二对启蒙运动的首次攻击】

以下三个命题是西方传统的三个支柱,它们不限于启蒙运动,但启蒙运动与之关联巨大:

1. 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如果一个问题无法解答,它必定不是一个问题;

2. 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

3. 所有答案必须是兼容的,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不会与另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相冲突。

“这正是理性主义的西方传统的一般假设,不管这传统是基督教的还是异教的,是有神论的还是无神论的。在启蒙运动那里,对这一传统做了一些特别的改动,也就是说答案不是通过那些延续至今的传统方法获得的”(p29),启蒙运动者认为答案来源于“正确运用理性,像数理科学运用演绎那样,像自然科学运用归纳那样”(p29);他们认为自然意指生活,生活指的是人生向往的某种理想形式,“最高境界在于展现自然和人类向往的那种内在的客观的理想”,“自然肯定是一个合理的实体”(p33),并且自然总是趋向完美;他们比较忽视历史,“伏尔泰对历史的兴趣在于说明多数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相同,相同的原因如何导致相同的结果……我们可以建立一门如何幸福生活的科学”(p35)。

孟德斯鸠和休谟首先攻击了这些启蒙主义者,孟德斯鸠认为适合此地的东西未必适合彼地(伯林称其某种“相对主义”);休谟怀疑了两个命题:首先,“因果关系是不是我们直接感知到的,或者说我们能否确确实实知道它是存在的”(p38);第二个命题是“当他问自己如何知道有一个外在客观的世界时,他说他无法用逻辑推导出来”(p39),“必须将这个世界当作一种信念之事接受下来,出于一种信任接受它的存在。信念不具有推论的确定性。实际上,推论完全不能用到实存之物上”(p39),孟德斯鸠和休谟给启蒙理念撞出了一些轻微的凹痕——“一个表明普天之下并非处处皆同,一个说不存在必然性”(p40),但造成的凹痕还不大,伯林要讨论的首次攻击来自于德国人。

十七、十八世纪的德国相对于法国比较落后,德国文化萎缩成一种地方性文化,一方面滑向路德式的经院学究,一方面沉入人类灵魂深处(浓重的民族自卑情结);基于这背景,“虔敬运动”这一浪漫主义之源得以渗透德国,虔敬派是路德教的一支,“它特别强调精神生活,蔑视求知,蔑视庆典和一切形式的东西,蔑视排场和仪式,特别强调受苦的人类个体灵魂与造物主之间的个别关系”(p42),他们给人类带来安慰和救赎,但无非是一种“酸葡萄心理”,是一种深度的逃避,在此之前斯多葛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宣扬过个体救赎的道德理念,他们的观点是“如果你无法从这世上得到你渴望的东西,你就必须教会自己如何不想得到它”(p43),这种氛围使得人类开始憎恨法国的知识分子;反对理性主义者的理性,“路德说理性是一个娼妓,我们要避而远之”(p44),“受伤的民族情感和可怕的民族屈辱的产物,这便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根源所在”(p44)。

启动了整个反叛启蒙理念的是约翰·格奥尔格·哈曼,他生活于柯尼斯堡,是康德的邻居兼朋友;他认为“概念和范畴,用来甄别那些共性,即许多事物的共同点,许多种人的共同点,不同类别事物的共同点,不同时代的共同点。因为概念和范畴都是一般性的,必定不能涵盖那些非常之物,那些特殊之人的特别之处”(p47),因此他认为“生活是一道水流,若试图截断它,必定会毁了它”(p47);启蒙的整套学说扼杀人们的活力,“以一种苍白的东西替代了人们创造的热情,替代了整个丰富的感官世界。没有了感觉,人们便无法生活”(p48);原则上来说一切翻译都是不可能的,“人们思考,是用特定的符号思考,而这些符号深刻地作用于他们的感觉和想象”(p49),翻译会“遗漏了一切知识,就是杀死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是把跃动的、独特的、非对称的、不可归类的活生生的个体经验一股脑地装进空洞的概念和范畴大筐里”(p49);“把深思和奇想从艺术那儿剥离出来,就等于是谋杀,谋害艺术、生命和荣誉”(p50)。

【三浪漫主义的真正父辈】

哈曼不是孤军奋战;理性主义使得人类的情感受到阻碍,宗教让位于理性;哈曼认为“上帝不是几何学家,不是数学家,而是诗人”(p53),这是一种神秘的生机论,“从大自然和历史里感知上帝的声音”(p53)。

哈曼思想的辩护人中最雄辩的是神秘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布莱克的敌人是洛克和牛顿;他的诗句“一只知更鸟在樊笼,整个天堂陷入狂怒之中”,樊笼即是指启蒙运动。

