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与寂寞读后感100字

爱与寂寞读后感100字

《爱与寂寞》是一本由[印]克里希那穆提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与寂寞》读后感(一):完全放下自我

关于爱,关于寂寞,关于悲伤,关于所有我们想要了解的问题,这里都没有答案。

唯一能告诉我们的事情是,当你想要追问什么,什么是爱?怎么克服寂寞?怎么摆脱哀伤?当你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就不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而只会继续的禁锢自我,继续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继续无法得到你想要的答案,继续必须沉溺在你不想要的那种情绪中。

不逃避、不否定,不压抑,抛弃自我的那些执念和所谓的目的、意义,仅仅是观察。

观察你做了什么,观察寂寞是什么,观察什么不是爱,剩下的,在你无我的那个状态下,没有任何执念的那个状态下,你会得到所有的答案。

然而太难了,大部分人无法放下自我,你们也许这个时候会想,怎么才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只是去观察?

当你又怎么考虑问题的时候,你离事物的本质又远了一步。

不要去找寻任何东西,当你感到什么,你就去观察,去了解,去倾听,因为你无法做什么,只有当你无所求的时候,你求的东西才会自然显现。我们自己就是我们不想要或想要的东西本身,所以放下自我,才能看到那个东西。

我想见过它的那些人,是没有办法描述它的吧。

《爱与寂寞》读后感(二):爱是什么

我试图理解他所说的——

「思想」是基于记忆、语言/命名和刻板印象的,而思想的过程/方式被他叫做「心灵」,心灵倾向于寻找和依赖「模式」,而模式是限制的。

这些都会阻碍我们直面事物、去和它们沟通。正是这些让我们痛苦、寂寞、依赖、气恼……

只有抛开这些,离开思想的层面,不再我执,才能去直面、认识、沟通——那才可能产生「爱」,这是另外一种境界——而「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他无处不在提及「爱」,但却不去定义它,他会说:这不是爱、那不是爱。

我怀疑这样传达的效率。书中有一些对话:他将用他的理论(在他的理论基础/框架上)去说服和解释,如果连所谈论的「爱」的定义都不一样,真的恩能够对话吗?

他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解,一套超脱层面的理解。

书中也有不少发问者:但在他看来都是低一层的问题。

他并不直接回答低一层的问题,他“责备”人们为什么呆在这一层。

他的解决方案都在上一层,所以他谈论很多上一层的概念。

他也告诉人们如何进入“上一层”。可是怎么做,你明白了吗?去沟通?怎么沟通呢?

我觉得我大概需要读更多来懂他。

《爱与寂寞》读后感(三):看见自己

“每一个人都住在他自己的世界中,在他的野心、贪婪和恐惧、冀求成功的世界里。我们所谓的爱,导致各自的生活是彼此孤立的、在我们周围筑起一道抵抗的墙、追求以自我为中心的活动。每个人都在寻求心理上的安全,每个人都为了慰藉、快乐、友谊而依赖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是寂寞的,都需要爱、需要珍惜,每个人都想去支配别人。”

因为我们想要得到快乐,想要活的舒服,想要爱人也被人爱着,所以我们始终要活在关系中。

在关系中,我们总是不断的去比较,依赖、衡量,所以就会产生期盼、请求、要求、追寻、占有、嫉妒、恐惧和焦虑,所以我们的内心就会脱序。我们就会变得空虚、寂寞、孤独、哀伤、愤怒、混乱。

我们要如何摆脱这些情绪呢?

要勇敢的去面对,去了解,审视自己的生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不要给自己的心筑起藩篱。不要陷入我执。

让心灵始终保持干净清明,不要比较,不要妄断,不要活在过去。让心灵保持平静不被打扰。当心灵自然地安静的时候,爱就会产生。

你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你是时间的主人。当我们了解自我的整个过程,才会产生爱,而自我的了解是智慧的开端。

“试着保持内在觉知本身的清明觉性,也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此外别无他佛。”

《爱与寂寞》读后感(四):修身养心

这些年我一直很提倡不间断的自省。也许有人说,哪有这么多事情要反省。或者有人说,我没你这么高境界。其实,自省,不是逼迫自己在每件事情里认错,更不是包揽所有责任和委屈。自省是跳出自我,去思考自我。这是不是高境界的表现,我不知道,可我确信的是,这么做可以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可以做真正的自己。

很多人一遇到事情便会抱怨,听听他们抱怨的内容吧,都是职责对方的,不满意大环境的,很少有人可以全面的分析一下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影响。自省,可以思考自己在待人接物上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发展或结果,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和推卸则责任。在和亲人,爱人,朋友,同事,同学的相处中,我们应该时常去反省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我们是否把家人和爱人给我们的包容和谦让当成习惯,然后我们是否把这样的习惯带给朋友和同事的交往中。克里希那穆提的《爱与寂寞》中,开篇提到人际关系的建立包含了责任和真诚。责任,“就如同自由一般”。

“人际关系根植于过去,必定会造成脱序”。爱人之前做了什么伤害你的事情,你是否一直记着,永生不能原谅?同学昨天说了伤害你的话,你是否一直记住,并且憎恨这个人?上司今天表扬了你,你是否一直记着,优越感提升,洋洋得意?与其说学会处理和他人的人际关系,不如好好的思考和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你能保证自己的心永远不收到伤害吗?那么收到了伤害便不再爱他人,不再爱这个世界了吗?

