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摘抄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摘抄

《浪漫主义宣言》是一本由(美) 安·兰德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0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一):逝去的浪漫主义?

历史上总有一些常见的轮回,不管在什么领域,在怎样的进程,论调与方式也都异常相似,比如说“尊古”就是一种常见的轮回思路。也许现在的中国大陆还有很多思念年代的人,就如同香港有一大批怀念港英时代的人一般,对过去的存在有着莫名其妙的情怀。有些人是因为对当下的环境感觉到遗憾,没有办法在历史的进程中掀起风暴,并且自己成为历史人物,而有些人则仅仅是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生存愿景的追溯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就如同很多人在KTV疯狂地唱着李宗盛《山丘》,唉声叹气自己当下并没有变成当年自己想要的人,反而青春被狗吃了。在艺术上,同样有着对过往的盛赞,很多时候,因为的不是因为艺术走向了坏,可能仅仅因为是艺术走向了另一个层次了。

浪漫主义是否已经过时了?安兰德那个经历过大战的年代之后,有些人在艺术上已经抛弃了浪漫主义。而走向新方向的艺术,在安兰德看来,或许当时已经走向了美学真空了。艺术的美学折射出的是一个社会的当下的精神面貌,在安兰德看来,“美学体系中浪漫主义的没落——就好像道德体系中个人主义的没落或是政治体系中资本主义的没落一样——都来自于哲学阐释的匮乏”。似乎在经历了大战之后的艺术,已经逃离了一种体系,除了一些强调自然主义的回归之外,还有一些认为艺术脱离于理性之外。

艺术当然与人紧紧捆绑在一起,人的一生都无法摆脱。但是在安兰德看来,那个经历了变化之后的艺术(现代艺术),就连搞艺术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干些什么,“现代艺术最有力地体现了当今文化的破产”。我不知道,是否因为这样的艺术如此不堪,只是党有些人说“我不阅读还在世的作家的作品”的时候,总是瞥见一股偏见的愤怒。安兰德在用写作勾勒出理想的自己,也在勾勒出自己的理想世界,而世界是否只有一种模样,艺术是否只有一种延伸,也许争论不休吧。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二):阅读兰德小说的钥匙

20世纪,有一个奇特的景象,哲学家开始写小说,或者说小说家开始写哲学,而且都写得很好,比如波伏娃、萨特和兰德,他们的哲学作品是论点,小说就是案例,而小说和哲学融合最紧密的,当属兰德。你读《阿特拉斯耸耸肩》《源泉》,会被作者浓郁的、尖刻的行文所刺激,这两本书中描绘的社会,并不是美国的真实,而是浓郁的俄式色彩,非常的个性化和诡异,很多人总结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美国精神,其实还是不懂兰德,兰德真正要表达的乃是一种浪漫主义,有别于以塞亚伯林界定的浪漫主义,那么她的浪漫主义到底是什么?这你得看这本《浪漫主义宣言》了。

《浪漫主义宣言》是安·兰德的一部文集,这些文章主要发表在她自己创办的杂志上,虽然是文集,但并不是大杂烩和拼盘,而是有着集中地主题,就是浪漫主义。安·兰德坚定地认为,她的时代没有艺术,真正的浪漫主义早已销声匿迹,很显然,这里的浪漫主义是专属于兰德界定的,而不是思想史上通用的浪漫主义。什么是她的浪漫主义?兰德认为,艺术精神存在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浪漫主义,即以承认人的意志存在为前提,这种艺术精神产生的艺术作品就会被引向价值观的取向。与之相对的是自然主义,则认为人的命运是受到不可控的力量控制,这种艺术作品就会体现非价值观的取向。按照他的标准,她认为“顶级的、纯粹的、始终如一的艺术家”少之又少,而且她这本书也只是“推手”而已,换句话说,她认为自己的作品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浪漫主义作品。读到这里,我都有点好奇,按她的标准,人类出现过浪漫主义作品吗?