卢梭的作用被夸大了,他所说的还是原汁原味的理性主义语言,他的观点是“人们互相欺骗,互相谋杀,互相撒谎;我们可能发现真理。真理不是通过深思熟虑或笛卡尔式的逻辑获得的,而是通过洞察人类之中那些单纯而未受腐蚀之人、高贵的野蛮人或者说孩子,反正就是这类人吧,他们的心灵获得的。一旦真理被发现,那就是永恒的真理,适用于所有人,所有场合,所有气候和季节”(p57);卢梭与百科全书派的不同仅在于文风上面,卢梭抱怨那些冰冷的逻辑、冷静的理智,但他是个诡辩家——“他的学说依旧维系在理性上,依然寄希望于这样一点,即世上存在着一些规则,好的人类生活、好的人,只要这些人能够清除多少个世纪以来累加在他们身上的谬误,只要他们能够清理败坏了他们的不良社会,他们从此以后就能够永远过上幸福的生活,应个永恒的法则,而这些正是德国人不相信的”(p58-59);卢梭与其他巴黎百科全书派的区别仅仅在于“后者相信卢梭的梦想可以实现,只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改革,通过使统治者转而接受他们的观点,只要接受启蒙的专制君主足够开明,就可以借助他,在地球上建立更好的生活。卢梭却认为整个可恶的上层建筑应该连根拔起,所有罪恶的人类社会应该被烧成灰烬”(p59),但两者总体上保持一致,他们的目的和愿望相同,只是对于具体采用什么“方法”各执己见。

真正称得上浪漫主义父辈的就两个人,“一个把这场运动引为同调(赫尔德),一个则大唱反调(康德)”(p62),讽刺在于唱反调者却成为这场运动的理念的更大推动者。

赫尔德是虔敬派教徒,三个观点:表白主义(expressionism)的观点;归属的观点(notion of belonging),意指归属于某一群体;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能调和。

1.表白主义:“艺术作品是某人的一种表白,是一种表达出来的声音”(p63),那种仅从艺术品本身评论而不顾及它的创作者的观点受到了赫尔德的激烈反对;艺术即表白,艺术即交流。

2.归属的观点:“词语不是他个人的创造,而是经由传统意象歹歹相继的长流水,流传到他这里来的”(p65);个人与他人共饮一水;某种心理特质把不同群体区分开来,不一定是民族,“人类群体是按照类似植物或动物的方式逐渐成长的”(p65),由此产生的观点是“离开了创作者的创作目的,作品也就无从谈起”(p66);艺术品是一种交流方式,所以就不具有非个人的或恒定的价值;想要了解某个艺术品必须“试着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p66);由此发端出历史主义、进化论的观点,即“你只能通过了解与你自身所处环境很不相同的环境,才能了解那里的人”(p67),这是归属感的根基;抵制世界主义;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重心”。

3. 真正的理想之间经常互不相容,甚至不能调和:希腊人与印度人的理想完全相悖,这证明了造物主丰富多样的想象性,“主张如何生活有一个终极答案的观点就毫无意义了”(p70);所有的答案都可能是互不兼容的。

赫尔德的最终结论是:“每个人类群体都应该为自己与生俱来的东西而奋斗,或者说,为了他们的传统而奋斗”(p70);没有人能够看到全部的世界,“只有上帝能够看到整个宇宙”(p70);抵制整齐划一;生命在于表达各种经验;永恒哲学是错的。

【四拘谨的浪漫主义者】

康德:他痛恨浪漫主义,痛恨一切形式的放纵与幻想;他却仍然是浪漫主义的父辈;他认为哈曼和赫尔德的观点是对理性的冒犯;他崇尚科学,推崇逻辑性和严密性;之所以成为浪漫主义之父,是因为他的道德哲学;他关注人的内心和道德生活;人之所以为人,在康德看来,“只因为他能够做出选择”(p73),人之外的事物受制于因果律,人却有自由意志进行自由选择;因为人们能够自由选择,所以康德强烈反对家长式统治;在他的道德哲学中,他“强烈反对任何一种人支配人的形式”(p74),最早提出“剥削是一种罪恶”;他认为“价值就是人类自己生产出来的实体”(p75);“想要摆脱奴役获得自由,就应当自由自在地信奉某种道德价值”(p77),至于你信奉的是什么则是另外一回事,即“人是目的本身”;价值与责任“是由人的选择而非它自身的某种客观的固有性质所决定的”(p76);反对决定论思想和屈从于自然的摆布的观点,“适用于无生命自然界的因果律,如果也适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话,那么,压根儿也就不存在什么道德了”(p77);决定论与道德不相容;认为同情可憎,因为同情产生同情者对被同情者的“优越感”,“如果有人同情别人,他就是把对方降格为一种动物或一样东西,或只是一个让人怜悯的对象”(p78);反对机械论的自然观,反对这种概莫能外的必然性,“自然是敌人,或自然是中性材料”(p80),因此康德称颂法国大革命;康德和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者都认为对于所有问题,人们共有的理性使得答案必然趋向一致;“意志至上论”——唯一值得拥有的是无拘无束的意志,这个核心观点注定要带来革命性、颠覆性的后果,但康德对此未预料到。

