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Social Atom》读后感锦集

《The Social Atom》读后感锦集

《The Social Atom》是一本由Mark Buchanan著作,Bloomsbury USA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4.95,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Social Atom》读后感(一):Social Atom作者的网上课堂

http://enjoy.phy.ntnu.edu.tw/mod/resource/view.php?id=12031

《The Social Atom》读后感(二):系统与模式

原子很复杂, 但由原子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复杂并不仅由是原子复杂而来. 系统复杂或简单处是组成成分的交互模式. 这大概是我看完书后的印象.

很多复杂的印象, 只是几条简单规则的結果.

作者将此基调用于社会学, 分析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的模式(pattern)原因.

书中所谓的模式, 抽象出来, 就是原子(或人)间相互影响的几条法则. 同样的模式, 不论原子, 人, 还是水流, 只要有共同的模式, 就会表现出相似的性质.

科学的威力在于预估, 作者的例子, 虽然道理分析的比较清楚, 但大多是后验的例子, 并没有给出一般性分析模式及验证的方法----或者说, 引入模式, 并没有简化分析社会问题的方法, 而是在另一个层面, 它提示我们不要太纠结于原子层面的东西.

《The Social Atom》读后感(三):社会学真的没用吗

用这个标题是因为有一天跟我的师兄D推荐这本书时,他又对社会学嗤之以鼻。

这当然不是第一次了。主要是D师兄纯CS出身,一直搞工程,浑身又散发着男性荷尔蒙,做事非常target-oriented,认为任何纯粹的理论探讨不能起到丝毫作用,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我当时介绍说,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就是要看整体的pattern而不仅仅是个人抉择,把个体当作原子考虑。他质疑说即使能够把个体当作原子看待,去看pattern,但是你没有办法做控制实验去验证你看到的pattern。那么你得到这些pattern又有什么意义呢?更何况大部分pattern都是些common sense。

可能是D师兄“实用主义”的观点太过深入以及先入为主。把个体当作atom去看总体的pattern,就是指我们并不需要准确预测每个atom的行为,而是可以在aggregated level获得emergence outcome。比如我们当时争论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用这种观点,或者可能预测出在大体何种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世界大战可能会爆发;而不是去预测在哪一年哪一个事件会引发世界大战。又比如我们知道了金融规律,那么大致可以有概念最近几年国际或国家经济形势的走向,而不是具体到某一只股票在某几天的起伏(牛B的人自然可以,比如那个Neil Johnson,就能准确预测日元和美元的汇率)。

其实读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阿西莫夫的基地。前两年读的时候懵懵懂懂,近段时间才越来越发觉作者的厉害之处。他的“Mathematical sociology”概念其实就是本书作者推崇的“以物理学思路去探讨社会学”,从mass action的角度去看社会发展。Hari Sheldon无法告诉他的后人哪一年会有危机发生,但是他却能够知道在社会发展到什么地步时危机一定会产生。而且他也无法预知random的危机(那个基因变异人我忘记他叫啥了)。

当然就算我跟D师兄争论一整夜也都无法改变他的“社会学无用论”观点(其实有些时候我也这么觉得),不过我还是觉得了解社会学很有必要。不光因为我自己做人类决策模型,还有,常常想一些社会现象,就觉得很有趣,了解它的规律,产生的原因,是我们思考的天性需求。当然,如果能够用它解决人际交往难题,以及预测股票走向,就更好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