所以,对于兰德的主张,我们也不必过于较真。这样一个俄罗斯女人,在东正教苦难思想的摧残下,跑到了自由国度,种种刺激当然会有非常之反应,加上才华横溢、想象力丰富,于是乎成就了安兰德。个人认为,安兰德宣称的浪漫主义,只是阅读她小说的钥匙,或者说注脚,对于阅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没有太大的解释意义,这种封闭性,也是本书一个好玩的、与众不同的地方。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三):把浪漫主义的认识传递给未来

作为20世纪下半叶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右翼知识分子安·兰德,在本书的序言中写下:“我以研究浪漫主义的诞生和灭亡为已任,这是艺术史上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成就”。本书中除《九三年 序》,其余都收录自安·兰德创刊的《客观主义者》中已发表的篇目,发表时间从1966年至1971年。从不同的篇目来阐述由她本人思辨而成的客观主义哲学。尽管发表的时间跨度很长,安·兰德对她所处时代的艺术与对浪漫主义的看法却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安·兰德认为在她的时代没有艺术没有未来,浪漫主义早已销声匿迹。全书从文学、绘画、音乐、电影、摄影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评论,阐释不同的文学理论,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点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安·兰德一边满怀着对浪漫主义的热爱,一边嘲讽批评着许多有着辉煌声誉艺术家的作品。而读者似乎也更原意将她的嘲讽理解为这是出于担忧而产生的激励,推动浪漫主义先进的推手,而非刻薄的一家之言。

“把语言变成咕哝,把文学变成情绪,把绘画变涂鸦,把雕塑变成切割,把音乐变成聒噪,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意识倒退到官能的水平,失去整合感官的能力。”这是安·兰德对主流艺术家所行走道路的总括。怀着不忍看艺术堕入如此地步的忧心而挥起来臂膀,拿出笔墨投入了一场捍卫之战,亦或是搭建起通往浪漫主义的桥梁。随着《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的成功,安·兰德将她的影响力更多的用于艺术启蒙与引导之路。她通过不用的篇章,用她敏锐的观察力与独特的哲学思维,详细定义安·兰德的“浪漫主义”。艺术应该带来美的享受,而不是一个流产的胚胎扭着四肢痛苦呻吟。艺术是肉体生存的基础。

“读雨果就好像走进一座教堂;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好像跟着一位可靠的向导走进恐怖的鬼屋;读斯皮兰就好像是在公园听着是劲乐团的奏乐声;读托尔斯泰就好像走进一个不值得逗留的乱糟糟的后院”。这就是安·兰德眼中的文学点评,她对文字的通感带给她一种与时代主流看法不同的特立独行。而我们透过这本书从她的哲学思辨中理解“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四):安•兰德版的“艺术与人生”

早就耳闻安•兰德的大名,她的哲学理论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她的哲学强调个人主义,她提倡的理性的利己主义,在美国颇有市场,影响深远。只是没有想到,她对艺术的理解竟然这么深刻。在这本《浪漫主义宣言》中,你将领略到她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见解,这对于深入了解她的创作思想大有裨益。

这本书成书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但其实这本书所选的文章都是撰写与上个世纪六十年。这我们可以从每篇文章结尾注明的写作时间上看出来。本书中的所有文章,除了一篇例外,其他都来自作者主持的的杂志《客观主义者》。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作者对艺术和人生的看法。在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同时代的艺术圈,作者是不大满意的。“浪漫主义”,在作者看来,这是现代艺术所缺失的东西,而“宣言”却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圈子中比较流行的一种写作形式。而作者给这本书起了这样一个数目,无疑是有意为之,更多是展示了她的立场。她不得不与她同时代的艺术圈采用的同样的“宣言”式的写作方式,但她的时代是缺少浪漫主义的。她要表述的是她的一个人的艺术宣言。作者将艺术定义为“艺术家的形而上学价值判断的选择性重塑”,艺术的核心功能是传递人生观。在书中作者划清了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界限,她认为自然主义不是艺术。艺术是现实的“程式化”。艺术不仅仅是人的镜子,也是时代的镜子。作者的人生经历比较复杂,早年在俄国度过,二十多岁移居美国。俄国和美国的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反差。作者又目睹了法西斯主义的猖獗和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这样的生活经历使得她对利他主义和集体主义特别警惕和厌恶。在冷战的背景下,她将自然主义和集权主义视为等同的威胁,这应该跟她所经历时代是有密切关系的。

