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ばら色の頬のころ (F COMICS)》读后感100字

《ばら色の頬のころ (F COMICS)》读后感100字

《ばら色の頬のころ (F COMICS)》是一本由中村明日美子著作,太田出版出版的21 x 14.8 x 1.8 cm图书,本书定价:1000,页数:179P 21cm,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ばら色の頬のころ (F COMICS)》读后感(一):殊途不同归

那个时候他们还是拥有蔷薇色脸颊的两个少年。可是现实却不让他们像所处的年龄一样天真。都说J的出现是他们的分割线。私以为保罗的自我抑制得不到排解和摩根的一直寻找突破自我的出口是截然相反的两条路。J并不是他们的分界线。他们的之间的界限从一开始就由各自所处的家庭、所怀的信仰,所经历的事情和自身的性格划好了。每次逾越半步都会造成两败俱伤。所以干脆还是保持距离才能相安无事吧。

不是很能理解摩根为什么要和德娜结婚。当时以为摩根是为了和他父亲赌气才向德娜求婚的。父亲付德娜分手费,那么他就和她结婚。你越是反对,我越是要和她在一起。德娜不过是他叛逆反抗后的一个避风港。可能某种程度上是同病相怜,可是德娜结过婚受过的委屈看过的冷暖比这个市长少爷多。一时的感性战胜不了现实的残酷。何况并不十分相爱只是冷的时候想要从对方身上取暖的两人如何相濡以沫。

保罗都是多年之后才看清自己的,所以少年时期的他是如何都走不出父亲和母亲带给自己的阴影的。也不能舍弃期望的目光,或是不顾他人的鄙夷。因此他和挑战了这个世界的摩根是怎么都走不到一起的。

《ばら色の頬のころ (F COMICS)》读后感(二):校服、领带、与万宝路

向一个喜欢六字的朋友安利这本作品,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地拍给她看。

“卷首画的是什么?香烟吗?”

“为什么要画皮鞋和领带?”

我想了想,最后回答她:“大概是因为,校服、领带和万宝路,是他们最后相通的东西吧。”

很喜欢这本书旧版的封面,摩根咬着保罗的领带,一双慵懒而无神的三白眼幽幽飘向保罗的方向。

多像他们之间的联系,纤细的领带,好像一扯就会断。

从一开始,J就看出了摩根喜欢保罗,只是那时候,我以为这只不过是青涩校园里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罢了,毕竟嘛时候,摩根还是以不那么重要的配角的姿态出现的。

直到后来,在监狱里,他吊儿郎当地坐在椅子上,仰头看着已经成为律师仿佛和过去诀别的保罗。

“好久不见,保罗。”

即使知道,对方来见的人不是自己。

“摩根喜欢戴眼镜的优等生。”J的那一句玩笑话,却没来由地令人心酸。

所有人都知道的事,保罗却不知道。

一开始也想过,也许是保罗装作不知情,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毕竟保罗,其实是个很迟钝的人啊。

在J那样强烈的表达下,他都花了很长很长时间才认清自己的内心,更何况,摩根的心情又是那样含蓄克制。

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

一起反抗高年级生的十三岁少年,午后墙头枕着对方肩膀睡着,短短一年多的室友,仅有的一次真心交谈,唯一的一个吻。

和未来的人生比起来,这些东西,实在太少太少了。

“其实我一直很担心你,从学生时代开始。”

时隔十几年的拥抱,摩根终于觉得气恼。

“为什么这么多年你都不懂。”

为什么那么多年,我还是那么喜欢你。

《ばら色の頬のころ (F COMICS)》读后感(三):一本相当年轻的书

看大家写的评论,标题都相当文艺啊。

我只是来顺便二一下。

这本是2007年3月28号第一刷出版的。连载从2005年开始。算早期的了。画风还真的是,跟同时期的二周间的冒险比起来,感觉还要早期点。

尤其是分镜,前半段相当明显。总是显得很暴躁。人物虽然确实处于暴躁的状态,但分镜更加暴躁。好像给人一种作者急过人物的感觉。大面积的涂黑、粗线条和强调性台词,非常写实化的人物特写。这些基本已经在六字现在(近期或者说定型后)的作品中很难见到了。

除非是特定受众的特定主题。比如【呼び出し一】中关于相扑的科普描写。

内容不多说,【Jの総て】的前传。名字可以理解为:当我们还年轻时,或者说,我的十三岁。

保罗和莫干的童年吗算是。

童年未免太深刻了点。

大概六字在这个时期还在受到一些作者风格或思维上的影响。

“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能去爱别人?”

“我活着唯一的指望,就是快点死去。”

莫干揭穿保罗“爸爸不在身边,一直都很寂寞吧”,保罗冲上去一拳。

前后过于复杂的讲述了。

寂寞本身是一种相当简单的事。每个人都会寂寞,越简单越能引起共鸣。

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这种寂寞,我虽然明白,却感受不到。

当然,还有门。这种好东西。

发现很多大手老湿早期都喜欢用这个道具啊。少女BL都合适。比如Shoowa的【Non Tea Room】。顺便搭配眼泪使用,虐感up up up!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严肃的结尾,大约都是突然面对了一个严肃的事实,再不能睡一宿觉就把它忘掉,事后你发现,童年不复存在了。】

就是这么结束了。

都不知道究竟。

再没有什么面若桃花的13岁了。

只能释然。倒是释然。

所以这真是一本从里到外都很年轻的书啊。

摆渡六字的时候,发现大家介绍这位作家,都爱冠上一串什么哥特什么西式风格之类的高级形容词。看多六字的东西,个人认为她的作品其实并不怎么适合欧美风或者西化背景。她这种看似西化风格的人物,以日式形态发展,往往更具有可看性和新颖性。这篇如果设定是泥轰金的话........和服屏风檐廊.........【想多了

现在觉得,适不适合欧美风,并不能单以画风判断,主要还是讲故事的气质。

其实六字骨子里的气质,还蛮传统的。只是传统的比较新颖罢了。

最后例行。

哎哟卧槽,这书不知是该说太新还是怎的,硬啊!真硬!不是说表纸,表纸硬惯了,是说内页啊。又硬又光又滑,好像是为了凑够1000块卖价专门用的照相纸啊!太田也别太实在啊。真的好硬,翻都翻不动。

封二的万宝路和鞋,忒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