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间词话读后感精选

人间词话读后感精选

《人间词话》是一本由王国维 / 黄霖、周兴陆 导读著作,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1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词话》读后感(一):很棒

这一系列有好久本

本本素雅

不想市面上其他的诗词读本 花里胡哨

左边古诗 右边白话 这完全破坏了古文的韵味

买了四本

人间词话 李清照词集 纳兰词集 柳永词集

《人间词话》读后感(二):造梦设境

秀外词人:移花接木,造梦设境 (柳永,温庭筠,韦应物,周邦彦)

槛外词人:筑水蓄草,牵云映月 (纳兰容若,李煜,晏殊,欧阳修,苏东坡,贺铸)

世外词人:我就是梦境,我就是花月,我就是人间 (李白)

---以上是毫无理由漫无目的浮艳的总结。

瞎逛书店看到这本书,封面和排版都简洁好看,纸张也很舒服。虽然已经看过电子版,还是买了下来...

《人间词话》读后感(三):聪明评断,自负有理:兼论吹牛逼最高境界之何如

重读《人间词话》,一句句戳心的话,非无境界之人可道出。又完全没当是位老者言,全是青春语。 读之感受,似风拂,似海涌,似梦回,似老虎皮顿变黄油,似红杏枝头春意闹,似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总之,境阔言长。 若一定要安上一句词,即是:“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抑或是:“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他在《静安文集续编·自序二》朗道:“余之于词,虽所作尚不及百阙,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则平日之所自信也。虽比之五代北宋之大词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词人亦未始无不及余之处。”。牛逼吹到这里,也是境界,可不当牛逼之语也。 硬要说这还是吹牛逼,还可叨叨下去。吹牛之儒,一般拥有一才二学。才是捷思的保证,学是知识的储备。此二者,愈大愈好。然论高境界还需一点:勇也。敢说,看似简单,在真学者那里却是最难的,他们往往谦虚,非仅以谦虚反显出己的高明,而是愈“醒知”愈若谷虚怀,而后栖栖遑遑、埋脑不语地去蕴积他的学识去了。要言不烦言至此,静安先生何以敢了呢?说到底,只因他是个不要命的学人。文人惜命,有些甚至为活命而不惜沦为汉奸者亦大有之。而他则有自戕之勇,把自己变成了(颐和园)昆明湖里的一株水草,为吹牛逼之最高境界定了调。

《人间词话》读后感(四):三境界

宋代给我的整个感觉就是特别书生气息,适合文学,哲学,史学,音艺,书画各种东西生存,就是除开政治和军事,连政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文学家的王安石,或者爱文艺的宋徽宗,军事无非就是穆桂英,这种一听就是男人气息超浓的领域特给人以温柔的感觉,所以我实在无法以朝代看他,只能说宋是一个时期,但是个无与伦比的时期,当然除汉唐外。

这几周兔叔的课都说了蛮多带有思辨性的东西,关于人生,关于学习,我觉得这更贴近宋代了,他本就是一个思想繁荣的时代,哲理性的诗词歌赋充斥耳边,所以当提到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中的三个境界也是很有想说的,其实这个问题在讲课的前一周我才接触过。因为学校的国学季风的知识问答复赛的问答题有问过,当时很自信的写上了,但是我只想所有没有自信的认为理解到了,这,的确满难说的,或许在兔叔的解答后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经过三境界描述后,先生加了一句:“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不管他们许不许,反正我满许的。

第一个: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其实我觉得重点在于一个“独”字,每个人的人生中,多少都有知己朋友,还有亲人的陪伴,但是总有那么些路是需要自己走的,不要因为没了别人相伴就左右难行。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要做起来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这是一种境界,不是你我随便都能修成,不然和尚都能有释迦摩尼的资质了。以前单独的认为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现在看来不仅是立志而已还有一个人的坚韧,不是有一部电影叫《一个人的武林》吗,就把你自己的人生看作是武林好了,愿终成一代大师叶问,十个打不了你可以打四个呗。

第二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必须坚定不移。“不悔”则是我对第二境界的体会,不是你能随便放弃的东西才能成为你的追求啊,不然什么都不在意,那你还奋斗个 ,东野圭吾的那个《解忧杂货店》曾记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男生追求音乐,终其一生,这个梦想知道他死都不不悔当初,而他的离世之作《重生》或许也指他以音乐的符号而生活在世上。“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

第三个: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一种借词喻事,政治上失忆的迁移。王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之王国进入自由之王国,“那人”总是等着你的,只看你是否愿意去追寻。

人生路太漫长,若有一段无人陪伴,但求还能携带内心坚强与温暖笑容与我同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