作者在这本书中对摄影是非常反感,这一点是为后人最为诟病的。她认为摄影只是一种愚蠢技术的体现,完全剥夺了人选择和创造的能力。对于她的看法,我们应该持同情之理解。在她所处的时代,摄影的技术不是很高明,摄影的设备也比较笨重。因此在她看来,摄影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下了镜头前的一切,客观现实左右了人的意志。无论如何,这本书不失为我们阅读艺术、阅读时代大潮流的优秀理论参考书。

《浪漫主义宣言》读后感(五):非理性不浪漫

安•兰德的《浪漫主义宣言》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20世纪艺术领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它探讨的主要是以理性为基石的艺术和人生观问题。书中安•德兰就20世纪现代艺术圈中的各种潮流与现象展开论述,表达了自己对理性和浪漫主义的推崇,对自然主义、类型小说、摄影艺术等的批评。

《浪漫主义宣言》的选文时间跨度较大,篇目之间的相互关联并不强,但其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哲学美学理论出发,针对文学艺术与人的关系来展开论述,涉及当时众多文艺现象,时代性强,例证丰富。除去最后一篇《举手之劳》为小说之外,其余十一篇文章每一篇都是个人印记鲜明的美学批评之作,其中《文学的基本原理》和《我为何写作》又是集中讨论文学与创作问题,对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没有过多哲学、美学基础的读者来说,读安•兰德的文章并不会感到太过艰难晦涩,因为她本人的哲学理念就是:一定要在充分考虑现实背景的情况下讨论所谓的“意图、观点、理念或思想。”所以,读者会发现,安•德兰会在文章中贯穿着非常多的理论性讲解,什么是艺术、什么是伦理、如何定义人生观,人为什么需要艺术等等,她都会一一阐述,理清关系,尽可能地做到有前提的论述。

在《何谓浪漫主义》一文中,安•兰德提出“浪漫主义在哲学上是赞美人的存在的一场远征;在心理学上它是一种希望生活充满乐趣的欲望。”而“这种欲望是浪漫主义独有想象力的根源和动力。”她就当时流行文学领域中浪漫主义的消弭进行了强有力的举证,其中不乏对侦探小说、冒险小说、科幻小说、恐怖小说以及电影等如今依旧活跃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类型的犀利批判,令人印象颇深。

那么,现实是否真的如其所说,“彻底砸毁了浪漫主义牌匾的暴徒就是利他主义”?我们既可以将其放在哲学美学框架内做以分析,也可对照当今全球的文学与影视发展趋势进行辩驳。其实,仅在这一点上,我们就无法不对这位走在人类思想前沿的女作家女哲学家竖起大拇指,因为近半个世纪前她看到的堕落与“繁荣”,正是我们眼前的“繁荣”与堕落,现实已经给出了最好的例证。

纵然安•兰德力挽狂澜地摇旗呐喊也未能阻止庸众的产生,而被她严厉讽刺和批判的作家诸如埃德纳•菲伯、范妮•赫斯特、巴利•班尼菲尔德等也曾获得普利策奖或者备受读者欢迎。我们只能说,作为哲学美学家,她是负责站在更高的高度去俯瞰这个时代的潮流与艺术的,她的《浪漫主义宣言》更大的意义在于对我们阅读文学艺术作品的宏观指导上,而非通过宣扬自身令某一种主义胜出。

安•兰德对理性与浪漫主义的推崇犹如一盏灯,一道光,其实质是把人类对不朽艺术的向往延续下去的一种高度责任感。唯有在这种光明的指引和照耀下,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理性的含义,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艺术观,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从而带领大众去发掘真正充满浪漫与理想之光的美好地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