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读后感1000字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读后感1000字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是一本由[美]艾·里斯(Al Ries) / 杰克·特劳特(Jack T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读后感(一):定位是营销的核心,本质上是一场心智战争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在一个产品过剩的年代,定位是营销的核心,本质上是一场心智战争。

人的心智是有一定的“带宽”限制,本身有一套防御机制,它会拒绝那些“运算”不了的信息,而只接受与心智现状相符的新信息,并过滤掉其他一切信息。换句话说,人只会看到他想看到的,只会听到他想听到的,并冠以“个人理性”;其次是信息越是简单明了,越是与现有认知有所关联,才有可能被人接受。这是整个定位理论的基石。

关于如何做定位?首先要懂你的客户,要从外而内去定位,要清楚潜在客户心智中已经拥有什么定位,即产品的心智阶梯,然后在此基础上去思考你想拥有什么定位。

其次,根据心智阶梯情况,是原品类找定位,还是创造新的品类去定位,把握好新品类和原有品类的关联度。

再次,定位具体怎么做?如果是行业领导者,发挥“先入为主”的巨大优势,坚持什么反而比改进什么更为重要,做大品类的价值比单一品牌的价值更重要;同时注意规避品牌延伸的陷阱,奥迪和大众就是个很显著的例子,这样去看,大众辉腾的失败也难怪。如果是跟随者,行业领导者的弱点或者该品类目前未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是什么?然后从这点着手去突出自身差异性,在现有品类中先去挖到细分市场。

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什么客户的需求都想满足的品牌不可能成功,一定要清晰并坚持自己的定位,产品是这样,个人亦然。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读后感(二):《定位》感悟

真正对营销有深刻认识的一本书,作者将“换位思考”发挥到了极致,通过进入用户心智以赢得用户选择的定位之道。

在信息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们每天会接收大量的信息,而用户心智容量有限,只能接收有限的信息。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将品牌和产品渗透到用户心智中的方法,是胜出竞争的关键因素。

首先在思维意识层面,我们要知道“认知就是现实”,事实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人们心中已有的认知。定位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认知当作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认知,以在顾客心智中建立你想要的“定位”。

成功的传播,是要在恰当的时机对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其中还需考虑用户的可接纳性,心中是否还有“空位”。第一个进入心智胜过最出色的产品。领导地位本身就是有效的营销战略,实践证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品牌的两倍。市场份额越小,利润率越低。

任何广告的首要目标都是提高人们的期望,也就是营造一种幻觉,使消费者相信该产品或服务能够带来他们所期望的奇迹。无论是名字的威力、高价的策略,还是针对竞争对手弱点的差异化竞争,都可以立杆见影。

最后要理解人性,知道用户真正的需要什么;要拥抱变化,以用户为中心及时调整策略;要有勇气,率先出击才有机会成为第一;要简单,说用户明白的话,做能帮助用户更方便的事;要有远见,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要有耐心,传播需要时间验证。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读后感(三):保护自己的心智

第一次接触营销类的书籍,说实话,这本书里的大部分观点,比如定位的本质、错位竞争等等,对我这个营销小白来说是颠覆性的,但是我喜欢读可以颠覆认知的书,毕竟读让自己舒服的书,人不会进步,所以我抱着这样的动力读了下去。

以用户心智为出发点是以目标为导向,解决营销问题。这个目标是侵占用户心智。 新产品/新观点与用户旧心智之间产生连接,正是顺应了人们学习的过程。 因此我认为,在当下社会,如果自己不能主动选取学习的内容,那么就要被动接受商家/社会给你的各种各样的营销内容。最终心智会被这些被动得来的东西侵占,活成了一个不想要的自己。

简单:少即是多、多则惑,少则得。使人长久记忆的往往是简单的事物,太复杂的东西会扰乱用户心智,适得其反。 有效:商家的产品对于解决用户问题越有效,商家营销的效果越好。前者是产品对于用户有效,后者是营销对于商家有效。所以不管是对于产品还是营销,效用度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错位:任何向已有定位的领导/龙头企业直接发起正面挑战,最后都会以失败告终,正确的做法是:找到对手强势中的弱势,或开辟新的商业定位,即错位竞争。

核心:①要不断强化产品在用户心中的价值,发展自己的护城河。 这跟学习巩固的过程是一致的,需要学习者反复重复学到的知识,让知识留在脑中。 战略:②行业领导者要利用短期的灵活性来确保长期的稳定性。 短期灵活性:全面回应或拦截其他企业的创新表现,比如打压、收购、自主建立新品牌。 长期稳定性:长期确保自己的行业领导地位。

