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歌剧魅影读后感锦集

歌剧魅影读后感锦集

《歌剧魅影》是一本由[法]卡斯顿·勒胡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6页,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歌剧魅影》读后感(一):是否原作比翻译好看多了?

五月风筝2008-11-20 10:01:54

书本的封面写着:被誉为西方文学界华丽与诡异完美结合的颠峰力作。我看了又看,还是觉得找不到这样的感觉。

不记得很久以前是不是看过这样的一本书,翻读起来,只觉得有一丝熟悉,又很陌生。内容曲折,有少少的惊险,但总体来说,既不吓人,又不诡异。不过相当有想象力,尤其是书中后来的那些关于地下机关的描写,相当有意思与出色。总体来说,是一本很优秀的作品。但总觉得翻译还不是很到位,所以读起来觉得那些对话有些太书面话和生硬了,不够生动和优美。

也许原作会更加精彩吧!

《歌剧魅影》读后感(二):《歌剧魅影》短评

因为NW版歌剧那句“Your spirit and my voice in one combined.” 决定重新读一遍原著。

跟高中第一次读英文版的感觉不太一样了。尽管Erik的天籁之音让我觉得他不可能是一个坏人,而且就算那些被他捉弄的人(比如两个新经理和那个发出“呱”声的女歌手)理应被捉弄,但他确实还是在某种意义上杀了很多人的,也是曾经真的想炸掉半个巴黎的。且他对女主表达爱意的行为中包括了欺骗和强迫,这对我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我总倾向于看到一个人好的方面。我认为Erik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对相信他存在并且一直给他帮忙的吉里太太很好,他对救过他命的波斯人更称得上十分“宽容”,在纯洁又富有同情心的克里斯蒂娜面前,他一旦得到一点关爱就立刻像个孩子似的欢喜起来,而他狂怒的时候也从来没有伤害过她。从这些地方,我看到的Erik还是善良的。这一份在终日的痛苦和绝望中劫后余生的善良,就使得我愈发同情他了......

我想他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爱情,才会用了欺骗、恐吓和强迫的手段。他只是太渴望被关爱了——毕竟那是他一生都没有得到过的东西啊。

《歌剧魅影》读后感(三):硬币的另一面

Phantom的过去被揭开,居然和武志红的心理学如此之吻合。从小被母亲厌弃,所有的愤怒、攻击、占有、阴谋,都在Christine的一吻中化作乌有。暴力攻击、野蛮占有的最后,呼唤的都是爱。

他也不能接受自己。当Christine看到面庞的时候,愤怒的喊道:I'm ugly,guly. Now i'll never let you leave. I know you'll never come back because you've seen my face now. No one can bear to look at me. 深深的伤痛和自卑!

他爱上Chistine的原因,也不是歌剧中所演的她的无辜与纯真,选择受难的羔羊。而是,她 feel sorry for him,没有厌弃,只有同情,第一次感受到的温情,如救命之稻草。

如果得不到爱,与其在黑暗中孤独度日,不如毁灭所有的人,和歌剧院。

一吻唤起所有的人性:It was the first kiss of my life. Then i knew what i had to do …… I'll die soon. But that kiss ,it was all my happiness!痛苦和仇恨,终于消散。