爱是什么?我占有你,我感觉自己很富有。爱人会说,你很重要。可这样占有的爱,也许让人依赖的,是这份自私霸道的感觉罢了。试问你和爱人之间是否犹如知己一般,是否彼此真诚,是否互相尊重。

爱是什么?耍小聪明的人,占小便宜的人,是无法了解爱的。爱是一种动机,它是一个事实,一种行动。它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思考模式。

你遇到一件美妙的事物,你爱上了那一瞬间,你渴望再次体验,于是当条件再次出现,你便带着过去的记忆去比较,于是你怎么也体验不对,看不到那份美妙了。所以我的观点是,请保留每一次不同的体验,不让过去的记忆操控了你的爱。请不要说“她不再美丽”,“他很笨拙”,这些话一说出来,就是一个个毫无意义的比较。所以说,现在的事物和过去记忆里的事物比较,就失去了欣赏的美。把现在身边的人和周围的人比较,使人失去尊严。别说你一直在关注,才得出这样的观察结果,这不是爱,这是批判。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请不要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比较。因为你们的比较狭隘了心灵,创造出一个可笑的模式,却一直说着这是爱的表现。

爱,需要去交流,被了解。你是否和因为爱一个人而感受到的悲伤交流过?你是否了解心中的遗憾?我并不逃避悲伤和遗憾,我去观察它们,去了解自己。和悲伤交流,去了解遗憾,并不是在自我封闭,更不会带来孤独和寂寞。大多数人很少甚至从不去了解自己的情绪,反而空虚。我不会因为父母生我养我,我必须爱他们。也不会说爱人让我不高兴了,我不该生气,因为我必须爱他。更不会觉得对朋友同学同事的好是因为爱。应该反过来说,因为心中有大爱,所以对待父母有了一份责任,对待爱人有了一份真诚,对待朋友同学同事有宽容谅解和尊重。爱,只有在保持交流的前提下,才会灵动起来。

那么爱是什么感觉呢?当人能描述出来,标记出来,都不是爱。你听别人说,那不是爱。你卷入一场控制和被征服的思维,那不是爱。你要了解爱,心灵则需要沉静下来。爱没有远和近,分与合,过去与将来。爱没有恐惧,没有等级,更重要的是,没有“你”和“我”。这种不存在“你”和“我”的状态,克里希那穆提举例说,就好似人处在美景之中,便会有忘我的经验。可是,如果人追求爱的理由并非纯粹,那么就不是爱。有人选择用性去爱。克里希那穆提认为这种人是在逃避自我。这样人的生活中充满了自我,所有的一切被标记上“我的”,于是他们只能在性中短暂的忘记“我”。于是去依赖这种感觉,变成奴隶。性本身不是问题,一直去想着,去放纵,无节制,就是问题。或者,有人说,爱使自己快乐,所以这个人要用爱来充实自己,赶走恐惧,寂寞和空虚,这也不是纯粹的爱。它是自私的,封闭的思想。真正的爱是一种存在状态,它是自发的,没有结果和目的的。人们用日常生活的习惯去填补空虚,所以产生了更多的寂寞,因为那一切的本质都是自我为中心的。

人们每天去学校上课学习,去公司上班,去餐馆吃喝,去娱乐场所玩乐,可还是有大把的人喊着自己感到寂寞和空虚。这是为什么呢?克里希那穆提说的很好,他认为,人们用嘈杂的声音充实自己的生活,换来的是闲扯。人们打着获得知识的旗子,目的却是金钱和地位。这些都是人类社会中很孤立的存在,一个人可以拥有很多东西,一旦这些拥有挂上自己的标签,一切都变的孤立起来。人们一味的追求大量的拥有,必定会感到孤单寂寞吧。那么,怎么摆脱这种孤单和寂寞?克里希那穆提发现,大多数人都很满意自己,从没想过改变。这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人们缺少自省。改变自己的艰难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为什么不想做,也许是习惯了自己的存在模式,害怕陌生的新的自我吧。

克里希那穆提说,爱是祝福,不是快乐。如果爱仅仅是快乐这一种感觉,那么当你爱上一个人,而那个人却不爱你,你只有悲伤。可真正的爱是超越快乐的,当你沉淀自己的心灵,你会发现你还是心中有爱。“只有当心灵非常安静,不自私,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爱才会降临”。因为真正的爱是一份祝福。这份祝福不仅仅给了你爱的人,也庇佑了你自己。

-------------------------

另post一份在微博。

《爱与寂寞》读后感(五):认识你自己

在我最低迷的阶段,我找到了一份聊以糊口的工作,待遇不高,工作时间却很长。我还是接受了,在工作中我开始参悟哲学,每天总是在思考人生的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逼仄的小屋,四面都是玻璃,毫无隐私的空间里,我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断地问着这三个问题。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明确的,偶尔有一两个不愿回答的,总是怏怏不乐,不耐烦地皱着眉头,有时也会指责于我,“别总问我,你说说你是谁,你真的知道你是谁吗”?