以上这些观点还是蛮有意思的,给我带来一些启发,只是还有一点困惑的地方。 书的某些观点的确有价值,但作者的写作风格可能不太适合我。 文章内容结构松散,案例与案例之间无关联,书的排版较乱,读的时候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书中内容本身讲定位,但作者呈现内容的方式,定位却很弱,有时甚至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需要读者自行整理每章之间的联系。这无疑增加了阅读成本,果然验证了那句话,知识是有槽的。

最后想说,瑕不掩瑜,只取其精华。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读后感(四):企业的罗盘

什么叫定位?在商业领域中的概念,就是在你产品的领域中,让你的产品,占领人的心智,只要谈到这类产品,在人们心中自然就会浮现出你家产品的影子,这就是占领了用户的心智。

《定位》

比如:一说和可乐,一般就会只想到可口可乐,而非百事可乐。

一说到苹果,一般都会想到那个苹果,而非那个能吃的苹果。

一说到农夫,一半都会想到那个大自然的搬运工,而非朴实无华的中国农民。

一说买台电脑,一般都会想到联想,而非三星或索尼。

这就是在商业的各个领域中,占据人们心智的一个显示得表象。

做什么才能做到占据人们的心智呢?

做到你产品领域的第一。

再比如: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阿姆斯特朗。

那,第二个呢?你不知道了吧?

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冠军的是谁?许海峰。

那,第二个呢?你不知道了吧?

卖的最好的大闸蟹是哪家的?阳澄湖。

那,第二个呢?你不知道了吧?

所以,要想把你的产品做好,做大,就是要为你的产品,在相应的领域里,找到并确立那个老大的位置,这是你要为你的产品主动出击的一个方法。但如果在你产品对应的领域里已经有了一个资深的老大呢?那就在这个领域里,挖一个细分的领域,也得做老大,哪怕是个小老大呢,比如:七喜,碳酸饮料的领域里干不动老大可口可乐,也弄不了自家得那位千年老二百事可乐,一说喝饮料,首选的大伯就是来杯可乐,七喜呢,找了了细分领域做老大,叫:非可乐饮料。这下好,这就成了不喝可乐的首选。(虽说七喜的定位战略后续成了“太监”,到其定位的方位,可谓是经典案例了。)

再有,就是不做老大,傍着老大胳膊当一只狐假虎威的狐狸,蹭老大的热度,吃老大的余粮,挖老大的墙角,只要机会一到,给自己来个黄袍加身,伺机就篡了老大的位。比如:高露洁,始终位居牙膏界的第二把交椅,老大佳洁士去哪它就跟着去哪,只要你想买个佳洁士牙膏,旁边就一定会有高露洁的身影,那艳丽的服装,闪耀的眼眸,怎么着也得吸引一下你的目光吧。直到有一次消费者发现想买管佳洁士牙膏时,面对的是有几十种不同类型的佳洁士牙膏时,消费者陷入了“选择恐惧症”,而此时,解药,就在旁边,用那双同情的目光,凝视着你……至此,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牙膏的。高露洁成功的篡位成功,获得牙膏江湖武林第一的宝座。

这就是,被动的定位。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 致人而不致于人。”自,孙子兵法

为自己的企业,产品,寻求并确立一个定位,一个可以坚守的阵地,然后,就只有一个目标:专注自己的定位,聚能,释能。

定位,飞机起飞,目的地:北京,目的地:上海……这可不行,你只能定位一个目的地,否则将永远迷失在纠结与彷徨之中。

为企业或产品的定位方式,除了主动寻求“空位”,和,被动“跟随”以外,还有……

起个好名字,好的名字对于占领消费者心智,有着先天的优势,不仅是你的产品,就算现在是开个企业,生个宝宝,不是也都要为孩子先找个“大师”算算生辰,核核八字,对对喜神,看看五行……希望能有个“好名字”保佑一生吗?

再有就是尽量,或是,就别用英文缩写了,无论是企业名称的缩写还是你名字的缩写,因为,你还没那么有名,就先低调点,别那么嘚瑟了。像人家IBM敢用缩写,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三个字母代表着什么。再看人家GE,也是这样。不过这里多指那些海外企业,人家企业的名字要不就是一堆合伙人的名字加在一起,要不就是一大串单词的短语,就算用缩写用得不好,咱也能理解。毕竟,起名字这事对咱中国来讲,还是比那些国外企业要有内涵的多,终归,文化底蕴不同吗……但,好名字,确实有用,你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这里有一点,哟觉得挺有意思,就是关于宝洁的案例,宝洁并没有把自己的各个产品线的产品归于宝洁这个强大的品牌之下,反而是在定位方面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定位的路线,甚至是经常还来个左右互搏,自家产品间竞争起来,最有名的是家喻户晓的那些洗发水:飘柔,海飞丝,沙宣,潘婷……宝洁这种多元化发展,多品牌定位的商业模式,已经被写入了哈佛商学院的经典商业案例中,也让那些商界精行们学学,谁说定位一定要专注,看看人家宝洁,多元化定位之路走的,是多么得成功与逍遥。

可在2014年,宝洁又因防止品牌老化为由将自身近200个品牌砍掉了100多个,玩起了品牌的瘦身“游戏”,真不知后面哈佛商学院的宝洁案例怎么改?改是否继续?