《歌剧魅影》读后感(四):魅 影-只因我爱你

谢幕,人潮散去,我躲在幕后,换下笑脸,

不知道哭?还是等待下一次开幕的欢笑。

你美丽的身影穿梭在巴黎歌剧院,

就算是我那阴暗潮湿,终日不见阳光的地下宫殿

因为你变成明媚的天堂

你对着镜子,精心梳妆

镜子的这边我细细的观赏,流泪,

因为你的美貌,还有我这颗干枯已久的心灵

终于,我开启我那上帝吻过的喉咙

你迷醉,你说你看见的天使,你一直等待的音乐天使

我这样在镜子的后面,一遍又一遍歌唱

天籁的声音,让灵魂一起沦陷

巴黎歌剧院,华丽,动人,优雅

是因为我的存在,因为我是天使

因为我对你无限的爱恋

对你的爱,我痛不欲生

对你的爱,我置身天堂

你崇拜我,因为我是你的天使,你跟随我

却带着你无限的恐慌,和对另一个男人的爱

于是我愤怒了,我带走了你,绑架了你

畅游我那辉煌的底下宫殿,我是那里的国王

终于,你看见了,你揭下我的面具

你恐惧,你颤抖,你甚至不愿看我一眼

因为我有一张死人脸,一张骷髅般的脸

我甚至没有漂亮的嘴唇用来吻你

我曾经以为你爱我如同我爱你一般

我曾经以为你会回来,回来我的王国

我曾经后悔躲在剧院的天台,听见你们互诉衷肠

我曾经可以杀死他,并且得到你,我有更伟大的智慧

可是,我终于死了,带着我送你的戒指,我死了

感谢你亲手把我埋藏,埋在美丽的喷泉傍

因为那是我第一次拥抱我挚爱女子的地方

我祝你幸福,祝你们幸福,我还是可以微笑着

因为你说过愿意嫁给我,尽管有点矛盾

还因为你说过--

你从没有恨过我。。。。。。

《歌剧魅影》读后感(五):天才的末路

看这部小说完全是因为电影的影响,并不是因为英国著名作曲家安德鲁·洛伊·韦伯创作的音乐剧《歌剧魅影》,也不是因为乔舒马赫在2004年的电影,而是因为中国1995年由张国荣主演的电影《夜半歌声》。据说这部电影是根据《歌剧魅影》这部小说改编的,作为一个张国荣的后荣迷,这是必须需要学习的,于是开始这次悬疑之旅。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本书翻译的很不好,有些小儿科的感觉,真的就是僵硬的话语,不像正常的人应该说的话,没有人气,看这本书的同时我正在看《达芬奇密码》两本书翻译的水平真的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本书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照本宣科的按照英文翻译的一样,对于翻译很失望。

埃里克,如果他是一位美貌的少年,他的人生路途必将从新改写,克里斯蒂娜也会爱上他吧。他是一位天才,有着美妙的歌喉,足矣引人心魄,撼动人心让人如醉如痴的跟随;他是一位建筑师,他可以将皇帝的皇宫改变一新,让皇帝都对他的智慧有所忌惮,将巴黎歌剧院的结构复杂到历时十几年无人完全了解;他是一位魔术师,机关大师,作曲家,他是一位天才无可厚非,但却是一位发展有些畸形的天才,从小到大没有人可以无视他的外貌给他真正的爱,所有人都会因为他丑陋的外貌敬而远之,假若他有夏尼子爵的容颜,巴黎的女子都会为之倾倒,更何况本是一个三级演员的克里斯蒂娜。他在前半部分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毛骨悚然,甚至对他的无理取闹产生了憎恶,但最后原因揭晓的那一部分甚至希望克里斯蒂娜最后可以因为这个可怜的不想遭遇可以一起相伴,让人对他产生同情。

拉乌尔,他是一个十足的懦夫,是我在这部小说里最不能接受的人物,他和克里斯蒂娜青梅竹马才可以为今后他们的相爱奠定一些基础吧,不然,这个不能控制自己情绪,时常暴躁,不知情况便妄下定语的年轻人真是没有能让克里斯蒂娜爱上他的理由。尤其是在拉乌尔与波斯人进入地下迷宫的时候,他的年少轻狂情况真的让人无法忍受,在“酷刑室”里他毫无一点男子气概,张黄失措的只是哭号,在地上叫着克里斯蒂娜的名字,波斯人的苦苦寻找也被他给打断,那段他的行为真的让人失望彻底。

克里斯蒂娜,真的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子,没有一点缺点,作者将他所有的爱都倾注在这位纯洁无暇的女孩身上,她有美妙歌声,有同情心,为了爱人勇敢无惧,并且是一个表里如一的小美人,这想必也是作者梦想中的伴侣吧,拥有了她是世间每一位男子的的梦想。

在看小说时总是试图将他和《夜半歌声》相联系,但最终发现,只有一点是相同的,剧中男主角都是一位音乐和建筑的奇才,虽然外表有些丑陋,却隐藏着一颗受伤的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