我被他问住了,是呀,我是谁呢?我认识自己吗?一个名字,一张身份证,一纸聘书,就能证明我是谁了吗?如果改个名字,换个身份,我又是谁呢?哲学可不是这么好学的,只是问几个问题,就把我难住了。我去图书馆借书,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在一长排的哲学书目中,《爱与寂寞》跳入了我的眼帘。

这是一本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写的哲学读本。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公元1895年5月12日—公元1986年2月16日)是印度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也是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 向西方介绍东方哲学智慧的人,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宗教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13岁时,他就被一个由俄国人、美国人共同成立的“通神学会”认定为是世界导师,加以培养,他既不属于东方宗教,也不属于西方宗教,而被信仰各个宗教的人所崇拜。然而,他却奋力跳出了这个耀眼的光圈,脱离了通神学会,他一生致力于自我觉察(觉知)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反对权威。他有无数的追随者,但他却宣扬解散学会,决不成立任何宗教,因为他认为,信仰是个人的事,与组织无关,组织会限制个人的信仰,影响人们追寻真理的脚步。

无数的西方名人都对他有着迷之崇拜,他不赞成宗教组织,但宗教却崇拜他,佛学家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吠檀多学者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地地道道的"禅"师。

克里希那穆提就像东方哲学般神秘,小时候,他也曾因为读书不好,考试不好,被老师毒打、罚站,因为他说自己就像有空的漏洞,什么东西进去了,又会原样的出来,对他没有任何影响,就算是被通神学会奉为未来的世界导师而带到英国学习时,他还是读不好书。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如何能接受教条式的教学?大众的通俗教育又怎么能教育一位人类的精神导师?

所以如果你不是读书的料,考试不好,恭喜你,也许,你会是一位哲学家呢?

我感动于克里希那穆提的是,他本身就是一个神迹,然而他否认任何通灵的说法,不承认任何的神迹。他的思想从未受过任何人的影响,他由通灵学会扶持为世界导师,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为他建立了世界明星社,追随者遍布全世界,然而他却毅然决然解散所有为他而设的组织。记者问他,你没有了追随者,一个人怎么生活?他说,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五个人听我的话,而且照做,就绰绰有余了。

读这本书,我不单单是要领悟书中的道理,更是要了解作者写作的初衷、写作的目的。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该是,不要盲从、盲信任何思想。如今我们有了丰富的物质与娱乐生活,但我们的思想却是极端贫乏的。为什么鸡汤流行?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只能人云亦云,以别人的思想标榜自己的进步与时尚。

为什么现代社会的人总是热衷于参加各种组织?因为这是最省力的事,可以不必思考,跟随组织的理念,由别人来思考,自己跟着做就行了,这是思想上的懒惰。而组织的领导者也绝不是如克里希那穆提般睿智、无私,总有种种的限制和自私的考虑,而组织里的追随者也会丧失找到真理的勇气。

人类最大的恐惧就是面对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克里希那穆提终生的努力。人总是在逃避自己,认识自己是痛苦的,而逃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时候是沉溺享乐,有时候是随波逐流,有时候是折磨自己,有时候是拼命努力,而跟随组织是最让人心安的逃离方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文章、书、电影、媒体在教育你,该如何,不该如何,无论那些看起来对你多有用,实质都是你借助逃离自己的工具。如要多读书、多运动、吃素、信仰宗教、做自己想做的事、找三观相合的爱人等等,他们在叫你放弃一种思想的同时,又灌输一种新的思想给你,而这些新的思想后面是什么,细思则恐......

其实,承认自己是无知的、没有思想的并不可耻,这世上多得是那些为别人而活,还自以为拥有自己独立人生、独立人格、独立思想的人。

读书不用多,读些真正有思想的经典就行。一天一本书完全是不必要的,为读书而读,便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同样写作也必是有感而发,虽然稚嫩,但却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如果为了日更而写,写些没有思想的文字,便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如果你只是为谋生而读书写字,那么你也得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它不是来自于书本的拼凑,也不是自我的呻吟,它应该来自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本性、勇于面对自我、不被环境所左右,这是极难的,却是克里希那穆提所提倡和建议的。

这世上从来就没有相见恨晚,只有缺乏追寻的勇气。人生纷乱,愿克里希那穆提是指引我的一盏明灯。借助于克里希那穆提的《爱与寂寞》,我走出了那个逼仄的小屋,我无需再问问题,因为我知道我是谁,无论这世上是否有人爱我,无论在这世上是否有人陪伴,寂寞或孤独是成长路上的助力。那些难不住你的,也必将成就你。

以下摘录自克里希那穆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