我倒是认为,企业的定位,产品的定位,定向也好,多元化也好,要适时,要审势,要量力,都只是方法而已,需要通过试错来寻求适合自己的方式,所谓的定位理论,绝不是一套通用稳赢的方法。

就像本书最后的提醒:“多少市场领导者犯下致命的错误:认为营销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但,定义,这套理论知识,你get到了,就把它放在你脑海中,主管商业部分的那个门口,只要涉及到商业,产品,企业等方面,有关营销的领域范围,你就拿出来,像个罗盘一样,量一量,对一对,瞄一瞄。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经典重译版)》读后感(五):做人做事,定位最要紧

我更加想解读的,是如何将书中的定位理论应用到我们个人的人生发展上面。

为什么我们作为个人也需要定位?如何为自己开展定位?

『个人定位——掌控人生的第一步』

定位的本质是“抢占心智”——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不管你是否承认,我们在潜意识中都在不停地对自己进行定位。

比方说,过去我的工作是房地产公司营销总监,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要做个地产营销行家,我要比其他人更能够为公司解决营销困境。

在职场,老板和上司会用与地产营销相关的kpi指标来考核我;

在日常,朋友就会经常问我最近地产市场好不好,哪里的房子值得买;

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所做的所有事情,也都会围绕着“地产营销”去做。

只有知道自己希望在人生中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在别人的心智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更顺利地掌控人生。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尔兰剧作家乔治·萧伯纳有过这样一句名言——

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时,就亲自创造了它。

可以说,个人定位就是指引我们追寻和创造自己梦想中乐园的。

『如何为个人定位——骑上马,你才能起飞』

当发现自己在职场或者事业上前途迷茫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办法解决呢?

工作更加努力?

忍受煎熬等待黎明?

埋头苦干,做得比别人都好?

通过长时间的艰苦奋斗来扭转乾坤?

很抱歉,以上全部都是错误的答案。

定位理论的绝妙之处在于,它明确指出了:只有学会聪明地借助外力,你才能走向成功。

当你发现自己已经落伍的时候,最好的办法不是冒着心肺炸裂的风险向前狂奔,而是找匹马来骑上去。

第1匹马——你所在的公司(行业)

你所在的公司,它到底有没有发展方向?

如果你为一家注定会走向失败的公司,或者说在一个已经日薄西山的行业工作,那么无论你是多么的优秀,那你大概率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仅凭你个人的力量,无法扭转乾坤。

你要做的,是在成长性公司(行业)寻找机会。

第2匹马——你的老板

对你的老板,也要像对待你所在的公司(行业)一样,问自己相同的问题:他究竟还有没有前途?

第3匹马——你的朋友

或许你会习惯于长期跟自己的私人朋友深交,而往往忽视与商界的朋友来往,或者只习惯于跟商界朋友进行点到即止的交往。

但是商界的朋友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给你提供至少两个帮助——在职业发展上帮你一把、为你提供更多圈子外的信息。

第4匹马——你的想法

不要害怕自己的想法带来的冲突和争议——成功是一件关乎内心的事情。

特别是如果你对未来有着更美好的想法,更宏大的愿景,而身边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奚落和反驳你的时候,你需要做的,是接受这种冲突,然后转过身去一步步实施你的愿景。

第5匹马——你的信心

你的信心和你的想法一样,可以改变你自己,也可以改变别人的。

第6匹马——你自己

在骑马比赛中,赢得比赛的通常是骑着最好的那匹马的人。所以,给自己选一匹好马,骑上它,全力去跑。

『定位的关键——正确的定位素养』

作者在书的最后篇章总结了很多关于定位的素养,在这里分享我认为最关键的几个。

○警惕变化

混乱是这个世界的常态,而变化,也是我们的生存常态。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仓促改变自己去跟上变化的步伐,保持那份初心。

○要简单

在信息量大爆炸的今天,你传递给外界的定位概念越简单,你就越容易抢占客户的心智。

○要有外部导向

什么叫外部导向呢?就是说你的定位其实藏在你的潜在客户心智当中,而不是通过你自己坐在电脑桌前面捣鼓出来的。

《定位》为塑造品牌提供了一整套的方法论,定位理论不仅仅可以用在企业营销战略上,对于个人的发展战略同样有效。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实现个人品牌的跃升,你会发现,自己能到达比想象中更高的高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