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经典读后感有感

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经典读后感有感

《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是一本由[法]丹•弗朗克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1.00元,页数:3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读后感(一):那些值得致敬的人

数记耳光与环佩叮咚,一杯沾染唇膏的咖啡与写在小酒店菜单上的缭乱笔记,烤得嗞嗞作响的小牛仔骨中丝丝血痕与西班牙上空坠落中的战斗机冒出的滚滚浓烟……这一个个的人,一段段的往事,一座座的城市,这就是《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一本艺术史资料集萃。碎片化的内容让我很难将它归纳入小说或者群像传记或者断代史。由此也就可以理解作家为什么以地点来划分全书结构,因为人物与事件过于芜杂,很难统一提炼出某种主线,对于20世纪30年代那光怪陆离的生活,这或者也是最适合的呈现。

平心而论这本书如果翻译更好一点,必然加倍出彩。总体感觉像是两三位翻译之作。偏中后的部分较流畅。所谓翻译不好就是缺乏那种恰当表述的精雕细琢感,不过从资料性的实际内容来看,即使翻译得很精当,也不过是往鸡尾酒中多加一滴伏特加而已。

书中配有多幅照片,黑白的,也堪称亮点。虽然在这个网络时代,很多照片估计能搜到。

总得来说《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值得一读,更确切的说值得一买,既不是因为它那称得上悦目的装帧设计,也不是因为它罗列了那些名人八卦旧闻,而是为了一种趣味,一种信念,一种崇敬,作为一种对正统艺术史(包括文学、美术、摄影与影视)的补充。

《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读后感(二):新星再出这种垃圾翻译牌子就要倒掉了

翻译的语感差不是大问题,毕竟是法语翻过来,有翻译腔我是能忍的,但有些句子翻译得简直就好像是用翻译机做出来的东西一样,这叫人怎么受得了。

P45 第一段第一句

虽没有这样做,但是对布勒东说出了他刚才受到的压力。布勒东做出反应,出版一部小册子:《哲学的贫困,舆论前的阿拉贡事件》,这使阿拉贡很生气……

(你没看错,这第一个句号前的句子确实没主语,不是我漏打

P52

赛尔日被捕之前,定期给《世界杂志》撰稿。后来他接到杂志社主编亨利·巴比塞一份虚伪的通知,他对于不得不把他的名字从编委会中除去表示歉意。

(谁对于谁的名字从编委会中除去表示歉意?

P193

他被关进了集体牢房。他在里面待了两天。他的家庭与知亲好友在格拉纳达试图获得他的释放。

(获得他的释放……这个翻译哦侧那。另外,“知亲好友”是原文,不是我打错

P203

为了果腹,他去塞纳河钓鱼。鱼发臭。他在面包店里偷面包。这事危险。他向常在圆顶和洛东达咖啡馆泡吧的穷画家讨几个钱。朝不保夕。

(这几句句子本身是没太大问题,可是作为一篇连贯的文章,不觉得组织得太小学生水准了吗?连从句都不会吗?

以上只是部分,多的懒得再列举。对于这本书,我只能说出版社和翻译者的自尊心都被狗吃掉了,才会有这种产物诞生。

《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读后感(三):巴黎是个十字路口

“巴黎是个十字路口”,这是本书简介中写道的。必须承认这个简介比翻译后的正文都要好。

作者正是想如此表达“巴黎-莫斯科”、“莫斯科-巴黎”、“巴黎-马德里”、“巴黎-纽约”,你总会回到这里,张望一下、徘徊一下,将去哪里或是原地思索?在十字路口,你找到同行者,你与人分别。

莫斯科对于理想主义者是多么大的吸引力?!没有阶级、人人平等、共同的事业、奉献,这些宗教感十足的词汇汇聚在人类真切的事业上,简直被感召到不行。向着阳光去吧,直到你发现太阳是个“个人”,所以太接近太阳的要么灼伤、要么索性融化。所有的星体将按照固定的轨道、固定的速度、固定的距离运行。

高尔基转回到星体中,再也没能转出来,别人看他转得还不错,便以为一切真的很好。

纪德崇拜这个系统,去一探究竟,却不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不按照轨道?必将欲摧之……

我们得感谢反对者,任何时候,连绝对正确的时候也是如此。有机会得看看纪德的这本《访苏归来》。

在巴黎这个十字路口踟蹰的人,是反对者的盟友,即使他们本身是支持者,但仍然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这才是对信仰自由的真正诠释。没有人喜欢“主席台”的生活:

“不错,这个国家引以为荣的有一个作家协会,组织各地无产者与文艺工作者见面。这些见面会很有教育意义。出席的作家大部分都要求发言,忏悔他们从前的错误。他们收到领导人、官员、为党和领袖服务的笔杆子的祝贺,并对他们恭敬如仪,讨好献媚。这些正确路线的代表人物坐在主席台上,举手指挥鼓掌与喝倒彩,根本不在乎台下听众的不耐烦与嘲笑。这些人显然也是受党的派遣,至于党有兴趣等待的是讨论结果,这在它眼中是唯一重要的事。”

大家到头来发现,自己所喜欢的只是自己以为的样子,超现实主义大概也是因此红火。

但你无法苛责,一个梦境失真,至少还有另一个舞台可以挥洒——马德里离莫斯科遥远,也很近(心理上)有宗源的理想支持,为什么不付出自己的努力?甚至于,我相信,回到那个年代,不勇敢向着马德里前进,都不敢说自己是“先锋”。

