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读后感1000字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是一本由[法] 吉尔·德勒兹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读后感(一):德勒兹写的不是培根写的

这本书一直想看的这版本书居然是德勒兹写的,哇~~~~~~~~好佩服,虽然很想看下去,但是看完好肥脑力啊~~~~呼呼呼呼呼呼

怎么看书才能看的懂又有高效率呢,嘻嘻嘻嘻嘻嘻

感觉逻辑也是分很多种类的,有感觉的,有理性的,还有什么额的请大家告诉我吧,谢谢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读后感(二):建筑师的执念

这本书基本通篇都在解析感觉的层次和描述感觉的动态转化过程,,,培根本人表示并不完全同意书中的观点,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以哲学视角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根本无法避免误读,但是对整体画面层次、感觉的产生和转化的分析本身就充满了对于不可描述事物进行描述的努力,而且对“画面-感觉”的分析基本上也是对更共性的“客体-主体”的分析,所以对于绘画领域以外的读者来说,相比对画自身如此详尽条理清晰的分析而言,“画”这个媒介可能已经不重要了。。。。

草图是13年强行翻译出的建筑框架,当然充满误读和学生气的异想天开,,,,以此怀念那个蓬勃鸡血的学生时代。。。。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读后感(三):看了反倒感觉没有逻辑了

都说德勒兹是解构主义的大师,看了几章之后吓得不轻,他竟然真能把培根的每一幅画的每个细节都解构之后扩大化,不仅是构图、形象,甚至连颜色,笔刷的用法都用一种夸张的语言不厌其烦地描述出来。之后还要挖掘出所谓的内涵和隐喻,再把其共性总结出来归于一种心理学,神经刺激,或者是所谓感觉上的某个概念(没很理解他常用的语句,大部分都是生僻词,我没能看懂)。

总之,他试图将培根作画这事件当成是一种哲学行为。

crazy!

好多地方我都难以忍受

关于照片影像的使用问题,虽然说在绘画这件事上面,画照片远不如真实写生来得困难和考验画家的技术,但实际上,爱画照片就画去吧,这纯粹是个人自由,他居然花了一章内容来讨论画家是不是应该画照片,这简直就是没事找事做。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培根本人,书中很多详细的注释里提到培根的谈话录,他本人就说过:(原句不记得了)我的画里是有隐喻的,我画的这个东西其实是隐喻了其他的东西balabala……

作为一个创作者,他竟然能告诉别人他的作品里面是有隐喻的,甚至他的作画方式也是有隐喻的,不止是按他自己的思维画出来的东西有隐喻,就连偶然出现的效果也是有隐喻的,这件事情让我感到十分的诧异!

要是我坚持把后面讲色彩和黑白运用的几章看完,那歇斯底里的不是培根的画,而是我了。

不过,认真说起来,还是有学到东西的,比如形象的变形、画面的运动感等等,还是有些道理的,不过真心想搞哲学的不用看这本书,想学画画理论的看这书不如看达芬奇去。

以上,我不喜欢这本书。

【以及本人才疏学浅,这只是一点个人感叹,推崇这本书的朋友的请绕行】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读后感(四):“我们永不满足的,总在发情的眼睛”

对绘画懂得很少。Francis Bacon(1909-1992)的画是因为买了这本书,书中有厚厚的图集才第一次看到。本能的想要回避,画面上一个个变形的图形,像是要溢出画布。

这是德勒兹唯一一部评论绘画的作品。1981年出版。据说画家francis bacon本尊读过后,并不赞成deleuze对他的画作的解读。

因为不懂绘画,所以并不知道德勒兹是否忠实了培根。书中可以看到德勒兹的主要思想的痕迹,虽然没有使用“游牧”,“逃逸”这个概念反复出现。“无器官的身体”更是有大段论述。然而,和《电影I》、《电影II》不同的是,哲学意味轻一些。

喜欢这本书,和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化我们对德勒兹的了解其实关系不大。主因是喜欢文本的语言,大部分对培根绘画的描述,完全可以转化成诗歌。

记得读顾城的《英儿》时,非常羡慕的是他写散文体,居然比写诗歌的意象使用还要自如,还要有想象力。当时徘徊在脑海里的巨大疑问是不知道他是否学过绘画,为什么可以以这样的眼睛触摸这个世界。

读德勒兹的时候,也有同感。研究哲学的,写艺术,用语言这一不同的媒介还原出了富有冲击力的视觉,而且,仿佛能够能够听得见线条的流动以及触碰得到线条下的力量。这正体现了他所赞赏的培根式的越界:听觉带上了触觉的质感。

(德勒兹称培根的画是“歇斯底里的”,并认为歇斯底里是一种理解上的滞后,是无法被驱逐的幽灵在神经元上执拗的跳荡。“微笑在脸部之外、在脸部之下还那么执拗地存在。叫喊在嘴巴之后还执拗地存在;身体在有机组织之后还执拗地存在;过渡性质的器官在真正行使功能的器官之后还执拗地存在。还有就是在一种过分的在场感中,一种“已经在那里”与“永远慢一拍”的相等性。……绘画在我们身上到处都安上了眼睛:在耳朵中,在肚子里,在肺部(绘画作品是有呼吸的……)。”)

《弗兰西斯·培根:感觉的逻辑》读后感(五):【转】安小博:试论弗朗西斯·培根对形象世界的建构——读德勒兹《感觉的逻辑》后再看弗朗西斯·培根

【摘要】现代性绘画的发展,自从脱离古典世界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的自足性一直是理论家讨论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现代艺术范围的划定。关于此问题的发言,多是经由艺术史的脉络来明确现代绘画的美学立场。在德勒兹以弗朗斯西·培根为讨论对象的文字里,给出了一个关于现代绘画图像世界何以自足的视角。这个视角,刨除了现代艺术对艺术史线索的依赖,通过对艺术作品构建的世界的单独描述,完成了一次对现代绘画自足性建立的尝试,使得我们可以基于欧陆哲学传统的表述方式,比较现代绘画的形象世界与古典绘画作品,来说明在不依赖模拟自然、不依赖现实叙事的前提下,现代绘画如何确立其独立形象,并构建其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