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荼蘼花间惹尘埃读后感摘抄

荼蘼花间惹尘埃读后感摘抄

《荼蘼花间惹尘埃》是一本由王臣著作,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荼蘼花间惹尘埃》读后感(一):人人都爱(装)小清新

除了觉得封面很美,我对这本书是没什么好感的:大字体,大行距,作者语气小清新。所以“推荐”两个字纯粹是送给《断肠集》的……朱淑真没有错,不过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苦命女子,可是作者那些“凛冽”啊,“伶仃”啊,把读者们,至少是我,弄郁卒了……

这吐槽的书评,主要是因为无意看到链接,发现朱淑真小组的人比李清照小组的人还多?

无奈,原来李清照神马的早就out了,如今人人爱的都是小清新。我等还在欣赏生当做人杰的土逼铝纸果断是没有前途滴!!

《荼蘼花间惹尘埃》读后感(二):荼蘼花间惹尘埃

我深信只有对一个人的感情到达极致,才能写出那样的文章,词令美妙绝伦,感情氤氲其中,随意吞吐恢宏气势,时而哑言喟叹,时而妙语连珠,那种敬佩是从心底升起,每每看到有关此人的典故,歌赋,都莫名内心悸动,当那句“断肠集里断肠泪,苦涩之中苦涩味”,便把作者心中万千思绪放闸奔泻,几番苦楚,终成好文,让更多人了解这位孤独而又繁丽的女子。

朱淑真有些词是在通读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和经历,重新作出的诗词,而对这些前人,作者也多有提及,同时大量引入后来者对朱淑真的评价,试图给读者一个更客观全面真实的朱淑真。尽管有不了解朱淑真的人以为她只是词质肤浅,囿于个人感情,作者也作出辩驳。这样一个女子,也有意境豪远,阔达豪迈的词作,比如《读吏》。她虽多停留在闺中情思,但想到古代女子生存环境,也可以理解。

作者为崇拜之人写出如此恢宏壮美,婉转明丽,细腻生情的好文,用大篇幅华丽的语言描绘作者想要表述的事实,而且化抽象愁绪为真实可感的事物,除了对朱淑真的一生有大致描绘外,还有对朱淑真的诗词,以及填词的心绪和情景有了生婉动情的猜想性描述。文中大量引入朱淑真的作品,并加以评析,试图还原出朱淑真写下作品的真实情境,以及她对竹对梅的喜爱。可怜朱淑真自溺身亡后,家中也不敢留下“非良妇”的诗作,最终付之一炬,可惜了绝世才华。 跟着作者思维而行,每见一处景致,自然而然流露出的情感溪流,格外抱以理解和支持。

父母无识,遇人不淑,所嫁非偶,古代女子的地位,再加上早年大家闺秀与婚后生活的落差,是最终酿成悲剧的原因。我们只能概叹这位风华绝代,与李清照并称宋代词坛双壁的女子了。

《荼蘼花间惹尘埃》读后感(三):今人谁忆朱淑真

最近我博文微博中似乎偶有一两句诗,确实有缘由。

我最近看了不少古代诗人的评传,看得多了,自然也耳濡目染了,文化这个东西,还真不是唱红歌能灌输的。首先得这东西有内涵,然后你自己喜欢,才能潜移默化。

我手上这本《荼蘼花间惹尘埃》是王臣的书,讲的是朱淑真,这女子不知道知道的人多不多,但她有一首诗很有名,是《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虽然诗作者存争议,但这诗心情和朱淑真的其它作品倒是如出一撤。

一个年轻有才,自负清高的女子,在最美好的年华,遇上一个懂她的人,却只能依父母之命,嫁给一个只关心仕途的小吏。这一生的悲剧,就此决定。

所以一部《断肠词》,写来道去只一个“独”字,都是痴情才女的心事辗转: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这世界上最断肠的孤独不是身边没有人陪伴,而是陪伴的人都不懂你,懂你的人却无缘此生再相见。

当对旧爱重逢再无希望,朱淑真决然选择一死。她的一生输了婚姻,但始终对爱忠贞不渝。

把朱淑真的几首诗中我喜欢的句子凑起来,乱凑一首对。

少年情事老来悲,萋萋芳草傍池塘

泪多只为别情浓,幸有荼靡与海棠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不须问我情深浅,何如朝朝与暮暮

最后说说王臣的书吧,当初买时是觉得评女诗人的书,不妨读读男人的手笔,也许懂女人的,是男人,我想我这次是错了,懂小女子情怀的男人,即使有,也不是王臣。

这书到衬得王臣“为说孤独强说愁”,文字堆砌了很多辞藻,也引经据典,但总是缺乏一些让人感动的细节,总感觉王臣对朱淑真下的功夫不深,朱淑真的诗好词好,还有画也是一绝,全书没有提,总是遗憾。

看在随书送朱淑真全集的份上,对喜欢朱淑真诗的人,我给书打三星。

我得承认,我是不太爱她那种自怨自艾的愁,无边无际的苦,虽然凄美,却总跳不出一个人的情怀,这倒不能怪她,她这一生,恰似笼中鸟,虽然清唱婉转,从却没有观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