席勒:人有能力超越自然;如果社会变得一塌糊涂、获得道德的路径受阻,由此就可以推翻这个社会的观点源于席勒,“托斯陀耶夫斯基小说中那个伟大的罪人就缘起于此,那个尼采式的人物想要把社会夷为平地,因为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使得一个真正理解何谓自由的超人无法按照它的要求行使自由。既然如此,不如毁掉这个价值体系,不如毁掉他有时也得照办的那套原则,不如自我毁灭、自杀,也比继续像一个物体随波逐流的好”(p86),这套理论亦受康德的影响,但康德对此并未预料到,这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重大的主题(殉难和英雄主义);理想不是被发现而是被发明的,必须根据自己的人性发明自己的理想,这些理想因为是发明的所以与自然相对;摈弃和谐、理性。

费希特:自然的永恒法则和严格的必然性会让费希特失望;生命不是源于对自然或对事物的冥想,而是始于运动;“事物之所以是这副模样,不是因为它们外在于我而独立存在,而是因为我让它们变成那样;事物存在的形式取决于我如何对待它们,我需要它们做什么”(p92);人必须持续运动才能臻于完美;费希特成了狂热的德意志爱国者和民族主义者;人富于创造性地向前是为了不被任何静止性的东西(自然、制度、道德原则、政治原则等)所压迫;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创造,成为不断创造自身的艺术品。

【五奔放的浪漫主义】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施莱格尔认为三个因素影响了浪漫主义:费希特的知识学、法国大革命、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

1.费希特认为在抗拒中“自我”和“非我”浮现出来;费希特和意志理论和谢林的无意识理论的结合产生出了“象征主义”,这是浪漫主义思想的核心;“有深度”的观念唤起了“不可划约性”(irreducibility)的观念,“语言永远不足以达成阐明事物的目的”(p106);思乡情结与妄想狂是浪漫主义的特点;思乡情结驱使人去表达,浪漫主义的基本意象是“尽力想要用语言阐述却永远不能阐明的意象”(p108);妄想狂有浪漫主义的乐观主义版本和悲观主义两个版本,(浪漫主义的)乐观主义认为只要不断前进、拓展天性就能获得解放,而悲观主义认为世界不会轻易被驯服,叔本华认为人在世界这浩瀚不明的海洋中如一叶小舟随波逐流,找不到方向,反抗或妥协均无意义。

2.不曾设想的后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这一观念是法国大革命的病症,人计划现实,但隐藏的现实自行其是,妄想症潮流由此而生,某些比我们强大的东西、巨大的非人力量被召唤出来。

3.歌德的小说《威廉·迈斯特》:这部小说体现了一个天才如何把握自我、通过自由行使高贵不羁意志而成就自己的过程,敏捷的转换,这都深受浪漫主义者倾慕。

通过反讽来反抗任何形式的一成不变,正是因为命题的互相矛盾可以使得人逃避可怕的逻辑紧身衣;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两种因素:自由无羁的意志及其否认世上事物的本性;试图破除事物具有的稳固结构。

【六持久的影响】

柏拉图以来“知识即美德”的古老命题都承认确实存在“事物本性”、“永恒哲学”,这是浪漫主义所反对的;浪漫主义“不屈的意志”理念反对各种必须服从的观念;浪漫主义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认为“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不存在一个你必须适应的模式”(p120);浪漫主义既可能是进步的,也可能是反动的,对于法国大革命,浪漫主义是保守的;对于那些反动的国家,例如1812年后的普鲁士,浪漫派就变得进步了,因为这种机制窒息了他们有机的进取力,所以要区分“革命的浪漫主义”和“反动的浪漫主义”;其最基本的要点是:“世上并不存在事物的结构,人能够随意塑造事物——事物的存在仅仅是人的塑造活动的结果”(p127),因此反对把现实再现为某种可供研究、描写的形式;存在主义是浪漫主义的继承人,“世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够依靠”(p141),拒绝事物具有本质;法西斯也是浪漫主义的继承人,这是因为“一个人或一群人的不可预测的意志以无法组织、无法预知、无法理性化的方式前进”(p144),一切都无法预言,“优越的人因其更强力的意志而征服劣等人”(p144);突出了人类理想的不可兼容性,人们不能被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方案压垮;“浪漫主义的结局是自由主义,是宽容,是行为得体以及对于不完美的生活的体谅;是理想的自我理解的一定程度的增强”(p145)。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