还是那句话,“接受不同,才是信仰自由的诠释”,即使是不支持的也起码接受、容许存在,海明威与友人决裂,却仍不愿意承认自己倾心共产理想。为什么?恐怕除了世俗对“红祸”的恐惧也怕失去“不偏不倚”这个立场。马德里是欧洲的延安。历史总是重演,无论是延安还是日后的共和国,多少人魂牵梦绕却只落了个悔不当初。

所以你不得不爱奥威尔,至少当你与红色联系密切时。套用一句网络语,“我走过最长的路,就是XXX的套路”。奥威尔看到的、经历的,无论是37年、47年、57年,还是1984、2000……总是不断上演,却总是轻易得逞。欧洲世界大概是宗教时代抗争后留下的最大财富,民主的财富。

少数人,只有极少数人,两边浑水都不趟。既然没有人是对的,何必去做不对的?

如《北回归线》的作者亨利·米勒:“自由是严格私密的,不可能由集体来保卫。”当他送走了奔赴西班牙前,来探望的奥威尔,也许奥威尔有一天会同意两人会面时米勒的这个说法。如果坚持信念、理想的严格无瑕,虽然会面对现实的残酷,但至少不会失掉底线吧?

对于马尔罗,对于很多跟他一样,愿意为“一点好的变化”、“多数利益”有所妥协的人,希望他们能明白,那些失掉利益的,没有机会机会发声的人,因为他们放弃的正是所追求的本身。

《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读后感(四):《自由派作家们》需要自由派读者

我会去看《Libertad!自由派作家们》是因为在余中先老师博客的推荐书单上有这本书。余老师道:

这是一部由小说家写的文学史故事,很容易读,一点儿都不难懂,一口气就能读完。主要讲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欧洲文坛中的一些人与事,地点基本是在巴黎,但也从巴黎辐射到苏联和西班牙,而那些人物则大都是鼎鼎大名的作家和艺术家,所谓的自由派。

此书一方面有些像普及性的趣味史话,一方面又有些像是概括性的编年史缩写。它“浅浅地引人入门”,入文学史之门。

“很容易读,一点儿都不难懂,一口气就能读完”?真的假的?看来余老师高估了中国今日的人文教育水平。

我读完了全书;不过不是从头到底一口气读完的。而是有空看一篇,经常跳来看,这样断断续续,读来很有意思。还不时回头去看读过的有趣篇章。

你可能要问:你对书的评价为什么跟有的人差那么多?

我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书是文学史入门书。这是对西方人来说的。对我们国人来说可能还是需要经常地边看书边上网百度一下人名地名事件名的。(书中的注释已很全,毕竟还是简单了些。)

但最大的问题是作者丹·弗朗克是位小说家。还是位法国当代小说家。说起法国当代小说家,连有些法国人都说看不懂,更不要说我们中国人了。法国人看不懂,就像中国人读不懂中国经典作家的作品一样,一般都不会公开评说,也就算了。

但对翻译作品,我们中国人就不同了,第一反应就是翻译有问题。他们说的问题不是翻译是否正确,语句文体风格是否一致。而是一口咬定翻译差!当然还会拖一句“还不如看外文原文”。

话我也会说,但真的那么简单?看得懂词句不一定读得懂内容。这就像我们中文字都认识,但有些书不一定看懂看通。这就是为什么同学之间学习成绩有高有低。

偏题了,还是回到正题。

丹·弗朗克这部书的特点(与其他文学史入门书不同之处)是:

1)以非全知的小说叙述手法来写的。有的地方跳跃性大,不但内容方面,句子也是。有时句子上下句初看连不起来。但想想,又通了。给读者不少想象空间。

2)不少地方以现代电影艺术手法来处理。比如,第一句写这位作家,第二句写另一位在做什么(在几百里外),第三句又是跟上两句中全无关的第三件事。这就好比是在电影大屏幕上同时三个小屏幕各在讲述三件完全无关但同时在上演的事件。

3)文笔非常“诗化”。有的句子没主语;有的没动词,只有形容词。但前后一定可以连贯起来的,能理解的。比如有人说,第45页第一段第一句,没有主语:

虽没有这样做,但是对布勒东说出了他刚才受到的压力。布勒东做出反应,出版一部小册子:《哲学的贫困,舆论前的阿拉贡事件》,这使阿拉贡很生气……

事实上,在上一段的结尾已有交代,上段最后一句是:

阿拉贡最后砰的一声关上门,高喊他自己会给斯大林发电报。

很明显,接下来就是:

(阿拉贡)虽没有这样做,但是对布勒东说出了他刚才受到的压力。……

我给这本书4颗半星。丹·弗朗克是有名小说家,能把艺术史的入门书写得如此诗意,十分伟大。不过艺术史毕竟还是非小说类作品,如果能够去掉那么一点点“诗化”,那我读书时就会更投入了。但话要说回来,也许是我自己修行还不够的原因。

我不认识译者,对他的那种翻译理念--不把长相一般的女人画成美女--也没资格评说高低。

但至少我很欣赏译者马先生在翻译人名地名和事件名称时,做到正确无误,符合我们文学史艺术史中的通用译法。这在我们今天的翻译作品中难得可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